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人员简介

[日期:2010-08-27] 来源:  作者: [字体: ]

方李莉,江西人,199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获博士学位,同年被录取到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1998年博士后出站,分配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

近年来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新工艺文化论――人类造物观念大趋势》(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景德镇民窑》(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器以载道――中国陶瓷美学思想评析》,(韩国麦粒美术馆出版社版);《飘逝的古镇――瓷城旧事》(群言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陶瓷》(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版);《费孝通晚年思想录》,(岳麓出版社2005年版);《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考察》(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陇戛人的生活变迁——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年版);《艺术人类学》(与李修建合著,三联书店2013年版)等。

近 年来发表的论文有:《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血脉的传承》、《走向田野的艺术研究》、《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生态的构成》、《工业文明进程中的思考》、 《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全球一体化中人类文化所遭遇的困境》、《科学与艺术的新精神》《论工艺美术的再生性与原生性》、《道德文化的建构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语境中:对人类艺术遗产的再阐释》、《“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谁拥有文化解释的权利》、《二十一世纪一场新文化运动的崛起――人 类文化的保护》、《请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谁能阻挡生活的流动》、《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艺术学研究角度的转换》、《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当代价值》、《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沿革与中国本土价值》、《艺术人类学田野工作中的文化思考》等七十余篇。

李宏复,1960年生,满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族学博士。

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并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传媒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学术兼职有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学会常务理事等。

现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类《中国少数民族刺绣工艺文化研究》课题。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学与美术学。出版专著有:《枕的风情——中国民间枕顶绣》(2005)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优秀科研成果奖、《萨满造型艺术》(2006)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科研究项目、《中国国粹艺术读本:织绣》(2011)。合著《手工刺绣》(2005)参与2006年民政部组织送书下乡活动。先后发表论文“试论文化选择与博物馆教育”(1992)、“怎样抢救民族文物”(1997)、“应该重视民族博物馆的建设”(1998)、“东北亚的桦皮文化”(2000)、“一幅珍贵的民族画卷――百苗图”(2002)、“中国北方民族桦树皮器物的造型艺术”(2003)获吴文藻文化人类学奖、“枕顶绣造型工艺”(2004)、“美丽的嫁妆――枕顶绣”(2005)、“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枕顶绣-俗中求雅的吉祥心理寄托”(2006)、“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萨满造型艺术——民族学田野调查案例研究”(2007)、“民间刺绣图案的象征符号阐释”(2008)、“潮绣的传承与商品化”(2010)、“西北回族刺绣研究”(2012)、“中国民间的戏曲刺绣图像——象征意义的非文字教化功能”(2012)等。 

杨秀,法学(民俗学专业)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工作,合著《北京民间水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陇戛人的生活变迁》(学苑出版社2010年),编著《中国风俗》(古吴轩出版社2010年)。

求学与工作简历

1990年—1994年,辽宁大学中文系,本科生。

1994年—1997年,辽宁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乌丙安教授、杨太教授。

1997年—2000年,大连大学,讲师。

2000年—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钟敬文教授、董晓萍教授。

2003年8月至今,中国艺术研究院。

发表学术论文:

1.《独生子女政策下的民俗流变》,《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2.《长海地区海神信仰论析》,《海洋文化研究》2000年卷,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年。

3.《沙峪村求雨仪式调查报告》,《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

4.《北京市怀柔县渤海镇沙峪村农田水利建设调查报告》,《民俗学刊》第五辑,澳门出版社,2003年。

5.《黔西陇戛寨长角苗生育习俗调查》(10千字),载《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5期。

6.《黔西长角苗节日文化变迁的两个案例》(11千字),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传统节日与文化空间》,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8月。

7.《田野考察方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3千字),《民族艺术》2007年第4期。

8.《贵州长角苗丧仪中的祖灵信仰》(10千字),《采风论坛》,2008年11月。

译文:

刘魁立《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北方的史诗歌手和故事讲述人》(俄译汉,15千字),《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课题研究:

1. 负责主持大连大学校级课题“大连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现代化”(1998—2000年),顺利结题。

2. 参与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批准号:01AA02)和“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一期批准号2000DED30100,二期:2002DEB30089)科研、编审工作。

3. 参与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水资源利用传统与现代化的民俗研究”,本人为其子课题“潮白河用水民俗志”(2007年8—12月)负责人。



安丽哲,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艺术人类学的研究。

先后参与了国家重点"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历史视野中的中国民间社会对比研究"的子课题"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传承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工作。自2012年起,承担任文化部《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思潮与田野工作方法》课题负责人,曾多次前往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及景德镇,宋庄艺术区等各种类型社区进行田野考察,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田野考察经验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


出版专著《性别•服饰•遗产——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2010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合著《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2010,学(2010,学苑出版社),发表《艺术田野中“人”的凸显》(《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2008年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恋爱的《恋爱的阈限与媒介——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发表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从自由之恋到桎梏之婚》(发表于“谈情说异——情、婚姻暨异文化的跨界论述”台湾世新大学出版社2012年1 月版)等论文二十余篇。

获得奖项有2010年11月《从遗产中解放——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获2010年全国艺术学科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专著《性别·服饰·遗产——苗族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于2011年12月31日入选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国家级图书出版奖——第三届“三个一百” 原创出版工程(人文社科类)奖项。

汪欣,女,汉族,生于1982年,安徽安庆人。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8月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0年转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现为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学术著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宣纸》(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个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年(2003~2013)》,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

主持课题:2014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传统村落保护研究——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传统村落为例(14DH63)”

关祎,1982年出生,辽宁人。

200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民族学与生态学双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获人类学硕士学位。

2009年8月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工作。

曾发表“能源问题的非经济学视角”(《2006国情调研》2008,1),“人类学者访谈录之四十九”(《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3),翻译“移民资本流动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影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2,《中国民族报》2007,9),“从和谐的角度看全球不同女性及性别文化”(《云南大学学报》2009),“对文化遗产的认同”(《当今国际人类学》,知识产权出版社)等文章。

李修建,1980年出生,山东临沂人。1998年-2002年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电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200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8年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现为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学和艺术人类学理论,兼事学术翻译。

专著:

1.《风尚——魏晋名士的生活美学》(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当代中国美学研究》(与刘悦笛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3.《艺术人类学》(与方李莉合著,三联书店2013年版);

4.《当代中国美学学术史》(与刘悦笛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美学读本》(担任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中国美学经典·明代卷》(上下)(选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7. 《刻舟集》,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版。 

译著:

1.《君主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一译者)(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3.《艺术公司——审美管理和形而上营销》(合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版);

4. 《告别梵高》(校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版)

5. 《审美人类学:视野与方法》(第一译者)(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版);

6. 《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编选、主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版)

7.《北欧神话:仙宫与诸神》(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版)

8. 译文汇总

 

王永健,艺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日本关西学院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9-2020),日本基金会日本研究Fellowship(RJS-FW)项目资助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文化部科技司委托课题、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部级课题四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有三篇论文分获“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全国艺术学学会优秀论文奖”和“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主要著作有:《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走进艺术人类学》《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主编)《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合编)《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之二》(合编)等。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

一、主持和参与课题:
1. 202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城市艺术区的景观生产与景观消费理论研究,立项批准号:20BA015;
2.2019年,主持日本基金会2019年度日本研究Fellowship(RJS-FW)立项项目《日本的社区营造与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编号:31RE002 Ref.No:10120418;
3. 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课题: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立项批准号:15CA121,已结项;
4. 2015年,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社会转型与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立项批准号:15AG003,已结项;
5. 2015年,参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重点课题: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复兴与转型的人类学研究,立项批准号:2015—1—10,已结项;
6.2013年,参与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思潮与田野方法”,课题批准号:13DA01,已结项;
7.2005-2009年,参与河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皮影戏文化研究”课题,担任唱腔卷第二作者,成果《中国皮影戏全集》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二、出版著作:
1.《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
2.《走进艺术人类学》,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8年;
3.《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合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
4.《中国皮影戏全集·唱腔卷》(合著),文物出版社,2015年。
5.《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
6.《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之二》(合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21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David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