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中华读书报:中外学者对话“艺术人类学与非遗保护工作”

[日期:2010-12-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外学者对话“艺术人类学与非遗保护工作”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24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日前在京举行的2010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上,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方李莉指出,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对象具有重合性,如何将艺术人类学和非遗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做出学术贡献,是当前努力的方向。

在为期3天的会议中,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艺术学等领域的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进行了跨学科的理论对话。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周星指出,进入21世纪,中国开展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实现了文化观念的转换。这种转变是现行文化体制下国家力量强力介入的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对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学术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国家强力介入带来的一些问题,我们尤其要对其产生的负面因素和影响保持警惕。”研讨中,针对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物化的文化遗产的保护,无视于那些集中了人类智慧的非物化的文化遗产的现象,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王建民提出自己的希望。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罗伯特·温特(RobertWinter)还提到少数族群艺术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文化霸权问题。方李莉说,艺术人类学在复数的场域里展开多样性、多元化的交流,需要互相学习和借鉴。方李莉表示,“艺术人类学将有更强的生命力,有望成为对中国社会文化可以进行批评的一种学问。”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