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简介

[日期:2017-07-19]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介绍

一、本所简介

所长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9名,高级职称7人,该所成立于2004年,先为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2012年升格为研究所。是我国最早成立的艺术人类学的实体研究机构。是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会长单位及秘书处所在单位,是引领全国艺术人类学学科研究的重镇。

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秉承“从实求知,知行合一,研以致用”的所训,到田野中去进行实地考察,承担了二十余项大型国家重大和重点以及院级科研项目:其中由方李莉主持的:国家科技部资助的重大课题“西北人文环境资源基础数据库”、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项目“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重大项目“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百年变迁的人类学研究”等,皆为团结多所科研院校共同参与的大型实地考察项目。另外,还有李宏复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中国手工刺绣技艺研究”;汪欣主持的:文化部项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传统村落为例”等项目,这些项目学术研究成果,为国家的非遗保护,振兴传统手工艺以及中华文化的复兴等国家的重要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另外,王永健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等。安丽哲主持的: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思潮与田野方法”;方李莉主持的:文化部委托项目“798与宋庄艺术区发展研究”,李修建所承担的: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的子项目“六朝审美意识史”等课题成果,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美学的学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所发表的论文共350余篇,著作、译作、编著50余部,并编撰出版了“艺术人类学前沿丛书”,这些著作和论文的发表和出版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关注。其中方李莉的论文多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红旗杂志》转载,李修建研究员的论文及翻译文章多次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这些论文的转载扩大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学界的影响力。

二、本所重要学者介绍

方李莉所长为本所的创始人,也是我国艺术人类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首任会长至今,并兼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杜伦大学高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其作为人类学者长期坚持做田野,足迹遍及中国西部和所处手工艺发达地区。为研究一带一路上的陶瓷贸易,曾到坦桑尼亚、伊朗、印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考察。是文化部对外交流的重要专家,曾受邀到近十个国家的中国文化中心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讲座。多年来,其除担任多项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及部级课题外,还发表论文180篇,出版专著17部,多部专著获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华东地区古籍出版物特等奖,华东地区哲学社会学书籍二等奖等,并有两部著作列为中国社科重点外译项目,并翻译成英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等。其学术影响面宽泛,被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艺术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文化文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其还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12年参加联合国教科文非政府组织在印尼巴厘岛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其代表中国学者发言。并被邀到日本爱知大学,名古屋大学,韩国的弘益大学,岭南大学,英国杜伦大学、约克大学,美国的纽约大学、阿弗雷德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等邀请做学术讲座。由于专业突出,2006年被评为文化部的优秀专家;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及文化部联合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2014年在APEC女性领袖峰会中,荣获“2014APEC最杰出女性奖”。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方李莉。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9名,除方李莉研究员外,还有李宏复研究员、杨秀副研究员、李修建副研究员、安丽哲副研究员、汪欣副研究员、侯百川助理研究员、关祎助理研究员、王永健助理研究员。本所的宗旨是,整合艺术学与人类学学科的学术资源、理论与研究方法,准确把握国际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前沿动向,推动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注重田野考察和理论探索相结合,重点关注民间艺术和当代艺术现象,开展艺术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深入研讨,不断推进艺术人类学本土化进程,努力完善我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体系;积极参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相关工作,以艺术人类学交叉学科理论和田野工作方法的优势,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工作提供可靠资料与必要的理论支持。。

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多项大型国家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如由国家科技部资助的重大课题“西北人文环境资源基础数据库”、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由蒋经国基金会资助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民间社会对比研究”子项目“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与社会发展”、文化部委托项目“798与宋庄艺术区发展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项目“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百年变迁的人类学研究”(主持人:方李莉);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主持人:李宏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子项目“六朝审美意识史研究”(主持人:李修建);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思潮与田野方法”(主持人:安丽哲);“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传统村落为例”(主持人:汪欣);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主持人:王永健)等。

另外,由文化部主管的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挂靠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并设秘书处。为此,研究所还承担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组织、联络、宣传等工作,如学会每年主办召开一次艺术人类学国际研讨会、两年组织评审一次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负责其他会议的筹划、论文集的编辑,学术丛书策划、出版,以及承担学会网站的编辑与更新、微信群和QQ群的维护,会员入会、会费管理等日常工作。

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所2013年起成功申请到国家外国专家局资助项目,相继聘请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莱顿教授,世界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荻野昌弘教授到该所担任外聘专家,合作教学与研究。期间,由莱顿教授和方李莉研究员共同带领本所的研究团队,在景德镇做田野考察,完成中国艺术研究院课题“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百年变迁的人类学研究”。这项国际合作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为此,方李莉被英国杜伦大学高级研究院聘为高级客座研究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出版了许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如《西部人文资源丛书》(方李莉主编,12本)、《艺术人类学》(方李莉、李修建著)、《中国陶瓷史》(方李莉著,上下卷)、《遗产•实践与经验》(方李莉著)、《艺术人类学的本土视野》(方李莉著)、《文化自觉与“非遗”保护研究》(方李莉著)、《枕的风情——中国民间枕顶绣》《萨满造型艺术》(李宏复著)、《织绣》(李宏复著)、《刺绣艺术解读》(李宏复著)、《手工刺绣》(李宏复著)、《性别•服饰•遗产——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安丽哲著)、《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李修建著)、《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个案》(汪欣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年(2003~2013)》(汪欣著)等。目前,由方李莉主编、由中国文联出版的“艺术人类学文丛”,计划出版20本,现已出版4本。这些学术成果的出版,为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及学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人员简介

方李莉,江西人,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获博士学位,同年被录取到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8年博士后出站,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

近年来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观念大趋势》(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景德镇民窑》(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器以载道――中国陶瓷美学思想评析》,(韩国麦粒美术馆出版社版);《飘逝的古镇――瓷城旧事》(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陶瓷》(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版);《费孝通晚年思想录》,(岳麓出版社2005年版);《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考察》(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陇戛人的生活变迁——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艺术人类学》(与李修建合著,三联书店2013年版)等。

近 年来发表的论文有:《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血脉的传承》、《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生态的构成》、《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思考》、 《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全球一体化中人类文化所遭遇的困境》、《科学与艺术的新精神》《论工艺美术的再生性与原生性》、《道德文化的建构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语境中:对人类艺术遗产的再阐释》、《“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利》、《二十一世纪一场新文化运动的崛起――人 类文化的保护》、《请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谁能阻挡生活的流动》、《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艺术学研究角度的转换》、《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沿革与中国本土价值》、《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文化思考》等七十余篇。

李宏复,1960年生,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族学博士。

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并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学术兼职有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学会常务理事等。

现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学与美术学。出版专著有:《枕的风情——中国民间枕顶绣》(2005)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萨满造型艺术》(2006)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国粹艺术读本:织绣》(2011)。合著《手工刺绣》(2005)参与2006年民政部组织送书下乡活动。先后发表论文“试论文化选择与博物馆教育”(1992)、“怎样抢救民族文物”(1997)、“应该重视民族博物馆的建设”(1998)、“东北亚的桦皮文化”(2000)、“一幅珍贵的民族画卷――百苗图”(2002)、“中国北方民族桦树皮器物的造型艺术”(2003)获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枕顶绣造型工艺”(2004)、“美丽的嫁妆――枕顶绣”(2005)、“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枕顶绣-俗中求雅的吉祥心理寄托”(2006)、“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萨满造型艺术——民族学田野调查案例研究”(2007)、“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2008)、“潮绣的传承与商品化”(2010)、“西北回族刺绣研究”(2012)、“中国民间的戏曲刺绣图像——象征意义的非文字教化功能”(2012)等。

杨秀,法学(民俗学专业)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工作,合著《北京民间水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陇戛人的生活变迁》(学苑出版社2010年),编著《中国风俗》(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

求学与工作简历

1990年—1994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本科生。

1994年—1997年,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乌丙安教授、杨太教授。

1997年—2000年,大连大学,讲师。

2000年—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

2003年8月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

发表学术论文:

1.《独生子女政策下的民俗流变》,《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2.《长海地区海神信仰论析》,《海洋文化研究》2000年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年。

3.《沙峪村求雨仪式调查报告》,《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

4.《北京市怀柔县渤海镇沙峪村农田水利建设调查报告》,《民俗学刊》第五辑,澳门出版社,2003年。

5.《黔西陇戛寨长角苗生育习俗调查》(10千字),载《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6.《黔西长角苗节日文化变迁的两个案例》(11千字),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8月。

7.《田野考察方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3千字),《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

8.《贵州长角苗丧仪中的祖灵信仰》(10千字),《采风论坛》,2008年11月。

译文:

刘魁立《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北方的史诗歌手和故事讲述人》(俄译汉,15千字),《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课题研究:

1.负责主持大连大学校级课题“大连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现代化”(1998—2000年),顺利结题。

2.参与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批准号:01AA02)和“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一期批准号2000DED30100,二期:2002DEB30089)科研、编审工作。

3.参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水资源利用传统与现代化的民俗研究”,本人为其子课题“潮白河用水民俗志”(2007年8—12月)负责人。

安丽哲,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

先后参与了国家重点"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民间社会对比研究"的子课题"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传承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工作。自2012年起,承担任文化部《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思潮与田野工作方法》课题负责人,曾多次前往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及景德镇,宋庄艺术区等各种类型社区进行田野考察,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田野考察经验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


出版专著《性别•服饰•遗产——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2010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合著《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2010,学(2010,学苑出版社)。在核心期刊以及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艺术田野中“人”的凸显》(《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2008年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恋爱的《恋爱的阈限与媒介——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发表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从自由之恋到桎梏之婚》(发表于“谈情说异——情、婚姻暨异文化的跨界论述”台湾世新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等论文四十余篇。

获得奖项有2010年11月《从遗产中解放——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获2010年全国艺术学科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专著《性别·服饰·遗产——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于2011年12月31日入选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国家级图书出版奖——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奖项。

汪欣,女,汉族,生于1982年,安徽安庆人。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8月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0年转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现为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学术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宣纸》(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个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年(2003~2013)》,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主持课题>:2014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传统村落为例(14DH63)”

关祎,1982年出生,辽宁人。

20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民族学与生态学双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人类学硕士学位。

2009年8月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工作。

曾发表“能源问题的非经济学视角”(《2006国情调研》2008,1),“人类学者访谈录之四十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3),翻译“移民资本流动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影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2,《中国民族报》2007,9),“从和谐的角度看全球不同女性及性别文化”(《云南大学学报》2009),“对文化遗产的认同”(《当今国际人类学》,知识产权出版社)等文章。

李修建,1980年出生,山东临沂人。1998年-2002年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200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8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现为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学和艺术人类学理论,兼事学术翻译。

专著:

1.《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与刘悦笛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3.《艺术人类学》(与方李莉合著,三联书店2013年版);

4.《当代中国美学学术史》(与刘悦笛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美学读本》(担任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中国美学经典·明代卷》(上下)(选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译著:

1.《君主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一译者)(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艺术公司——审美管理和形而上营销》(合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版);

4. 《告别梵高》(校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版)

5. 《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第一译者)(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版);

6.《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编选、主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

7.《北欧神话:仙宫与诸神》(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版)

8.译文汇总

王永健,1981年出生,山东省安丘市人。2000年—2004年,就读于聊城大学音乐学院,获音乐学学士学位。2004年—2007年,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获音乐学硕士学位。2007年—2011年,任教于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2014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参与课题研究:1.2013年,参与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思潮与田野方法”,课题批准号:13DA01,在研;2.2012年,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度中国文论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承担艺术理论与文艺创作部分撰写工作,已结项; 3.2005-2009年,参与河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皮影戏文化研究”课题,主要承担音乐卷编撰写作任务,已结项,成果以丛书形式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近年来发表论文:1.《跨越学科藩篱实践学术创新——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研究评介》,民族艺术,2013年第1期;2.《艺术与人类学》,雷蒙德·弗斯著,王永健译,民族艺术,2013年第6期;3.《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轨迹》,收入2013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4.《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固义傩戏“捉黄鬼”》,收入2013年厦门大学“全国民族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5.《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常山战鼓》,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此文同年被收录进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6.《桐柏皮影戏音乐调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1期。

侯百川,中国艺术研究员艺术人类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办公室秘书。北京人。

2008年出版第一本小说《异史录》,各大书店及网络有售,入选文化部动漫资料库。

2015年出版第二本小说《河门——不存在的神圣》获得2015年(国内科幻最高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提名。报纸等媒体给予了积极好评,2016年被翻译为盲文出版。

2016年在网络上连载《河门——不存在的神圣》和《异史录》漫画。

期间在《凤凰动漫》杂志等杂志发表动漫评论若干。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