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2019中国艺术乡村建设论坛纪实

[日期:2019-04-12] 来源:  作者:庄振富 [字体: ]

2019年3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民俗研究室承办的中国艺术乡村建设论坛在京召开。围绕着艺术乡村建设这个话题,数十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主题发言。本论坛旨在对乡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案例讨论,重新发现乡村价值,修复乡村文化生态,通过艺术的形式激活传统乡村的生命力,通过传统的修复重建中国人的“生活样态”,推动乡土中国走向生态中国。

01

 

24日上午论坛

上半场

 

开幕式主持人方李莉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开幕致辞:中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乡村,在那里蕴含着我们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中华文明的智慧,这一智慧包括了中国人的“天地人和”的宇宙观,包括了类似24节气这样的农业知识体系,还有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更包括了中国人家族繁衍的“人生文化”,以及传统中国人的“生活式样”。今天我们将其称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任何文化必须是活的,才可以世代流传,永不腐朽。因此,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去保护这些遗产,而是要去进一步激活这些遗产为我们今天所用,而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能通过具有感染力的形式表达去唤醒沉睡的传统和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就是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价值所在。

(方李莉研究员开幕致辞)

费孝通先生外孙、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副秘书长张喆先生:艺术乡村建设离不开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把乡村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健康文明的乡村社会。人类学家、文化学者、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乡村腹地,从实求知,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张喆先生发言)

梁漱溟先生幼孙、中国孔子基金会梁漱溟研究中心副主任梁钦宁先生:非常荣幸参观了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艺术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艺术家介入乡建,体现出顺遂自然、顺遂人性、顺遂规律的特点。

(梁钦宁先生发言)

下半场

 

第一场主题发言会议由王建民教授主持、评议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徐平教授发言题目为《无讼社区轮回与美好乡村建设》。徐平教授指出,“无讼”的概念由费孝通先生提出,费先生认为城和乡相克,主要是城克乡,城把乡村的人才都吸引去了,所以城乡发展不平衡。我们不仅要建设美丽乡村,更要建设美好乡村。他通过梳理城乡发展的历程,举例成都市发展的个案,诠释了建设无讼社区的重要性。无讼社区的理念是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孝为本,以礼为先,以和为贵。无讼社区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方向。

(徐平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发言题目为《艺术乡建的内生性动力研究》。萧放教授指出,深入社会基层进行调查很重要,以前是民俗学家、人类学家,现在出现了艺术家、企业家,有了新的眼光和更多的资本,我们就可以激活艺术乡建的内生性动力,更好地建设乡村。他认为,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乡村生活的重建,乡村生活艺术的重建,也就是说,艺术乡建可以说是一种“乡土的艺术重建”。乡土艺术建设不是用外来的艺术来贴合它,而是如何让外来的理念变成乡民的主动认知接受,转化为内生性的动力。我们应该以谦卑的姿态面对乡村文明,不要以艺术家的姿态送艺术下乡,更不要像艺术商人那样包装售卖乡村资源。

(萧放教授发言)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山西河津艺术乡建中的传统坚守与时代气息》。王廷信教授根据山西省河津市的个案研究表明,传统艺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但是如果让城市知识力量过多地涌入乡村,就可能会造成乡村艺术的消亡。城市知识力量介入乡村建设的好处就是,这些艺术家、企业家或知识分子能够激活当地老百姓对自己的文化环境、艺术形式和自然生态的自信。王廷信教授担忧地指出,我们究竟是建设城市人理想中的乡村,还是乡村人理想中的乡村,是让城市去推动乡村建设,还是让乡村人自己产生内生的动力,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王廷信教授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评议指出,三位教授讲的案例里面,很重要的就在于他们都强调乡村自身的力量。艺术乡建,不是单纯讲艺术,艺术必须要和社会、文化结合在一起来谈。我们应该思考怎样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让民间艺术能够自发地自在地存在、延续和发展,而且让村民的民间艺术能够站在更大的舞台上,能够在更大的面上为人所知,中国的文化财富更进一步发掘出来,中国的艺术财富更进一步发掘出来。我们首先要尊重民间艺术,其次是激发和调动乡民的自信,然后有一种文化自觉。最后,为了更深入地介入到乡村艺术的过程中参与观察,我们需要分析这个过程里面各种各样的因素,各种各样的力量,因素怎么作用,力量怎么发挥,不仅仅是一个主体间性的问题,而应当是参与艺术乡建的不同主体的多主体间性问题。

(王建民教授评议)

02

 

24日下午论坛

上半场

 

主题发言会议由色音研究员主持,金江波教授评议

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通过西王母研究的个案阐述,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西王母的信俗如何从城乡区域文化进入到一个公共文化的信仰的路程。二是西王母的文化还在活态传承中。第三是公共精神进入到了当代乡村社会中。邢莉教授认为,乡村艺术首先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是老百姓对生活的真切表达。其次,乡村艺术是生命的艺术。再就是乡村艺术承载着生活的大美。

(邢莉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教授以《艺术乡建的关键词》为题,认为艺术乡建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建设。艺术乡建不是对过去的怀旧,而是对未来的憧憬,它实际上是一种未来性的概念。在他看来,“建设”的意思,第一,艺术乡建不能只是各自表述,要在艺术乡建的各种看法中找出共识。第二,不是迎合乡民的需求,而是帮助乡民扩展需求,艺术家会为乡村带来新的眼光和观念,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艺术家要在艺术乡建中清楚自己的定位,也就是说,艺术本身的建设能力不仅仅在乡村,反过来乡村的建设不仅仅靠艺术,各个方面都有可能。

(于长江教授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安丽哲副研究院在题为《艺术乡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的报告中将艺术乡村建设的案例分为了两个类别,一种是当代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实践,还有一种则是传统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第一种的本质其实是城市精英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交互碰撞,而第二种则是本土农耕或渔猎文明中传统艺术本身在活化乡村中所产生的作用。她认为我国传统艺术从来都在参与乡村建设,传统艺术对于乡村的经济建设和精神建设起着很大的作用,而在我国历史上艺术参与乡村建设是有着很多历史经验值得当代实践所借鉴的。

(安丽哲副研究员发言)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董进智发言的题目是《艺术化,乡村的未来》。他认为艺术化是乡村发展的未来,乡村需要插上艺术的翅膀,建设富有诗情画意的美丽乡村,让乡村有韵味,有品味,有魅力。他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是真善美的统一。研究乡村艺术化,既要了解艺术,又要懂得乡村。艺术,不只在博物馆、艺术观、收藏家那里,它早就进入了人们的饮食起居当中,成为我们精神的家园。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有着独特的存在价值。当艺术与乡村相遇,就会形成新的活力,乡村艺术化正是要用艺术来“化”乡村。这种“化”是要彰显乡村价值,从乡村“长出”艺术。乡村艺术化可以形象描述为自然山水、艺术田园、诗意栖居。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要留住山水、留住传统、留住乡愁,防止以艺术化的名义把乡村变成城市的垃圾场。

(董进智巡视员发言)

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评议指出,艺术的重要性在于,它让现代人用艺术的方式,让人类更好的知道他的文化价值,这个文化价值区别于其他地域,区别于城市的,乃至于成为这个地方的文化财富,重新被现代人喜爱。邢莉老师提出让文化遗产变成公共领域的文化资产的思路,非常重要。其次,于长江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l,如在乡建当中究竟什么是受益的主体,我们为什么乡建,是为了实现艺术家的梦想,还是实现政府社会转型的战略构图,甚至是为了某些经商者看到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开发的商业空间,这些问题都需要好好思考。安丽哲老师从传统历史经验中试图指出,有些地方的历史传承,或者有些地方的手工艺作坊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品牌,成为一个地方农民致富的可能性,哪些成功,哪些不成功,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董进智老师则站在政府规划者的角度,把成都这个地方,如何变成人类在城市文明之外诗意栖居,甚至满足人最根本的精神和身体需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呈现给大家。这四位专家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探索和思考。

(金江波教授发言)

下半场

 

会议下半场由徐平教授主持,王廷信教授评议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化研究室色音研究员以《挖掘民俗旅游资源,助推草原乡村建设—以苏泊罕大草原民俗旅游为例》为题,通过苏泊罕地区的个案研究,认为苏泊罕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发生了七大变化:一是人口变化,即走出去的人愿意回来了。二是养殖和种植方面的变化,耕地面积减少,草原面积开始恢复,经济收入也提升了。三是商业贸易的变化,旅游业促进当地商业贸易的发展。四是组织方式的变化,牧民和企业合作融洽,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五是生活水平的变化。六是生活观念发生变化。七是草原的景观恢复自然。在色音研究员看来,苏泊罕地区是乡村建设的成功案例,可以为艺术乡建提供观念上的借鉴。

(色音研究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提出从乡土中国到生态中国的概念,认为社会结构从工业化社会结构的规模化、标准化、批量化,转向扁平化、分散化、网络化,这个就有点像乡村结构。从生产目标来讲,以前讲究是效率,今后讲究不是效率可能是意义和价值。人们不在追求快速发展,人可能要停下来思考我们活着干什么,我们价值和意义在哪里,每个物品都包含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人文景观可能从大烟囱式工业景观转向牧歌式的田园风光,这是富有十一的生活。很可能文化形态建构会不一样,农业文明时候文化建构是受自然的制约,我们文化之所以不一样,就是因为我们会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生活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生活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方李莉研究员指出,人类社会在工业革命转型时期,会不会迎来一场文艺复兴,我们是否能够抓住这次机会,这都是非常值得思考的。西方的文艺复兴是从人认识自身开始,所以主要体现在艺术创作上,体现在文学上,体现在绘画上。但是今天的文艺复兴是另外一种,从人艺术化开始,所以我看到的是艺术家参与乡村建设,他们是在改变,并不是把作品带到乡村去,而是通过他们的作品激活传统,艺术家在唤醒传统。

(方李莉研究员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永健副研究员发言的题目是《日本社区营造对我们艺术乡建的启示》。他阐述了“社区营造”概念的由来和内涵,并以“越后妻有”和“高粱市”两个案例,阐述了日本社区营造的发展状况和取得的成功经验。他认为,日本社区营造对我们的启示有:第一,要以立法和政策支持形式服务于我们今天所做的乡建,同是要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这一经验值得借鉴。第二是借鉴“参与协作”的模式,开发建设“市民参与型工作坊”。尊重和重视当地人的主体性,全面掌握当地存在的问题,保持更加贴近居民的姿态,起到提高居民主体性的作用,进而激活当地居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三是建立专家工作营,由专业研究队伍和学生组建团队到社区营造展开社会调查,听取当地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意见等等,并提出设计方案和解决思路。第四是设立一批乡建的NPO(非营利性组织),在日本,大部分的NPO是志愿者团队或政府设置的附属机构。虽然没有政府做后盾的纯民间NPO,想要在民间社会单纯依靠乡建维持运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长远来看,能够自主创收的NPO是今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

(王永健副研究员发言)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袁瑾副教授以《从信仰艺术到公共文化的思考》为题,探讨关于信仰的艺术问题。她总结说,作为一个学民族学的人,游走乡间收集资料,意义在于捕捉他们生活中的每一种希望,每一种抒发,将它嵌入到当地文脉传承当中,再和他们一起争取更多的文化话语权,应当是我们能做的。而基于这一点,乡村艺术的切入就是很好的切口。

(袁瑾副教授发言)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廷信教授评议指出,当我们有机会用城市的文化来反哺乡村建设的时候,就是为乡村建设注入了很多的活力。我们传统的文化,能不能借助社会转型出现文艺复兴的热潮,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乡村建设需要不同的力量支撑起来,建构一种合理的机制。

(王廷信教授评议)

 

03

 

25日上午圆桌论坛

 

会议由安丽哲副研究员主持,赵旭东教授、萧放教授评议

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提出,从人类学的观点出发,在艺术乡村建设的时候,主体性是最核心的因素,要让村民真正行动起来。

(王建民教授发言)

艺术乡建实践者渠岩(方李莉代述)的《从许村到青田》他这个实践案例的主题是“重估和重建中国的乡村价值”。他认为“现代社会发展得太快,我们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城市,但回过头却发现我们那远在乡村的家却没了。”乡村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家族文化的基础上的,而家族文化的魂又被附着在村里的老建筑上,所以,他在许村所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修复那些明清留下的老房子。他认为“修复保护老房子,是要恢复我们家族的荣耀,召回一百年来我们模仿西方、模仿城市所失去的神性。”乡村的重建就是家园的重建,就是传统和血脉的接续,有了这些根基我们才会有走向未来的可能性。

(方李莉研究员发言)

第二个案例是艺术乡建实践者左靖(周一代述),他的案例题目是《作为‘遗产’的景迈山》,他的实践主题是“接续遗产,眺望未来”。他的主要理念是带领精英团队,进入当地整理出版当地民间工艺、古建筑改造和再生利用、乡土文化的梳理展陈和复兴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等。他为我们展示了景迈山这个地方,因为拥有传统茶业,当地村民就没有一人去城里打工,以茶叶为中心形成的茶文化,安定了当地人的灵魂,让人与自然结为一体,给予了当地人安居乐业的环境。

(周一发言)

第三个艺术乡村建设案例是靳勒的《村民们的美术馆——石节子美术馆》他的主题是“让艺术与村庄发生关系,让村民以新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历史与未来”,他的设想将整个村庄里的每家每户,包括四周的山山水水,都囊括成为一个乡村美术馆,石节子美术馆的建立,让村民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同时也让外面的世界看到了一个极其偏远的小山村人的生活。艺术作为桥梁沟通了城市人和农村人的相互了解,消除城市人和农村人之间曾经有过的鸿沟。石节子曾经做过一个活动,即外来的艺术家们和村民们一起做艺术创作,题目是:“我们一起飞”。不仅是艺术家们和村民一起飞,也是城市人和农村人一起飞,城市和乡村一起发展,这也许才是乡村振兴的最大目标。

(艺术家靳勒发言)

北京文化遗产中心理事长罗健敏教授发言指出,有些村落比较贫困,但它有悠久的历史;有些村落比较富裕,但没有多少历史,而大部分村落既不太富裕,历史也不长,所以中国的乡村存在许多差异性。中国的乡村振兴、艺术乡建道路,任重而道远。

(罗健敏教授发言)

华侨城创新研究院任珏研究员发言题目为《从美丽乡村到美好乡村——多主体参与的活态落地营造》。她认为,我们讲青山绿水是金山和银山的时候,其实是在讲一种财富的概念,文化的财富,生态的财富,经济的财富。然后再说到如何去美,谁来主导这个美,谁去推动这个美,我们的美是指的哪一种状态的美,我们的好又好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样的时间和空间里面去创造美好?这些都是艺术乡建的母题。说到时间和空间,任珏研究员认为,很多参与者都忽略了时间成本这个概念,但企业去做项目,他就必须考虑时间成本,艺术家可能不会考虑时间成本,为了给创作留下极大的自由度,艺术项目执行方为了项目落地,也需要考虑时间成本。实际上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在农村去营造一种慢生活的节奏,但是在开发建设的时候,或者去做艺术乡建项目的时候,当项目经费短缺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快速融资和投入、推进,这本身形成了一种冲突,是我们的快发展和慢生活两种不同范式之间的冲击和对撞。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去思考,怎样能够通过艺术化的形式去形成两者联动,共同形成这样一种美好活态的状态。

(任珏研究员发言)

梁钦宁先生通过阐释梁漱溟先生的乡建理论,认为我们应该尊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动吸纳西方文化的长处,不夜郎自大,不唯我独尊,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不急功近利,尊重人性,以人为本,不自以为是,不强众从我。

(梁钦宁先生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赵旭东教授评议指出,艺术介入乡村,这是一个新现象,这个新现象不可复制,不可重复,如何把里面更深的东西挖掘出来,变成一个大家都能够理解的(观念和立场),这才是最重要的。

(赵旭东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评议指出,从经济资源的角度去看农村,资本下乡,帮助乡村重建。最好的结果是乡民富有了精神文明,企业也有了很好的收入,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萧放教授发言)

下半场

 

下半场会议由汪欣副研究员主持,邢莉教授评议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赵旭东教授提出“经纬”思想,认为经纬交叉是合力的根本,是生活的根本,是所有传承、吸收、转化再造的这种可能性的来源,所以交叉基于交流,交流产生改变,改变是一切的文化持续下的根本。

(赵旭东教授发言)

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艺术推动地区的转型发展,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我们的艺术振兴乡村发展,可以借鉴。从艺术角度来说,艺术乡建关键点,是需要构建一个命运共同体,让村民、政府、艺术家、学者们以及商业主体们,通过艺术的方式去构建价值认同体系,成为共赢的共同体。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5G是影响未来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技术,乡村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也会带来极大变革,我们的艺术乡建如何因势而变,在未来的生活方式中构建符合5G时代的特色,也是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最后,乡建的核心是让村民乡民更有获得感更有幸福指数,我们要推动政府立法,让艺术振兴乡村更有法规政策可依。

(金江波教授发言)

宋庄树美术馆张航馆长指出,艺术机构和艺术家参与乡建,并不是去解决问题,也不是去做真正的乡建,只是在这个时间段里面,有这么一个机会,给他们展现一下他自己。所以乡建这个话题,其实就是这个社会很特别的一个矛盾点。

(张航馆长发言)

光明日报张玉梅主任:中国有太多的乡村,太多的农民需要去关注,需要去帮助。我们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太少了,我们真的需要寻找一些普世性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拿到乡村去借鉴,能够拿到一些乡村普世性去帮助他们来开发,这个也是需要大家努力去寻找,去实践,然后提供给我们,我们把它报道出来,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乡村和农民。

(张玉梅主任发言)

乌镇旅游有限公司陈向宏总裁:我们今天坐在这里讨论,不是一个艺术家或者一个建筑师,或者一个规划师从自己的学术层面来解读这个样板,更应该是一种系统的观点,它可能是一种制度的设计,它是一种系统资源的再分配,它是一个乡村重新起步的内核活力也好,动力也好的一种重新的塑造。

(陈向宏总裁发言)

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评议指出,建设艺术乡村的观念,我们这个乡村已经不是传统的乡村了,有非常非常大的改变,现在所谓的美好生活,那个乡村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觉得大家还都在追寻,因为旧的乡村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确实在破裂,它在碰撞,那么我们以后的乡村是什么样的,这是大家的一个追求。

(邢莉教授发言)

 

04

 

25日下午圆桌论坛

 

会议由杨晓华主任主持,方李莉研究员评议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荣树云发言题目为《非遗后时代手艺新村建设田野考察报告——以潍坊杨家埠村为例》。她认为,非遗后时代,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打造非遗旅游业的传统村落乡建模式,不仅体现了“文化自觉”与“遗产资源论”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也催发了“艺术”活化乡村建设的可能性。

(荣树云讲师发言)

中华女子学院朱利峰副教授:文化生态修复有三个原则,首先要帮助乡村实现自我造血,第二步不抢农民饭碗,第三,尽可能使用乡土粗料,在地制造,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在介入乡建过程中,不要用力过猛,要控制好自己的力量、力度和节奏,要充分的学习当地的文化和知识。

(朱利峰副教授发言)

贵州大学黄桂娥副教授谈到了她们进行的艺术乡建行动有如下几个方面:1、新建筑引领新精神;2、寻找乡村的诗意精神 ;3、用书法传递乡村温暖 ;4、用油画描绘乡村景象;5、用艺术交流连接城与乡;5、用艺术交流连接城与乡;7、用文学记录乡村文化。我们不是以艺术乡建的名义进入乡村的,但是却做了很多艺术乡建的事情。进入者和乡民之间是相互建设的关系。

(黄桂娥副教授发言)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管理中心评审部负责人李小佳:城市与乡村之间到底距离有多远,可能就是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但是在我们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是文化根脉。我们要尊重乡村本身艺术的力量,去点燃乡村文化内生的发展动力。

(李小佳发言)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于长江教授:我个人觉得今天谈的乡村建设,现在艺术乡建的兴起,我觉得是中国社会某种封闭性,特别是基层社会的封闭性比80、90年代的封闭性又提高了,别人想乡建都搞不了,艺术家和房地产商唯一有特许可以进入乡村,是不被轰出来的。

(于长江教授发言)

中国文化报杨晓华主任:左靖其实是一种文化生态的修复,做了各个序列文化生态修复的工作。我觉得要对我产生撞击感的,可能恰恰是景迈山,他把艺术家的宗教感,用到了对自己生存那种贫瘠的,可以说几乎一无所有的土地审美关照,这种关照最终关照的是人的力量,人的创造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想象的力量,改变自己命运那种挑战的这么一个群体的勇气。

(杨晓华主任发言)

 

05

 

闭幕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修建研究员主持

 

方李莉研究员闭幕式会议总结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方李莉研究员在大会总结上提出:中国艺术乡村建设论坛已圆满结束,总结两天来的大家发言,让我们认识到:艺术乡建没有样板,没有模式,但有观点,有立场。这个观点就是用艺术激活传统文化,搭建传统通往现代与未来之间的桥梁。立场就是弯下腰来向当地农民学习地方性的知识和传统,与当地农民一起建设他们的家园。乡村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也是家乡建设,文化建设,心灵建设。不要以为是我们去拯救乡村,而是要看到我们需要乡村来接续中华文明的血脉,来拯救我们这些失去根脉和故乡的城市人。一定要认识到每一个村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历史发展过程,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我们不能因为乡建,就有统一的建筑,统一的商业模式迅速抹平了它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一定要认识到有时一个物种,一项本土产业就可以养活一方人群。就像是景迈山,因为有茶叶,那里的村民就没有一人去城里打工,以茶叶为中心形成的茶文化,安定了当地人的灵魂,让人与自然结为一体,给予了当地人安居乐业的环境。我们不仅不能随意破坏这样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还要努力的去恢复和建构类似这样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乡村是唯一可以让中国迈向绿色文明的财富,那个国家能够率先迈向绿色文化,迈向生态社会,那个国家就会成为下一轮社会转型的先进之国。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利用好这笔祖先留给财富。我的期待是:通过乡村建设接续中华文明的传统根脉,在这样的基础上,发掘乡土智慧,重建乡土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在互联网,高铁,新能源,工业4.0的基础上,将乡土中国推向生态中国。

(方李莉研究员作会议总结)

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庄振富

照片提供:安丽哲、朱玉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