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花灯是流行于云南、贵州及四川、湖南、湖北等省部分地区的汉族民间传统娱乐活动,本文通过对云南省密祉乡花灯艺术的文化源流、密祉灯会的组织程序、演出盛况等方面的考察,展示了密祉花灯艺术很强的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特点。密祉灯会是由强烈的传统文化意识作为支撑,由民众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的活动,体现出了强烈的仪式狂欢精神。
关键词:密祉花灯;密祉灯会;娱乐性;狂欢
2005年2月22~26日我作为民族戏剧学专业实习的研究生参加了对密祉乡花灯艺术的调查。在这短短几天时间里,我深深地被民间表演艺术的力量所震撼,感到很有必要重新关照我们的草根文化。
一、密祉概况
1、自然环境概况:密祉乡位于弥渡县西南部,距县城33公里,地处弥渡、巍山、南涧三县交界的山区盆地。密祉海拔1920~3061·4米,属弥渡县的一个山区行政乡,有六个村委会, 35个自然村,全乡面积132·05平方公里,共有农户4420户,人口16059人,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彝族、佤族为近年婚迁而来。密祉坝西有被誉为“离天只有一步遥”的“小鸡足”———太极顶山脉,海拔3061·4米。密祉属山区,且境内有海拔3061·4米的太极顶,呈明显的立体式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气候类型有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到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4·6度。密祉森林覆盖率高,植被好,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特别是州级自然保护区———太极顶气候温差大,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它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林木众多,奇花异草遍布山间,有大片的原始森林。
2、历史沿革概况:密祉坝历史上开发较早,远在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有事西南夷”后,历代就不断有内地汉民族来定居。在唐南诏时期,密祉就是滇西古驿道,也即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唐代樊绰《云南志》记载有“白崖城……正南去开南城十一日程”[1](P49),“开南”即景东,此道自白崖南下,经“大庄哨”,过“腰惠铺”登景东山坡,即入密祉坝。元朝时,隶属赵州府的定西岭巡检司就在密祉。明代天启《滇志》记载的“弥只里”即今天的密祉文盛街,就是当年自白崖南行打尖的首站。据明代天启《滇志》记载:“李清宇,赵州弥只里氏。元为弥只防户。洪武中……授土巡检。”[1](P47)到民国初期,弥渡县治宣布成立,密祉即划为弥渡县的一个辖区。密祉在历史上曾处于咽喉要地,是往来客商驻旅打尖的必经驿站。只不过后来由于道路变更,这里成为偏僻之地,才和外界的联系少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元宵节闹花灯这种在内地逐渐消失的古老习俗,得以在密祉封闭的山区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
3、文化传统概况:密祉自明清以来,非常重视教育和文化建设,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邹尧臣,清代乾隆年间的武举刘世英,咸丰年间的进士张思颜,贡生李超伍、李先伍、黄河清和光技巧,还要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且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所需灯具主要有:扁灯,又叫“国灯”,有风调雨顺之喻;花瓶灯,喻指天下太平;桶灯,喻指祖国统一;渔灯,代表吉庆有余;日月灯,表达对日月星辰的崇敬。另外,还要根据当年的生肖年,扎制一个与之相应的属相,如今年是鸡年,就要有鸡灯,以示大吉大利之意。除上述这些外型各异的灯外,各村还要根据村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扎不同的灯。如:莲花山下的大东村、土官村和柳城村,每年必扎莲花灯,意思是“百花齐放”、“万民同乐”;据说出过翰林的八士村,每年都有“凤引麒麟”灯;文盛街在凤凰山下,旁边有卧龙岗,就一定要有“双凤朝阳”、“二龙抢宝”。所有灯具必须在接灯前完工。
唱灯、玩灯的老艺人,根据各自扮演角色的不同,须在接灯前装扮好。具体的角色有:
大脚婆:据传明朝朱元璋的皇后见民众玩灯,高兴之下也不禁加入其中,因皇后是大脚,故有了大脚婆这一角色。当地人把扮“大脚婆”叫“梳头”。过去是男扮女装,现在不限男女,扮演者头梳高髻。高髻上别上别子,插玉簪子三支、银簪子四支、花四支,戴勒子(用黑缎粘在硬壳上缝制而成,两头用链子连接),身着绸质姊妹装,左手拿绸质花巾,右手拿绸扇,脚穿红色绣花鞋。
打岔佬(也叫白鼻子):相传是唐太宗扮演的,为了不让人认出,将眼眶、鼻子、嘴巴都抹白,头戴冲天齿(俗称鱼尾帽),身穿黑罩袍。这个角色在灯队里的地位是最高的,只有打岔佬才能抱灯神牌位,一般扮演者都是村中德高望重的人。
花鼓佬:穿传统对襟衫,身背状如腰鼓的花鼓(用竹篾编制,棉纸裱糊而成),手拿钩锣。
小七姑娘(又叫踩鞑子):据说这一角色起源于元末。当时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将军队派到老百姓家,规定十家养一个,老百姓称之为“家鞑子”。为了抵抗“家鞑子”对老百姓的欺压,人们相约大年三十晚动手杀“家鞑子”。到了大年三十晚,先由青年女子把鞑子引诱出来,大家再一起动手。到了正月十四晚,将其尸体送到野外火葬。为了庆祝斗争的胜利,人们就跳起了这个舞蹈。小七姑娘就是引诱“家鞑子”出村的青年女子。现在一般由四个儿童(两男两女)来扮演,并成为一种被广大群众乐于接受的表演形式。
2、接灯(也叫接灯神、接老郎神)
各村接灯时间有先后,一般村落大的,正月十二晚开始,村落小的正月十三晚接灯。接灯在正月初六、初七太极灵山庙会结束后各村就积极筹备了。首先由本村当年生男孩子的人家任“灯头”(现在无论生男生女都要任灯头)出资,逐一邀请本村德高望重的扎灯、唱灯、玩灯的老艺人,最重要的是表演“大脚婆”的老艺人。然后各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开始准备。等狮队、龙队、灯队一切准备完毕,在本村的文昌宫或寺院里排好队伍后就要出发去接灯神了。队伍按先后顺序为:两个扁灯→狮子→日月灯→桶灯→龙灯→花瓶灯→白鼻子→大脚婆→小七姑娘。
去接灯神时,队伍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狮子和龙都不能耍。到了村口水井边,井边设一牌位,中间书“唐朝得道老郎神君之位”,左右各书“鼓板郎君”、“千音童子”等字样。全体对着牌位焚香下跪叩头,由村中文采、口才俱佳的人报吉利,领狮子的人用公鸡鸡冠的血点龙、狮子和凤的头、眼睛、耳朵等处,称为“点光”。祭祀完毕后,狮子、龙等全耍起来,白鼻
绪、宣统年间的白龙甲和李元阳等历史文化名人的出现就是明证。密祉现存的一些土木结构、青瓦屋顶的民居也颇有特色,如李元阳(曾编修《万历云南通志》及嘉靖《大理府志》)故居、尹宜公(民歌《小河淌水》的搜集整理者)故居。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密祉大寺,占地面积1 956·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65·24平方米。大寺历史较久,规模较大,是密祉地区经济交流和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场所。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花灯盛会都要在大寺前举行。在密祉文盛街还有一条长达四百多米的古驿道,驿道中间用长一米宽四十厘米的石条首尾相连,砌成“引马石”,两侧镶有不规则散石,古道最宽处有五米,最窄处仅两米余,两侧的民居、店铺古风犹存,南来北往的商贾、马帮将不同地区的文化带到密祉,其中就包括了民歌、小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此传播、交汇,形成了密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花灯。
二、密祉花灯源流
提起花灯,人们就会联想到古典小说中描写的元宵节大闹花灯。相传大业2年(公元606年)正月,隋炀帝杨广在洛阳大陈百戏,灯光照天,终月才散,后世的官办元宵行乐活动,便由此始。那么密祉元宵花灯盛会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相传在南诏时期,西宫皇后用竹篾扎了一个大脚女人玩花灯,这一下可惹恼了东宫皇后(因她天生一双大脚而被称为“大脚皇后”),于是两宫大动干戈。西宫部下被追杀至密祉最高峰太极顶,情急之中部分将士纷纷跳入悬崖深谷。正在紧要关头,皇帝得知真情,发急令招安。西宫所余部下回到弥渡,大放花灯,踏歌欢庆达两天两夜,时值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就是密祉正月十五、十六花灯盛会的由来。当然这只是传说,已无据可考。
顾峰先生在《谈云南花灯的形成》一文中说:“云南花灯来自明清‘时尚小曲’,逐渐传入云南内后又与当地的民间小调相结合……就形成了大同小异而各具特色的各路花灯。”[2]由此可见,就历史角度而言,密祉作为“花灯之乡”弥渡的花灯发源地之一,其花灯表演艺术的形成乃是内地与云南文化交流的结果。密祉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咽喉要地,一条贯通南北的古驿道穿坝而过。经过天宝战争,两伐南诏,带来了北方黄河文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的定西岭战役,以及明清两代的军屯、民屯、商屯和开疆移民活动,又带来了江南文化,中原人士将内地的元宵灯会等民间艺术形态带入密祉,加之与本地民歌、小调相融合,逐步形成密祉特有的花灯盛会,正是由于南来北往的文化交流、融合,使密祉花灯博采众长,在广泛传唱中与当地民歌融合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流派、唱腔、曲调和表演形式。因此,密祉花灯盛会不仅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且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具有浓重的乡土味的集歌舞、戏剧、杂耍、彩灯、书画于一体的艺术展览竞演大赛。
三、密祉灯会的程序
密祉灯会的程序一般包括扎灯、接灯、耍灯、捂灯、闹灯、卸灯。
1、扎灯
制作工艺如下:先用竹篾编制所需灯型,然后用约2厘米宽,15厘米长的棉纸条拧成棉纸线捆绑骨架,最后根据灯具造型裱糊不同颜色的棉纸。这不仅要求扎灯老艺人有过硬的篾艺
子抱着灯神牌位走在队伍前面,唱着、耍着灯从原路回到文昌宫,将牌位供奉在正殿上,从此香火不断。
3、耍灯
接回灯后,村落的的一般将队伍分三组,第一组扁灯和狮子挨家挨户去跳“门户灯”,村子小的只能在正月十五后才开始跳“门户灯”。第二组龙到水井旁耍完后,就一直要等到正月十五上会时才耍。第三组人在供灯神处玩“团场灯”。
“门户灯”讲究不跳“回头灯”,要顺路挨家挨户跳,到了主人家,先敲鼓,鼓点为“踩门鼓”,主人家放鞭炮迎接后,扁灯先进,狮子打场。报吉利的人手提彩灯,依各家情况按从长到幼的辈分讲吉利的话。主人家须以烟酒糖茶款待灯队,并发大小两个红包,大包归灯队,小包归报吉利的人,一般大包四十元,小包六元,代表“四四六六”,有“事事顺利”之意,同时奉上大米1~2斤。“米”与密祉方言“免”的发音相似,“送米”喻为“送免”,取“免灾免难”之意。村中的每一户人家灯队都必须亲自去跳“门户灯”,不能遗漏任何一家。跳“门户灯”的收入归灯头统筹安排。
“团场灯”,又叫“簸箕灯”,一般在开始时表演歌舞,如“小七姑娘”、花鼓等,也可由花鼓佬领舞领唱,大脚婆边唱边舞,白鼻子在圈外手拿蚊帚伴舞维持秩序。
耍灯要从接灯回来一直到正月十四。
4、捂灯
捂灯,其实就是停止耍灯,修补好道具,做好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的准备工作,当地人叫“上会前的准备”。
5、闹灯
会期为正月十五、十六两天,依古规不同村子的灯队分不同的时间上会。那几个村先出灯,那几个村后出灯都有规矩。如明洪武年间以功授巡检职的李清宇所居住的土官村为第一家出灯,其他村不得超越。现经政府统筹安排,正月十五闹灯的有巡捕村、安乐村、文盛村、仁和里、中和村、兴隆村六班灯队,其余如八士村、大东村、土官村、柳城村等灯队均在正月十六这一天了。
上会前,各灯班组织好队伍,此时队伍与接灯时又有不同。队伍顺序为:两个扁灯→狮子→日月灯→桶灯→龙灯→小七姑娘→花瓶灯→白鼻子和大脚婆压阵。
组好的队伍要先到供奉“老郎神”即灯神牌位前祈求平安、顺利,才能带着灯队去上会。各村灯队都要到密祉大寺前闹灯,据老艺人说因为这里供奉着密祉最大的神,所
有灯队都必须到这里才能上会。
作为密祉传统花灯的“美女划船”几乎是每个灯班都有的保留节目。“美女划船”的传说是这样的:乡里要建造一座桥,当建到一半时没有了资金,济世救俗的观音化作一个美女划着彩船来到湖中,她对众人说,谁要是用银子打中她,就嫁给谁为妻。人们都想娶她为妻,纷纷向她扔银子,可谁也打不中她,而彩船却装满了银子。后人为感谢观音就编了“美女划船”这一节目。[3](P133)
队伍行进途中,灯队以表演“过街灯”为主,即边走边舞,边走边唱,以花灯小调当作“过街灯”的表演曲调。到了大寺广场正前方后,灯队以表演“团场灯”为主。“团场灯”演唱内容多为时令小调和折子戏唱段。时令小调,是单一的由个人或集体演唱的,数量众多,内容广泛,多和四时季节、劳动生产、风土人情等有关。一些小调可作为折子戏中的唱腔使用,一些曲调是即兴演唱,还有少部分曲调可融合于洞经音乐中唱经使用。折子戏,又称小戏,目前流传的剧目有近百个,如《蠢子拜寿》《驼子回门》《洞宾戏牡丹》等,它们已成为完整的小戏。小戏演唱的曲调分基本唱腔和插曲两部分,曲调的使用上有一曲专用、一曲多用和一戏多曲,内容多反映生产生活、人情世俗、忠孝节义等。一般没有固定剧本,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靠的是老艺人的口传心授。一般人们将花灯歌舞音乐称为“小唱”,把折子戏和花鼓所使用的这一部分曲调称为“大唱”。
“过街灯”、“团场灯”的表演形式已经初步具备了歌舞小戏的特点,有的甚至体现出逐步向戏曲转化的特点,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歌与舞的结合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各种内容的戏曲剧目中加入“过街灯”、“团场灯”的歌舞也成为一种普遍的创作方法。
闹灯时还有女子们舞的“母龙”,男人们舞的“公龙”,儿童舞的“娃娃龙”,也都在灯场上一显身手。灯场上不分老少,不分长幼,他们自娱自乐,载歌载舞,沉醉在一片狂欢的海洋之中。
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的差异,密祉花灯其舞蹈形式和动作风格也有它与众不同的特色。花灯“崴”步是脚尖点地提脚跟,以腰胯带动上身左右扭动。而密祉则用“跷”出来的花灯动作,质朴、含蓄,表现了一种东方女性特有的美。魏树生先生在《弥渡花灯品鉴》中这样描述其舞蹈的崴步:“女性舞蹈步伐有‘平崴’、‘小崴’、‘小跳崴步’、‘小梭崴步’、‘小蹬踢步’、‘大崴胯步’等;扇花动作也与其他地区不同:全握式,右手大拇指压住右扇骨,手腕上下翻动带动扇子翻动,有‘平扇’、‘上扇’、‘下扇’、‘抖扇’、‘筛扇’等。男性以腿、胯、腰为着力点,崴步也是双膝带动上身,舞蹈步伐有‘平崴’、‘跳崴’、‘弓箭崴步’、‘矮桩步’、‘跨跳转’、‘大跳踢步’、‘二步蹲’等。舞蹈队形常见的除大圆圈外,还有‘十字穿花’、‘擦背’、‘背架’、‘三穿花’、‘包囤子’、‘一条龙’等各种表现形式和特殊对形变化,使观众的视觉感受不断有新的刺激,增强了可看性。”[3](P48)
6、谢灯
闹完了十五、十六的元宵灯会,到了正月十七晚上就要“谢灯”了,也就是“送灯神”,也叫“杀狮子吃”。谢灯时灯队在供奉灯神牌位处组好队伍,由白鼻子抱灯神牌位走在队伍前,队伍与接灯神时相同,大家一起唱着灯、跳着灯、耍着灯,到村口接灯神处,全体对着牌位下跪烧香祭拜,接着报吉利,内容为总结灯队的玩灯情况,并祈求灯神给予一年的保佑。由领狮子的人撕下狮子、龙身上点过光的地方,剪下一点龙、狮子身上的“皮毛”与“老郎神”牌位一起烧掉。将“龙皮”、“狮子皮”解下,收拾好,队伍从现在开始不准敲锣打鼓,不准唱灯,不准高声喧哗,全部静悄悄地回到供奉灯神处,清点各种服装、道具一并装箱,放入祠堂,至此,整个灯会结束。
通过此次考察,我充分感到密祉花灯盛会具有民间组织、政府操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特点。本次灯会由密祉乡政府大街作为汇聚人气的经贸集散场所,由政府负责
对外宣传、接待事宜,由民众自发组织,自娱自乐,由强烈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仪式狂欢精神作为支柱,所有这些都使一年一度的花灯盛会不负“东方狂欢节”的美誉。
参考文献:
[1]方国瑜.云南史料丛刊(卷二) [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8.
[2]云南省戏剧创作研究室.云南戏剧研究评论集(内部资料) [Z]. 1981.
[3]李照和,魏树生.弥渡花灯品鉴[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李长余,男,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昆明 6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