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知道地球的未来会不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但近年来,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印度尼西亚的海啸,日本的核泄漏,美国的桑迪飓风等等,让我们越来越感到,人类的生存确实正在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所遭遇的问题也在全球化,而人类的环境问题就是一个全球各个国家与各个民族都在共同遭遇的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共同来思考和解决这一问题,这是需要探讨的。
是需要探讨的,﷽﷽﷽﷽﷽﷽﷽﷽﷽﷽﷽个民族所要﷽﷽﷽﷽﷽﷽﷽﷽﷽﷽﷽﷽﷽﷽﷽﷽kaoyan﷽﷽﷽﷽﷽﷽﷽﷽﷽因此,这次的会议非常重要。
自然生态的被破坏是人的行为所造成的,而指导人的行为的是人的文化。因此,在我们讨论全球自然生态问题的同时,我们必须讨论人类的文化问题。从人类文明与文化发展的角度,让我们看到,工业革命以来,我们人类的不断发展和扩张,不仅是破坏了我们的自然资源,使得许多物种失去了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我们也造成了许多文化资源的被减少和被破坏。世界上许多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传统遭到了破坏,甚至有许多民族的文化正在迅速的消失。
从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即使在人们眼中认为是极其原始野蛮的部落文化,也是有它自己独特的与大自然相处的智慧,在某些方面的知识甚至超过了现代发达的科学范畴,这是从自然知识来说;另外,通过文化和宗教来达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使其生存自然生态得到有益的保护的方面,许多民族也是很有贡献的。也就是说,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都有自己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在这些文化中都有自己独特的对自然、对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理解和看法,这其中的智慧、经验都是其他文化难以完全代替的。事实证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现代文化是一种错误,为了纠正这一错误,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的用更高级的科学手段去解决自然生态上所面临的问题。但许多问题仅仅只是用科学技术是无法解决的,这里面重要的还是一种文化的观念以及人对自然的一种态度和一种理解。同时,科学只能解决线性方面的问题,而非线性方面的生态问题,许多落后民族在某些方面做得也许比现代科学更合理。
为此,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非常重要,其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一种民族的文化精神,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或者是为了作为今后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一种资源。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类未来的继续发展和生存。基于这样的原因和理由,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再仅仅只是局限于古文物的、古建筑的等物质的方面。还有更重要的非物质的方面,如语言的、宗教的、文化习俗的、生产技能的、音乐的、舞蹈的、美术的、戏曲的等等。有的还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的空间,一个整体的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多元性的传统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侵蚀下许多的传统文化也正在迅速的变化。因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8月,中国成为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是世界上加入《公约》最早的国家之一。并在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在全国各省市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制定了“国家 + 省 + 市 + 县”共4级保护体系。从2006年至今,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219项,并由专家统计出全国共有90余6十八次ibaci﷽﷽﷽﷽﷽﷽﷽﷽﷽﷽﷽﷽﷽﷽﷽﷽﷽﷽﷽﷽﷽﷽﷽﷽gshi﷽﷽﷽﷽﷽﷽﷽﷽﷽﷽﷽﷽﷽﷽﷽﷽﷽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我们国家的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是中国未来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所在,同时也是建立生态文明,建立美丽中国的基础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国家名录的建立,不仅促进了中国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相互了解与尊重,加强了民族团结。同时也使全民开始懂得,人类的发展需要多样性文化的共同互动,我们应该尊重世界上每一种不同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