摘要:音乐媒介化是音乐与媒介融合的结果。媒介作为现代社会话语形态,在技术创新推动下,深度嵌入音乐之中,为音乐提供了多样性的媒介——社会情境,促成了音乐媒介化,并成为传播学重要研究领域。大众媒介出现以来,音乐与广播、电视、数字媒体和网络的融合,颠覆了传统音乐的艺术形式...
摘要:20世纪60时代以来,人类学家们开始反思自己的基本分析概念,受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影响,这一学科整体,尤其是在艺术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视角。如表征与艺术文化体系,艺术收藏、本真性与挪用,全球化和艺术界,艺术与身份认同...
2011年11月,荷兰莱顿大学的范丹姆先生首次参加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的会议。那次会议是在美丽的玉溪师范学院召开的。玉溪环境绝好,湖光山色,清幽动人。一座红塔,矗立于校园一角。空气中弥漫着烟丝的味道,是一种浓淡适宜的芳香。玉溪师范学院诸位可爱可敬的同仁,怀着极大的真诚和热情,尽心竭力,会议举办得相当成功,给大家留下了...
摘要:在 20世纪后期以来 ,美学、艺术学以及艺术学的各个门类的研究者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为解决自身领域研究的困境,开始寻求更为广阔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支持;而民俗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者对于介入艺术研究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兴趣。这些研究的相互交融和穿插使得不同领...
审美人类学:一门跨文化和跨学科的研究① (荷兰 )威尔弗雷德•范•丹姆1 著 李修建2 译 (1.荷兰莱顿大学,荷兰 莱顿市 999025; 2.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 要:人类的审美具有普遍一致性和文化多样性。我们提出“审美人类学”,主张从跨文化与跨学科的角度对美学进行研究。“人类学”具有几种不同的内涵,这...
摘 要:汉藏佛教艺术中蕴藏着国民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值得深入发掘和利用。费孝通教授晚年指出,人富了之后需要追求文艺,中国需要从科技兴国转向文艺兴国,这是有道理的。美与善的神韵,以建筑、图像和...
摘 要:少数民族美术史的研究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领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涌现出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美术史通史、专史著作。该论文按民族美术通史著作、民族美术专史著作进行分类,对近些年出版的代表性民族美术史著作进行了概述...
摘要:在西方,“新美学”是相对于“美学”、“反美学”、“后美学”等在现代西方美学史上实际出现过且在今日西方美学界仍然存在的几种基本美学形态而言的,是今日西方美学论争中的基本范式之一。但在中国,情况大不相同...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艺术和美学的跨文化研究兴趣得以复苏,论著日渐增多,论题涉及艺术家、风格传统、象征主义和艺术的功能。以前相互分离的学科之间互动越来越多,学者们对于美学的比较研究兴趣日浓。对非西方美学的研究表明:每种文化都有审美原则,艺术哲学...
摘要:对“圣人南面而听天下”中的“南”,长久以来,人们无不认为系指今天的南方。这种认识并不符合实际。在先秦某个历史时期,中原人类族群,同北温带其他人类族群一样,也曾经经历过将日出方向称作“南”的四方阶段;再加上自西周初至西汉时期
摘要:艺术人类学的知识史还未被书写。这一历史大有意义,因为学科史意在于对学科进行反思,反思其假设、概念、目标、问题和方法,当代研究者亦会从中获得教益。本文意在考察艺术人类学早期的理论定位,彼时,对传统社会中的饰物加以解释,扮演了重要角色。19世纪后半期,欧洲人类学家主要着眼...
摘要:艺术普遍存在于原始社会之中,原始民族与其他民族有着同样的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西方人之所以轻视原始艺术,是由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自大,加之评价标准的混乱所致。所有的艺术都内嵌于社会环境之中,具有文化的内容。因此,仅仅研究普泛的人类价值和情感是不够的,需要将艺术置于特定的时...
【内容提要】20世纪以来,在中国依托革命化与国家化的历史而建构起来的“社会主义新传统”,推动了民间文化在革命、社会运动语境下的改造、重构与复兴。进入21世纪,国家从文化行政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摘 要:那达慕现代传承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那达慕的文化功能得到强化。在族群精英、政治权力、经济利益等的共谋下,那达慕不断被建构为蒙古族标识性文化符号。在多民族不断交融,文化不断多元化发展的当下,那达慕已经成为族群边界的文化标志,成为族群认同的重要...
摘要: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从无到有,经历了译介西方艺术人类学著述到学术起步,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逐渐走向稳健发展的本土化实证研究。本文梳理了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将这段学术历程分为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的学术准备时期、1990年中期至2006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之前的学术起步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