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重构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流模式——“跨文化双边对话: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学术综述

[日期:2010-12-01]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字体: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吉姆·利奇

莫言在会议期间接受采访

于丹在会议期间接受采访

肖庆

为了进一步深化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开辟中美文化合作的新境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跨文化双边对话: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于10月15日至16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隆重举行。

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共同主办,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承办,并在美国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李冬文,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田黎明,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吉姆·利奇,美国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瑞秋·格斯林斯等出席开幕式。出席论坛的中方学者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文学院院长、著名作家莫言,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李胜洪,舞蹈研究所副所长欧建平,创作研究中心画家、北京今日美术馆艺术总监徐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美方出席论坛的有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以及美国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等著名高校和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

“中美文化论坛”是根据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签署的《关于鼓励人文学科学术性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事宜的谅解备忘录》而举办,其宗旨是为中美两国在文化领域建立一个公共性、学术性、互动性的定期对话机制,通过此机制探讨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式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加深中美两国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相互了解,促进双方在文化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友好合作,推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得到全面、持续、深入的发展。2009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举行会谈,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其中强调人文交流对促进中美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新的双边机制,召开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以期全方位地推动中美两国文化领域的高端合作。2010年5月,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北京联合主持了“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成立仪式暨第一次会议”,再次强调办好“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凸显了两国领导人对此论坛和两国文化领域深层交流的重视。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中美两国的50余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就“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回顾”“文学遗产与创造性”“视觉艺术的传统与创新”“表演艺术比较观”以及“中美文化关系的未来展望”等多个论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回眸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关注当下。文化的交流不但沟通中美两国人民的心灵与情感,增进理解和信任,还对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论坛开幕致辞中引述中国古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并指出不同文化的交流会使双方文化更具创造性。中美两国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人民之间开始交往的历史已有190多年。今天的中国处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以开阔的胸襟和眼光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包括美国电影等在内的多种文化产品进入中国民众的视野,美国的现当代文化艺术也为中国的学者和艺术家所熟悉、了解及借鉴。中美文化交流正在迈向一个不断升华的历史时代。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吉姆·利奇在致辞中说,19世纪著名的美国诗人沃尔特·惠特曼曾经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有一天全世界的诗人都聚集在一起,将他们充满不同个性的诗歌汇聚在一起,用他们的诗为世界带来和平。中国的先贤孔子认为,如果有更多的人欣赏音乐,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吉姆·利奇认为,文化的作用巨大,人们从对世界了解比较深刻的作家的作品中,能够了解和认知我们的世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彼此的交流。他祝愿本次论坛取得丰硕成果。

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会长余宝琳女士认为:中国文明的迅速扩展及其文化的深刻内涵吸引了美国人对中国进行研究。美国学术团体联合会在1919年成立之后不久即成为了中美学术交流研究的推动者之一。中美两国即使政治关系紧张,学术和文化的交流也兴盛不衰。如今,大批中国学生来到我们美国北部的院校学习,最新的统计数字为10万,表明中美两国的学术互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今天,中国和美国在经济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密。每年约有1.5万名美国学生前往中国学习,奥巴马总统希望这一数字上升到10万,我相信这一目标将会实现。

耶鲁大学斯特林历史讲座教授乔纳森·斯宾塞回顾了中美文化交流的历史,认为由于选择的历史时期不同,美国学者所得到的关于中国历史的结论差别非常显著。中美建交之初,更多的美国人印象中的中国是从19世纪末的移民和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美国建立的唐人街得来的。他们眼中的中国是一个衰弱、贫穷和四分五裂的国家。而现如今,我感受到了美国对中国的尊重、认可,以及承认中国现已成为一个强劲的经营合作伙伴,一个强劲的贸易合作伙伴。

凯斯西储大学美国艺术教授亨利·亚当斯在演讲中说,中文与英语不仅在词汇上不同,在组织现实和与事物的联系方面也不同。我们要明白我们的语言代表两种不同的社会现实。为了相互了解,我们需要超越互不熟悉的思考和语言的界限。亨利·亚当斯认为中美文化论坛有两个目的:首先是促进中国学者把灵感推广到西方学术界;其次,要推动西方人学习中国文化。中国发展迅速,如今已经成为现代艺术的主要推动者,中国的主流艺术帮助我们重新激活西方艺术的灵感来表现当前的世界。中美文化论坛应当是我们两国之间更长时间对话的开始。

“双边对话”为文化艺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促使人们从动态开放的视点考察不同文艺形态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共同的文化建构。

美国总统人文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瑞秋·格斯琳斯认为,在绘画、雕塑、诗歌、戏剧方面,中国领先于美国至少4个世纪。当这些艺术在我们美国的艺术创始人眼前闪过时,中国人已经在完善这方面的工艺了。但是对于电影艺术是一个例外,电影是同时在中美两国诞生的唯一一个学科。1896年,美国第一部电影问世。1905年,中国制作了第一部记录京剧的电影。我认为从这个角度对中美文化艺术进行必要的分析是非常有趣的,可以了解到两国艺术家塑造其文化的不同方式。

著名作家莫言在演讲中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美国翻译家翻译中国小说时,主要选择的是中国小说的政治性和思想性,他们希望读者能从中国作家的作品里读到中国社会政治的变化或经济的变化。当然,这种选择的视角无可厚非,但我认为真正好的文学翻译应该把艺术性放在第一位。我作为一个作家,希望外国读者能够从中国作家的作品里读到我们在艺术方面的创新和发现,截止到目前,我们更多从外国文学里受到影响。我想假以时日,中国作家的作品也会对外国的包括对美国的年轻作家产生影响。我期盼着这一天。

著名画家田黎明认为,中国文化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文思想,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自然规律来运行。中国画的意象特征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中国文化倡导的温柔敦厚为学养,体验“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人文理念,逐步建构出独一无二的属于中国画的审美体系。中国画的文化性贯穿在每个时代人们生活和生命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之中,中国画的当代性继承和发展着传统意象文化的精神,使得中国画在今天展现了它独有的人文高尚品质,这是中国人的精神财富,也是属于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艺术系的多恩·荷·德尔班科教授从20世纪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一些画作中发现,它们与中国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在20世纪所遵循的正是中国艺术家已经践行了几个世纪的艺术理念。当下,绘画的普遍性能够使绘画与所有的人群进行交流,从而使人们理解绘画。

著名书法家李胜洪认为,艺术交流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了解一个国家,可能首先始自艺术的角度。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书法艺术和我们中华传统中包括有容乃大、与时俱进、和而不同的思想都是息息相通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书法艺术的语言越来越丰富。在现代书刻艺术所做的尝试中,通过借鉴西方色彩学的一些理念,可以创造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觉效果。

刘祯研究员在主题发言中对目前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他说,随着昆曲艺术2001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大学生喜欢昆曲,喜欢京剧,喜欢地方戏和传统艺术,传统艺术丰厚的底蕴将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增强时代文化的历史感、厚重感,成为文化前行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著名画家徐累认为,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有几个关键的节点与美国的艺术有很紧密的关系。从艺术研究和收藏的角度来看,美国是拥有中国传统艺术资源最丰富的西方国家,这一方面说明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是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基石上,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在美国所受到的认同。

杜克大学戏剧研究教授克莱尔·康塞逊作为一位在戏剧研究和翻译方面颇有建树的学者,很自豪地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定位为中美文化交流的见证人和阐释者。她说,在西方很多学者的眼中,常常把中国文化等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在她所研究的中国话剧领域,克莱尔·康塞逊教授感受到的是中国文化中非常现代和具有创新性的一面。她指出,话剧是在20世纪初,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从西方引入中国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这种引进的形式不是通过殖民主义,也不是通过西方影响,而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改革中国文化的自发行为。

文化交流的目的不是消除不同的价值观,而是理解和认识这些价值观。如何在东西文化碰撞、融合的背景下,构造良性互动的交流范式,是中美两国文化学者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

贾磊磊研究员认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是相互理解与认同的前提。但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由于交流媒介、交流方式、交流模式的不同,有时可能会产生与交流的初衷未必一致的效果。目前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文化交流方式来缩小和弥合人类社会在文化领域的对立与冲突是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经济贸易的交往只能加强双方的利益合作,但并不能“购买到”对方的文化价值观,文化的理解必须通过跨文化交流的方式才能实现。

加利福尼亚大学英语与美国研究教授唐纳德·麦奎德多年来曾多次走访中国,并与中国政府领导人进行交谈。他认为,创新和创造力已成为了中国的一项国家使命。这一使命最近的一次表现是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当时所展现出来的令人惊叹而优美的富有创造力的表演使多年来外国人对中国的陈旧观念和印象在2008年8月8日晚奥运火炬点燃的一瞬烟消云散。在与中国竞争的同时需要客观地理解和看待中国的强大。

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项目主任克里斯多弗·梅里尔以他所组织“发现之旅”项目,展现了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模式。在为时两年的活动中,“发现之旅”项目将12名在25岁至40岁之间的美国作家介绍到中国,中国方面也将相同人数的中国作家到美国。交流的重要性不在于相互派遣代表,而是将作家们集中到一起进行交流、建立合作。

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在演讲中以他所创作的雕塑作品来说明自己的文化价值观。20多年来,吴为山创造了400多件雕塑作品,分布世界20多个国家,有反映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作品,也有反映普通人生活百态的作品,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这些故事是艺术家经历、情感的体现,也是文化价值观的体现。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就是了解彼此情感和分享彼此文化价值观的过程,这也是中美两国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

欧建平研究员在演讲中提到1988年他接受纽约《报刊新闻》专访时曾发表的言论:“中国向西方先锋派舞蹈形式开放,无伤社会主义的大雅。在我看来,中国的强大足以不被任何外来影响所吞没。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就在于,如果人们相互理解,便不会再有战争。”22年过去了,欧建平对此依然坚信不疑。

全球化一方面使世界趋近于“同”,使世界越来越相似;另一方面,又使世界趋近于“异”,使文化间的差别变得越来越大。中美文化交流在促进相互理解、包容和融合的同时,也将是一种涵盖不同价值和共同需求的过程。

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主席吉姆·利奇提出了三个鲜明观点:第一,在21世纪这一千年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将是中美关系。第二,当今世界的加速变化,涉及了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复杂的情况。第三,这一加速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我们的生活与科技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且最严重的是会对军事装备产生影响。爱因斯坦曾评论原子分裂改变了一切,但没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必须认识到,由于人类本身存在内在冲突,冲突是不变的,可以改变的是我们思维的方式,或许我们要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来了解人类本性,以便开发出更能纠正人类冲突本性的技术。就中美关系而言,存在一个黄金法则:想要别人怎样对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在儒家传统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人可能想要我们更加遵奉孔子学说,而我们则想要中国人更了解杰佛逊的思想。我们需要扩大对对方的尊重,这也是我们开展“双边对话”的目的。

刘梦溪研究员在发言中说,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单独完成,需要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统、不同文化理念的嫁接。就像一个人不能离群索居一样,一个国家也不可能逸世独存于当代世界。亨廷顿教授的偏颇,是过分强调了文明的冲突,而轻忽了文明的融合。而文明的融合,首先需要文化沟通。文化沟通不仅是文明人的礼仪,而且是文明人的智慧和生存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与国、区域与区域、民族与民族之间,是互为依存的关系。东方离不开西方,西方也离不开东方。同和异,是就达至目标的途径而言。正如《易经》上所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文学学者、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德尔班科教授认为,每一代人都应继承先辈所创造的优势。他将这称为人类历史的接力赛:一代人获得了某种知识的内涵,发现了一些事物,他们需要将这些知识内涵和发现的事物传递给下一代,使下一代不必再花费精力发现同样的事物。那么对知识的寻求就可以从一个比之前更高的起点开始。这是安德鲁·德尔班科教授对于科学发展根本方式的理解,他认为文化的传承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

斯坦福大学古典学教授政治科学教授何塞·欧博在演讲中提出了对于中美文化关系的期望:与硬实力不同,文化软实力不需要寻求霸权。中国人学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不表示中国人输了,而当我们将中华语言和儒家传统的研究、中国历史融入我们的传统时,不代表西方学者输了。我期望:当西方文化有魅力的部分在中国得到认可的同时,中国文化的美丽瑰宝也在西方得到更多认可。这种创造性竞争的可能性和最终建立,有待中美两国之间进行更深入的对话。

于丹教授认为,中美文化论坛以一种对话的方式来呈现各自对于当今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种态度。态度的交流,比我们的结论更重要。于丹教授以中国儒家思想中“君子”的标准、“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及“知行合一”的例子,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完成这种呈现,是为了最后在全球化的范围中让一种新文化的奇迹,化成天下,带我们去解决共同的迷惑,走向大同世界。

建筑师钱以佳是美籍华人,她在演讲中满怀感情地谈到东西两种文化传统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当我年轻时,我对两种文化带来的冲击有些困惑,当我逐渐成熟,我开始喜欢自己是两种文化的综合体。这样可以有多种角度审视世界。我的儿子是真正的东西方文化对话创造的“作品”,我问他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他回答说:“我不是其中任何一方,我就是我。”这是一个文化的轮回,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循环周期后,又回到了直指内心的本源,伟大的艺术作品同样是这样。

金灿荣教授认为:世界192个联合国成员国当中,双边贸易超过4000亿美元的只有两家,一是美国和加拿大,一是美国和中国。贸易的相互依存度证明我们事实上已不可分离了。中美关系有四根支柱,即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军事与安全关系和社会文化关系。在这四个支柱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未来中国对美国的重视程度,只会提升而不会下降。我认为,未来中美关系的问题,不取决于中国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美国的态度,当然也来自于以后客观存在的第三方因素。

波士顿大学欧洲比较历史学教授埃里森·布莱克利在主题发言中展望了中美文化的未来关系。他说,文化比政治更有影响力。21世纪是全球所有国家都面临着新水平的文化多样性挑战的世纪。他敬畏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其形成的哲学体系,惊讶于中国很早就拥有技术和能力来探索世界,如郑和在15世纪早期就带领成百上千条船和上万人7次远征国外,这比麦哲伦航行要早一百年。埃里森·布莱克利提议两国学者督促各自的领导人建立对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尊重,并更有建设性地进行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以此替代对文化问题的争论。

作为本届中美文化论坛的延伸活动,参加论坛的中方学者还参加了由芝加哥大学东亚系举办的学术研讨活动,受邀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进行了主题演讲,并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活动,为本次中美文化交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的会标是由中国传统剪纸图案画意而成的一道彩桥,希望这道彩桥能不断延伸,架起中美两国文化艺术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成为东西文化交流、融合、碰撞的盛会。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