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王永健:三江侗画: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

[日期:2020-04-25] 来源:《南方文坛》  作者:王永健 [字体: ]

作者简介: 王永健,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关西学院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

三江侗画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民间艺术瑰宝,主要集中在独峒乡,传承区域遍及该县的同乐、八江、林溪、古宜、斗江、良口、梅林等乡镇。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民间绘画形式,是由三江侗民借鉴本地风雨桥、鼓楼的民间彩绘技法,以及侗绣、侗族织锦、剪纸等姊妹艺术符号,农闲时利用锅墨、蓝靛等植物染料做颜料,将侗族的日常生活、仪式节庆、生产劳作等场景画在侗布、纸张或墙壁上,妆点生活,增加收入。2012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当代发展中,三江侗画面临着传承后继乏人,市场销售惨淡等一系列危机,发展面临一些瓶颈制约。如何通过系统的学术研究挖掘三江侗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使这项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能够转化为可以被多方利用的人文资源,融入当代日常生活,实现文化符号、价值的再利用,皆是关系到三江侗画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两个问题紧密相关、相辅相成,本文试图对此展开讨论。

扎实的学术研究是决定着三江侗画未来发展是否能够走得更远的重要命题,作为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将三江侗画纳入侗学研究的范畴,并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侗族文化博大精深,侗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主要围绕着民族识别而展开。20世纪80年代步入侗学研究的辉煌时期,对于侗族的历史与文化,神话与传说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涌现出了像《侗族简史》、《侗族简志》等一系列研究著述。新世纪以来,侗学研究不断拓展自身的研究视域和范畴,在区域侗族研究上涌现出了一批个案,注重田野调查的深度与广度,学术质量颇高。长期以来,学界对三江侗画的关注度不够,鲜有研究性的著述问世。笔者从读秀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三江侗画”和“三江农民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27篇文章,其中硕士论文2篇,杂志刊登17篇,报纸刊登8篇,没有发现专门的研究著作。通过对这些成果的分析可知,多为介绍性和报道性文章,缺乏系统的、具有深度理论分析的研究著述。

三江侗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较高的文化价值,侗画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仪式信仰、符号表征、艺术功能、内容表达,以及画师创作过程和侗画背后的意义世界等问题,均需要从学理层面进行深度的理论阐发。通过学术研究揭示这些问题,可以使侗画画师在下一步的创作中突破既有的范式,即只是以生活劳动场景和节日欢庆场面为主的画面格局。会将关于侗族历史文化、民族迁徙、神话传说、祭祀仪式等内容纳入到侗画的创作视野,如此一来会使侗画画面更有看点和文化品味,也会提升侗画的市场销售。为什么可以下如此一个判断呢?笔者在独峒乡调研期间,通过对几家画店的采访,均询问了同一个问题,即什么题材的侗画比较好卖?他们的回答较为相似,即前些年生活和节庆场景的作品会比较好卖,而近几年关于侗族历史文化和祭祀仪式场景的作品会比较好卖。最早侗画的创作是画在侗布上,而今天都改成了画在纸本上,承载材料的变化也让侗画的文化价值发生了变化。而有些顾客对材料介质是有要求的,喜欢画在侗布上的侗画。如一起参加调研的苏旅老师,发现画师杨共国的画店里挂着一幅画在侗布上的侗画,当即以1000元的价格买下,他认为这才是正宗的侗画。这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精神生活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艺术与文化产业属于精神生活消费的范畴,是高情感产业。20世纪90年代末期,费孝通先生富于前瞻性的眼光便看到了这一问题所在,他发现除了经济发展之外我们还应该加强文化发展,这就是富了以后怎么办的问题。他说:文化会发生向‘艺术的境界发展’的更高层次的文化转向,我所致力的还只是要帮助老百姓们吃饱穿暖,不要让他们饥了寒了,这一点我可以体会得到。但再高一层次的要求,也就是美好的生活,这是高层次的超过一般的物质的生活,也是人类今后前进的方向,我就说不清楚了。但我能感觉得到,所以要把它讲出来,而且把它抓住,尽力推动人类的文化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也就是向艺术的境界发展。”[i]实际上,不仅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有丰富历史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侗画自然会更受顾客欢迎。

因此,应该让侗画成为侗学专门的研究领域,这也是侗学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中对于不断延展自身学科研究范畴的学术诉求,需要有一批学者投入到侗画研究中,并在此领域里深耕,依托侗学研究深厚的学术积淀,开展扎实的学术研究,产生一批从不同学术视野、不同角度、关注不同问题的侗画研究著作,这些著作将会成为侗画创作的学术基础和素材之源,也是实现侗画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源华丽转身的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侗画进行系统的、具有理论深度的研究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侗画作为侗族的文化符号,本身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人文资源。人文资源的思想是费孝通先生在对西部课题的指导过程中提出来的[ii]。在西部地区的考察过程中,费先生发现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落后,较为贫穷,但它的文化多样性是富有的,拥有其他地域无可比拟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他指出:“西部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有着中华民族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丰富的人文资源,还有着各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以前我们只看到了西部在经济和物质上的贫穷,却没有看到它在人文资源上的富有,以后我们要关注这一点。”[iii]正是在这样一个认识的基础上,费先生提出了“人文资源”的思想,他认为:“人文资源是人类从最早的文明开始一点一点地积累、不断地延续和建造起来的。它是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文化、人类的艺术,是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简言之,就是人类通过文化的创造,留下来的、可以供人类继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就叫人文资源。”[iv]人文资源是维系我们今天民族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基础和资源宝库。

在当代的发展中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将侗画文化遗产作为可资利用的人文资源,人文资源是有温度的,可以使其融入日常生活,在不同材料介质、不同用途或不同的手工艺门类中实现文化资源的再利用。实际上,文化的变迁与融合是一直发生着的,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文化要想持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不断地与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并可能产生出新的文化。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在《传统的发明》一书的导论中提出,人类历史上始终上演着“传统的发明”,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建立在旧传统之上的社会模式逐渐削弱或被破坏,其结果是,新传统形成的时候经常出现传统的发明。他认为:“‘被发明的传统’这一说法,是在一种宽泛但又并非模糊不清的意义上被使用的。它既包含那些确实被发明、建构和正式确立的‘传统’,也包括那些在某一短暂的、可确定年代的时期中(可能只有几年)以一种难以辨认的方式出现和迅速确立的‘传统’。‘被发明的传统’意味着一整套通常由已被公开或私下接受的规则所控制的实践活动,具有一种仪式或象征特性,试图通过重复来灌输一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而且必然暗含与过去的连续性。事实上,只要有可能,它们通常就试图与某一适当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过去建立连续性。”[v]这一过程与众不同的是,力图将过去的旧材料加以利用,将新旧两者结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种新类型的传统。如此创造出来的传统,其特殊性多在于将它与过去的连续性人为地呈现出来。

无独有偶,方李莉在国家重大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研究中提出了“遗产资源论”的理论。这一理论是对费孝通先生人文资源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在《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一书的总论部分中指出:“文化遗产既是民众的创造,也是传统人文精神之载体,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认识的扩展与深化,以及服务于旅游开发等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开始注重发掘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不断有文化产品被生产出来。”[vi]她认为:“将遗产资源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为当地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也是文化多样性,本土性的复活过程,是对工业化发展的反思,如七十年代发生的能源危机,以及伴随着工业文明发展而来的空气污染、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等,人们的认识开始改变,意识到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vii]她进而解释道:“所谓‘遗产资源’,实际就是‘种子’和‘遗传因子’。在后工业社会中,所有的符号商品都需要有文化的含义,而这种文化往往需要源自某种母体文化,这种母体文化携带的基因能给新的文化带来某种新的生命力。但仅仅有母体文化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现代科学技术,或现代的新的表现形式。这在文化演替的理论中,就是其新的生命还需要在新的生态环境及群落中得到培育及生长。”[viii]遗产与资源两个词看起来毫不相干,但实际上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之处,在一定条件下,文化遗产可以转换成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文资源。两位学者的观点不谋而合,都在探讨如何将遗产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使其成为今天建构新的文化的可用资源。

以上两位学者关于从遗产到资源的观点对我们思考问题颇有启示,如果我们将侗画作为一种人文资源,并且让它在当代实现文化价值的再利用,那么侗画的未来发展空间是充满想象力的,在多个方向和实践路径上实现突破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让侗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市场联结起来,方可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如可以将侗画元素与当地的侗绣、藤编等手工艺行业进行融合,在侗绣的绣面和藤编上呈现侗画的内容元素。也可以将其与当地土特产加工业进行结合,在土特产的包装上体现侗画内容元素,既可以凸显民族特色,又具有一定的审美性,会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和消费需要。当然,除了对侗画艺术符号的再利用外,还可以对侗画文化内涵资源实现再利用。如可以利用侗画善于表现侗族历史、风俗、仪式、节庆等场景的特性,以侗画的表现形式,编辑出版一套讲述侗族历史文化、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神话传说等内容的图典式读物,形式新颖、直观且通俗易懂,既可以成为儿童的学习读物,也可以成为游客们喜欢的知识普及读物。同时,对侗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成为侗族文化与旅游的一张名片。

总之,实现路径与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再一一例举。对于三江侗画而言,当前首先应该做的是展开扎实的学术研究,产生一批颇具学术质量的侗画研究著述,这是实现三江侗画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转化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方可去探讨侗画文化资源的再利用,这是一个需要政府、学者、画师、企业家多方连动合作,共谋发展的长期规划。相信三江侗画的发展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原文载于《南方文坛》2018年 第5期,请以纸质版为准。



【注释】

[i] 方李莉编著:《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11页,岳麓书社2005年版。

[ii] 在“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构架中,分为人文地理、人文景观、人口与人文教育、民俗、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舞蹈、文物与考古十个子课题,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的艺术门类,所有这些都是重要的人文资源。

[iii] 费孝通,方李莉:《关于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对话》,载《民族艺术》2001年第1期。

[iv] 方李莉编著:《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97页,岳麓书社2005年版。

[v] (英)霍布斯鲍姆(Hobsbawm,E.)兰格(Ranger,T.)编,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vi] 方李莉主编:《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总论部分,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

[vii] 方李莉:《有关“从遗产到资源”观点的提出》,载《艺术探索》2016年第4期。

[viii] 同上。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王永健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