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佑玲,女,土家族,
主要学术兼职:贵州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研究人员;《民族教育研究》杂志编委会委员;《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主编。
一、主要教学经历
1.1991年至1994年10月: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初级教育学院(原北京市第三师范学校)执教,讲授文选、美学、文学概论、艺术概论等课程。
2.1994年10月调入中央民族大学,先后为留学生、本科生、研究生讲授对外汉语 、 双语教育、语言学概论、美学原理、民族艺术与审美、艺术史与艺术研究方法等课程。年均课时超过300学时。
3.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专业民族艺术教育方向博士生导师。目前指导6名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民族艺术与审美方向硕士研究生、1名民族艺术教育博士研究生。
二、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一)访学经历:
1.1997年4月至1998年4月,日本歧阜教育大学交换留学生;
2.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日本法政大学客座研究员;
3.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客座研究员;
4.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访问学者。
(二)国际会议:
1.1998年8月,北京,首届双语学国际会议,提交并宣读论文;
2.1999年12月,香港,语文教育与研究国际会议,提交并宣读论文;
3.2002年8月,北京,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中期会议,提交并宣读论文;
4.2004年11月,东京,环太平洋地区濒危语言研讨会,提交并宣读论文;
5.2006年8月,乌鲁木齐,中华美学会高校美育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会,
提交论文;
6.2006年11月,北京,中国艺术人类学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7.2008年12月,北京,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
8.2009年8月,沈阳,中华全国美学会第七届年会:中国美学60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大会发言。
(三)近五年学术论著
1.《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民族出版社,2006
2.《中国少数民族美学导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个案对比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4.《构建濒危语言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5. 《土家族转用汉语及土家语濒危的成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4
6.《语言濒危的原因及复兴运动的方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7.《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刍议》,《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学研究》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8.《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形成机制初探》《汕头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9.《中国美学研究本土化的方向》《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10.《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模式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
11.《三峡库区移民学校布局问题与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7.3
12.《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的概念内涵及研究内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6
13.《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方法》载于《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14.《琉球语濒危的原因及复兴运动的历程》,载于《构建多与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民族出版社,2009
15.《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综述》,载于《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论文集:新中国美学60年》,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四)参与和主持的科研课题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审美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人,2009年-2012年;
2.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教材研究”主持人,2007年-2010年;
3.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主持人,2007年-2010年;
4.2009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民族艺术学科理论建设研究”主持人;
5.国务院三峡办“三峡工程库区学校布局问题与社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主持人,2005年-2006年;
6.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课题“中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个案对比研究”(课题组成员,排名第三),2001年-2004年;
7.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资源的挖掘整理与传承发展研究项目(2006-2008)主持人;
8. 中央民族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项目组副组长,“民族教育学系列教材”(副主编),;
9. 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舞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研究”,201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