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艺术史【栏目主持人:林木】
谈晟广:方闻《夏山图:永恒的山水》与美国1970年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李若晴: 再谈“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成因——以刘宋初期陵寝制度与立国形势为中心
施 錡:人生如“卧雪”:王维“雪蕉”原意重辩
艺术理论与批评【栏目主持人:常宁生】
林一 罗慧蕙:在京外国人中国艺术消费习惯调研报告
艺术人类学与民族艺术【栏目主持人:李修建】
赵旭东: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线索与民族志书写
李 彩:从人类学到艺术人类学:欧美的非洲艺术研究
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栏目主持人:汪小洋】
朱 浒:魏晋北朝胡俑的图像学研究
邓新航、汪小洋:2006~2015年中国佛教石窟研究综述
音乐与舞蹈(“学统与创新”专题)【栏目主持人:郭威】
项 阳:中国音乐学史论并举学术道路的开创及当下发展
郭 威:“音研所”的学术传统——中国音乐学史及其体系研究之一
戏剧与影视 【栏目主持人:张慧瑜】
王瑞光: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地区的戏剧审查
熊 立:教育性:中国电影的社会理性
精彩:
艺术史【栏目主持人:林木】
方闻《夏山图:永恒的山水》与美国1970年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谈晟广(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艺术博物馆研究员)
摘要:方闻将早年从李健师处获得的对于中国古代书画的体悟,与普林斯顿大学诸位导师授予他的“自己本身文化背景中所不可能提供的新途径”相结合,认识到中国正统画派的发展是一个历代个体演变所参照的创作典范的演变历程,使其成为后来所构建山水画视觉结构的起点。在《〈夏山图〉:永恒的山水》中,方闻坚持风格、表达和思想的传统分析与理解中国艺术史不能分开。而在其后的研究中,方闻运用更多视觉的,特别是考古的图像例证,不断“重复”了对中国山水画的视觉结构分析,进而关注艺术品如何从视觉迹象进入到思想的历史。
再谈“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成因——以刘宋初期陵寝制度与立国形势为中心
李若晴(博士,广州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美术学报》常务副主编,硕士生导师)
摘要: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在南京、丹阳两地发掘的八座南朝帝陵中,相继发现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为题材的画像砖。笔者推测“七贤”砖画应为当时的一种葬制,其始年当在刘宋初年。通过分析刘宋初年的立国形势,帝王与玄学、士族的关系,笔者认为这项葬制之所以将“竹林七贤”作为墓室装饰题材,并不足以说明墓主本人热衷玄学,而应是创立此项葬制的皇帝出于笼络士族的考虑。因为玄学仍为当日士族所喜爱之学,所以帝王在画像题材的选择上,采用了当日士族所仰慕的玄学代表人物“七贤”,保持相互间文化认同的一致,以换取士族的认可。
人生如“卧雪”:王维“雪蕉”原意重辩
施 錡(博士,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摘要:自北宋始,人们针对王维“不问四时”之“雪蕉”文本作了系列阐释。有证据表明,其中“妙观逸想”以及“确有其事”两类观点并非王维本意,而均为后人意会。从王维的生平、王维与友人共同创作的诗文及相关历史文献来看,“雪蕉”与“卧雪”之语更接近北宗禅法的寂定避世。然而“雪蕉”在流传过程中得以重新诠释,并成为文化史中的独特文本,对后世文人的诗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理论与批评【栏目主持人:常宁生】
在京外国人中国艺术消费习惯调研报告
林 一(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慧蕙(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根据1 076份在京外国人关于中国艺术消费的偏好和习惯调查问卷的数据,书画、戏曲是外国人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艺术形式,而书画和电影是他们最常参与的中国艺术活动类型及主要消费内容。除了教育背景(学历、艺术教育)之外,工作背景(职业、艺术工作)对外国人是否参与中国艺术活动及其消费偏好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外国人在中国居住时间长短、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等因素对个体艺术消费行为可能产生渐进性影响和对群体消费行为产生互动性影响。中国艺术应对外传播细分受众,找准核心目标受众,通过院校教育系统和职业发展渠道培养更多潜在受众。
艺术人类学与民族艺术【栏目主持人:李修建】
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线索与民族志书写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中国的山水画传统有其独特的品格,由此而展开了一种寄情于山水之间的线索追溯以及民族志的书写。这种书写显然有别于人类学科学民族志所主张的那种所谓真实、客观与忠实记录,它是一种对意义的深层次的阐发并通过“对景造意”表达出来。这种从中国山水画家形成的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独特认识,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人类学意义的写文化,它为这种写文化的再创造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得灵感的方法论的新资源,也为中国传统政治语境中权威体系对于自然山水像征化命名的权力机制提供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本土理解。
从人类学到艺术人类学:欧美的非洲艺术研究
李 彩(博士,青岛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摘要:自20世纪初期开始,人类学家不仅在非洲展开大量田野工作,而且他们的研究范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非洲雕刻等物品的艺术价值早已被发现,但直到20世纪中期后,非洲艺术才开始被纳入艺术史的研究视野,一些艺术史学者还批判了源自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伴随着各种后现代理论的出现与跨学科趋势的到来,上世纪末以人类学为代表的学界开始反思自身对他文化的经验与表述。通过非洲艺术研究史,也可以窥见艺术人类学的历史。
艺术考古与宗教艺术【栏目主持人:汪小洋】
魏晋北朝胡俑的图像学研究
朱 浒(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
摘要:胡俑在魏晋、十六国、北朝墓葬中多有出现,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人员迁徙、宗教传播、墓葬观念、中外交流等问题多有贡献。在图像学研究的视野中,魏晋北朝胡俑依据时间和区域被划分成不同的类型,这种类型划分也体现出3~6世纪其在中国北方发展、演化的规律。同时,胡俑的容貌、服饰、族属等特征忠实反映了魏晋北朝时期胡汉之间的文化、艺术和宗教交流等问题。
2006~2015年中国佛教石窟研究综述
邓新航(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汪小洋(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2006~2015年十年间,中国佛教石窟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其一,石窟考察的范围有所扩大,不少中小型石窟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二,石窟调查报告的内容更为详实规范,而且多附有精确可靠的线描图,特别是三维激光扫描等高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石窟寺测绘当中;其三,题材考察和图像辨识仍是近年研究的重点,但在某些区域性石窟的综合研究上也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其四,研究方法上多学科交叉研究成为趋势,艺术学的相关研究也很突出。
音乐与舞蹈(“学统与创新”专题)【栏目主持人:郭威】
中国音乐学史论并举学术道路的开创及当下发展
项 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音研所”杨荫浏、黄翔鹏等学术前辈将中国音乐史学与传统音乐活态深层挖掘并举的研究理念,引领了群体性的研究实践,使得中国音乐学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建构中国音乐学需既把握历史,又梳理活态,厘清当下活态存在与历史传统的关系,如此方能把握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质性内涵。当下学界应沿着这种史论并举的学术传统在继续开拓前行,更好地认知和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深层内涵。
“音研所”的学术传统——中国音乐学史及其体系研究之一
郭 威(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
摘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成立60余年,不仅为音乐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更为理论研究开创了学术体系。其所构建的学术体系依托业务培训、研究生教育以及对外的学术交流而得以传承、传播。“音研所”不仅指一个学术组织,更具备一种符号学意义,包含“学术共同体”“学术资料库”“学术理论源”三种“所指”。全局观、本体观、整体观是“音研所”学术理念(学术观)的基本特征;重视考察但不唯“田野”论,重视资料但不唯“文献”论,重视交流但不唯“他学”论,是其方法论特点。“音研所”作为中国音乐研究“国家队”的身份,学术群体构成的多元化,学术资料占有的丰富性,促成了上述学术特征的形成。
戏剧与影视 【栏目主持人:张慧瑜】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地区的戏剧审查
王瑞光(博士,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讲师)
摘要:1928年以前,通俗教育研究会和京师警察厅是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地区戏剧审查的两大主力,二者互相配合。通俗教育研究会制订的法规为其戏剧审查工作提供了依据。京师警察厅既配合通俗教育研究会,又直接从事戏剧审查的工作。除戏剧演出外,京师警察厅、通俗教育研究会等在剧本审查上也有所用力。
教育性:中国电影的社会理性
熊 立(博士,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摘要:电影的教育性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突出的重视,它体现在电影教育所蕴含的政治、道德、审美、娱乐等功能元素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排位变化,呈现出某些功能的突显、倾斜与扩张。中国电影界对教育性的强调以及教育内涵的演变既是中国电影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背景和国情之下通过影像强化民族国家意识,从而期盼实现独立民族国家的理性抉择,也是新时期以来电影恢复主体意识,逐渐摆脱狭隘的政治领域回归艺术教育本质的理论自觉。这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政治力量及知识分子期望通过电影实现“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强力举措,同时也是电影界遵循电影艺术自我运转规律的理智决定。中国电影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的统一,这种社会理性影响了电影理论的发展路径,同时也成为其理论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