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音,男,蒙古族,1963年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后旗。1986年6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哲学系,同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文学系,1988年7月获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9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民俗学博士学位,1989年3月~7月在大连外国语学院出国培训部参加日语短期培训,1989年10月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被国家教委选派到日本筑波大学历史人类学系攻读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博士课程。1991年7月归国后继续在北师大中文系学习,1992年3月获博士学位。1992年5月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后改为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同年9月进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在费孝通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并提交了题为《游牧社会的变迁》(约20万字)的研究报告。1994年7月出站后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工作,同年9月被提升为副研究员。1996年4月~1997年4月赴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讲学一年。2003年12月以客座教授身份赴日本国立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工作一年,于2004年11月归国。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社会职务:中国民族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内蒙古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成果
一,论著类:
1,《蒙古秘史》的多层次文化(专著),16万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年蒙古文版
2,《中外民俗学词典》编委,撰写10万字的词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负责编撰萨满教部分,学苑出版社,1990年
4,《内蒙古草原的民俗与旅游》(编著),14万字,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蒙古民俗学》(专著),25万字,民族出版社,1996年蒙古文版
6,《中华道教大辞典》,负责编撰道教民俗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东北亚的萨满教》(专著),2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获胡绳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8,《北方民族与萨满文化》(日译汉),11万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中国少数民族现状调查·内蒙古卷》(合著),26万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10,《蒙古草原的生活世界》(日译蒙),15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神道教与日本文化》(编著),12万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17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萨满教图说》(合著),20万字,民族出版社,2002年
(日本《ASIANFOLKLORESTUDIES》2006年第1期有书评)
14,《蒙古游牧文化的生态人类学研究》(日译蒙),25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居延故地——黑河流域的人文生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中国萨满文化研究》,商务印书馆(待出版,2009年,30万字)
17,《萨满教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编,待出版,2009年,20万字)
18,《中国民俗大系•信仰民俗卷》(分卷主编,待出版,60万字)
19,《科尔沁萨满文化》,25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20,《生态移民的环境社会学研究》,民族出版社(主编,待出版,30万字)
21,《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黑河流域水资源状况的社会学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合著,2008年,40万字)
22,《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待出版,2009年1月,68万字)
23,《宗教民俗学》(研究生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待出版,2009年,25万字)
二,论文类:
1,试论蒙古族原始宗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87年第5期)
2,蒙古萨满教巫祝传说的历史演变(《民族文学研究》,88年第4期)
3,试评《蒙古秘史》的文学价值(《黑龙江民族丛刊》,89年第1期)
4,《蒙古秘史》的文化结构及其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89年第2期)
5,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青海社会科学》,89年第4期)
6,从《蒙古秘史》看古代蒙古人的婚姻习俗(《西北民族学院学报》,89年第2期)
7,《蒙古秘史》产生的文化背景(《阴山学刊》,89年第3期)
8,中国少数民族萨满教的现状及研究动向(日本《比较民俗研究》,90年第1期)
9,论《蒙古秘史》中的“札撒”法典(国际蒙古学协会会刊《蒙古学》90年第1期)
10,试析《蒙古秘史》中的古史传说(《内蒙古社会科学》,91年第3期)
11,蒙韩比较民俗论要(韩国《比较民俗学》第7辑,91年6月版)
12,《蒙古风俗鉴》的民俗学价值(《中央民族学院学报》,92年1期)
13,东亚萨满巫俗之并行比较(《西北民族研究》,92年第1期)
14,萨满的法器与法服(《北方民族》,92年第1期)
15,萨满教的观念体系及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92年第4期)
16,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92年第6期)
17,论萨满的神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93年第1期)
18,略谈萨满巫俗的习合(《民俗研究》,93年第1期)
19,论萨满教的巫仪(《内蒙古大学学报》,93年第1期)
20,萨满教的神灵体系及诸神的分工(《黑龙江民族丛刊》,93年第1期)
21,论民俗的基本要素(《内蒙古社会科学》,93年第2期)
22,蒙藏《尸语故事》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94年第1期)
23,萨满:俗到圣的转换(《东方文化》第三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24,萨满教研究综述(《社会科学战线》,94年第3期)
25,萨满传说类型刍议(《北方民族》,94年第2期)
26,论萨满教的神偶(《前沿》,94年第2期)
27,论蒙古萨满教的若干特征(《德国蒙古学家海西希教授80寿辰纪念文集》,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
28,略述萨满的入巫过程(《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95年第4期)
29,朝蒙传统民俗比较研究试论(《韩国文化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5年版)
30,成吉思汗陵墓位置的最新考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95年第4期)
31,日本的萨满教研究动向(《世界民族》,95年第1期)
32,蒙古民族和朝鲜民族巫祖传说比较(《延边大学学报》,96年第1期)
33,从牧民到农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96年第2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4,蒙韩民间故事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学院学报》,96年第1期)
35,蒙韩产育礼俗比较(《东北亚论坛》,96年第2期)
36,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萨满教的历史演变(韩国《蒙古学》96年第4期)
37,巴尔虎蒙古部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变迁(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38,韩国蒙古学研究动向(日本《民博通讯》,97年6月,总第77期)
39,论蒙古族现代民俗学的形成与发展(韩国《第二次国际民俗学大会论文集》1997)
40,论蒙古族萨满教的祭天仪式及其祈祷文(日本《仪礼与口头传承》论文集,1997)
41,日本民俗学的形成与发展(日译汉、《民俗研究》1998年第2期)
42,萨满教与北方民族环保意识(《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2期)
43,萨满教合理因素探析(《北方民族》1999年第1期)
44,论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的历史变容(《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45,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几种手抄本比较研究(《蒙古学研究》1999
年第1期)
46,略论萨满教与中国北方民族民间故事的相互关系(《甘肃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47,民俗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蒙古文版)
48,试论蒙古族狩猎方式(《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蒙古文版)
49,试论北方少数民族生殖崇拜的萨满教根基(《阴山学刊》1999年第3期)
50,略论蒙古族狩猎(《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99年第3期蒙古文版)
51,阿尔泰语系民族萨满教神话探析(《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2,论中国少数民族萨满教哲学的滥觞(《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3,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美术探析(《民族艺术》2000年第2期)
54,论萨满教对北方少数民族宫廷祭祀的影响(《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55,论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的类型及特征(《西域研究》)2000年第1期)
56,萨满教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7,萨满教音乐的人类学考察(《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
58,萨满式治疗的医学人类学阐释(《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0年第1期)
59,萨满教与南方民族民间宗教比较(《云南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60,萨满巫术与北方少数民族军事谋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61,试析萨满癫狂术的生理心理机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第3期)
62,萨满教与少数民族人生礼仪(《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63,萨满巫术与北方少数民族占卜习俗(《西域研究》2001年第2期)
64,论萨满教长期存在的社会文化根源(《北方民族》2001年第2期)
65,论复合形态的萨满教,(《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3期)
66,萨满教神秘数字的符号人类学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67,萨满教与北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8,从萨满教到“民间科学”(《人文世界——中国社会文化人类学年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69,蒙古萨满教的文化人类学考察(韩国《萨满教研究》第四辑,2002年)
70,萨满炼火术揭秘(《科学与无神论》2002年第6期)
71,萨满教与北方少数民族帝王(《萨满文化解读——国际萨满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2,萨满巫技拾零(《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第3期)
73,文化遗产与文化人类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3年第一期)
74,农业开发与内蒙古草原的沙漠化(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主办《绿洲地域研究会报》日文版,2002年第2期)
75,《亚洲社会地域开发与环境问题的环境社会学研究》(中日合作项目成果),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平成13年印刷。
76,中国萨满式文明的宗教人类学解析,(周大鸣主编《21世纪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77,应用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周大鸣、何国强主编《文化人类学理论新视野》,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78,论民族学对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的作用,(EastAsianAnthropologyandjapaneseColonialism.SeoulNationalUniversity.2004)
79,论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的水资源争端,日本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中国21》第19辑,2004年。
80,汉化与现代化夹缝中的蒙古族民族认同(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编:《中国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的社会人类学研究》,2005年3月)
81,论蒙古族萨满教的历史演变,(日本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编:《欧亚大陆生活志的历史环境学建构》,2005年)
82,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北方民族萨满传说类型(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编:《奶茶与咖啡——东西方文化对话语境下的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
8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4,中国萨满教研究20年(《民俗春秋》,学苑出版社,2006年)
85,从民俗语汇到学术用语——“萨满”的词源及概念界定(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编《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三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
86,变迁中的蒙古族萨满教(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五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87,论日本养蚕习俗中的民间信仰(小松和彦主编《日本人的异界观》,第一书房,2006年日文版)
88,中国神道及日本文化研究网络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神道研究的国际网络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学院大学21世纪COE重点项目研究中心,2007年)
89,日本的文化政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陶立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学苑出版社,2007年)
90,萨满传说功能(《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2008年第一期)
91,萨满治病仪式的医学人类学阐释(孟慧英主编《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原始宗教与萨满教卷》,民族出版社,2008年)
92,日本的文化政策与传统民俗保护制度(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编《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
93,民间宗教与民俗精神医术(邢莉主编《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94,试谈运用影视人类学手段记录保存萨满仪式的必要性(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95,萨满舞蹈的艺术人类学解析(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编《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
报刊文章
1,春节:新变化新活力(《人民日报》2008年2月1日)
2,《农民日报》
3,“额济纳模式”的成功与不足(《中国民族报》2008年11月7日)
获奖情况:
从牧民到农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96年第2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优秀论文奖。
《东北亚的萨满教》(专著),2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获第三届胡绳青年社会科学学术奖(2003年)。
参加国际会议及国外演讲情况:
2001年11月赴韩国参加“亚洲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2年7月赴蒙古国参加国际萨满教学术研讨会
2003年7月赴意大利参加国际人类学大会
2004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第37届国际亚非研讨会
2005年3月赴日本参加国际宗教学大会
2006年9月赴日本参加“神道研究的国际网络形成”国际学术研讨会
从2004年到2007年四年间主持召开四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有一定学术影响。
讲课情况:
原始宗教,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
宗教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人类学理论前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田野调查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民俗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社会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宗教人类学专题讲座,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民俗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课程
宗教民俗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课程
民间宗教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
社会人类学与跨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
田野民俗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
文化人类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课程
正在从事的主要研究课题:
1,中国视野中的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3——2008年,)
2,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003——2008年,)
3,西部大开发中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003——2006)
4,《蒙古秘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003——2008,)
5,黑河流域人与环境相互影响模式的综合研究(中日合作项目)
6,中国少数民族族群认同的社会人类学研究(中日合作项目)
7,宗教民俗学导论(教材)
8,宋代民俗文献及数字化管理,教育部重点基地项目
书评及引文情况
可开设生态人类学、文艺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文化遗产学课程。
联系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875
电子信箱:seyinhu0616@yahoo.com.cn电话:622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