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谢旭斌 李雪娇 唐可凤 | 湘西南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

[日期:2021-01-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湘西南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传承研究

作者:谢旭斌 李雪娇 唐可凤  发表刊物:《工业工程设计》

摘要:为了发掘、重拾散落在湘西南乡村景观中,红军长征时留下的革命文化遗迹及红色景观资源,汲取红色文化养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在现代乡村社区中的转化培育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利用田野考察、文献法等研究方法,重点选取了若干湘西南乡村景观中遗存的红色革命旧址、红色标语景观、红色革命遗物及历史故事等红色文化景观资源,深刻挖掘并领悟蕴含在其中的重要红色历史事件、感人革命故事、红色革命传统等红色精神。借此呼吁人们树立文化拯救意识,合理保护独特的红色文化景观,因为这是革命文化历史的印记,是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发挥资政育人作用的重要财富,对传承与发展乡村红色文化,振兴乡村文化及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与审美价值。

 

   

关键词乡村景观;红色文化资源;革命精神;文化传承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进程中形成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中发展而来的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1。其中蕴含的不畏强敌、忠诚无私、清廉为民、勇于创新、万众一心等精神特质,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红色文化景观是革命历史与红色精神的物化体现,具有历史性、唯一性和传承性,是极其珍贵的文化景观资源,更是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精神财富。湘西南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相对不足,因此在乡村中留存着一批原真、质朴、丰富的乡村红色文化景观。通过发掘、探索、利用乡村红色文化景观资源,深刻领悟蕴含在其中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对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红色文化自信、发挥红色文化的感召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

 

一、 湘西南乡村红色文化景观

红色热土湘西南是红军长征的途径地。红军长征途中由于行军需要、战略需求、政策宣传、召开会议等军事战略与革命活动需要,在此遗留下珍贵的红军长征足迹和革命文化印记,形成类型丰富的红色文化景观。乡村红色文化景观是重要的红色文化载体和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革命文化历史的“精神地标”。

 

红色文化景观是革命文化精神的景观地标。湘西南作为一方红色革命故土,地处武陵山与雪峰山两大山脉体系中,是现在的张家界、怀化、邵阳三市的西南部地区,其所辖的桑植、大庸(张家界)、永顺、保靖、洪江、新晃、会同、通道、绥宁、武冈、城步、洞口等县聚居着苗、土、侗、汉等多民族。2湘西南一带由于地理险要、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地处省界边缘,该地区成为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势力的薄弱地带,为红军战略转移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地发生过多次消灭反动派、反围剿、红军长征等重大红色历史事件,著名的有长征时的通道转兵会议,抗日战争时的湘西会战(雪峰山抗日战)、日本“芷江受降”等。湘西南的绥宁、城步、武冈、洞口、通道等县,是长征中红二、红六方面军多次反转途径地,由此在乡村景观中散落遗留下诸如红军路、红军门、红军楼、红军井、红军桥、红军住所等独特而多样的红色文化景观。红色文化景观作为革命文化历史的“精神地标”,从景观类型的角度,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①老屋建筑景观:革命行军驻留地。红军在行军、反围剿、打土豪或者战争的过程中,为了既便于聚合、训练、开会、休憩、物资储备等日常军队活动,又不影响百姓,因此常选择村落中的公共建筑,如祠堂、风雨桥、书院、寺庙等地停留驻军。包括红军革命指挥所旧址、红军会师旧址、红军将领故居、红军驻扎地等红色文化景观。例如洞口县的武安宫,又称忠烈祠,是红六军团十七师师长吴正卿率军经过石下江时的驻扎地。驻军期间,红军在保证日常练兵的同时,还打富济贫,进行着土地革命。当地百姓为了纪念红军在此驻军宿营的艰苦岁月和清廉为民的革命精神,特设“红军楼”,此楼也成为该地一处独特的红色景观。绥宁县寨市镇的龙氏宗祠是红军第七指挥所旧址,是一处以宗祠建筑为革命基地的红色景观。张云逸、邓小平率领红七军在此处指挥作战,取得了自“百色起义”后的首次重大胜利。在指挥所旧址附近,还保留了红七军政治部、军事部旧址,红军标语,红军哨堡和红军战壕等红色景观。除此之外,还有以民居建筑为基础而建立的红色景观,如红二、六军团洞口花园会师旧址——红二、六军团萧克石江指挥部旧址等。

②廊桥道路景观:红军长征途径地。红军长征的途径地,包括红军桥、红军路、红军门等。这类红色景观往往是依据红军长征行进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而设立的。例如绥宁县的黄桑坪苗族乡里,在由坝那部落行至上堡村的沿途,有一处鲜艳的“红军路”旗帜雕塑景观。据记载,1934年9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由城步进入绥宁,击溃伪军后,夜晚休息时沿着道路就地宿营,和衣而睡,虽然红军队伍躺占了6.5公里长的山路,但是近万人的队伍休整未惊动周边苗寨百姓,因此当地百姓将此路命名为“红军路”,予以纪念。再如洞口县花园镇的红军桥,是百姓为了纪念贺龙、肖克率领红军长征经此处时,和当地百姓建立了亲密的鱼水关系而设立的,并留存至今。

③红色标语景观:革命思想的红色路标。红色标语是革命精神的象征符号,是宣传党的政治路线与方针政策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简洁化、直观化、审美化的特点。2红色标语景观依附于传统建筑、老屋的墙壁上。“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是书写在绥宁县红石岩镇江坡村的两幅标语。2红色标语以简洁有力的话语起到宣传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

④烈士公墓、纪念碑:革命战士牺牲地。人们为了纪念和缅怀英勇无畏的牺牲战士而立,如莲花桥红军烈士墓、绥宁寨市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等。

⑤红色遗物:革命战争遗留物。如钱币、马镫、马鞍、水壶、马灯、衣物、信件、家书等红军长征途中的遗留物,每一个遗留物的背后都蕴含了感人的红色革命故事和红色革命精神。如今,部分红色革命遗物被当地百姓所珍藏并成为传家之宝。

 

二、 蕴含的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内在的红色本质,红色传统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血脉,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的内在聚合,并以资源的方式表现出来。3因此,在乡村红色文化景观中蕴含的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更是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传承的种子。每一处乡村红色景观背后都蕴涵着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感人故事里都饱含着军民情谊,是一幅幅军爱民、民拥军、军民血肉相连的动人画面。红色革命发展在乡村、战斗在乡村、壮大在乡村,也正是因为这些红色文化景观根植于乡村,其中蕴涵的红色基因才显得更为淳朴、真挚,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族人民共同留下的印记。为民服务、军民融合的宗旨意识是红色革命传统。在苗、土、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湘西南,军民和谐团结是民族团结的历史印证,团结少数民族的群众工作是红军的一项重要任务。李安葆在《长征史》书籍中记载:“到了少数民族聚居区,红军指战员们纷纷拿出自己的衣服、毛巾等,热情地赠送给当地的各族人民。当那些一贫如洗的‘干人儿’(穷苦人),得到红军的礼物后,个个眼含泪花,激动得说不出话来。”41934年,红六军团西征,第二、第六军团会师。 红六军团突围的任务是转移到湖南中部区发展游击战争及创立新的苏区5,于是红军辗转经过城步、绥宁、武冈、洞口、隆回等地,留下了珍贵的革命足迹。如今湘西南的乡村景观中仍保留有钱币、马灯、衣物、水壶等红色遗物,这些不仅是军民相融的历史见证,而且是红色基因的坚实承载。

   

三、 乡村景观中红色文化的价值旨归

革命遗物无言却厚重,红色故事质朴却感人。乡村景观是一种物化的、无声诉说的文化景观,尤其包含在其中的红色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可以拂去蒙在其上的灰尘,感悟其红色精神,感知其中的价值旨归。红色文化景观是物化的,但是红色革命精神是永存的。几枚小小的钱币,反映出红军革命战士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朴实;一盏平凡的马灯,展现了红军战士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真挚感情;伫立在乡村的革命老屋,诉说着革命历程的峥嵘岁月。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在进行湘西南红色文化景观调研过程中,寻访到的老人们每讲起当年的红军革命故事,都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在绥宁县的黄桑坪乡上堡村,王球娇老人的家人曾经历了一段同红军战士的感人经历。王奶奶虽然年迈,但精神矍铄,面露自豪的笑容,娓娓道出当年的故事。1935年,萧克部队率军经过上堡古国,在附近的乌鸡山上累死了一匹驮着行李粮食的马,同时有三、四位红军战士由于体力不支脱离大部队,在上堡古国停留。于是找到了当地山上的一户人家,希望在此地找点吃的充饥。家中只有一位老奶奶在家,由于对红军不了解,误以为是土匪势力,心中大惊。红军战士连忙大声解释:“老人家,您不要害怕。我们是红军战士,不是坏人。我们好多天没有吃东西了,您能不能给我们弄点吃的填肚子?”质朴的老奶奶听了很心疼。可是当时家中没有大米,只有当地的粗粮和南瓜。老奶奶有点不好意思地对红军说:“家里穷,没有大米,只有一些粗粮,还有南瓜。”红军连忙说:“没关系,没关系。只要能填饱肚子,吃什么都行。”红军战士在老人家吃了一些粗粮和南瓜,吃过饭后,连声道谢。离开前,一位红军战士说:“老奶奶,您一看是个好心人。我们还想把一个病号托付给您。这个小红军因为营养不良,得了一种流行的‘达摆子’病,走路一瘸一拐的。我们希望他在您家休养一段时间,身体恢复了再回部队。”好心的老奶奶看到虚弱的小红军很心疼,不顾自己并不宽裕的家境爽快地同意了。红军战士连声道谢,放心地离开了。事后老奶奶的家人在南瓜里发现了红军战士藏了六枚铜钱。

铜钱藏得很隐蔽,红军战士在南瓜顶部用刀子划了一个弧形的盖,铜钱藏在盖子下面。在南瓜的旁边,红军还留了一盏马灯、一个茶壶、两个马踏以及一条红军娘子的裙子。八十多年来,这些红色遗物在王奶奶家中珍藏如宝,代代相传。

 

在城步苗族自治县下团村“老苗王”杨光清老人的家中,珍藏着一个的红军马灯。据杨老讲述,1934年9月,红六军团突围西征,以任弼时、王震、萧克率领的中国中农红军第六军团进入城步。经过激战的红军战士伤病严重,当经过杨光清老人的家时,因杨老的奶奶略懂一些苗医、苗药,面对伤员毫不惊慌,先安顿伤员住下,用盐水为他们清洗伤口,然后自己亲自上山采药,有红伤药、跌打药、消炎止痛药等。奶奶采药归来后立即给伤员或是外敷、或是煎服药物。红军伤员在杨老家住了两天后伤情病情都大有好转。9月14日红军启程要往丹口镇大桥头村出发,伤员的病情也好了。当大部队路过杨老家带伤病员一起上路时,营长周仁杰命令一个战士取出一盏当时配备部队常用的马灯,对杨老的奶奶和母亲说:“你们热心救了我们的伤员,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本当重金感谢,由于我们现在很穷,拿不出银两来酬谢,这盏马灯是部队配备给我们用的,我看你们家人来客往的,晚上用松明照光很不方便,这盏马灯送给你们,一是作为酬谢,二是作为纪念。等革命成功,红军会记得的!”这盏红军马灯在杨老家足足保存了八十二年,是家中珍贵的传家之宝。

 

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件革命文物都折射着红色文化历史与革命故事,都体现了红色文化独特的精神价值。这些红色文化景观反映了党和红军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同情与关怀,流露出红军对劳动人民休戚与共、患难相助的真挚情感,也饱含人民群众对这支红色革命队伍的支持,蕴含着军民群众同生死、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情深。

 

四、 乡村红色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为了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需要正确认识红色文化景观和红色精神的文化价值。湘西南现存的一座座诸如武安宫、龙氏宗祠等红色革命旧址,一幅幅“在我党领导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等红色标语景观,一个个马灯、茶壶、马踏等红色革命遗物,都是培育红色文化精神、厚植红色文化沃土的景观资源。

 

红色文化景观是一种宝贵的红色资源,因此应充分发挥其效用,强化其资政育人的文化功能。发展乡村红色文化旅游是传播红色精神的有效途径。将零散化、碎片化的红色景观资源进行整合,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景观是资政育人的“鲜活教材”,应将其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从而增强公众参与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公众意识到,红色文化就在身边,是活生生的、触手可及的革命历史、英雄历史、奋斗历史,其中饱含的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是全党和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乡村红色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内心受到触动和启迪。然而,要正确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景观,避免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而使红色文化走向庸俗化,从而削弱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意义。

 

五、结语

湘西南乡村红色文化景观形态多样、精神内涵丰富,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坚定的革命史、奋斗史,具有见证革命历史、激发群众觉悟,传播和弘扬忠于理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等优秀革命精神的作用,对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促进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这些红色文化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融合成为乡村景观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转化成了发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资源,也生成了村落景观红色文化文本语义的语言符号与艺术载体2。如今,人们应树立拯救意识,合理保护红色文化景观,并树立红色精神与文化资源意识,将红色革命精神内化于人们的精神需求,外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切实起到红色文化的感召与引领作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Geertz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