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小组总结

[日期:2013-11-08]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一小组总结

尊敬的方李莉会长、尊敬的主持人邓佑玲院长、各位代表:

我们第一小组是艺术人类学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组,在一天半的三场会议中,大家认真发言,参与讨论,特别是会员们提交的24篇论文,经三位著名的人类学家色音教授、纳日碧力戈教授、王建民教授的精彩点评,场面气氛活跃,讨论非常热烈。

本次小组研讨的内容,有重要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论问题,有深入的田野个案研究,有非遗保护带来的正负价值问题。其中的许多热点、亮点和难点让人思考,给人启示。如:人类学关心什么?信息化时代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如何规避非遗保护中的“二次风险”,以及技术与艺术、跨学科、开放性等等艺术人类学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中,王建民教授着重于学理性的思考,他指出艺术人类学目前存在着双重的困境:一方面,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被搁置起来,另一方面,是主流人类学家对艺术的疏远,而理论和方法论的关怀才是一个学科得以建立和完善的重要途径,才是学科建设中的核心问题。王教授主张,艺术人类学研究者要借助对艺术活动的体验,来弥补听觉访谈和视觉观察的不足,在体验中发现新的问题,在体验中产生出新的意义。

纳日碧力戈教授以“人类学的艺术担当”回应了王教授的问题,并借助费孝通先生谈“技术与艺术”的思想,来阐明艺术人类学如何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交叉学科”去融入中国脉络,既要有中国特色,也要出普适理论,人类学要让形、气、神三通,最终在效仿自然中“艺韵”开悟,在万物共存和千灯互照中描绘和解释人类的新生活。给我们指出了艺术人类学所达的境界和努力目标。

王永健以大量资料梳理了艺术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他三个阶段的划分,归纳得当、分析合理,应该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的一个历史阶段的总结。

在田野个案研究的讨论中,周星教授对中日两国青少年间通过服饰、动漫等传达出来的一种“萌”进行讨论,认为这是一种流行的青年亚文化,反映出中日社会审美意识的多样化趋势。周星教授将人类学的目光再次转向当代,他善于抓住新的东西,在文化持有者阐释的基础上再阐释。在讨论中,刘铁梁先生评论:“萌”是社会内部一种新式文化,他主张人类学家也要进去体验一番。

李立新教授以两个个案研究,引出中国历史上“象生”的概念,讨论了“象生”的本质及其艺术发生的普遍性,并分析“象生”概念在各历史阶段的不同意义。纳日碧力戈教授认为,寻求概念的分阶段意义正是当前西方文化研究中的一个重点,而“象生”一词与皮尔士的象似、标指、象征三元相合,物象与心智的交通共鸣即成“象生”。

王怀义以《山海经》为中心,将神话意象与视觉经验相联系,对神话学进行反思。蔡顺兴以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个个案,分析矛盾设计论的时代价值。罗易扉通过一次经典的物质文化研究个案,讨论了人类学家关于物的社会生命史的方法论,在讨论中,有研究者指出,物是能够说话的,可以通过物来反思文化。莱顿先生也参与进来,他指出,象征物放在博物馆里与在它存在的生活环境里是大不一样的。

在非遗保护研究的讨论中,吕韶钧提出了保护中的“二次风险”问题,娄芸鹤提出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再造问题,平锋、刘明、林力等对非遗的传承现状作出调查分析。谢葵萍认为文物的衍生品开发是一条保护途径,李永平对宝卷的宣卷仪式进行现代阐释,李松杰分析了一个创意集市的形成过程,臧学运对民间保护非遗进行了讨论,姚慧在非遗保护视域下重读民间信仰禁与倡的历史,李向振谈了非遗传承人的认定产生的负面作用,杨英以一个尼苏人的舞蹈为个案进行意义分析,杨帆对山东菏泽面人进行文化传承的反思,滕志朋分析非遗保护生态与人类学研究的关系。

在进一步的讨论中,也暴露出我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从个案出发,但引出学术的独创性还不够;一些量化的材料没有历史感等等。

总体而言,本次小组研讨,是成功的、大有收获的、进步的。我们期待下次的研讨更加精彩,期待中国艺术人类学出更多的优秀成果。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李立新)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