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到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再到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及民俗,现已有1000多项“国宝”列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三批名录也正在评审中。
昨天在沪举行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讲坛却透露,我国“非遗”面临着一种“两头热、两头冷”的窘境。
申报热:3600项只取零头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在全国遍地开花,呈现“过度繁荣”局面。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参与多个省份的“非遗”督查工作,他透露,最近一次“非遗”申报收到各地约3600个项目,其实真正具备评审条件、有资格晋级的只有15%,相当于一个“零头”。
宋兆麟做过测算:每一个“非遗”申报项目均须提供文本、录像等基本材料,含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平均花费达10万元。如此一算,3000多个落选项目的申报费用相当于3亿元,“这是一种巨大浪费”。
开发热:官员老板做“传承人”
在“非遗”评审专家看来,很多情况下,“申报热”的主要动机是商业化开发,或为地方和企业脸上贴金。之所以不惜成本来申报,是因为一旦申报成功、入选名录,由此获得的利益和名誉远远大于前期投入。
“非遗”都要明确“传承人”,即有能力传承这种“无形资产”的民间文化人士。但国家级“非遗”评审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博导陈勤建教授直言,目前不少项目“传承人不传承”,或根本无法传承,因为项目“传承人”被定为当地领导、地方官员,甚至相关企业的厂长、经理。于是,由官商主导“非遗”开发,而真正的传承人只能“靠边站”。
保护冷:可持续性令人忧
正是由于对“非遗”项目的开发热情过于高涨,导致保护态度冷淡。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文学所文化室主任蔡丰明举例说,上海郊区就有水上“非遗”项目,被当地旅游公司开发为旅游项目,但因经营问题被“压缩”掉,其可持续性令人忧虑。陈勤建教授则表示,有的“非遗”因为要迎合种种需求,被掺入不少所谓“当代元素”,反而画蛇添足,破坏了原生态。
蔡丰明表示,随着上海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城乡接合部加速城市化,一批“非遗”项目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巨变,仅仅把这些“非遗”的本体记入典籍、转入博物馆是不够的,需要连同它们的“根”一起移植保护,否则就是“离土化”、“碎片化”,不能长远。
投入冷:远不及物质遗产
目前,上海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共33项,约占全国三十分之一。蔡丰明等专家认为,上海市级层面对“非遗”的投入每年虽有增加,但总量还不足300万元,远不及邻近省份1500万元左右的投入力度。
专家表示,眼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投入远不及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在徐汇区,不仅有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等4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还有7项市级“非遗”,是全市“非遗”项目最多的区县。但徐汇区文化局主要负责人透露,区级层面每年此项投入也只有五六十万元,显得捉襟见肘。目前,全区“非遗”主要财力都用于现有项目保护,参与新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申报的项目仅“盘扣”一项。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