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研究》
2016年第2期(总第126期)
目录
|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 
 学术前沿 
 | 
||
| 
 汉人传统庄社的基本性质 
 | 
 林美容 
 | 
 5 
 | 
| 
 “以女性民俗实践者为中心的情境研究”探索 
学术访谈 
 | 
 王均霞 
 | 
 11 
 | 
| 
 “大一统”与差异化——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社会研究 
——科大卫教授访谈录  | 
 科大卫(David Faure ) 张士闪 
 | 
 21 
 | 
| 
 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 
民俗史 
 | 
 科大卫(David Faure ) 著 程美宝 译 
 | 
 24 
 | 
| 
 神话的文化解读 
——从涿鹿之战看中国文化的内在矛盾  | 
 张和平 
 | 
 28 
 | 
| 
 御凶、飞天与吞月:中国古代的天狗异兽 
 | 
 刘泰廷 
 | 
 37 
 | 
| 
 畏惧、排斥亡魂及其表述方式 
——以买地券、镇墓文为例  | 
 黄景春 
 | 
 44 
 | 
| 复礼”抑或“从俗”:论宋代家礼中的婚礼 | 
 杨逸 
 | 
 51 
 | 
| 
 身体叙事视野中的“丁戊奇荒” 
——以山西省阳城县为考察中心  | 
 郭俊红 
 | 
 59 
 | 
| 
 民间信仰 
 | 
||
| 
 民间信仰与村庄边界 
——以广东潮州凤凰村为中心的研究  | 
 周大鸣 黄锋 
 | 
 67 
 | 
| 
 交换断裂——妙峰山庙会的危机 
 | 
 曹何稚 
 | 
 74 
 | 
| 
 集体行动视角下的村落“龙脉”信仰 
——基于J省若干个案的研究  | 
 邱国良 
 | 
 83 
 | 
| 
 民间文学 
 | 
||
| 
 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 
——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 
 王娟 
 | 
 90 
 | 
| 
 作为方法与文体的民间文学志: 
民间文学田野研究中的叙事四面体  | 
 吴新锋 
 | 
 99 
 | 
| 
 “边缘”之魅——文化视野中的古代狐精故事解读 
 | 
 任志强 
 | 
 106 
 | 
| 
 论两宋时期钱镠传说的流变 
 | 
 谢芳 陈华文 
 | 
 112 
 | 
| 
 日本“山姥”传说的现代文学解构 
 | 
 肖霞 
 | 
 123 
 | 
| 
 民俗观察 
 | 
||
| 
 论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 
 | 
 李颖 
 | 
 133 
 | 
| 
 河浜·墓地·桥梁: 
太湖东部平原传统聚落的景观与乡土文化  | 
 吴俊范 
 | 
 140 
 | 
| 
 散杂居地区回民婚俗文化探析 
——以山东地方镇为例  | 
 李华 
 | 
 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