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杨秀:浙江桐乡五泾村清明节调查报告

[日期:2014-04-04] 来源: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作者:杨秀 [字体: ]

浙江桐乡五泾村清明节调查报告

杨 秀

(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摘要: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一直为民间所重视。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参照部分地方志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等内容,重点对五泾村清明节习俗进行描述。对五泾村清明节民俗事象的调查与关注,不难感受到民众对清明节的重视,虽然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方式会有所变化。人们通过一系列民俗仪式,确立了人与神灵、与祖先、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力求对方能够成为顺己的力量。

关键词:五泾村;清明节;习俗

一、前言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一直为民间所重视。其具体的节俗形态在不同民族和地区也呈现多样。桐乡地处浙江北部,在浙江省嘉兴市管辖之下,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清明节期间,蚕乡人们不仅在请神、祭祖等仪式中寄托着强烈的蚕事丰收愿望,还在游含山庙会中专门“轧蚕花”①,求蚕花娘娘佑蚕丰收。

2012年2月中旬和4月清明期间,在桐乡市文化馆褚红斌馆长的悉心安排与引介下,调查组先后对位于桐乡河山镇不同方位的王家弄村和五泾村就清明节习俗做了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王家弄村位于河山镇西北角,外与湖州市善琏镇相邻;五泾村大约在河山镇中心略偏东。从调查看,两个村落的清明节等习俗具有很大的同质性,并没有因为行政区划的区分而异。在访谈中,问起清明时,我们常常听到“清明大如年”的说法;提及养蚕,村民则以“看宝宝”呼之,并要说上一句:“蚕好用一年,田好吃一年。”从这两种说法中,不难感知村民对清明节与养蚕的重视。

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参照部分地方志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等内容,重点对五泾村清明节习俗进行描述。

二、村落概况

五泾村隶属桐乡市河山镇,位于河山镇的中心略偏东,交通便捷。属于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平均海拔只有3.2米。村域面积约5.36平方公里,土壤有机质丰富,土质疏松。河道交错,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全村共有42个村民小组,946户,总人口4118人,基本上为世居汉族。2007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10254元。②

据说,五泾古集镇形成于三国时期。这里有上游的两条河流和下游的三条河流交汇而成的大漾潭,故名五泾。其中上游两条河中较北的一条向西直通含山脚下。清朝末期,每年清明时节,五泾漾里都有打拳船和摇快船等表演,这些船只都是从含山回来经过这里,再进行表演的。③

五泾村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所在地。村里的农业种植有水田和旱地之分,并分别以“田”“地”简称,田里种植水稻,地里种有麦子、油菜、蚕豆和黄豆等作物。在这些传统农作当中,养蚕和种田一度是这里重要的生产方式和主要收入来源,有“上半年靠养蚕,下半年靠种田”之说。成片的桑树地在村里随处可见,蚕桑生产技术和蚕桑信仰习俗等都有丰厚的积淀。

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村里的生产结构陆续发生变化,由比较单一的农事耕作、养蚕等传统劳作方式逐步向工业、养殖业等多元化方向转变,年轻人更愿意从事工业、养殖业等新行当。每个家庭,通常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辛苦地守田看蚕,补贴家中吃用,基本上不能作为全家主要的收入来源。定时定点的工业生产方式等使年轻人无暇顾及耗时较多低功率的劳作;新的相对便捷的挣钱途径也使他们摆脱了“蚕好用一年”的花销依赖;科学知识等新意识的普及,再加上有父母撑持的依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年轻人过着与父母辈不一样的生活。这样,在同一时空下,就出现了代际间的分工:传统的种田、养蚕等生产方式,传统的节俗仪式等相关活动,主要由父母辈甚至祖父母辈操持;年轻人则更多务利于新的高强度的、相对快节奏的生产生活中。

可以说,老年人是传承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这一点,在对清明节习俗的调查中有充分体现,他们是诸多传统仪式的主导者、实践者,年轻人则有选择地部分随从。

三、清明节习俗

据调查得知,这里的清明节,正式节期通常为三天,从清明日当天算起,依次为头清明、二清明和三清明,也称头麦日,二麦日和三麦日。三天当中以清明日为重,又称正清明。由此看来,清明日这一天的俗称共有三个:头清明、头麦日和正清明。而清明节的习俗活动远不止于这三天,往往要提前七八天就进入准备阶段。需要提前做准备的主要有请神祭祖的供品、节日食品和上坟用品等等,节俗仪式通常从正清明前一天开始。正清明前一天的晚上俗称“清明夜”,又叫“清明晚个(个读轻音)”,类似于春节的除夕夜,通常又不单单指“夜”,而是泛指那一全天。从调查看,清明节的很多习俗仪式都在清明前一天,即清明夜进行。本文分别从如下几个方面对五泾村的清明节习俗加以描述。

(一)请菩萨

这里的“菩萨”不是专指佛教中的菩萨,而是泛指各路神仙,比如有蚕花菩萨、财神菩萨、土地菩萨等等。不同节日里同样的请菩萨,则以清明菩萨和年菩萨等称呼。请菩萨仪式以家户为单位,请清明菩萨多在正清明前一天下午进行,若临时有其他事情要做,也可以放到上午或者再提前几天。2012年的4月4日为清明日,调查组于4月3日对五泾村村民请菩萨等习俗进行了入户观察与访谈。

请菩萨的供品基本上鱼肉果蔬、饭食等俱全。所用的肉是猪肉,尤以整只猪头为好为多,俗称猪头为利市头,利于发财。没有猪头的,有用蹄髈或长条肉或大块肉方代替,也有猪头、条肉等都备齐的。老户人家留有当年女主人结婚时陪嫁的圆形木盘子的话,就用它装猪头等肉;没有木盘子的,就用其他器皿盛装。猪头上面再放几棵带根须的大葱。供品中还要有一整只雄鸡。这些东西简单“烧烧”就好,不用太熟,也不多做加工。给鸡褪毛时,要留三根长尾巴,不拔掉;或者褪毛时全部拔掉,待烧熟时再在鸡屁股上插三根长尾巴。这样做就保证了这只鸡是有头有尾的全鸡,是完整的。鱼特指新鲜活鲤鱼,放在水盆里或挂在桌子侧面皆可。取“鲤鱼跳龙门”的吉利。除了备有鱼肉等荤菜,还要配上油豆腐、笋丝、青菜等几样素菜,做到荤素俱全。再备上一些橘子、香蕉等水果。

与其他地方相比,更有桐乡特色的还有如下几种供品,即粽子、芽麦塌饼、茧圆子、立夏狗和困猫等。这些都是专在清明节而备的节俗食品,主要材料为自家田里产的糯米。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不同,五泾村及附近一些村落都是清明节裹粽子吃。粽子是用箬叶和糯米裹制,通常要内加红枣、赤豆,长长的,村民俗称“三角粽”。(见图1④)要赶在清明前一两天做好,除了做请神祭祖的供品和自家食用外,还可以送给个别不裹粽子的亲邻。粽子煮熟了,首先要将四个一提的粽子放到灶家菩萨神龛前供奉,然后家人才可以食用或馈赠。

芽麦塌饼,又叫甜麦塌饼,简称塌饼,也有称之为芽麦圆子、甜麦圆子的⑤。塌饼的制作工序相对复杂。原料主要有麦子、糯米粉和蒲公英的茎叶。因蒲公英的绿色茎叶上附有一层白膜,俗称“白蒲子草”,做芽麦塌饼时所用的茎叶又简称“草头”。大致程序为:先把麦子浸泡发芽,约过六七天时间,芽长至1公分左右,将之晒干,磨成粉,待用。把野外采来的草头煮熟后,将沥干水分的草头放在糯米粉里绞扭,相当于用草头的汁液来和匀米粉,草头也被揉烂入其中,揉好的硬硬的粉团即为青绿色。然后再将粉团分成几小份,放在锅里蒸熟。之后,趁温热将芽麦粉揉入粉团,揉软后,就可以揪成一块块,拍成饼状,两面再沾一点芝麻,放在油锅里煎⑥熟,芽麦塌饼就做好了。煎好的芽麦塌饼多呈黑绿色,直径大约八九公分,厚约1公分。多是两个一摞地码放着。同粽子一样,芽麦塌饼做好后,也要先拿一摞供奉灶家菩萨,有一部分也是用来招待或馈赠亲邻。

还要留一些用糯米粉和草头揉好的粉团,用来做茧圆子、龙蚕、困猫和立夏狗等。茧圆子是椭圆形的、形状像茧子又比茧子稍大一点儿的食品。除了青绿色,还有只用糯米粉不加草头做成的白色茧圆子。青白两色茧圆子有单个相间、也有一簇簇相间地堆放。(见图2⑦)据褚见清讲述,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村民还盛行用茧圆子和芽麦塌饼垒搭“茧山”。茧山以塌饼为底,上面摆放青白两色茧圆子,然后再一层塌饼一层茧圆子地码高,通常搭上三四层之后,下粗上细的宝塔型茧山就初具形制了。再用两条糯米粉搓成的长条形“丝”从两侧自下而上斜绕之,固定住茧山不倒不散。最后在“山顶”上放一个同样是用糯米粉做成的或青或白的元宝,完整的茧山就做成了。还要将米粉搓成手指粗的长条,再一圈圈盘好,叫“盘一茬丝”。这样一个程序,村民提起来会说:

我做茧山嗳,我做丝嗳。⑧

不难看出,村民们借助这些形状上似茧似丝并被命名为“茧”和“丝”的米粉制品,对蚕业丰收所寄予的厚望。如今茧山基本不做了,糯米粉作的“丝”也随之罕见,村民买用常见的粉丝做供品,祈求蚕丝绵长。与做茧圆子、茧山的愿望一样,村民还要做一条青龙。青龙是用糯米粉揉成条状,盘绕而成。从访谈中得知,做青龙也是为了养蚕能获得好收成。

彭佳琪:个么这个青龙做点来么,有个啥个好呢?

沈杏娜:青龙么这样呀,青龙么养宝宝好么。养宝宝个辰光,地铺里一条青龙,发财了。有些运道好呀,养龙蚕。⑨

在蚕乡传说中,龙蚕即为蚕中之王,蚕“家族”中的其他小蚕都是龙蚕的忠实属下。关于龙蚕的传说,在蚕乡流传有很多版本。今选取徐春雷整理的《蚕乡的传说》书中的一则《龙蚕》传说,其主要情节概括如下:

1.一家妯娌俩,大嫂会养蚕;二嫂自外乡新嫁过来,不会养蚕。二嫂向大嫂讨教如何养蚕。

2.大嫂骗二嫂,让二嫂把蚕种在热水中烫过,再在被头里焐三天三夜。二嫂如法去做。

3.蚕蚁没出,二嫂欲烧掉蚕种纸,却发现蚕种纸一角有一蚕蚁——放蚕种纸于热水中时,这一角被手指捏着,幸存一蚕蚁。

4.二嫂暗学大嫂,养这只蚕。蚕长得很大。

5.大嫂偷窥,发现二嫂家又大又白的“龙蚕”,想偷走,不成。

6.大嫂告诉二嫂蚕吃了催眠药才能结茧,二嫂当真,买来砒霜喂蚕。

7.蚕吃了药,休眠了三天三夜后,蜕皮长大,又动起来吃桑叶。

8.趁二嫂不注意,大嫂戳死龙蚕。

9.大嫂家的蚕全都到二嫂家来吊唁龙蚕:吐丝做茧为棺。二嫂家养蚕丰收。⑩

传说中讲到:“谁家出了龙蚕就要发”,这当是该传说的主旨之一。正是出于这样的信仰,善妒的大嫂才屡屡作梗,希望“发”的是自家。虽然现实生活中谁也没见过传说中的龙蚕,但传说的渲染无疑助推了人们对龙蚕的信仰和对蚕事丰收的厚望,并将这信仰与厚望外显于清明节用米粉做成的这条青龙上。

困猫就是指睡觉的猫,也是用米粉捏成的形状上像猫的制品。大小约10公分左右,卧姿,像不像,三分样。在共同熟悉的民俗文化环境中,困猫的“写意”做法不影响人们对其神似功能的诉求。

彭佳琪:爷爷,吾拉过清明做困猫,为啥要做困猫呢?

褚见清:做困猫么,阿拉养蚕呢,叫小人家困好了。不然阿拉养蚕呢,小人家困觉困不着,阿拉喂蚕不好喂呀。11

“小人家”即指“怀抱”中的需要照顾的很小的孩子。做只困猫,是希望在接下来的养蚕忙碌时节,家中的小孩子能像困猫那样多多地安稳睡觉,从而保证大人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采桑育蚕。与前面做茧山、龙蚕等直接祈求蚕茧丰收略微不同,做困猫的直接诉求是孩子多睡,为蚕茧丰收提供的是必要的间接保障。

立夏狗也是用掺有草头的糯米粉蒸制成,形状像狗,呈站相,通常是家中有几个人就做几只,若家中人数为单,就多做一只,以双数为好。还有一种情况是不都做成狗状,而是根据家中人的生肖做出对应的动物,也要总数为双。后面这种情况有笼统称之为立夏狗的,也有的叫做十二生肖或生肖。(见图3)这些立夏狗或十二生肖,还有前面提到的困猫,清明期间都不食用,而是用线串好,高挂在屋角等处,晾着。到立夏日再取下来,洗净,泡软,放到饭里煮。全家人,尤其是小孩子都要吃一点。据说,吃了立夏狗,在接下来的湿热夏日里,全家人都会像小猫小狗12那样强壮,不生病,不会疰夏。

请菩萨的前期准备工作除了上述这些,还要备好蜡烛、酒水和鞭炮等用品。所用的供桌就是家人平时吃饭用的高脚饭桌,多是方形八仙桌,近些年也有少数人家用圆形桌,放置在堂屋。村民平时放饭桌有个讲究,即以桌面木板的接缝为南北向放置。家居住宅是坐北朝南,屋门南面开向。平时放桌子的南北向习惯称“顺”着。因菩萨是“神仙”,不同于普通常人,请菩萨时要将饭桌转90度,横过来,以盛供品。

正式仪式多在下午两三点钟开始。通常是将鱼肉、果蔬和粽子等前面提及的米粉制品在供桌上摆好后,再在北面的桌边上,放上“六神牌”。六神牌也叫利市牌,可以一牌多用,除了清明节,在过年期间请财神菩萨等一些仪式中,也要用到。这里的“六”不是指六位神仙,而是指六个折面,平时存放时多将牌位折叠放置,使用时拉开折面舒展开,立放于供桌上;也有的人家平时也展开放在专用的祃架13里,挂在墙上,使用时连祃架一起放在供桌上。六神牌展成平面时,长约70多公分,宽约30公分。六个折面上绘共有30余位菩萨,广及如来佛、观世音、蚕花娘娘马鸣王、五路财神、海神娘娘天妃、关帝、天官、土地、八仙等各路神仙。(见图4)神仙们面南而向,六神牌前摆放一排酒盅,不同人家摆放的个数略有不同,以12个为多;再将12双筷子均分成两把,东西向横放在酒盅南面。也有的人家在供桌东西侧面摆上三个或几个茶盅,供茶水,给不喜欢喝酒的菩萨享用。这些盅子和筷子平时都单独放好,专门用于请菩萨和祭祖等仪式中。除了筷子作为菩萨们享用祭品时的用具,在猪头或条肉旁还南北向立放一把家用菜刀,刀把朝北。据村民解释,这样,菩萨们就可以顺手用刀切割肉食。桌子的南面放一对烛台。一切摆放妥当,家里的男主人点燃蜡烛,一一斟上老酒14,回到供桌南,面向六神牌,拱手拜三拜。15至此,菩萨们就可以欣然享用敬供了。供品摆放时间大约是常人平时一顿饭的时间,半小时左右。这期间,家中男主人要再斟两遍酒水。然后,男主人到院中放鞭炮,送走菩萨,宣告请菩萨仪式正式结束。家中人先吹灭蜡烛,拿走六神牌,再撤走全部供品。供品中的那条活鲤鱼要拿到附近的水塘中放生。据说,这条鲤鱼游的越远,预示家中财源越广。

(二)拜太太

拜太太又俗称拜阿太、拜上祖,即祭祀祖先。在节日体系里,一年当中有清明、七月半、冬至和过年四个节日有拜太太传统。根据祭拜对象的不同,有自家太太、房里太太和外室太太等区别。自家太太即自己家族谱系中一脉相传的先祖们,又叫家堂太太;房里太太单指死去的孕产妇和夭折的婴儿等;外室太太又叫外太太,是指跟自家没有血亲等关系的不确指的外人,这些人自己没有后代,逢年节时,可享受外人的供奉。除了这三种,还有一种承继太太,是指一家中无男性子嗣,为延续香火,会依俗从亲戚等家里过继来一个子嗣或招养女婿入赘,这个子嗣后来当家做主,主持拜太太仪式时,往往根据自己的双重身份,对自己原属家族和承继家族的太太都要祭拜,后者即为承继太太。从身份上看,承继者通过过继或招赘仪式,已经被纳入到后来的家族谱系中,拜承继太太,实际上可以视为拜自家太太仪式的一个分支。

与房里太太、外室太太相比,拜自家太太的仪式相对受重视一些。请完菩萨之后,马上进入拜太太仪式。拜自家太太时,先把请菩萨时横过去的供桌原地转90度,顺过来,跟平时家用时一样。拜太太所用的肉菜等必须全熟。要把刚才请菩萨所用的肉菜等供品回锅做熟,或者再新做一两样小菜。讲究一点的人家还要烧一盘鲫鱼拜太太。再加上前面所用的芽麦塌饼、粽子及水果饮料等一并摆到桌上。在村民的信仰序列里,神比人大,祖先虽然也被认为有一些保佑后代等“神力”,但也只是离开人世的人,在神面前,同属于人这一类。拜太太时可以用前面请菩萨所用的供品,但绝对不可以反过来用。在仪式安排上,通常都是先请菩萨后拜太太。

拜太太的盅筷摆放与请菩萨时不同,不再是几个酒盅和两把筷子,而是一个酒盅和一双筷子为一组,一列排开,分别摆在桌子的东西北三面。盅筷的数目也有讲究,有的人家每面放6组,有的人家祭祀多少位上祖即摆多少,像常人平时就餐那样,每人一副盅筷。还要在桌边相应的三面放上凳子,供祖先们安稳坐享。桌子南面摆一对烛台。摆好后,家中男主人点燃蜡烛,斟酒,行跪拜礼,然后家中其他男性依次跪拜祖先。(见图5)也是过了约一顿饭时间,要送走祖先。送之前,一些人家还要在供桌前焚烧“佛经”等,送给冥冥中的祖先,作为祖先那个世界里的花费钱币。

这里的佛经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佛教经书,而是麦秆制品,多由五六十岁以上的妇女边念经边做成。小麦脱粒后,将麦柴16捆扎起,裁切,取麦杆上半部分,连同空麦穗约有40公分长。平时有空闲时,妇女在自家或几个人相聚在某一家一起做佛经。做佛经时,一手握一把麦秆,另一手一根一根地分拨过去,边分边念“阿弥陀佛”佛号,俗称念经,少数会念诵《心经》的,就念《心经》。约三四十根为一把,整把对齐后,在上下两端用细软的麦秆捆扎。为了美观,还有的在上下两端捆扎处衬以彩色纸条。在念诵中分拨好的一把把麦秆就叫佛经。将八把捆成一束,即为一堂佛经。再用彩色纸折出一两个元宝,插在佛经中,称“麦柴元宝”,这样,一堂完整的佛经就做好了。(见图6)可留作自家用或者外卖,主要用于拜佛祭祖等仪式中。用佛经时都以“堂”为单位,用一堂或几堂可视关系远近及准备的佛经多少等情况而定。除了送自家太太佛经,有的人家同时还要烧纸叠的元宝,也有的只烧元宝或者什么都不烧。在拜太太仪式中使用佛经等钱物时,通常都有特指对象,为此,要写一张“佛票”,即在一小块红纸上写明是后世的谁送给哪位先祖,送了多少佛经、多少纸钱等,授受双方明确。这样,同时烧的几堂佛经等便各有归属,可以明确无误地送达给指定的先祖。佛经和元宝等都算是请祖先来享用供品之余,额外给的一份心意钱。在供桌前焚烧完这些,即可吹灭蜡烛,撤去供品,拜自家太太的仪式即告结束。

为自家太太准备供品时,同时准备一些给房里太太和外室太太。房里太太被认为有血污之类不洁,不能上自家太太供桌,多在供桌旁另放一两条条凳或一张矮小的圆桌供奉。条凳呈南北方向并拢,摆几样荤素菜品和果蔬等,东西两侧各放一小矮凳供房里太太坐享。(见图7)外室太太因不在本家谱系中,不得与自家太太同桌,给他们的供品通常摆在一个不大的蚕匾里,放在室外,不做其他拜揖。但拜外室太太时,做的“还要客气点”,以免冒犯,惹其作祟。因其系孤魂野鬼,没有子孙后代,只能在个别年节等场合才能“路过”式吃到一点。不像自家太太们,还有各种忌日等可享受后代延续的香火。等自家太太祭拜仪式结束时,撤去这两处的供品即可。

(三)请坟墓土和上坟

一年所有的节日中,五泾村人只有在清明这个节日去上坟,其他如七月半、冬至和过年等节日都只在家中祭祖。上坟多在清明夜这一天进行,也可以提前到其他时间。清明夜这一天,调查组先后跟随两家上坟的村民,对其上坟习俗进行现场观察并做了访谈。去上坟之前,要在家中先请坟墓土,简称请土。请坟墓土请的是管坟墓的土地菩萨,即祖先居住地的主管菩萨,不是请祖先,祖先在拜太太仪式中专请。恭请坟墓土,是希望这方土地的菩萨能够保障祖先居住顺心,同时也相当于申领到上坟许可证,可以安心地在坟前除草、动土等。

村里褚锡源家请土时,先把房门大开,桌子放在家门外,在桌上摆些肉菜、水果、粽子和茧圆子等供品。酒盅和筷子摆放在桌子的东西南三边,每三个酒盅为一组排列开,祭请一处坟墓土,三副筷子合在一起与酒盅顺向放在外面。因为他家有五处坟墓,这样摆好五组:东西各二,南一。烛台放在桌子北边,即靠近房门那一边,斟上酒,家中男主人在堂屋里,从里面向外拜。这边拜好了,供品一直摆着,家人就可以上坟去了。褚锡源与儿子和孙子带了纸钱和塑料拉花,一把旧菜刀和一把铁锹,一行三人同去上坟。纸钱和拉花都是从市面上买来的,纸钱是印刷制品,其版式和信息等大致是模仿流通的人民币,只是形制和面额都要大,面额动辄百千万,甚至上亿,还印有“天地通用银行”发行等标记。拉花的式样与婚庆等场合装饰所用的相同,只是用意不同,清明节上坟时被当做纸钱使用。

褚红斌:拉花么就是好看,代表以前的纸钱呀,以前不是纸钱自己剪的吗?

杨秀:对。一串?

褚红斌:嗳,一串嘛。现代化了咯,以前那个纸钱是剪的呀,一串一串,剪的呀。

杨秀:什么颜色的纸啊?

褚锡源:黄的。

杨秀:那这种拉花用了多少年了?

褚锡源:这个啊,20年有了。17

村里各姓人家的坟地分散在很多地方,一家几代祖先通常埋在不同的地方。上坟要去几个地方。调查组跟随村里褚锡源祖孙三代人来到地边一个小树林中,这里错落着本村褚姓人家比较老的两处总坟和褚锡源的亡妻坟。后者的坟前立有墓碑,三人先在这座坟茔前忙活:用刀和锹除草、添土,然后,褚锡源的儿子和孙子蹲在坟前烧纸钱,褚锡源则用铁锹铲一种当地叫“升箩”的土方。铲升箩时,铁锹斜着下去,四个方向下去,就铲出一个上宽下窄的土方,取出土方,再把底部削成平面,一个类似于生活中用来量谷米的升箩就做成了。三个人互相帮衬着,把升箩放到坟头立好,褚锡源的儿子则以升箩为中心,将几条拉花“纸钱”呈十字交叉型搭在坟上。升箩有单个放的,也有将两个升箩的底面两两相对摞高,再立放到坟头上。(见图8)坟头上放升箩,主要是借升箩的“升”字音冀求家中的日子能够步步高升。

随后,祖孙三人来到六七米旁的总坟处。据褚锡源讲,这里的两处老坟,一处最老的总坟能上溯到十几代以上,是本村20多户褚姓人家的共同祖先;另一处老坟能上溯到四五代,其后代分支在本村有14户。18他们三人来之前,这两处祖坟已经有人家来祭扫过,坟墓上添有新土;除了坟头,在坟边的树干上和坟上插的竹杆上也都横搭竖挂着很多拉花纸钱。(见图9)他们三人忙活着为两处老坟添土、放升箩、烧纸钱,挂拉花纸钱等。做完这些,在这里的上坟祭扫活动就基本结束了。祭扫完这里的三处,他们又带着东西前往另两处去了。所有的坟地都去祭扫过了,再回家撤去供品,请土仪式才算结束。

通过查阅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可知,嘉兴地区清明节扫墓挂纸钱的习俗由来已久。明万历《嘉庆府志》中关于清明的习俗,有“祭墓挂纸钱”19的记载。清光绪《嘉兴府志》中有两处提到:“(清明)系纸球于穴,谓之招魂。”20另一处:“清明祭墓,挂纸球先茔,曰:‘标墓’。”21方志中提到的纸钱、纸球应该是“现代化了”的塑料拉花式纸钱的前身,不同时期具体的纸钱样式不同,除做“钱”用,还有“招魂”或曰“标墓”之用。祖先的坟墓经过这一番除草、添土等修整,再加上彩色纸钱,看上去修葺一新,一改死气沉沉之象。这样的改观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缅怀之情,同时也在昭示:该坟主后继有人,且晚辈没有忘本。对于五泾村人来说,清明给祖先上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能去的话都尽量前去,尤其是家中男子。褚锡源27岁的孙子说,他前几年在外地读书时,清明节不放假,不能回来上坟;现在大学毕业了,在外地工作,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了,他每年清明都回来上坟。他认为,“每年这个时候,大家缅怀一下自己的祖先。对教育后代都很有意义。”22

(四)清明夜饭

前面说过,五泾村等村落都有“清明大如年”的说法,这不仅表现在对请神祭祖等仪式的重视,也表现为对清明夜饭的重视:家人团聚、饭食丰盛。近些年,村里的中青年人多在工厂上班,有些还在城里或异地,平时一大家几代人团聚的机会不多。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后,在外的人都尽量赶回来,吃清明夜的团圆饭,还要和亲戚、邻里之间走动走动。这顿饭像过年一样,很丰盛。将前面请神祭祖用的一些肉菜重新加工一下,再另炒几样有青色的菜,比如荞葱炒蛋、大蒜叶炒豆干,炒马兰头野菜等。青色食品是清明节期间被看重的,在前面提到的芽麦塌饼、茧圆子、龙蚕和立夏狗等米粉制品中即有所体现。

特地用那个青的,代表长时间的意思,青色是长久的嘛哦。23

从节气上看,清明正值清清明明、阳气上升之时,春回大地,象征旺盛生命力的青绿色会给人带来各种好的希冀,预示着即将开始的看蚕农作等业都充满勃勃生机。除了青色食品,还要有鱼,多为鲫鱼,以鱼、余谐音,求生活富贵有余。现如今村民的生活条件好了,节日食品相对好一些、丰盛一些都不难实现。几十年前,生活相对困难时,逢年过节也都尽量做一盘鱼。村里78岁的史子琴讲她年轻时,每家过年、过清明节等节日做的那份鱼当时不能吃,要留很久。她说,清明夜饭的鱼,要留到农历四月二十八日请五圣菩萨24仪式时用,之后才可以吃。这中间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要不断地回锅加热,但仍然避免不了其霉变长毛,“花了”,每次去掉毛毛,再热再放。这期间,家有亲戚来,也把鱼端上桌。不管鱼坏没坏,主客也都不动筷,大家都熟知这鱼不能吃,只是放上来摆摆样子,凑个数,说起来席中有鱼,感觉好。这鱼又被叫成“看炖鱼”,多数情况下是用来看的。说起早年这些经历,史子琴会不时发个感慨“苦死的”。25

清明夜饭中还有一样重要的传统食品——螺蛳,又叫青螺。清明前后螺蛳正鲜美。清光绪《桐乡县志》中记载:“(是夜)食螺蛳,名“挑青”,盖蚕病谓之青娘,故云。”26将螺蛳肉挑出来吃这一过程称为“挑青”,希望借由这一动作和叫法,从仪式和观念上驱走病态的“青娘”,从而保证蚕宝宝健康。不仅如此,二三十年前,村民住老式的低矮房屋时,还要将挑青之后的螺蛳壳扔到屋顶。据说,屋顶瓦缝中一种叫“瓦刺”的毛毛虫会钻到螺蛳壳里,出不来,这样,它们就不能掉到屋里刺伤蚕宝宝,影响蚕收。除瓦刺这一做法,清光绪《嘉兴府志》中也有记载:“清明夜,各撒螺蛳壳于屋上,谓之‘除瓦剌’。”27从调查看,清明夜食螺蛳习俗至今还有,但扔螺蛳壳除瓦刺的做法基本消失,因为村民现在的住房多为两三层楼房,环境改善了,瓦刺几无藏身之地。偶尔出现几个,隔着楼层,也掉不到一层屋内的养蚕之处。如今,清明夜往屋顶扔螺蛳壳的做法很多人都还清楚地记得或者听长辈等说过。28

(五)游含山

游含山又称轧蚕花,指的是清明节期间在含山进行的庙会活动。含山周边,包括五泾村在内的村民有从正清明起开始游含山的习俗。“轧”是当地方言,有“挤”的意思。单从字面上看,游含山指明了地点和听上去相对轻松的游玩心态,轧蚕花则突出了求蚕花茂盛的目的和挤来挤去的热闹场景,名称上各有所重,实际所指相差不多,游含山稍微宽泛一些。2008年,浙江省“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扫蚕花地)”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家层面上对含山轧蚕花等蚕桑习俗的认可与重视。在调查中提起这一习俗时,村民多称之游含山,本文亦以游含山指称。

1.含山概况

含山位于嘉兴市与湖州市的交界处,是杭嘉湖平原上为数不多的山丘之一。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山下流过,曾经是客运货运的重要通道,后来公路发达,客运渐停,如今主要做货运航道。从行政区划上看,含山的具体位置在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含山村,桐乡河山镇的王家弄村就在含山脚下,西与含山相邻。历史上,含山曾经归属过嘉兴管辖,20世纪50年代划归入湖州辖区。20世纪90年代,开发成湖州市南浔区含山风景旅游区,先后在风景区内重建了蚕花殿、净慈寺,新建蚕丝博物馆、圣地阁等,又修复了旧景仙人潭,并改善了基础设施,每年游客近20万人次。29

考究含山名字的由来,清光绪《石门县志》中有记载:“其西半属湖州,一云山介两州,故曰含山;一云四水环绕,故曰涵山。”30民间传说中还有金刚搬来之说,以及鸟衔来之说等。其中金刚搬来的传说流传较广一些,其主要情节如下:

1.以前,杭州西湖周边无山,如来佛看有水无山,觉得美中不足;命四大金刚一日内搬来100座山。

2.日西沉时,他们搬来了97座,剩下三座由大金刚一人搬:两座稍大一点的一肩扛扛一座,稍小的一座嘴含之。大金刚途中休息,将三山放到地上。

3.山落地生根,搬不走了。大金刚嘴里含着的就是今天的含山。[1](80-81)

4.这样的人文传说,无疑比“介两州”的地理解释更多了一抹神奇色彩,更何况很早就有寺庙建于此,有神佛驻留。清光绪《石门县志》对含山有这样的描述:“高四十八丈五尺,周二百二十四亩九分。山前有净慈院,唐乾符间建。上有盛丰寺,明景泰间重建……外有龙潭,五河泾水出其下。”30山水俱胜,很好地应了唐诗人刘禹锡的那两句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含山上的庙宇建筑及相关信仰等也随世事变故。近百年来,先是20世纪30年代末日军侵驻,把山上的大雄宝殿等都焚毁,辟建碉堡等设施;抗战胜利后,渐有恢复。随后,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经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摧毁。80年代以后,民间信仰逐渐复苏,庙宇得建。

根据调查组的调查,截止到2012年清明节期间,含山上的庙宇等设施还在建设之中,从神像的摆放和民众拜神的行为上看,都明显地呈现出中国民间信仰多神共祀的特点。山上现在主要有观音殿、太均〔君〕殿31、关帝殿和大佛殿。民众称观音殿为正殿,内奉观音菩萨像,享受的香火最多。弥勒佛菩萨像、地藏王菩萨像和太君娘娘像等也赫立殿内,据说,前两者是因为殿还没造好,后者则因为太君殿里有新造的像,这尊以前的造像只好寄居于此。太君殿里正中是三殿太君娘娘,东面是财神菩萨,西边是披绿袍的马鸣王菩萨与之并列。关帝殿刚建了两三年,殿内中间主奉关帝,西侧立有披红袍的马鸣王像。(见图10、11)大佛殿相对宽阔些,中间有几尊佛像,东西两侧墙下各列一排罗汉像。除了这几处殿宇神像,山下还有一处仙人潭,潭中立有一蚕花娘娘像。这尊蚕花娘娘像原不在含山,大约10几年前从别处迁来。32

在民众眼里,上面提到的神仙各个都神通广大,能救人于危难,保民平安。几乎都全职全能,其中的太君娘娘和马鸣王菩萨各有专职。太君娘娘主要是保佑妇女幼儿。婴儿出生后过三朝、办满月等,都要拜太君娘娘,求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孩子年满16岁,依俗是成年人了,要拜谢太君娘娘,感谢其一直以来的佑护,孩子得以成人。成人以后不用再拜了。如果夫妻婚后几年不孕,也要求太君娘娘送子。其余事情也可以拜求太君娘娘。33马鸣王菩萨在当地更多地被称为蚕花娘娘,主要职责是佑蚕丰收。马鸣王的神话传说历史悠久,早在晋干宝的《搜神记》里即有记载。调查组在调查时,听到的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传说。其大致情节如下:

1.从前,辅家浜有一个辅姓武将,外出新市打仗,被困。

2.他女儿说,如有救父者,愿以身相许。家中白马驰去,救回主人。

3.父亲不同意将女儿嫁与马,杀马。埋之。

4.女儿到埋马处自尽。同埋。后,出野蚕。人们养之。奉蚕花娘娘佑蚕丰收。34

传说中提到的辅家浜和新市都实有其名。辅家浜就在含山脚下,是含山村的一个村民组;新市位于善琏镇南面,与善琏镇相邻。传说中的蚕花娘娘经过这样一番落实,自然会保佑跟自己有着乡里乡亲关联的蚕农。在蚕乡信仰中,蚕花娘娘主司佑蚕,通常不兼其余。

2.游含山的民俗事象

清明节游含山的习俗具体起于何时,暂无确切资料可考。有的学者据古代文人诗词等资料作为佐证,推断其大约起于宋代,兴盛于清。35本文暂不引证,也不做更多考源。从调查看,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说,他们小时候就有游含山习俗,除了日据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及“文革”期间外,每年清明节期间,方圆几十里的民众都会赶来游含山。五泾村离含山约五六公里,以前有河道与含山相通,现在主要从公路前往。每年都有很多人去游含山。(见图12)

含山被开发成风景旅游区后,上含山需要买门票,十几年来,门票几有变化,2012年,调查组来含山时,门票已经卖到每张20元钱。2012年2月13日、4月2日和4日,调查组三上含山,感受同一座含山在不同日子里的不同气氛。第一次去时,天气阴冷,整个含山也很安静,除了寥寥几个工作人员,几乎看不到游客。4月2日再去,因为两天后即有游含山活动,景区内外的路两边有一些人在搭铺设亭,为生意做准备,偶尔有三三两两的人上山。4日正清明早8点不到,调查组来到含山,已经是一派热闹景象,摊铺多,游客和香客多,急救车、安保等工作人员也分列门外。门内的表演台等处都布置一新,扮演蚕娘的姑娘们身穿蓝色印花布衣衫,手持俗称为笪的小蚕匾在广场排练,不远处还有着白衫红裙、打领结的姑娘们在做仪仗队训练,旁边的礼炮也已赫然在列。(见图13)

本文主要参照2012年清明节期间的现场观察与相关访谈等资料,对近几十年清明游含山习俗略作梳理。归总这些资料看,同是游含山,不同时期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些将在每一项的描述中展示。其实,清明节游含山的每一个人通常要身历几处,同时有多个诉求。这里将其分成几项来写,只是为了叙述方便。

(1)求蚕花

杭嘉湖地区向以蚕事为重,在蚕事生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培育出丰厚的蚕神信仰文化。在蚕乡,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经常能听到“蚕花”二字,除了跟蚕事生产有直接关联外,更多地在象征意义上求得蚕事丰收。比如在结婚时,新娘的嫁妆中有蚕笪,用于纺线的棉叉等,带去象征长青的竹子被称为蚕花竹,婚礼仪式上还有撒蚕花铜钿、接蚕花、经蚕肚肠、扫蚕花等等“蚕花”主题,让人无时不在感受“蚕花”意象的在场,感受他们对“蚕花廿四分”的强烈希求。清光绪《嘉兴府志》在“蚕”条中载:“禾称天蚕。谓成败衣食凭之,关乎天命,因有以天虫作蚕字。”36因“衣食凭之”,自然不敢有怠,除了依靠经验,加切实的勤谨劳作,还要冀求神灵保佑。求蚕花茂盛是蚕农清明节游含山一个最主要的诉求,并用“轧蚕花”来突出这一愿望。

“蚕花”一词主要有两种意思:一个重在“蚕”,一个重在“花”。前者如蚕花娘娘、蚕花廿四分、蚕花竹等,指的都是蚕;后者说的是“花”,即用彩色纸或绢等剪出花瓣,用塑料、金属丝等做花托、茎干,每朵12瓣,展开直径约10公分,有的还用海绵做一只卧蚕附上,几支扎成一束。(见图14)多年来,人们以善琏镇西面的石淙镇人做的蚕花为好。这两种意义的蚕花在含山都被赋予神力。

前一种以“蚕”为重的,除了前面提到的马鸣王菩萨和蚕花娘娘会保佑蚕事丰收外,还有传说讲,有一年清明节,天上的蚕花菩萨变成一姑娘,在含山上走了一遍,留下了蚕花喜气。谁来走走,带一点喜气回家,当年蚕茧就能丰收。此后,每年清明节蚕农都要到含山轧蚕花。这样,整个含山都被赋予了神气,成为蚕花圣地。1949年解放以前,蚕农们的蚕种都是自家培育,蚕种孵化时,为了保证足够的温度,他们将蚕种包好,放在怀里,用体温孵育,称“焐种”。游含山时,怀带的蚕种包,自然也沾有蚕花喜气。来山上走一走、轧一轧的同时,蚕农还要买朵蚕花带回家,这朵花不仅沾了含山喜气,也有传说加浓其神圣意味。据说,当年西施自越去吴,途中遇到12位采桑姑娘,西施送每人一朵绢花,并祝福:“十二位姑娘十二朵花,十二分蚕花带回家。”当年,姑娘们养的蚕都获得丰收。37

由此看来,游含山沾喜气、求蚕神和买蚕花也都为能蚕事丰收提供信仰层面的保障。买蚕花很方便,有的坐地摆摊卖,有的穿梭于人群中随处可见,通常一朵两块钱左右。带回家的蚕花要放到蚕匾等蚕具上,一直留到当年的蚕事结束,可扔掉,也可另作装饰。第二年再买新的。求神要烧香烛,各殿前都有售卖,一对蜡烛10块钱。

山脚下仙人潭中的蚕花娘娘背靠着山,伫立于莲花宝座上,潭边有插蜡烛用的蜡山和香炉。香客先把蜡烛点燃插到蜡山上,再手执燃香,双手合十,对着蚕花娘娘像拜三拜后,再依序转向其他三个方向,对空拜揖,俗谓拜四方。拜好后,把香插到香炉中。因为香客很多,蜡山插满后,有工作人员负责将蜡烛扣灭,拔出,扔到蜡山旁。保证后来的香客有地方插烛。据王家弄村倪阿大讲,在一二十年以前,游含山时,有很多人会拔去前面香客插的蜡烛带回家,这叫蚕花蜡烛。养蚕时,用这蜡烛绕蚕匾照一圈,能保佑蚕茧丰收。调查组在含山从早8点到下午4点,都没看见有拔蚕花蜡烛带回家的。仙人潭边围有很多人,一些人往蚕花娘娘的莲花宝座上扔硬币,如能落入座上为好,但实际上旁落水中的居多。(见图15)调查组随机问了几个围观人:扔中了有什么好。对方都说不出具体会如何好,只是含混地说“运气好”“高兴”。据《轧蚕花》传说中记述,清明轧蚕花时,人们会向仙人潭中心扔小石头,叫“击中仙人潭,回家养龙蚕。蚕花廿四分,谢谢蚕神仙”。38显然,如今的年轻人都已不知道这些旧有习俗了。

前面提到山上的关帝殿和太君殿中都有马鸣王菩萨,因为他们不像仙人潭里的蚕花娘娘露天独立,要单拜。在殿里拜揖时,通常要从中间的主神先拜,然后再拜旁边的诸神。为避免殿内烟浓火险,殿内不许点香烛,这里的新式蜡烛“烛火”是火苗式样的电灯泡,明灭只需控制电源解决,不会再出现“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情况。(见图16)但香客上香还是要用传统蜡烛。每个殿的蜡山和香炉都放在店外,香客先在外面拜好,再进殿磕头。观音殿被认为是正殿,很多香客在观音殿拜完观音,会插一只蚕花到观音菩萨像下,算是给菩萨送花,求观音菩萨保佑。老人们讲,早些年轧蚕花时也要诸神拜过,求诸事顺利。

据倪阿大回忆,二三十年前,养蚕人家还很多的时候,人们会赶早给菩萨上头香,讨得菩萨更多的保佑。村里有的蚕妇会相约着清明夜就先到含山上等着,到了半夜12点赶紧拜揖。39

前面提过,杭嘉湖地区的蚕事生产及其收入都在蚕乡占重要位置。蚕农也曾经普遍供奉蚕神。本文对民俗事象的考察,以调查资料为主要参照,老人们的讲述多根据自身经历,最多能追溯到近六七十年。这一时间段的养蚕情况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几乎家家养蚕,自家育种。受技术和其他生活条件局限,蚕病多,产量低;传统的蚕神信仰意识浓郁。第二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土地收归国有,进入集体生产阶段,加强科学育种,实行统一管理;政府宣传科学,破除迷信,不搞蚕神等神灵崇拜。第三阶段,80年代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蚕农重新开始家庭式养蚕;同时,整个大的民间信仰环境相对宽松,尘封于老年人记忆中的蚕神崇拜等习俗被部分唤醒。第四阶段,大约从90年代起,蚕乡的中青年人更多地投入到相对高收入的工业、养殖业等新行当中,不做蚕农。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还守持传统的生产方式,养蚕种地,补贴家用。如今,游含山,求蚕花茂盛的主要是这些持续养蚕的人家。

(2)拜菩萨

养蚕人家为求蚕花茂盛,游含山拜菩萨时,诸神皆拜,同时也兼求诸事顺利。大量不养蚕的香客也会带着各种各样的诉求,游含山拜菩萨:务农的求风雨调顺,做生意的求生意兴隆,家有考生的求孩子中高考顺利等等,没有具体事由的就笼统地求一个健康平安等,有的亲力亲为,也有代为家人等求的。4日上午9点钟左右,上山的队伍已经挤挤挨挨地占满约两米宽的水泥台阶,缓慢地“轧”着。多是三三两两的搭伴同来,有很多是一家三口,地上走的怀里抱的小孩子都有;老人家有晚辈搀扶;孕妇身边有父母陪护;更多耐不住性子的青春年少则见缝插针,在人群中穿行。上得山来,香客们几乎是“逢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尽量把每一尊菩萨都拜到。

倪阿大:当中个大菩萨先拜,那么拜小菩萨。个个拜的,不好剩下一个菩萨的。大菩萨拜拜,(不拜小菩萨的话)小菩萨踢一脚不来的。

陈敏杰:她是开玩笑。是说大菩萨小菩萨都要拜的。39

虽然是玩笑话,说的却是真实的想法。上山是求菩萨保佑,需要群神群力,如果疏忽冒犯了哪一位菩萨,被其“踢一脚”的话,不仅不能得愿,还恐遭殃。这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民间信仰多神崇拜特点,不像制度化宗教那样信奉一个“万能之神”,而是崇拜“万神之能”。[2]

参拜的队伍中,除了成年人,很多十余岁甚至刚刚五六岁的小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磕头拜揖做的有模有样。除了上香,殿门口都还有“上名”处,拿出10块或20块钱等交给负责人,报上姓名,负责人就把姓名写在本子上,口中说着“菩萨保佑”等,这叫上名。有名在册了,菩萨自然会保佑。负责写名的人都面带微笑招呼着上名人,他们多是山下的村民,被临时找来帮忙,为菩萨办事。

(3)白相白相

白相是当地方言,有游玩、玩耍的意思。提起游含山,很多乡民会说“去白相白相”或者是“看白相”。其细微的区别在于,白相偏重于自己游玩、乐和;看白相是看人来人往的热闹,看表演。总之,都是玩乐,都是对游含山的“游”最充分的展示。不同时期的游法略有不同。史子琴回忆自己早年间游含山时说:

游含山么,那么你也去啊我也去啊,大家好去嗳,裹小脚好去嗳。逍遥逍遥。那么有的摇着船去看白相,有些么走去……吃么带点粽子去,带点甜麦塌饼,那里吃不起呀,没有铜钿来买,老底苦死的……现在么摩托车也有嗳,脚踏车也有嗳,汽车也有嗳,那么样样车子,你只要去好了。40

年轻的史子琴们生活拮据,“没有铜钿”,便自带干粮,加入到“你也去啊我也去啊”的游含山队伍中,去“逍遥逍遥”。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交通也便利,没有了“老底”的苦,可以轻松便利地出门白相。

可以将游含山的白相分成两方面描述:一类是踏青,另一类是看表演。清明时节,江南地区已经是草长莺飞春意浓的景象。前面说过,清明的食品以青色为多为好,人们同样也看重初春的青绿,希望通过踏青,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给自己带来健康与活力,带来好运。当地与句俗语:清明圆子两头尖,吃了要发癫。一个“癫”字略带夸张地表露出人们踏青、游玩的畅快心情,估计跟今天流行的“爽歪歪”差不多。同样心里乐癫的应该还有那些守摊吆喝和流动兜售的小本生意人。卖吃的、玩的等摊铺前都围满了人,质量是否足够好,价位有没有偏高,在游的想发癫的时刻也都多少大度一些,图个痛快,买个高兴。

至于看表演,不同年代有所不同。含山被开发成风景旅游区后,政府等部门几乎每年清明节都举办含山蚕花节,组织一些传统民俗文化仪式和现代歌舞等表演。到2012年已经是第十七届蚕花节,在4月4日和5日两天,分时间段安排了祭蚕神、船拳表演、摇蚕龙比赛、蚕花戏曲表演和蚕花姑娘评选、互动歌会等项目。除了祭蚕神在仙人潭进行,其他表演都在圣地阁的广场及演出台。每场演出,台下有聚集几百名观众,或驻足,或流动,去留自由,随兴所至。

据老人们讲,“文革”以前,游含山时,当时的表演主要在山下的运河里,在船上表演,有打拳船、标竿船、摇快船等。用的船都是平时的农用船,临时拼装改用。通常是把两条船拢到一起,固定好,上搭木板,就可以在上面表演打拳了。标竿船是指在船上用三根粗毛竹扎成三角支架,中间立一根高高的带梢毛竹,标竿船的表演者多身手敏捷,能看似轻松地顺着光滑的毛竹攀援直上,毛竹顶部弯曲,与水面平行,表演者在上面变换姿势,做各种表演。整个过程很惊险,让看的人为之紧张,直到顺利结束,立刻由紧张转为喝彩。摇快船主要是比速度,每条参赛船上的人必须通力合作,掌握好节奏才能摇的快。与看标杆杂技时屏住呼吸式的紧张不同,看摇快船时,可以随时大喊,把内心的紧张与兴奋都传达出来,是彻头彻尾的“轧闹猛”。41

正清明这一天下来,该求的求了,该拜的也拜了,或白相或看白相也都过足了瘾。人们就陆续离去。二清明三清明也会有人来游含山,但其难成规模,远不能与正清明相比。

四、结语

对五泾村清明节民俗事象的调查与关注,不难感受到民众对清明节的重视,虽然不同时期的具体表现方式会有所变化。人们通过一系列民俗仪式,确立了人与神灵、与祖先、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力求对方能够成为顺己的力量。其节俗活动至少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明显的秩序观。这一点在请神祭祖仪式中表现突出,在信仰体系中,认为神比人大,同样要祭祀,需先祭神后祀祖,供桌及供品的摆放亦有不同;拜阿太时,自家阿太与外室太太等的区别对待;游含山拜菩萨时先拜大菩萨再拜小菩萨等。每个仪式上都主次分明,同时又主次兼顾,求全。二、顺应自然时序。清明节正值绿意葱茏的阳春时分,充满生命盎然的绿意。为与大自然的活力相呼应,做绿色食品,踏青白相,活跃自身。三、张弛有度。整个节日期间的民俗活动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有清明夜密集的请神祀祖等仪式,也有正清明游含山的悠游;有拜神祖的虔诚肃静,也有白相时的轻松愉悦等等。

可以说,清明节很长一个时期内都是重要的蚕事节日,蚕农借助种种象征手段,祈求蚕花廿四分的丰收。本文对这些象征做了描述,但对清明节期间与此相关的生产习俗的关注明显不够。同时,对与清明节相联的传统寒食节缺乏深入调查,在调查中,提起清明圆子时,有个别老人还说起寒食圆子。因短时间内获取的有效信息很少,故本文对寒食节未作涉及,这些都应该在以后的研究中补充加强。

注释:

①“轧蚕花”中的“轧”,当地方言读成“gá”,具体习俗将在后文中详细介绍。

②参见http://wujing.jxjnw.com/gray/about.aspi=33461.嘉兴金农网“五泾村介绍”。

③参见施奎潮.五泾的由来[Z].浙江省河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材料.电子稿.2008.感谢褚红斌馆长提供资料.

④图1、3、4、5、6、7、8、9、10、11、14、15、16均由作者本人于2012年在浙江桐乡五泾村拍摄。

⑤有的村落做的芽麦圆子是圆球形,不在油锅里煎,而是蒸熟,又叫清明圆子、青团子。

⑥村民称这个煎的动作为“焊”,用的油多是菜籽油。

⑦图2、12、13由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彭佳琪于2012年在浙江桐乡五泾村拍摄。

⑧访谈人:彭佳琪,女,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浙江嘉兴人。访谈对象:褚见清,男,汉族,1936年生,不识字,桐乡市河山镇五泾村肖庄人。访谈时间:2012年4月3日。访谈地点:桐乡市河山镇五泾村肖庄褚见清家中。

⑨访谈人:彭佳琪。访谈对象:沈杏娜,女,汉族,1938年生,不识字,五泾村肖庄人。访谈时间:2012年4月5日。访谈地点:五泾村肖庄沈杏娜家中。

⑩龙蚕.徐春雷.蚕乡的传说[Z].香港正之出版社.4-8.感谢桐乡市石门镇安全村大学生村官朱敏燕慷慨提供此书的复印版.

11访谈对象:褚见清。访谈人:彭佳琪。访谈时间:2012年4月3日。访谈地点:五泾村肖庄褚见清家中。

12从调查得知,这里早年间给孩子起名时还有带“狗”字的,如今五六十岁的人中还有大名叫“XX狗”的。起“贱名”是希望孩子能像狗那样不易生病,健康成长。

13祃架是专用于放六神牌的木架子。

14依传统,家家惯用老酒请神祭祖,从不用白酒、啤酒等酒。

15调查组在王家弄村和五泾村各调查一家请菩萨仪式,两家男主人都只是拱手拜揖,不跪下磕头。据说,以前都要磕头,近一二十年以来,磕头的渐少。

16脱粒后的麦秆多做烧柴用,当地称麦柴;水稻秆称稻柴。

17访谈人:杨秀,女,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访谈对象:褚红斌,男,汉族,1971年生,大专文化,桐乡市文化馆馆长,五泾村肖庄人;褚锡源,男,汉族,1937年生,读两年私塾,五泾村肖庄人。访谈时间:2012年4月3日。访谈地点:五泾村肖庄褚锡源家门外。

18访谈人:杨秀。访谈对象:褚锡源。访谈时间:2012年4月3日。访谈地点:五泾村肖庄褚锡源家老坟地祭扫现场。

19明.刘应钶,沈尧中.嘉兴府志.卷一.风俗.据明万历二十八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七十二年.75.感谢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陈双虎处长提供方志的电子版.

20清.许瑶光,吴仰贤.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据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五十九年八月.825.引文中标点为本文作者标注,以下不另注.

21清.许瑶光,吴仰贤.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四时俗尚.三月.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五十九年.826.

22访谈人:杨秀。访谈对象:褚雪年,男,汉族,1986年生,本科,五泾村肖庄人,现在城里工作。访谈时间:2012年4月3日。访谈地点:五泾村肖庄褚锡源家老坟地祭扫现场。

23访谈人:杨秀。访谈对象:褚洪,男,汉族,1975年生,初中文化,五泾村肖庄人。访谈时间:2012年4月3日。访谈地点:五泾村肖庄褚洪家中。

24专指蚕花五圣。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春蚕快要结茧了,村民依俗拜供蚕花五圣,求其保佑蚕茧丰收。

25访谈人:杨秀。访谈对象:史子琴,女,汉族,1935年生,读两年私塾,五泾村肖庄人。方言翻译:彭佳琪。访谈时间:2012年4月5日。访谈地点:五泾村肖庄史子琴家中。

26清.严辰.桐乡县志.卷二.风俗.三月.据清光绪十三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五十九年.87.

27清许瑶光,吴仰贤.嘉兴府志.卷三十四.风俗.四时俗尚.三月.据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五十九年.826.另:清.桐乡县志.卷二.风俗.三月:“(三日)晚撒螺蛳于屋上,谓之‘赶白虎’,又谓之‘除瓦剌’。”说的是三月三日,而非清明夜;随后又载清明夜“食螺蛳”,见上一条引文。

28与往屋顶扔螺蛳壳习俗同时消失的还有“插柳于檐”的清明习俗。以前的房屋低矮,清明前一天早晨,村民会折杨柳枝插到屋檐上。这一习俗,方志中也有记载。

29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460697.htm.含山镇.

30清.石门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含山.

31殿门口匾额上书:太均殿。正确当为“君”字。

32访谈人:杨秀,彭佳琪。访谈对象:沈晋仁,男,汉族,1941年生,小学,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含山村人。访谈时间:2012年4月4日。访谈地点:含山观音殿。

33访谈人:杨秀,彭佳琪。访谈对象:盛水宝,男,汉族,1941年生,小学,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含山村人。访谈时间:2012年4月4日。访谈地点:含山太均〔君〕殿。

34访谈人:彭佳琪。访谈对象:沈晋仁。访谈时间:2012年4月4日。访谈地点:含山观音殿。

35徐春雷.清明含山轧蚕花.浙江省河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材料.岁时节令.电子稿,2008.

36清许瑶光.吴仰贤.嘉兴府志.卷三十三.物产.虫类.蚕.据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五十九年.814.“禾”是嘉兴的古称。

37天上的蚕花菩萨到含山和西施送蚕花传说,参见轧蚕花.徐春雷.蚕乡的传说.香港正之出版社,1991.17-19.

38徐春雷.蚕乡的传说.香港正之出版社,1991.18.

39访谈人:杨秀。访谈对象:倪阿大。访谈时间:2012年2月13日。翻译:陈敏杰,男,汉族,1985年生,大专,王家弄村村委会干部。访谈地点:王家弄村村委会。

40访谈人:杨秀。访谈对象:史子琴。方言翻译:彭佳琪。访谈时间:2012年4月5日。访谈地点:五泾村肖庄史子琴家中。

41当地方言,有凑热闹的意思。

参考文献:

[1]含山.徐春雷.蚕乡的传说.香港正之出版社,1991.

[2]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