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受民众追捧

[日期:2010-10-20]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作者: [字体: ]

2010年10月15日,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蓝印花布、彝族刺绣、藏族唐卡等600多个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体亮相,吸引了众多民众追捧。人潮涌动的展馆,争先恐后的消费者,似乎给了众多还处在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复苏的信心。

“非遗”之美难以抗拒>

15日下午,已经是博览会清场时间,“彝族(撒尼)刺绣”展厅里还是挤满了人,色彩绚丽的刺绣抱枕、台布成为人们争相选购的物品。济南市民李文玉购得一块心仪的刺绣台布,心满意足:“太漂亮了,难以抗拒。”

当日,博览会已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项目505个,签约投资总额达432亿元。“供不应求,现有的绣工根本做不过来。”正在飞针走线绣着一对大白兔的刘志英说。她绣的一幅高60厘米、宽130厘米的“荣华富贵”绣品,售价1.2万元。虽然价格不菲,问津者仍然很多。“坊里有200多名绣工,做的仍然不够卖。很多人将其作为高档礼品,也有的作为收藏品,市场需求很大。”刘志英说。

记者注意到,参展的6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是纯手工技艺,价格不菲:一幅藏族唐卡5万到50万元,一个普通的万安罗盘1000多元,一幅彝族刺绣的台布800元,最小的一幅北海贝雕画也要200多元……但是价格并没有阻挡消费者的热情,“买的就是它的纯手工,因为这是不可复制的。”一位购买北海贝雕画的年轻人对记者说。

在河北展区,素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的白洋淀芦苇画卖得也十分火爆,“我们只带了一些小件作品供售卖,没想到一天就卖了两三千元。”河北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芦苇画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丙军说。

芦苇画以前多限于“双喜字”、“喜鹊登梅”等。在他的努力下,芦苇画所表现的内容从水乡风情到莫高窟壁画,题材大大拓宽,工艺也改造提升。目前他的公司年销售收入五六百万元,产品也出口到美英等国。

传统技艺最具活力>

虽然“非遗”艺术品的热销情况令人欣喜,但一直以来,“非遗”的保护依然艰难。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逐渐消失;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在“非遗”保护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过度利用、过度开发的情况。

例如,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流水线生产。原来用雕版印制的年画,改为用机器印刷,有的地方为了大量生产皮影,用机器压出驴皮造型;有些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类项目在传承中使用了大量的现代技法进行改良;有些地方为了迎合文化旅游,将一些少数民族民俗活动改编为表演演出等。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柳长华说:“生产性保护不单纯为了获利,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更好地发展。‘非遗'保护的基本宗旨是对文化的尊重。过度开发是对GDP的迷恋。”

“哈尼卡”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玩具纸偶,它由剪纸的人物头形和圆锥形的人身组合而成。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文化馆的美工苏梅是这个项目的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43岁的她,最惬意的事就是拿一把剪刀随心所欲地剪出“哈尼卡”各种各样的头部造型。曾有人找她谈“哈尼卡”的产业化生产问题,被她拒绝:“‘非遗'一定是原汁原味的,放在流水线上咔嚓咔嚓地制作,就失去了纯手工的味道。”

邵阳蓝印花布2007年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覃保来说:“我们注重的是对传统技艺的完全继承和发掘,比如选择野土靛这种植物染料,尊古法印染,而不去图省事用化学染料。我们坚信,传统技艺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也终将会赢得市场。”

开发保护走好“平衡木”>

产业化开发会不会构成对“非遗”的破坏?如何实现合理利用,一直有争议。

对此,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认为,“非遗”只有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当下的生活才有活力。不开发,民众不了解,这个“非遗”项目就会死掉。

“当然,要警惕对‘非遗'项目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防止过度的市场化对‘非遗'项目造成破坏,很好地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周和平说。

很多专家认为,仅仅把“非遗”艺术品作为“文化孤本”或者“文化标本”的做法是行不通的。保持“非遗”的活力,必须让其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鲜活地存在,而缺乏市场的推动是无法完成的。

记者发现,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已经在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木”。

陶永红是赣绣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自己办了一家赣绣公司。她说:“赣绣一定要实现市场化,走向老百姓的生活,总作为收藏品是没有前途的。”

近两年,陶永红自觉地开发了赣绣的很多生活用品,如钱包、背包、肚兜、台布、酒瓶套等等。这些精美又便宜的物品在此次博览会被一抢而光,似乎也验证了陶永红的观点:“把艺术市场化,才有前景。死守死等是不行的。”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认为:“发展与保护不是有你没我、不共戴天的关系,应该承认群众进行文化调适、文化衍进的正当性。只要是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不发生本质的变化,就是正常的。”(来源:人民网 记者:王海鹰 刘宝森 钱荣)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