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非遗”:从保护到生产性开发

[日期:2010-03-23]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作者: [字体: ]

“很多人认为文化产业很难发展起来,但我认为只要有税收、土地、金融等相关政策的配套,并不算难。不少省份就有这个先例。”尽管从全国来看,长治市的文化产业名不见经传、发展比较缓慢,但在当地文化系统工作了十余年的史俊长还是很看好其发展前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上党梆子、八音会、黎侯虎、上党堆锦……”史俊长是长治市文化局文化科的科长,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研究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说起“非遗”项目,他如数家珍。

在2005年以前,上述上党先民所孕育的独具特色的民情风俗还只是在民间流传,自由发展。未能免予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冲击,这些历史的传承也都在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就在2009年,长治市通过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等一系列措施,使澳瑞特健身用品、布艺黎侯虎、上党堆锦、潞州刺绣等一批文化产品成为了长治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从无人问津到集体回忆,长治市“非遗”走过的是一条保护性开发路径。从2005年开始,长治市先后两次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两次申报省级“非遗”项目。目前,长治市潞安大鼓、民间社火、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等十四个项目先后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山西省级“非遗”项目多达31个。 长治县、黎城县、长子县南漳镇、襄垣县王桥镇还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小荷才露尖尖角

如何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又如何从集体回忆走向文化消费?长治市委书记杜善学的布局已清晰可现:“对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加紧制定出规划,并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创新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运行体制;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加快塑造一批历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品牌以及民俗文化品牌,用文化提升相关产业的竞争力;鼓励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领域。”

事实上,长治市的努力一直在持续,从2006年就开始积极参加一系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影响日益广泛。在去年年初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赛中,长治的布艺黎侯虎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永久收藏。

更重要的是,一些“非遗”项目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拿上党堆锦来说,长治市的黄河工艺美术学校开设有专门的堆锦画专业,培养传承人;长治堆锦研究所能够进行工艺等方面的研究;长治市类通工艺有限公司采取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制作方法,可以进行堆锦的批量生产。如果把这些各具特色的机构整合起来,做大做强就有可能。”史俊长告诉记者。

长风破浪会有时

但不可否认的是,距离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长治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上党八音会,在长治市长子县的西南呈乡,有100多支队伍,2000多人从事这项工作,在1997年香港回归时还代表山西到香港参加演出。而当地的响铜乐器制作产业也已起步。但规模太小,实力不够强大。”史俊长坦言。

谋求产业化的思路正在渐次铺开。从2009年3月开始,长治市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一方面致力于这些“非遗”项目的保护,另一方面旨在挖掘具有生产性开发潜力的“非遗”项目。长治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也正在酝酿之中。2009年7月,长子县西南呈村、郊区故南村分别凭借各自独具特色的民间乐器和堆锦文化获得了“山西省文化特色村”称号。史俊长建议称,利用集市、庙会、节庆等群众艺术娱乐活动完成这些“非遗”项目的抢救传承和发展创新;将单一的民俗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换,并与发展旅游业及其他产业相结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产业化的必要途径。

来源:金融界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