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北京舞蹈学院 梁羽
2013年10月25日至28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泉城济南山东大学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艺术》杂志社协办。大会共收到论文150余篇,并有来自大陆各省区以及荷兰、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
在开幕式上,首先由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方李莉女士代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先生致辞。他肯定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自成立七年来在发展规模、学术研究、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强调了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设奖目的和意义,即在纪念费孝通先生卓越贡献的同时秉承其从实求知的思想,从实际出发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文化,为更多年轻学者提供学习和展示的平台。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顾问、费孝通先生的女儿费宗惠女士在致辞中回忆了年轻时与父亲在苏州吴江进行田野考察的经历,强调了“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强调了对“人”的认识的自觉性来自于自身素养和道德境界。随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方辉先生简要介绍了山东大学及其民俗学科发展的概况,山东省政协文史委主任刘德龙先生总结了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在山东省的发展现状。最后大会主持人张士闪先生宣布了首届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的获奖名单,云南大学人文学院向丽副教授摘得桂冠。
在开幕式后的主题报告中,多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发言。来自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的莱顿教授在《山东省绵纺图样的变迁》中对民国、建国后、80年代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山东棉纺图样的名称、内容、传播做对比研究,发现了社会流速与图样流行空间的反比关系,同时其西方艺术人类学注重具体承载物的研究方法也值得借鉴学习。向丽副教授关于《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艺术制度问题研究》的主题发言引起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广泛热议。何为艺术的边界?艺术“制度”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如何看待后现代艺术品去技术化后价值的提高? 在评议与交流中不断迸发出的火花是对场内年轻学者最好的启迪。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范丹姆教授在《对黑龙江地区饰物的解读:早期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中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探讨,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历史梳理,追问田野人类学家是如何应对由地方调查所带来的新方法论的可能性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杨民康教授在《由反本质主义到臧否表象:民族音乐学后现代转型之路》中通过对西方民族音乐学者在后现代转型路中产生的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应在反思、批判的同时要正确对待差异,予以有效地学习和借鉴。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张士闪教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论文《谁在生产?怎样保护?——透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的主要观点,以河南张和火把李为例,强调了要重视非遗传承中人的因素,特别是民间手工技艺中人的创造精神。来自日本樱美林大学的中生胜美教授在讲述报告《1980年代的冷水沟调查回忆》时表示虽然学术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行为影响,但作为学者应冷静对待政治问题,希望能建构起亚洲的人类学理论。最后中央民族大学邢莉教授在《民间节日文化的价值体系》中提出中国多民族节日的知识体系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源泉,并在结构普遍性归纳方法的基础上得出若干分析性结论,提出了关于生态美研究的意见。
10月26日至27日上午,各专家学者分为三组,围绕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造型艺术研究、表演艺术与民俗研究三个不同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发言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艺术人类学在非遗保护中的理论与实践、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个案研究(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品、民俗)等问题上。
第一部分 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一、 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王建民的《人类学艺术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的价值与意义》一文基于中国学界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国际学术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人类学在艺术领域的理论和民族志研究实践对于当代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发展可能具有的学术价值与意义。他主张在艺术人类学的探索中一方面要避免其沦为附庸风雅的操演和自视清高的炫耀,另一方面要摆脱艺术神秘感之“魅”,提升艺术人类学研究对于人类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纳日碧力戈在《艺术的重现:身心言之意绝而实通》中借费孝通先生技术与艺术看法的区别来论述艺术人类学如何成为一个交叉性的开放学科并融入中国脉络——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有普世理论。他认为经过反思的人类学要努力让形气神三通,让约定俗成的任意性接受效仿自然的艺韵开悟,在万物共生和千灯护照中描绘和解释新生活。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王永健在《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轨迹》中以大量资料梳理了艺术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他三个阶段的划分归纳得当分析合理,是中国人类学一个历史阶段的总结。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他也提出学术经典著述的译介仍需将强,田野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有待加强等三个问题。
此外还有蔡顺兴《范·杜斯博格矛盾设计论及其时代性之辩证》,李立新《论象生》,张都爱《人类学本体论与美学、艺术的人类学构建》,罗易菲《松散的连结:物的社会生命史》等一系列有关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的精彩发言。
二、 田野个案研究
在田野个案研究的讨论中,来自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的周星教授在《“萌”作为一种美》中对中国和日本之间有关“萌”之美的文化实践进行了初步地探讨,在文化持有者阐释的基础上再阐释,以揭示中国社会审美意识的多样化趋势。在讨论中刘铁梁先生评论说“萌”是社会内部一种新式文化,他主张人类学家也要进去体验一番。
景德镇陶瓷学院李松杰在《文化遗产、创意空间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中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景德镇乐天陶社创意市集运作模式、作品风格、摊主来源等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背后的社会构成和利益博弈,揭示了市场运营背后的文化认同和大众审美标准。
此外还有平锋《壮族山歌文化的生境变迁与传承现状》,林力《哈尼族剪纸传统与现状的调查研究》,李永平《宝卷宣卷仪式与神圣空间的现代意义》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作了精彩的发言。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在非遗保护研究的讨论中,北京体育大学民间体育教研室吕韶钧在《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中“二次风险”的规避研究》中运用吉登斯的脱域理论和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理论,围绕非遗保护工作中潜在的“二次风险”展开研究,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思考。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李向振在《“非遗”传承人认定与集体性乡民艺术的保护》中以冀南固义村“捉黄鬼”活动为个案,提出了非遗传承认认定中可能产生的负面问题,即造成乡民艺术内在价值的部分失落和参与村民内部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失衡,认为可以尝试建立集体传承人制度。
此外还有娄芸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再造》,谢葵萍《文物衍生品开发——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与途径研究》,姚慧《非遗保护视域下的信仰与迷信》,杨帆《物尽其用:从民间手艺到文化资源》等多个关于非遗理论研究与个案研究的精彩发言。在小组进一步评议与讨论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从个案出发但引出的学术独创性还不够,一些量化的材料历史感还比较薄弱等等。
第二部分 造型艺术研究
一、 民族服饰本体研究
重庆大学电影学院段晓昀、王英莉在《鱼·牛·生命意识:黄岗侗民头饰文
化的审美省思》中通过对贵州黄岗侗民头饰装束的考察,探究出稻作文化中的鱼和牛作为其生殖崇拜文化密码,又是其生命意识与繁衍思维的哲学升华。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牛犁、崔荣荣在《广西高山汉女性服饰艺术与传承现状研究》中从历史的维度探讨了高山汉女性服饰从民国至今的历史变迁,并根据其传承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 建筑装饰研究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牛乐《临夏地区伊斯兰拱北建筑与装饰研究》主要研
究拱北建筑的形制、规划格局和装饰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地域文化在相对封闭和多元文化杂糅的环境中所呈现的文化生态。长安大学文传学院高晓黎《“榆林式”建筑彩作的艺术特色与活态保护》通过对陕北传统建筑彩作的艺术风貌及社会功能的考察,提出了对其进行活态传承保护的建设性意见。黄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胡绍宗在《乡村社会变迁中的图像与文字——以鄂东黄道山村村民堂屋中的民俗美术为例》中通过对比堂屋在不同时期装饰内容的差异,揭示出这一民俗文化形式与村落社会的变迁间的密切关系。
三、 音乐本体研究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华明玲《四川德阳“仓山大乐”考》通过对仓
山大乐历史源流及艺术形态的考察,发现其传承和保护的紧迫性,并探讨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董波《石堆上的音乐——内蒙古乌拉特地区蒙古族“敖包”祭仪“音声”考察与思考》中指出该地区的祭仪与音乐受萨满教和喇嘛教多远宗教文化影响,敖包信仰对于人生存和生活的意义是该地区祭祀仪式及音声得以传承的重要动力。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林琳在《中国传音乐“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艺术人类学阐释》中从艺术人类学角度肯定了这一古老方法的价值和未来走向,并提供了具体的民间音乐教育题材。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申波《阐释与“误读”——从彝族“苏尼”单面鼓音乐考察引发的田野思考》说明了在人类文化的创造中,许多“另一种声音的言唱”方式常常是我们仍很陌生的领域,由待各路学人的关注。
四、 民间手工艺研究
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张景明在《东北民间剪纸的艺术特征与文化表意》中通过总结民间剪纸的题材和技法方面的特征探讨了官方关注的意义,即传承是否能通过学院教育来实现。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胡凌《白族木雕工匠在城市工作中的文化资本优势浅析》通过对他们工作生活状况的考察从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其外出打工环境的特点,并提出了文化续存外部条件的必要性。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陈剑等人在《凤凰山江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田野调查》中对山江苗族银饰的分类、锻制工艺、传承谱系等做了详尽的记录,为后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一手资料。
五、 民间造像艺术研究
滨州医学院鲁英《浅析黄河三角洲民间泥塑“河南张泥娃娃”的文化现象》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对“河南张泥娃娃”的起源及其文化内涵作出深入研究。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高莉《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从其产生、特点、图像来源等多方面展开分析,认为格萨尔彩绘石刻是藏族民间信仰的延续,是苯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六、 中西文化交流
来自法国的单泰陆先生在他的论文《藏医中的金龟图像学》中运用西方科学实验方法就金龟图像在藏医中的代表意义及其功能作出深入分析,体现了一名外国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认同。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朱媛《中国岩画与欧洲洞穴岩画之审美比较》对中西方岩画从来源、内涵等方面体现出的审美差别进行了价值与意义的探讨。
通过两天的学术探讨,该组总结了在学术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在艺术研究中要注意结合对艺术主体及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考察。其次是要注意论文的时效性,即能参与当下的研究热点,从而更好地引起共鸣。最后要把握费孝通先生“抓得住、讲得出、听得懂、好操作”的十五字方针。
第三部分 表演艺术与民俗研究
民俗是一个跨学科的话题,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涵盖礼仪、节庆、信仰等多种事宜。艺术的民俗化和习俗的艺术化是本组讨论关注的重点。无论是民俗艺术的研究还是艺术民俗的研究归根到底都是从艺术的视角来看人类社会生活或从社会生活中发现艺术。
一、 表演艺术
音乐方面,浙江丽水学院艺术学院田中娟《〈康定情歌〉的现代功能》以四川藏族地区《康定情歌》为研究对象,对其艺术娱乐和社会功能进行了讨论。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强东红《陕北民歌的零敲碎打的表达机制》就如何在城市化的形式中运用有一定自由度的“零敲碎打”实现情感表达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舞蹈方面,吉首市文化馆田明、田小雨《艺术人类学语境下的土家族摆手舞及其源流再考》从当地人的立场指出其祭祀鬼神、泼洒酒饭的表意性演化本质,对民族舞蹈的辨析引人思考。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王汉武《英歌舞来源诸说的人类学解说》对英歌舞的历史源流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王阳文《白马人“火圈舞”的田野呈现于身体象征》通过对其表演情境、身体语言和身体象征的分析阐释,探寻身体动态背后的文化意义与观念形态。
戏剧方面,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李祥林《城隍信仰与民俗戏剧——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遗产研究》结合历史文献和当代田野论述了彼此间的关系并在百年回眸中就二者随时代社会变迁升降起伏的命运进行了历史透视。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王萍《论明清甘肃神庙戏场的时空分布及其特征》指出神庙戏场在构建民间祭祀空间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青海民族大学青海非物质文化研究所曹娅丽《“格萨尔”戏剧叙事表演的民族志研究》通过透视说唱形式向戏剧表演的发展及特征,反思出创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美术方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龙圣《明清杨家埠家堂画及其祭祀内涵的演变》指出家堂画至今延续了国家礼制的符号,不应视为简单的民间艺术,而是国家与民间、礼与俗长期互动的产物。开封大学党委宣传部李宏博《缺席的在场,文化身份认同的指向》利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民间年画,认为隐藏其中的神话言谈是当今国人寻求族群记忆、身份认同的“回家之路”。
二、 民俗研究
华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东风《宝鸡南坡村“太阳节”庙会的文化考察》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村落,调查了该村的“太阳节”庙会并结合传说从民间技艺探讨了该节日庙会与炎帝神农的关系。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李雪艳《窑与窑祭的社会功能》以江苏昆山锦溪祝家甸村土窑与窑神祭拜仪式为例,阐述了其祭祀仪式发挥的重要社会功能。中国艺术研究院杨秀《浙江桐乡五泾村清明节调查报告》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主,结合部分地方志和非遗普查资料对五泾村清明节习俗进行了详细介绍。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刘壮《讲了三遍的故事——一个苗疆边缘族群的历史、神话与现实》以台湾学者王明珂“华夏边缘”的研究范式就族源传说的叙事模式进行了梳理,挖掘出族群历史表述中隐含的历史记忆。
在闭幕式上,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对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此次研讨会中精心细致的组织工作、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衷心的感谢,并就此次会议的三个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表示希望今后有更多年轻的学者参与到学会当中,为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艺术人类学以田野考察为基础,以文化的整体性来看待和探讨艺术与人类生活、艺术与社会发展、艺术与人的价值观、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关系。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不仅涉及到人类学、艺术学,还涉及到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在这样一个跨学科平台上,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们共同探讨人类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把对艺术的研究、视角扩展到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中,这样的跨学科研究、跨文明对话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最后方李莉女士宣布拟定下届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探讨会由北京舞蹈学院承办,这对年轻的舞蹈学院来说既是挑战,也意味着更多的收获。我们愿秉承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和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