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方李莉|谁在成长

[日期:2021-01-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

——人类学者与青年艺术家的对话》

方李莉 朱阳 著

定价:78.00元

山东画报出版社

以当代青年艺术家朱阳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方李莉教授从母亲、学者、朋友的视角发掘一位年轻人对世界的认知过程。

 

引子

 

写作缘起

这本书是我与朱阳合作完成的,我们的合作也许会成为一段佳话。朱阳是我的儿子,最初写这本书的萌动是:我每次与朱阳讨论问题都觉得他的思想很有深度,对我的写作非常有帮助。后来我养成了习惯,要写一本新书和新文章,遇到瓶颈时,总是喜欢和他讨论,也总是能从他那里得到新的启发。

一次,看到微信正在刷屏有关当代艺术问题,原因是当代艺术缘起于西方,中国人大部分看不懂当代艺术,而那些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人自己也讲不清楚,以至于许多人甚至认为当代艺术就是一个骗局。朱阳是在英国读的高中和本科,他是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受西方当代艺术的教育,所以,我希望就这个问题让他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交谈的过程中,我才发现,虽然平时我就知道朱阳的思想很有深度,但并未长时段地、完整地听过他的一些思考和想法。我忍不住边听边录音。我觉得朱阳对问题的思考角度以及他的知识结构与来源,和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从小就在流动中生活(从老家跟我来到北京,又从北京到英国读了8 年书,然后回到北京), 虽然学习艺术,但喜欢数学、物理,还有人类学、哲学,喜欢看各种科普和人文地理的纪录片,还喜欢骑自行车到处旅行,观察不同地域人的生活习惯与习性,甚至不同动物的习性。

朱阳中学时期的学生证

我发现他的思考非常人类学,也非常哲学,这也许是受了我的影响。他读高中和大学期间,由于我承接了国家有关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重大项目,经常组织考察队伍到西部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做人类学考察,他也经常利用假期,帮助我们义务拍摄照片,白天和人类学者及学生们打成一片,晚上旁听我们的总结与讨论。他跟我们去过苗寨、藏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

他曾在北大附小和北大附中读书,学校离卖电脑及周边电子产品的集散地——中关村很近,所以从小他就对各种电子产品感兴趣, 这些经历导致他对问题的思考既有面向现实空间的视角,又有来自虚拟空间的视角。

到英国后,他就读的是有300 多年历史的中学,那是一所非常具有英式传统的男校,是一所寄宿学校。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学校让家长为其准备10 件白衬衫、15 条内裤和15 双袜子时, 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学校管理得太细致了。他大学读的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是英国的名校(在综合类院校排名第四), 这所大学里面的艺术学院的美术专业在英国也名列前茅。非常西式的教育让他看问题具有不同的文化角度。他的这些知识结构反映了一代新人的成长,他对社会的认知也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整体认知的一部分。

我突然觉得,朱阳不仅是我的儿子,也是值得我研究的对象。以往的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是群体,但今天个体的人在不断的流动中, 能力得以放大,他们能自由地在不同的群体里穿行,其里面彰显的不再是集体里的群体力量,而是作为个体的大写的人在这世界上生存,这也是现代化的结果。因此,我觉得,在未来对于个体的研究也许是人类学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于是,我决定和朱阳来一次深入的对话,了解他的成长经历与文化认知的建构过程,同时也了解一位青年艺术家是如何认知艺术、认知世界的。

这样一来,我们两个人的对话录可以是一场母子的对话,也可以是人类学者与青年艺术家的对话。有学术的成分,也有许多知识性和故事性的成分。

《地下街景》,虚拟影像作品,2006年

 

《地下铁路》,虚拟影像作品,2006年

 

作为具有叙事性的故事书

 

这本书是以朱阳的成长经历为中心来展开的,这种成长的经历是相对连续性的,这种连续性使其具有叙事性和故事性,也有了可读性,其实人类学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位讲故事的人。这个故事就是一位年轻人在国外留学时所经历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一部分基本是由朱阳口述的,从他在国内读书,到英国留学,从读语言班,到读高中、读大学,这样的经历,是一些还未出国,或正在打算出国读书的人想知道的。

 

但他是一位勤于思考的人,不想把叙述限于生活的细节,所以主要讲的是在英国受教育和在中国受教育的不同理念,包括对学习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的学习制度、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位身居异国的年轻学生面对庞大的西方艺术和知识的体系,如何建构自己的艺术观、世界观,如何确定自己的文化立场。在这样的过程中, 他心里一直很矛盾,很困惑,所以,他一直在苦苦求索,苦苦思考, 这种求索和思考代表了这一代人在全球文化中的新境遇。这是值得我们去阅读和思考的,他让我们看到新的一代具有全球性的“后人类”正在成长,朱阳属于最早长成的那一批人,可以给后来成长的“90 后”“00 后”的人有一定的借鉴。

 

在这本书中,我作为母亲在场也不在场。所谓的在场就是他走的每一步我都在关心,都在试图帮助他、支持他、了解他;所谓的不在场,就是他一岁半开始我就走向了第二次求学的道路,不断地进修,读学位,读了硕士、博士,然后是博士后,还去海外访学, 去西部做田野调查。他的童年时期几乎是跟着我父母一起长大的, 后来虽然来北京跟我一起进了北大附小,后来他又自己考上了北大附中,但不久,他去了英国,然后在那里读了8 年书,才回到北京, 在这样的阶段许多时间都是与我分离的。说是在场,那是因为他的每一次学习转折,每一次的升学,每一次面临重大决策时我都在场, 而且他的作业和论文的写作也总是与我商量,尽管当时我不在英国, 我们还是经常打电话。而且他也经常参与我的工作,我在西部做研究的几次大的考察他都参与了,帮我出力做义工,但同时也参加我们的学术讨论。虽然当时因为他还是学生,没有过多的发表意见, 但他还是在其中学习和观察到了许多的东西,并用在了他的艺术创作和平日的思考中。

 

而且他的每一次考学我都在伦敦陪他,试图与他共渡难关,后来我发现,在国外,我们这些父母基本不起作用,因为我们不熟悉情况,那里的任何考试父母都无法帮忙,只能靠孩子本人。我们过去只能是帮他壮胆而已,其实成熟的孩子并不用我们壮胆,所以在他读书时我去了三次,有两次都在那里边陪读边学英语。

在大学校门口(2008年)

 

谁在成长

 

这本书的名字叫《成长的艺术·艺术的成长》,“艺术”和“成长”是其中的关键词,所谓“艺术”这个关键词是因为朱阳是学习艺术的,而这本书通篇都在讲述的是他在英国读书期间是如何认识及理解艺术的,而且我们家是艺术世家,他的父亲是艺术家,而我是研究艺术的人类学家。至于“成长”这个词,大家可以理解成朱阳在成长,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我在成长,还可以理解成是我和朱阳在共同成长。

 

理解成朱阳在成长那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本书主要是围绕朱阳从记事开始到他大学毕业的这段经历在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他如何从一位不谙世事的天真儿童,经历了与父母分离,从外省的一个中小城市来到北京与母亲共同生活,不久又被送到英国,在那里学语言、读高中和大学,在这期间先是利用假期跟着母亲到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做考察,后来又自己独自骑车上青藏, 上川藏,还游历西北地区,一路求索、一路骑行、一路思考等,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年轻人的成长过程。

 

而我作为一位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成长,读学位、做考察、做研究。即使到英国去陪孩子竟然还去学英语,业余时间去大英博物馆,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去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学习等。当然,在大家看来,母亲是教育者,孩子是被教育者, 但在我看来我们是在互相教育。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学习,在英国的时候我经常向他请教英语,他每次告诉我想法的时候, 我都惊异孩子的眼光独到。在我们两人的对话中,总是他讲得比我多,我觉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很重要。把孩子送到了国外留学,你就要认识到他有可能会成长为一个与你不同,甚至与你想象中不一样的人,在这样的时候你不能去管束他,而是要尊重他,这对于我来讲也是一个很痛苦的成长过程,一位母亲的成长过程。

 

比如,朱阳的青春期几乎是在英国度过的,西方人的精神就是不断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投射在了朱阳的身上。高中毕业读大学的时候,朱阳让我帮他买自行车,他想骑车上学,还想在英国境内各个城市骑行。到读大学二年级时,他要自己一人骑车去西藏和西北五省旅行,美其名曰,要通过旅行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对文化的认识,那时他才不到20 岁。

翻越太行山2008年

 

他那么年轻就独自骑车到西藏、宁夏等偏远地区旅行,有的地方甚至是无人区,有可能会在野外住宿。作为母亲的我是很纠结的, 一般的母亲很可能就会很简单地回绝这样的要求,我所受的教育, 让我意识到一定要尊重孩子的独立精神和探索精神。但考虑到旅途中的安全,我又不得不担心。犹豫再三,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陪他去买最安全、最便捷的自行车,最轻的帐篷,最方便、性能又最好的照相机和摄像机,还有最轻便的电脑等。另外,还有许多适合野外生存的户外用品,比如说,防水外衣、速干内衣、太阳能充电器、便捷净水器,还有防狼的射灯和喷雾器等。不仅如此,只要他出发了,我就每天看地图追踪他的行迹,每天与他通电话。

 

记得有一次,他骑车进了陕西省的一个乡村,那里没有手机信号,无法与他联络。我的心一下子紧了起来,立刻到网上找到那个他要路过的乡镇办公室的电话,然后通过电话联系到乡镇办公室主任,又通过他,找到了公路边一个村庄的村支书家的座机电话。那村支书接到电话后告诉我,他听村里一位在路边卖桃子的妇人讲,傍晚时,她看到有一位大学生骑车路过,到下一个村庄去了。我又向这位村支书打听到了下一个村支书家的座机电话,通了电话后, 那位村支书告诉我,村里是来了一位大学生,住在一个农户家,他把那个农户的座机电话告诉了我,我打电话过去,是农户家男主人接的电话,他告诉我,他家里是来了一位大学生借宿。现在这位大学生正在村里跟村民们聊天,回来后让他给我回电话,我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了地。

 

我从来不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哪怕那件事我觉得很好, 我也只是提建议,我很少用自己的经历去教育他,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时代都不一样,如果父母用自己的老经验去束缚下一代,不一定有效。所以我们之间一直是一个互相分享和互相成长的关系。现代性就是未来性,未来性就是不断地进步和向前伸展, 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成长,不管你年龄多大,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不然就真的“老了”,一个人只要不停止成长就不会老,这就是“成长的艺术”,也是“艺术的成长”。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件艺术作品,我们活着就是要诗意地栖居,艺术地活着,因此,也是在“艺术的成长”。

作为一本具有学术启发的书

当我和朱阳做深度交流后,我才很吃惊地发现,他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他是一位非常善于思考问题的青年艺术家,为了解决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方向和定位,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确定自己的价值观,他不仅在思考艺术,还对这个时代的文化以及未来的文化走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他向我讲述他对文化的认识的时候,虽然是从个体的认知开始的,却是一个非常宏观和抽象的思考,他不仅提出了一套新的文化建构的模式,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释这套模式的术语,以及建构这套模式的视角。里面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宽,有人类学的、哲学的、生物学的、艺术学的、数字化技术的,等等,他的阅读面和知识面非常宽。后来出版社和我都鼓励他,把那本书单独写出来,最后他把那本书完成了,书名为《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这是他大学毕业期间以及大学毕业以后花了十几年思考而写作完成的第一本著作。

那是一部讨论人类文化的未来建构与走向的著作,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讨论人类未来的著作,但大多数是从社会学、政治学、科学技术的角度来讨论,包括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未来简史》也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综合性的描述,而纯粹从文化的角度来讨论的,可以说这是第一部,而且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部。前面我已经说了,现代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未来性,随着社会发展的加速,人类对于未来的研究和想象越来越重要,同时人类的未来性还在于其对时空尺度的不断扩张,在不断扩张的时间和空间中,人类一定要建构出一个与其相匹配的文化模型,如果没有一个对这样文化模型的探讨和建构,人类就很容易迷失在通往未来的路上。这样的建构不是靠某一个人,而是要靠一代人去努力,但需要不断地有人向前去探索推进,朱阳现在在做的就是这一工作。他所写的《三维文化:通向未来的文化模型》,很理论、很抽象,需要大家去认真理解及互动。

我们的这本对话录从某种意义上,是让大家通过朱阳成长的经历,去了解他的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同时也能理解他为何会写那本书,又为何能写那本书,从这一角度出发,这本对话录又有一定的学术性了。

另外,我作为一位人类学者,在与朱阳对话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发掘一位年轻人对世界的认知过程,因此,这本书还有人类学对个体生命历程的探讨意味在其中,这些都是与学术相关的价值。


劳动的长角苗妇女,2005年

长角苗的女孩们,2005年

 

母亲的身份和人类学者的身份

 

我在贵州苗寨考察了当地不同人的知识与活动的能力以后,曾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越少,在世界画的圆圈就越小,对于不识字的长角苗人来说,他一生只能在方圆50公里的范围活动,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其活动范围也在扩大。于是我得出的结论就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越丰富,在世界上画的圆圈越大,一个人在世界画的圆圈越大,半径越长,其知识储存量也就越大,其理解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这一代人的知识储存量是能快速增长的,知识储存量和眼界的宽度也是成正比的。

 

朱阳虽然年轻,但他所跨越的时间和空间是传统的普通人几辈子都无法跨越的。他很小就在迁徙中生活,从地方城市到首都,又从首都到英国,期间还到了欧洲不同国家以及美国、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旅行。同时,从高中开始,他每年都利用假期参加我的人类学考察,还自己骑自行车游历了不少的地方。从最豪华的国际大都市到最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这样大跨度的空间旅行,在传统社会是很难想象的。而且由于有电脑和智能手机,即使是边旅行还可以边阅读和查找资料,以至于到任何地方都能很方便地查找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这样的经历和学习方法,使其能在短时间里经历无数的时间轴和无数空间维度上的经验之渠,可以说是经历了许多传统人的人生才可以达到的经历。

 

另外,朱阳即使在家锻炼也不闲着,他在骑行台上边锻炼边看各种科学及人文地理纪录片。这是一种从多个角度获取知识的时代, 也是一个用各种方式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时代。所以作为母亲我不会将下一代框在我自己的视野范围内。但同时,也不会让自己停止进步,在朱阳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学习,到少数民族地区考察,在传统的陶瓷手工艺城市景德镇做研究,去欧美国家学习。然后进入印度洋、红海、地中海沿岸的国家考察当年人类如何通过远距离的陶瓷贸易将不同的文化勾连在一起,还到不同国家的各大博物馆中去寻找这些历史的痕迹与记录。

 

有时候我很遗憾朱阳的成长我没能全场伴随,但后来又想,如果我当年不去读学位,不到西部去考察,不到国外去访学,我今天就无法与朱阳对话,我们两代人之间就会有一条巨大的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今天能对话,就是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也在成长。所以,当妈妈不容易,永远在纠结,永远希望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但也永远做不到,也做不好,因为总是要有取舍。尽管如此,我总是会去努力,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停下脚步,哪怕是当了母亲,当了祖母也一样。

 

因此,我认为,母亲的成功在于孩子愿意向母亲述说他的想法, 而母亲也能一直有能力去聆听,并与其对话,在对话中相互理解, 并相互得到成长。还在成长中的人,就是还在进步的人,就是还能保持青春活力的人,能够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就是成功的人。能够成为这样一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母亲,就是一位成功的母亲。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成功,但我一直在这样努力地做,这样努力地去学习和聆听。

 

学习和聆听不同的文化,并将不同的文化描述出来,解释清楚, 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是人类学者的特质。通过这本书,我发现,学习和聆听不同代际的文化有可能会成为人类学者的另一个特质。因为,随着社会流速的加快,代际差异不会小于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所谓的“代沟”,加深对代际关系的了解、理解,并将这些差异展示出来,这也许能成为未来人类学者要做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之一,而我所做的也是一种尝试。所以,在这本书里我有两个身份,母亲的身份和人类学者的身份。

 

 

 

方李莉

 

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创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

 

朱阳

 

1985年出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Slade艺术学院。现居北京,青年艺术家,多次参加人类学考察,从事相关的创作与研究工作。曾在韩国麦粒美术馆举办个人艺术展、受美国陶艺教育年会的邀请,在美国纽波特Rough Point博物馆参展等。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艺术与生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等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eertz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