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201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欢迎辞

[日期:2011-12-01]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1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专家: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谨代表玉溪师范学院,诚挚欢迎海内外的学者前来我校参加201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承办此类高层次的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中国艺术人类学的一件学术盛事,更是玉溪师范学院的一件文化幸事。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八年之时,为了积极响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关于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决策,结合玉溪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和市”的战略,以及我校积极争创建设综合性大学——聂耳大学之际,海内外各路艺术人类学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在“艺术共享与活态传承”大会主题号召下,就艺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艺术人类学个案、艺术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等议题,展开热烈的学术研讨,不仅将有力地加强中国艺术人类学者与国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促进新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和有效保护,提供重大的智力支持。

云南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玉溪市自古是滇中的文化腹地,是“聂耳故乡、花灯之乡”。玉溪市地域内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是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富诗意的精粹部分。玉溪师范学院作为玉溪市唯一的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为体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公平性,学校怀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有胆魄地将民族地方性知识纳入到大学本土化教育当中,率先在国内高校创建了“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旨在营造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平台,以及研究和开发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人文社科基地。各位专家和学者在玉溪师范学院期间,将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作为一所区域性高校,在推进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的具体行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民族精神的根基所在。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而独具魅力。艺术人类学的艺术视野,特别强调语境下的文化整体观,所以艺术人类学的艺术研究,不仅能有效补充艺术学对艺术的研究,同时能够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学科应有的贡献。我希望,通过此次学术研讨,加强我校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学术交流,就艺术学学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领域,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在玉溪师范学院开会期间,身体健康、心情愉快。谢谢!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