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日期:2009-03-27]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  作者:安丽哲 [字体: ]

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的“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召开,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日本爱知大学、早稻田大学,韩国首尔大学、岭南大学等各国的学者及中国37个大学及研究机构的艺术人类学学界的近8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在开幕式中指出:当代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高新技术和经济一体化,这种模式已经深度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方式方法,也由此造成许多传统文化正在快速地消失,直接威胁到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优秀的传统技艺不仅体现了人类高超的身体机能和创造成果的精粹性、丰富性,还关联着情感、习俗、个性和精神思想。该如何让这些传统技艺在艺术实践中继续发挥应有的价值?该如何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不尽相同的做法。此次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在北京成功地搭建一个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以加强各国学者之间的交流。

会议采取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就传统技艺的本土的现代化,传承人知识谱系构成,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对传统技艺的影响以及传统技艺的变迁与观念的多样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一、传统技艺的生存之道:本土性的现代化>

研讨会集中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手工及身体技艺的本土现代化的问题。这个问题由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主题发言中提出,她的发言题目为《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为例》。她从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传承及演变出发,引申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手工技艺的文化转型,既是后工业社会的一种特征,同时也是本土性现代化的一种实践。围绕这个观点,学者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周星副会长(日本爱知大学)谈到,这个观点使他受到很大的启发。工艺作为一种生活艺术,在新的市场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传统技艺并没有走向穷途末路,而是在实现了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后,就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工艺艺术的劣等感实际上是人们认为建构的。而艺术人类学正是要打破这种劣等感。通过本土性现代化实践的方式,来重新建构一种有意义的文化生活,这也是费孝通先生和方李莉会长谈到的如何在富裕后构建一种精神化、艺术化的生活。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的传统工艺也很难再使用“传统”一词了。传统的现代化成为一个很好的文化转型方式。

 厉震林教授(上海戏剧学院)提交了《论戏曲表演技艺与中国当代影视表演创作及其实践》的论文,从传统身体技艺角度谈到中国戏曲表演技艺在当今影像时代中如何得以继承发展,探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当代社会中影视表演中的运用不足的问题。历教授对于戏曲表演技艺在新的表现形式中得以延续发展方面的论述是非常具有现实性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传统身体技艺本土性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个案。竹木干夫馆长(日本早稻田大学演剧博物馆),围绕日本传统戏剧的演变和现代日本戏剧,主要探讨了传统戏剧中的能乐是如何在现代发展中演变的,较之中国,日本对传统艺术的保护方面相对要早,日本的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张荣华先生(原费孝通秘书)在发言中提到费孝通老先生的一句话:“传统加科技,能更上一层楼。”这是老先生在江西考察时写下的一句话,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只有现代化,而没有传统文化,现代化也会站不 住;而无论是传统的手工艺还是身体技艺,若不能跟得上时代,不能进行现代化,必然成为死的“遗产”,被时间所淘汰。所以,传统的现代化转型是传统技艺能够更好得到继承发展的必然方式,也是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关于传承人知识谱系的问题>

第二个较为关注并集中讨论的问题是关于传承人知识结构发生转化的问题。传统技艺能否顺利的进行现代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承人自身的素质以及其知识的谱系。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很多传承人的知识结构由单一知识来源转型到多种知识结构的融合。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承人的知识谱系对于传统技艺传承又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围绕着这些手工技艺的传承人的这些手工技艺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样的构成,这可能是我们要进行传统文化保护研究工作的要点。

安迪·马斯启教授(美国肯塔基大学)谈到了日本的陶瓷及陶艺艺人,在生存策略上非常强调传承的正宗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提示。杰弗瑞研究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发言中谈到了宜兴紫砂壶的师徒关系在中国当代社会中所发生的变迁以及紫砂壶艺人的知识结构的变化,也很有启发。雅各布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在他的发言中提出了技艺为谁所有的问题,事实上也涉及到了传承人的知识结构等问题。他提出的两种知识的问题,即身体技艺或者身体内模糊的知识和明确的知识及两者关系,也非常有意思。

罗斌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对制作傩戏面具的一个土家族传承人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除了对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进行探讨外,即在新时期下,傩戏由仪式变成了表演,而傩面具也由宗教道具转化为工艺品;还对其知识谱系进行了考察,这位制作傩面具的传承人不仅具有口传心授的传统制作知识,还吸收了文化馆专业人员在造型及雕刻知识方面的帮助。可以说罗教授详尽的探讨了作为一个传承人的身份的多样性。青年学者吴昶谈到了对传承方式的研究,他对一个地区的正式传承和非正式传承以及族内传承和族外传承做了很好的归纳,这也是今后我们思考的一个新的方面。

三、市场经济与国家调控:谁在决定着技艺传承的内容及方式?>

市场与国家的作用是大家在探讨传统手工艺以及身体技艺在现代社会中转型中必然涉及到问题。一方面探讨的是市场对于技艺传承的内容方式起到怎么样的影响?因为市场是消费者,技艺表现形式以及传承人之间最重要的纽带。哪种形式的技艺有市场,就意味着它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能被大家所接受,它也具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传承人在市场经济下,会根据市场调整自己制作的工艺品或者是表演方式,而这些市场调控下的传统现代化是否存在误区?这就需要探讨另一个问题,即国家行政和意识形态对技艺的传统现代化进行着一定程度的干预。在实际操作中,国家干预是否起到了预想的作用,是否同样存在误区?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角度。

朴南熙女士(韩国弘益美术大学)论述了在韩国当代社会和工艺的定位问题。朴女士对韩国的传统工艺方面讲得非常全面,把纯粹美术和工艺相区别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提出来,这一个问题实际上构成了我们的很多的困扰,换句话说,在当代的场景下,艺术与工艺的区别已经不再有意义了,其实这种区别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了建构市场,对于人的生活来讲,不再有如此大的区别。所有的现代工艺都要兼顾实用性和审美性的要素。安迪教授谈到了日本陶艺家是把正宗性作为应对艺术品市场的一个策略,这也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高 教授谈到在艺术品市场之外是没有艺术品存在,即所有的艺术品都会有一个艺术品的市场。周艺陶教授(中南民族大学)谈到了了苗绣进入艺术品市场后,所引起的一些职业绣手所发生的工作环境的变化以及观念上的转型。李宏复副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谈到了潮州刺绣应对市场的几种策略,包括公司、绣庄以及工作室等。高彦颐教授谈到了女性技艺者在市场上持续、特殊活跃的现象。谈到艺术品的流通问题,与其说我们在这个方面有什么结论的话,不如说我们的探讨才刚刚展开。

秘书长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发言题目为“过渡期的政治嵌入与手工艺文化的意识形态化”,他谈到了国家及对行业的改造及其艺人在这种时代大潮下的命运问题,探讨了手工艺人的身份是如何被定义的。张景明教授(大连大学)谈到了在多元文化的框架下,大连地方政府在归纳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中是如何进行的。安丽哲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围绕着艺术品市场的空间关系以及不同时间段中从业人员的构成变化等问题,探讨了过度干预对于手工艺群体的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从而给陶瓷手工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隐患。这个案例在某种程度上说,提醒我们的是政府在对传统手工艺市场进行引导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手工业行业市场本身的规律,才能更好的给手工艺人创造稳定的环境,使其更加繁荣健康的发展。

四、传统技艺的变迁与观念的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手工技艺还是身体技艺都在发生着变迁。传承者与社会人的各种观念及倾向造成了手工艺产品或者演出节目在存在方式上的阶段性变化。

朴晟墉教授(韩国岭南大学)谈到在这种都市化的大背景之下,韩国的瓮器及其技术体系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塑料制品大量充斥人们的生活,由此影响到瓮器也出现了标准化的倾向,从而失去了地方性的特征。这种重要的变化事实上是无法阻止的,然而这一问题的提出却是非常重要的。其他学者也谈到了与此接近的问题。如周雪丰副教授(西南大学)谈到的重庆江津李镇市的上山锣鼓所发生的变迁,上山锣鼓使用的场合已经由过去红白喜事转化为专门用于丧葬仪式中的,而中青年人在其主要内容上进行了改变,将过去古朴、粗犷的曲调转化为当今流行音乐的一些曲调。 这种转变我们是喜是忧呢?上山锣鼓经过这样的改变,的确能够生存下去了,然而这种本来很有地方性特色的曲调却被大众化的流行音乐所取代。

刘载吉教授(韩国弘益美术大学)谈到了传统手工艺在当代社会的定位问题以及韩国现代陶艺的变迁和目标等问题。这里有两点,一是学院教育对于现代陶艺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而另一个方面,在刘载吉教授看来,似乎又走的过了,因为它脱离了陶瓷这一手工艺的实用性,而其未来的方向应该是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兼顾。这一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向丽博士(云南大学)谈到

由于这种社会的变迁导致一个少数民族的族群的审美意识的变化,先是在一个闭关的状态下对美的建构,是一个自我的建构,而在一个开放的状态下,受到他者的影响,而对自己的审美产生怀疑,从而导致对自己审美的解构。而在对外界的交流中,又开始对于自己过去审美进行了重新的建构。而对这一过程的考察和描述,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

在闭幕式上周星教授就手工艺组的讨论做了学术总结,他谈到这次会议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确立了一个很好的学风。在学会的论坛上,畅所欲言,充满了民主的学术气氛。研究是开放的,是国际化的,加之看到参会的很多的年轻的学者和学生,在这里我们感觉到了学会的发展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引用王宁宇教授的话说就是中国艺术人类学通过一个学会的方式,使之走向一个健康的轨道,改变了学术的格局。使得曾经的边缘化的对象,成为堂堂正正学术研究的对象。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桢副会长就表演组的讨论做了学术总结,对于这次会议他的感受是,艺术人类学做为一个新的学科来说,大部分与会者的论文和发言,都表现出了一种跨学科同时又与艺术人类学有机结合的特点。这当然也是因为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学、人类学以及与之相关的不同方面是分不开的这一原因有关。因此,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实际上是学术发展的产物,其造就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最后由方李莉会长做大会总结,她指出,艺术人类学学会是一个跨学科的平台,在这里没有专业,也没有国界,只有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我们共享了很多的问题,尽管有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并在一起讨论。

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传统技艺与社会发展”的主题得到了充分而广泛的讨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