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刘雅超:内蒙古河套面塑的田野调查

[日期:2015-05-10] 来源:  作者: [字体: ]

内蒙古河套面塑的田野调查

刘雅超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产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河套面塑艺术,是内蒙古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互动的民间艺术硕果,黄河河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面塑提供了优质的面粉,作为河套面塑艺术发源地的杭锦后旗地区,恰处于黄河河套的中心区域。2010年,河套面塑被杭锦后旗人民政府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后又入选巴彦淖尔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本文通过对河套地区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分析和对河套面塑工艺制作过程的展示分析,来突显河套面塑的艺术特色及因种种原因面临的发展困境。

关键词:内蒙古;河套;面塑;环境

北纬37度线以北,黄河环绕成“几”字的西北缘,是黄河之水因冲积而成的平原,由于其农业灌溉的发达而被称为河套灌区。这里因以黄河水灌溉,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而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述说。河套文化自然也成为了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在这片肥沃土地上的面塑艺术,同样也是河套文化乃至黄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河套灌区在“天时地利”这一点上,首先为河套面塑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产地;其次,是肥沃的土壤引来了大量的移民,为面塑艺术的发轫营造了相应的人文环境。本文拟从上述线索,分析河套面塑艺术形成发展的客观条件,并通过透视其工艺流程,揭示河套面塑艺术传承发展的现状,最后直面其进一步拓展所面临的困境和解决方法。

一、河套面塑产生的客观条件

内蒙古西部的河套地区,其自然地貌十分独特,它四面环山,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西临贺兰、北靠阴山、东接吕梁、南望衡山,形成了河套地区南北略长的矩形轮廓。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壳运动造成了贺兰山东段、阴山南段的巨大断裂,因而地势低洼,黄河在蒙古高原上蜿蜒流动至河套地区后,这条母亲河遂成为输沙量最大的河,在山洪冲积与河水冲积的互动中形成带状平原。①这为河套地区肥沃土壤的形成,奠定深厚的基础。

河套地区一年之中气候变化剧烈:冬寒而长,夏热而短,气温升降都很急速。年温差较大,降水少而蒸发迅速,日照率高而无霜期短。河套地区可算作是中国北方地区日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日照时间一般在3000小时~3200小时之间。与此同时,这里也是积温量较大的区域,所谓积温,就是植物在某一阶段或整个生长期内日平均温度的总和,也称活动积温。各种作物生长的温度下限大致变化于日平均温度5℃~15℃之间。河套地区的农作物多在春季播种,春播作物生长温度为10°C左右。河套平原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的积温可达到2700℃~3200℃,在植物生长活跃期,耐寒作物要求积温1500℃~2100℃,喜温作物为2100℃~3100℃,喜热作物在3100℃以上。[1](70-71)在河套地区由于丰富的日照时间和适当的积温,还有黄河水的灌溉,这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先天的便利条件,这也是做河套面塑的面粉更优至于其他地区的原因之一。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使得河套地区成为北方移民的首选之地,说河套面塑是由外来移民所引入的,并非妄言。远自战国时代起,这里就不断有移民迁入,因此典籍文献中所记述之往来路径才不绝于史。秦汉时期的塞道和直道,主要有朔方鸡鹿塞道、五原高阙塞道、云中定襄塞道和秦直道。到魏晋隋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北线途径河套地区,所以又为此地区增添了一条新的通途。此时,河套地区各府、州、镇之间的道路已经修通。随后,从宋辽时期一直到清代,又分别修了夏、绥驿道、国信驿道、绥州道、通往河套地区的驿道、横穿鄂尔多斯的驿道、河套週迴之路等等。其中,绥州道从此以后成为陕北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南地区和进入晋西北地区的一条要道。②

所谓的“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并非妄言,黄河之水为内蒙古河套地区带来了丰厚的优质土壤资源,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包括中原汉族人在内的许多周边地区的民众来此屯垦。据现存史籍记载,内地人民向河套地区进行移民活动最早始于战国时期。③战国时期河套地区为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的活动场所。到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开始发动对中山、林胡、楼烦的进攻,至惠文王三年(296年)灭中山国,疆域扩大到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其中就包括今内蒙古的河套地区,这一带原来都归活跃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游牧民族所有,人口极少,为了开发这些地区、巩固北部边疆,一批移民从赵国迁入这里。[2](45-46)此后,一直到唐代,河套地区同样是内地移民的首选地区,同时也成为唐代防御漠北游牧民族的前线,为就地解决军粮问题,在此进行较大规模的屯垦,确有必要,这里遂成为其时中国最重要的屯田区。[2](236-237)明清以降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这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地农民因家乡遭灾、人口激增等原因,索性远走塞外,寻找生存空间,再加上政府套地招垦的政策导向,后套环境优越等原因,大量移民纷纷迁入。就农业立国的中国而言,十年九灾是农业生产的软肋,当时农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一遇到大的自然气候变故,大部分农民就陷入困境。无奈之下,他们只得背井离乡,另选他途。从清乾嘉时期开始,黄河改道基本固定下来以后,晋、陕、甘地区的民众,陆陆续续迁移到后套地区。此时此刻,可以说是移民史上的一个分界点。到了清道光帝时,朝廷放松了出塞禁令和随后放开的蒙地垦荒之策,使得移民的急剧增多。[3]因此,这为河套面塑艺术的发轫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文化储备,也在多元文化汇集和碰撞中,奠定了相应的人文资源基础。

二、河套面塑艺术的渊源

面塑,俗称江米人,也叫面人,是一种用米粉或面粉为原料捏塑动物、人物形象的手工工艺。它是民间泥塑的流变,也可以说是泥塑的一个品种。是人类在满足了生存需求的情况下,利用粮食作物代替泥巴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手工艺品。[4](91)泥塑艺术在秦汉时期已经很发达了,今天我看依然可以从秦始皇墓葬中的兵马俑身上,领略其壮观宏大的风采。南北朝以后,随着佛教的兴盛,开山凿窟、雕塑佛像,促进了泥塑的很快发展,至唐代,泥塑的工艺水平已经很高了。宋代以后,泥塑开始滥觞于民间,明清时期,更是随着经济文化的进步,民间泥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还形成了不少流派,其中的无锡惠山泥人、潮安浮洋泥人和天津泥人[4](86-89)都具有代表性。而用于“塑”之材料,可以是泥巴,在江南稻米丰盛的地方可以是米面,在中国北方的河套地区,麦子种植普遍,当然可以选择面粉。久而久之,面塑艺术逐渐开始兴起,面塑也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塑亦称面花,文字记载的民间面花可上溯至汉代,《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记载:“汉代迎神赛会上的傩舞便以面团塑成鬼怪头部形象”[5](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面食品种更加丰富,面塑艺术在这时开始萌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十余种制作饼累的方法。[6]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更成为面塑艺术发展的大好时期,这时对面塑有了确切的记载,在《唐语林》一书中有“明皇朝(公元712年~公元755年)海内殷赡,送葬着或当街设祭,张施帏墓,有假花、假果、粉人、粉帐之属”[5](2)的记载,到了宋代,民间面花已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岁时民俗的必备之物。庞元英《文昌杂录》中载,人日有煎饼,二月二有迎富果子,三月三有镂人,寒食则有子推蒸饼,七月七有巧果子。”[5](2)到了民清时期是面塑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岁时礼俗中,制作面塑已脱胎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5](2)在建国之前,虽然面塑逐步走向衰落,但还是以原有的形式在民间顽强的生存着。到了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排斥一切旧时代的东西,面塑艺术的身影,也在人们眼中变得模糊起来,作为民间文化的潜流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今天,当新时期开始,国家大力提倡发掘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背景下,面塑艺术又重新焕发了青春,但或隐或现地折射出它走过的坎坷历程。

河套面塑始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清末至民国时期,因为这一历史时期内蒙古黄河沿岸的后套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大量移民的到来,使后套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文化习俗等都发生了变化。[3]晋、陕、甘等地的人民大量迁移到后套地区,使得河套面塑具有杂糅性,它即有山西面塑的细腻,又有着陕、甘面塑的粗犷,同时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河套面塑随着经济的发展走向衰落,但是每逢节日,家庭中的老者还是会依照旧习俗捏制面塑。时至今日,面塑的身影已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家庭中的老者会捏制面塑,但不再记得面塑的意义,只记得是父辈们流传下的习俗而已了。

三、河套面塑的现状调查及传承人情况

面塑的制作材料主要是以小麦粉(雪花粉)为主,因为河套地区有日照时间长、由黄河水灌溉这样特殊的优势,所以这里的小麦是属于硬质小麦。这些硬质小麦磨出来的面粉要比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面粉更精道,韧性也更强。在面塑的塑形和蒸熟时,河套地区小麦粉这样的优势尤为明显。在塑形时由于面粉的精道,所以比一般面塑可更好塑形;由于面粉的韧性更强一些,在蒸熟的过程不容易裂开。面塑需要的辅料是:红枣、黑豆、红豆、绿豆等。因为河套面塑是以面粉天然的颜色做为整体色调,所以这些辅料的颜色则成为面塑的主要色彩。虽然这些辅料的色彩远不如颜料的色彩多,但是它为河套面塑带来的纯朴、大方之感毫不逊色与陕西、山西等地用丰富色彩渲染出的面塑。

我们首先来看河套面塑的制作工具。

河套面塑在不同的制作工序中,需要辅助的工具不同(如图1④)。这些工具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河套面塑做的基本顺序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在起初的塑形阶段是需要用菜刀、牙签、梳子。到后期的装饰阶段需要使用筷子、小擀面杖、剪刀、镊子。面塑整体的纹理都是用梳子挤压而成。

河套面塑的工艺制作流程如下。

和面。水和面没有特定的比例,但是面和的不能过硬,过硬蒸的时候容易裂,太软容易失去骨力,不易形状的塑造。一般是比平时包饺子和的面要软,比面条和的面要硬,和好的面需要发酵12个小时。如果时间比较短则可以在每碗面粉里加一小勺酵母,这样发酵只需要一小时。经过发酵的面,蒸熟之后,口感比较好。当面发酵好,将面放置在面案上一边放少许的干面,一边反复揉匀,待面的表面光滑不粘手即可(如图2)。

接下来是塑形。在塑形的过程中,需要一些辅助工具。比如面塑上花形的塑造需要用筷子将其粘在主体上(如图3);用来塑造各种花形及纹样图案所需的工具有剪刀、菜刀、梳子、擀面杖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河套面塑的是以天然面粉的颜色为主,没有颜料的装饰,所以各种颜色的豆子在这里就比较重要,它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以爬娃娃为例:揉一块长6厘米,宽4厘米,厚3厘米的面团为躯干。搓一条两头略细中间微粗长约14厘米,厚约3厘米的面泥为胳膊,将面泥的两端打一个交叉,用梳子在两端挤压出手指的形状,用剪刀分别剪成五个手指。用牙签将胳膊与躯干固定。揉一团似核桃大的椭圆形的面团作为头,用水将其与躯干粘连起来。搓一条两端略细约长10厘米,厚约3厘米的面泥为臀部与腿部,将面泥摆成字母U的形状与躯干用牙签固定,然后用梳子压出脚趾的形状即可。揉一块像殷桃大小的面团,将面团捏成椭圆状,用梳子在一端挤压纹理,然后用剪刀将其剪成3-4份做鱼的尾巴(如图4),把其余的面泥继续揉成椭圆,继续用剪刀分别在左右两侧与上侧剪出鱼鳍,将面团的前端向里凹一下作为鱼嘴,将小红豆作为眼睛按在鱼嘴的上方靠后,再把做好的小鱼粘在爬娃娃的胳膊上,这样爬娃娃的初步形状已经做好。

爬娃娃身上主要以不同类型的花作为装饰。做面花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将面搓成似面条状,长短可10厘米到20厘米不等,以每小段2-4厘米的长度摆成曲线形状,用筷子在第一段与最后一段的中间对夹,花的形状就出来了,可在中心位置放一颗红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第二种花的做法是在第一种做法的基础上,将每一个连接的曲线用菜刀划开,形成类似菊花瓣的纹样;第三种是将揉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饺子皮大小的圆皮形状,但要比饺子皮厚3-4倍,用梳子在上面挤压出纹理,然后用菜刀将其平均切成四份,用筷子将每份相对的四分之一份对夹,这样就形成另一种花型,还可以将每个花瓣再用菜刀分成两瓣,将相隔的花瓣向里一层捏去,这样就形成了层次感,使得整个花的立体感增强,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将任意两种的叠加在一起,这样既增加的面花的种类,又使得粘在爬娃娃身上的花式更加灵活不呆板。这些粘花的位置并不是对称的,而是根据左右两边所粘花的大小、多少而定。偶尔人们会捏几个小元宝来代替花的装饰效果,小元宝的做法同第三种花的做法有些相似,它的厚度要比饺子皮厚5-6倍,用菜刀均匀的在面皮周围切8-9刀,然后将相隔的每份捏成元宝形状向面皮的中心捏去,剩下的则在原来的位置捏成元宝的形状即可。

擀一个椭圆形的薄面片,用梳子挤压出头发的纹理,将其粘在头顶到前额处作为刘海。搓一条一头粗一头细长约1厘米的面泥,用剪刀从细处向粗出剪到6厘米处分开,像一个倒写的“人”,用水粘在头部的中央位置。将红豆粘在两条曲线的下方作为眼睛。嘴和耳朵基本是搓0.5厘米的小面泥,用水粘即可。

最后就要上笼蒸熟,像蒸馒头一样,把塑好型的面塑蒸熟。先将水煮沸,将笼屉放入其中,把面塑放入笼屉上,大概需要蒸十几分钟。蒸完需要在潮阴处凉干,这样有利于长久的保存。如果没有彻底晾干,可能在面塑里面会坏,但不影响外形的整体效果。(如图5)

图6是杨文芳老人蒸的爬娃娃,它的造型是河套面塑较常见的一种,它的造型独具匠心、饶有趣味,有多子连体的造型,俗称“多子争头”。像在民间好事永远不断头之意。图7是莲生娃娃抱鱼,在民间有莲生贵子之说,“鱼”与“余”谐音,莲生娃娃抱鱼寓意为“莲生贵子,连年有余。”这种造型的面塑,流传甚广,在河套面塑中也是较常见的一种,其造型大同小异,只是花型的不同。

河套面塑的传承人为杨文芳老人,她今年61岁,祖籍山西人,自幼生活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在2007年,她的外孙女买回的“祈福娃娃”和“金鱼”的两个面塑,这两个面塑在老人看来比较粗糙、呆板、缺乏灵气,她回想起30年多年前自己和母亲一起学做的“花馍馍”、“枣山山”。老人开始自己给外孙女做面塑。每当逢年过节老人就按照习俗做各种面塑。老人的大女儿会做,但由于工作的繁忙,只是偶尔做。

四、河套面塑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展望

产生于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民间面塑艺术,是中国北方地区面食文化在内蒙古草原上绽放的奇葩,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馈赠给草原人民的厚礼,亦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面塑艺术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

笔者认为,河套面塑的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发展带来的阻碍。在人们的经济来源单一时,河套面塑是人们习俗和信仰的寄托。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来源多样化时,人们的这种寄托随之被冲淡,面塑这门技艺也随之被淹没在经济发展的长河之中。

其次是社会变迁的制约。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河套面塑广为流行,挨家挨户每逢过节都会捏制,在成立之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河套面塑渐渐开始退出传统文化的舞台。时至今日,多元文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套面塑的背影已经模糊不见。

最后的问题时谁在传承和谁在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老艺人们制作河套面塑的初衷只是为了对传统习俗信仰的延续,但是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手工艺产品正在被机器批量生产所取代,传统习俗信仰的延续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河套面塑的技艺会随着老艺人的离开而渐渐消失,年轻人为了谋生而放弃学习这门技艺,河套面塑面临的后继无人的窘境。

笔者认为要解决这样的状况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于河套面塑艺术形成民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由政府拨款修建河套面塑展览馆。河套地区本身特殊的地理环境,吸引来了大量的移民,使得河套面塑的艺术特点具有杂糅型,将不同特点的面塑分馆展览,同时也收藏展览面塑爱好者的个人作品,使得游客更深刻的河套面塑的文化价值。还需要把握河套面塑的食用这一基本功能,随着饮食旅游文化的兴起,要把它从民间习俗中搬到大众消费的餐饮文化中。因为地理环境的优势,这里的面食比其他地方的口感要精道,面食的造型又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将河套地区面食与审美造型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民俗风格。这样河套面塑就成为河套地区典型的地方特色,可以制作成纪念品出售给游客,同时解决了老艺人们的收入问题和一部分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二要有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与加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河套面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载体,所承载的不仅是造型、制作技法等特点,而且还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价值的使命,同时也是河套地区民俗生活、信仰、审美的文化积淀的体现,因此需要在中小学可以设立关于河套面塑的发展史以及制作过程的选修课,激发大家对民间文化的认识。随着河套面塑与旅游业发展的相结合,在大学中可设立河套面塑专业,学习河套面塑的发展史,掌握该地区面塑造型的杂糅性,有助于面塑造型的创新与发展。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河套面塑的传承问题。

注释:

①参考王天顺的《河套史》一书中绪论和地理卷•第一章《地理范围和地形》中的第二节《地形特征》,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②参考王天顺的《河套史》一书中地理卷•第六章《主要交通线》,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参阅陶继波《人口与历史——蒙古河套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载《北方经济》2001年第2期)之相关论述。

④图片来源于作者本人拍摄,拍摄时间2013年6月到9月,拍摄地点是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

参考文献:

[1]王天顺.河套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葛剑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3]贾晓玲.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前期后套移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4]王冠英.中国古代民间工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鲁汉.民间面花[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

[6]苗晟.山东民间面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山东大学,2010.

Fieldwork on Hetao Dough Figurines in Inner Mongolia     

LIU Ya-chao

(College of Art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010) 

Abstract: Produced in Hetao in the wes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dough figurines art is folk art achievement of Inner Mongolian farming culture and the nomadic culture.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Hetao provides high-quality wheat flour for dough figurines. As the birthplace of Hetao dough figurines, Hangjinhouqi area locates just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Hetao of Yellow River. In 2010, dough figurines are assessed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Hangjinhouqi area, and then are selected for Bayannuoer municip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i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Hetao area and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Hetao dough figurine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Hetao dough figurines and the various reasons of the difficulties in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ner Mongolia; Hetao; Dough figurines; Environment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