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至清代梅瓶局部造型设计特征及其演变
李航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403)
摘要:梅瓶是中国古代陶瓷器型的代表,也是国人文化审美的体现。本文运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对梅瓶的口部、颈部、肩部等局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梅瓶在造型功能上呈现出由盛酒的实用器向插花的陈设器转变的规律特征,并揭示出造型演变背后的不同朝代的审美变迁。
关键词:梅瓶;局部;设计;演变
任何器物的产生,最初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创造的,当物质需求已经趋于饱和,就会重新审度一种新的需求方式,即精神需求,最终实现二者的完美融合。物质需求的核心部分即为器物的实用性,而精神需求突出表现为实用性之上的审美性。每一种器物的造型从诞生到成熟,都会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摸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器物造型不断发生变化,由模糊到清晰,由不定性到程式化,最后由单纯的实用性到实用性与审美性相契合。
在宋代至清代这900余年的时间里,梅瓶造型一直在发生着变化,而影响其整体造型发生改变的,正是各个局部的细微变化。笔者将在本章中对梅瓶的口部、颈部、肩部、腹部、足部造型逐一进行分析研究,纵向梳理出宋代至清代梅瓶造型在时间上的发展演变规律,并分析出影响其发展演变的因素,对梅瓶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出总结概括。因篇幅所限,笔者只能选取不同时期最具时代特色、最典型的梅瓶造型进行分析总结。
一、梅瓶盖部造型设计演变
纵观历代梅瓶的口部,可发现部分带盖而部分无盖。有学者认为最初的梅瓶口部都应是密封的,或以瓶盖覆之,或直接以泥土封之,这与其最初的功能——“藏酒”有关。瓶盖的存在,是为满足实用的需要,它从属于器物造型主体的功能。瓶盖能有效避免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瓶中污染酒液,亦能减缓酒液的挥发流失。我们所见的存世的早期梅瓶之所以有的带盖而有的无盖,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瓶盖或破损或遗失也未可知。瓶盖位于梅瓶造型的顶端,直接影响到梅瓶整体的造型样式,并且瓶盖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为梅瓶整体的造型美感增色不少。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宋、元时期的梅瓶带盖者居多,到了明代,仍有带盖梅瓶出现,不过在数量上相对减少,至清,带盖梅瓶已经很鲜见了。
宋代梅瓶造型设计尚处于萌芽探索阶段,而瓶盖的功用仅仅只是为了遮蔽裸露的瓶口,因而瓶盖造型的设计显得简洁单一,其造型设计为上小下大的扁梯形,盖内中空,盖壁微微内敛,盖顶平直或略有弧度,再无过多雕琢。到了元代,梅瓶造型设计相对成熟,瓶盖的设计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此时的梅瓶瓶盖仍为上小下大的梯形造型,但比之宋代时的造型,视觉上则更为修长,盖壁的弧线设计更加流畅,盖体的比例设计亦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尤其是元代梅瓶的瓶盖上大量出现了前代没有的盖钮,这无疑是梅瓶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创新性设计。元代梅瓶盖钮多呈三角锥形,这种造型的盖钮设计使得梅瓶瓶盖整体更加纤细,增添几分美感与灵动。明代梅瓶的瓶盖设计大体与元代无异,只是盖体较之元代稍大,有敦实厚重之感。盖钮的设计更为丰富,除了继承了元代盖钮的三角锥形设计,另出现了桃心形、扁圆形等的新造型的盖钮。清代梅瓶带盖者极其少见,这或与清代梅瓶的功用已完全由藏酒的实用器转化为陈设插花的观赏器有关,若作为插花用的陈设器,那么瓶盖则形同虚设了。
二、梅瓶口部造型设计演变
梅瓶口部虽小,但仔细对比分析却发现其造型变化十分丰富。梅瓶的口沿设计都较厚实,厚实的口沿使得其更加结实耐用,也可以让制瓷匠师在此处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口部造型。
宋代梅瓶的口部变化最多,每种造型之间的区别也最大。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段时期里的梅瓶口部造型在形成初期,造型风格尚不明确,制瓷匠师在不断变换风格大胆尝试,以期探寻出一种最为合适的,最具和谐与美感的口部造型。因而此时期的梅瓶口部造型设计风格多变,不同造型之间亦有较大差异。“短束颈梯形小口”是两宋梅瓶中“数量最多、流行最广、最具时代特征”[1](10)的口部造型。这种梯形口的设计在视觉上保持了与瓶身外轮廓线条的连贯性,在转折处硬朗分明,整体简约大气,在当时影响极大,是当时标志时代主流风格的典型口部式样。“卷唇小敞口”是两宋梅瓶口部造型的另一典型,卷唇的造型比之梯形造型少了些许锋芒,更加柔和温润。这种含蓄内敛风格的口部设计对后世梅瓶口部造型影响深远,逐渐成为中国梅瓶最具典型意义的造型样式。同时期梅瓶的口部造型还有“斜梯形口”、“盘口”、“直口”、“折沿敞口”、“花瓣形口”等等。其中“斜梯形口”与“梯形小口”在造型上有相似处,对比发现“斜梯形口”的梯度更大,也更加扁平,近似一种倒置的“碟”的造型。
元代梅瓶在继承发展前代已有形制的同时,不断加入新的设计元素,形成了具有自身时代特色的造型。匠师们沿用了宋代“卷唇小敞口”的口部设计,在其基础上对口部轮廓线条以及瓶口与瓶身之间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修改,并设计出一种梯形颈部与这种修改后小口外折与水平平行的口部造型相结合,成功衍生设计出了一种“梯形颈平口”造型,并在当时大量烧制这种口部形制的梅瓶。较之于卷唇口,平口的设计在柔和中更添一丝刚劲之气。在元一代,“平口”成为当时梅瓶的主流口部式样。宋时一度广泛流行的“梯形小口”在元代时仍有少量烧制,只是不再作为主流口部形制,亦有少量盘口造型在当时出现。
明代梅瓶口部造型多样,有“卷唇口”、“直口”、“盘口”、“平口”、“梯形口”、“侈口”等等。明代早期梅瓶以永乐、宣德两朝为代表,卷唇口是这时期的梅瓶的主要口部造型。永乐时期梅瓶的卷唇口设计为直口微向外撇,与前代卷唇口小口明显外卷的形态有较大差异,而宣德时期的卷唇口在外形上更接近前代,这时期的卷唇胎体厚重,外卷的形态十分明显。直口为宣德梅瓶口部的另一代表造型,这种造型设计简洁大方,在视觉上无口颈之分,口部即为直立圆柱形的颈部的末端,往后的几朝对这种造型皆有传承。嘉靖、万历两朝的梅瓶是明中晚期梅瓶中的代表,这时期梅瓶口部“多采用盘口,且微向外撇”,[2](52)相比于卷唇小口的精致娟秀,这种盘口的造型则给人以敦实厚重之感。而到了天启、崇祯年间,基本上已是对前代的制的继承沿用了。
清代时梅瓶已完全由藏酒器转化为陈设器,因而制瓷匠师们更加追求造型上的圆满完美。清代梅瓶“较前朝变化最明显的特征为口、颈部尺寸的增大”[3](23)造型线条更加流畅舒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瓷业发展的最鼎盛时期,这时期的梅瓶造型设计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其精致程度非前代梅瓶可以比拟。“卷唇敞口”、“直敞口”、“盘口”、“平口”是康雍乾梅瓶口部造型里常见的样式,每朝的这些样式之间又有细微的变化。康熙时的另一种侈口造型,由明代侈口造型发展而来,这种造型的特征为口大且口壁外撇带有一定弧度,与侈口碗造型相似,优雅美观。雍正时的匠师设计出了一种奇特的口部样式——“蒜头口”,状如大蒜的球茎部,别致之余更添一丝俏皮。乾隆之后的各朝梅瓶造型多是继承前代的设计与样式,并无过多创新发展。
三、梅瓶颈部造型设计演变
早期梅瓶的颈部多制作的细短,口颈的细小使得梅瓶更易加盖封存,能最大程度避免酒水的挥发流失。“在倾倒时,颈部细短还有利于拿握,大于颈部而且厚实的口沿刚好能卡住握手,避免从颈部滑出,于此同时,与另一只手环抱瓶脚部内收之态刚好形成合抱姿势”。[4](537)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握抱的方式达到了省力和安全的效果,同时也方便控制酒液的流量与流速。梅瓶的口颈为一体,因此颈部的设计往往随着口部的变化而变化。
“束颈”在梅瓶颈部造型中数量最大、应用最广泛,并且一直从宋代沿用至清代,其造型特征表现为颈壁线条由与口肩相连的首尾同时内敛渐收,收至颈中部为最细,呈内括的弧形,视觉上与口肩连结处显得柔和自然。束颈又有短束颈与高束颈之分,短束颈精致小巧,而高束颈更加优雅灵动。曲线设计使得这种束颈的造型优雅而含蓄,与梅瓶整体所呈现的温润婉约的造型风格相得益彰。匠师们有时也会在这种“束颈”的颈部中间设计一道或多道突起的棱线,增添造型的美感。“束颈”一般与“卷唇敞口”、“梯形口”、“平口”、“盘口”进行搭配组合,每种结合方式皆有不同的韵味。
“直颈”也是梅瓶颈部造型中较常见的样式。直颈颈壁线条刚硬笔直,与口肩连结之处有明显的转折关系,相比于束颈的柔美之感,直颈的设计体现的则是一种刚劲之美,给人以坚韧挺拔之感。宋代时直颈造型已经出现,元代时也有少量这种造型,到了明清直颈才真正的普及起来,各朝的直颈之间略有细微变化。“直颈”一般情况下与“直口”组合,但也有少量与“卷唇口”、“平口”组合。
“梯形颈”是元代时一度盛行的一种梅瓶颈部样式,这种造型的设计比“直颈”多了一分形式感,比“束颈”则多了一分力感。梯形颈造型为上细下粗的圆柱体,随着八棱梅瓶的出现,也相应出现了八棱状的梯形颈。元代之后,这种颈部造型渐渐衰退,到了清代基本已销声匿迹。“梯形颈”常与“平口”、“卷唇口”进行组合搭配。
“喇叭形颈流行于明清,但早在宋代就已有梅瓶出现这种颈部造型。喇叭形颈造型高耸、颈壁线条修长,显得纤细优雅。它与束颈采用的都是曲线设计,不同之处在于束颈的颈壁线条由颈部与口肩相连的首尾同时内敛渐收,收至颈中部为最细,而喇叭形颈则是由颈部与口部相连的位置开始逐渐向下收敛,形状上粗下细,因其酷似喇叭状而得名。目前发现的“喇叭形颈”梅瓶只与“盘口”相搭配。
四、梅瓶肩部造型设计演变
宋代梅瓶的肩部设计大致分为“圆弧肩”、“方折肩”、“圆折肩”三种类型,其中以圆弧肩数量最多。梅瓶肩部的弧度大小、曲直由肩颈连结处曲的延展方式决定。圆弧肩的曲线可分为平出、抛出和斜出三种延展方式。平出指的是曲线由肩颈连结点以较平直的方式横向延展,而后缓慢过渡到腹部,这种曲线使得梅瓶肩部显得宽厚,给人以雄浑广博之感。抛出指的是曲线以抛物线的状态从肩颈连结点向外呈圆弧状缓慢延展,这种抛出曲线的肩部弧度较大,视觉上显得饱满圆润。平出、抛出两种延展方式使得这两类梅瓶重心偏上,位于肩中部水平位置。斜出指的是曲线从肩颈连结点往斜下角约45°角处向下延展,形成一个斜坡状,逐渐过渡到腹部,视觉上显得纤细柔和,这种延展方式的梅瓶重心偏中下,位于肩腹相连处。方折肩因其肩部转折之处有一道非常明显的折线而得名,因这道折线的特殊性位置而形成的折角使得此种梅瓶的肩部显得方硬挺括。圆折肩的的肩部曲线略平直,其与腹部的过渡呈缓慢且弧度小的曲线,肩部有明显的转折关系,但并未出现如方折肩那样明显的一道折线,故而称之为圆折肩。宋代时,肩部带有对称的环状耳系的梅瓶就已出现,耳孔内可穿绳,耳的设计使得盛装了酒水的梅瓶更加方便提拿携带,同时也丰富了梅瓶的造型,增添了些许美观性。元代梅瓶的肩部造型较宋代梅瓶而言,更加宽博丰满,肩部曲线的设计更加圆润流畅,而肩部类型则趋于向圆弧肩的统一。宋代时出现的圆折肩、方折肩到此时已较少出现。明清梅瓶的肩部样式继承保持了前代的样式,只是耳系不再是设计成简单的环状造型,而是雕刻成各种实心兽首造型,不可再穿绳使用。耳系的位置也由宋时颈肩之间受力最佳处下移到了肩腹之间视觉效果最佳处。到此时,耳系已成为梅瓶肩部的纯装饰物,其实用功能完全消退。
五、梅瓶腹部造型设计演变
梅瓶腹部曲线的设计直接受到其肩部曲线设计的影响,肩部曲线设计平缓则腹部曲线设计地相应平缓,肩部曲线设计地弧度急促,腹部曲线亦随之急促。宋代时,制瓷匠师对梅瓶肩腹之间曲线的比例以及协调性就已掌握得很好。平出圆弧肩的肩部设计得宽博雄浑,因而腹部也设计得宽厚圆满。斜出圆弧肩的设计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斜坡状,这种态势一直延伸到腹部,形成斜腹的状态。抛出圆弧肩肩部与腹部之间的曲线设计得平缓,过渡不明显,因此腹部几近球状造型。方折肩的肩壁线条设计较之圆弧肩的曲线设计显得刚硬,由肩部至腹部以下的弧线弧度很小,几乎呈类似直腹的状态。圆折肩腹部曲线弧度也较小,与方折肩梅瓶相似。宋代之后的各朝梅瓶肩腹的设计都遵循着这个规律。
六、梅瓶足部造型设计演变
足部造型的变化在梅瓶的各局部变化中表现地最为微弱,但却影响着梅瓶的整体造型风格。梅瓶的足部由其腹部曲线向下延伸,因而足部的形态与腹部形态紧密相连。梅瓶的足部都设计成圈足造型,然而不同的肩腹形态使得梅瓶足部的形态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观察对比历代梅瓶肩、腹、足三者之间的曲线形态,可将其线型分为“C”型和“S”型两大类。“C”型曲线的肩、腹、足处在同一段弧度上,肩腹连接处为曲线的最高点,自最高点向下呈收敛之势,一直收至足部底端,三点之间形成的弧度类似字母“C”的形状。“S”型曲线的肩部至上腹、下腹至足底各自呈一段弧度,肩部至上腹弧度外扩,下腹至渐收至腹足连接处为最窄,而后下足开始外撇,至足底时外撇的弧度为最大,视觉上呈现出字母“S”的造型。宋代梅瓶的肩、腹、足三者之间的曲线总体较纤细,因而足部也稍显秀气,元代时梅瓶足部较宋代稍粗犷,明代的梅瓶足部敦厚稳重,而清代的梅瓶足部最为精美。
历经近千年的时间变迁,宋代至清代梅瓶的各局部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然而每个时代梅瓶都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造型特征与特色。就根本发展的规律而言,梅瓶不同时代在局部细节上的变化是器物在不同时代的文化和审美取向的反映,也是向更加实用性形态发展的体现。宋代遵循周制,在器形的设计之上也崇尚古制,因而宋代梅瓶颇具高古之感,整体造型挺拔隽秀,大器天成。元代为少数民族所治辖,草原民族的人们热情豪迈,自由奔放,在器物的设计上也不拘一格,因此元代梅瓶在设计上别有一番洞天,整体造型风格体现为粗犷豪迈、随心随性。明时理学思想盛行,在器物设计上也体现为一种理性美、自然美,此时的梅瓶体现出一种简雅敦厚之感。到了清代,制瓷工艺已相当成熟,清人对梅瓶的审美也趋于精致,这时期的梅瓶精工细作,造微入妙。
任何器物的设计之初都是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实用性是所有器物产生之初的最根本的共性。“造型是陶器存在的基本形式,各种造型样式的产生都是基于生活的使用要求,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进行加工和创造。造型样式的产生不可能脱离当时生活的需要。”[5](100-101)对于任何一件陶瓷器物而言,实现基本功能是前提,当基本功能得以实现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美观性等其他因素。从实用器到陈设器,从宋时的简约质朴到清时的精巧典雅,梅瓶的发展正遵循着这样的法则。
注 释:
①文中表格内的图片均为作者多年亲自拍摄、积累所得。
参考文献:
[1]陆军.宋代梅瓶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
[2]冯丽娟.明代景德镇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2.
[3]邹玉雪.中国古代陶瓷梅瓶造型与装饰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0.
[4]李黎.论宋代梅瓶造型的艺术特征[J].景德镇:陶瓷学报,2012(4).
[5]杨永善.说陶论艺[M].黑龙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The Local Design Feature of MeiPing and its Evolution from Song Dynasty to Qing Dynasty
LI Hang
(Ceramic Fine Arts Department,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Jiangxi,333403)
Abstract: As a unique folk weaving art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Lu Brocad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its complexity of the process, rustic practicality, colorful aesthetic and implied auspicious folk meaning. However, under the impact of modernization, change of various people’s lifestyles and values and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made Lu Brocade gradually lose the soil of survival and prosperity, and faced severe challenges of the protection and rescue. With the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weaving techniques of Lu Brocade was listed as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2008.
Key words: Lu Brocade; Weaving techniqu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Heri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