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年以前,“艺术人类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国学者来说都是非常陌生的概念。如今,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为普通民众所熟悉。
艺术人类学适逢其盛。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立之初,即将“积极参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相关工作”作为宗旨之一。学会成立四五年来,发展迅速,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每次会议的主题都与非遗有关。本次会议更是直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人类学”为主题,显示了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密切关联。
应该说,艺术人类学研究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艺术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来看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近几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无论是项目普查、名录申报,还是传承人的认定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绩。2011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以说,在实践层面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是成绩斐然。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理论研究亦十足重要,理论研究可以探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历史渊源,记录其展演过程,追踪其演变轨迹,揭橥其文化内涵,分析其文化意义;同时,理论研究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为保护工作献计献策,指出其中的不足,纠正其中的偏弊,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遵循其自身的规律,有条不紊的进行。
艺术人类学以人类学的方法研究艺术,它将民族民间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礼仪节庆、传统技艺等形式存在,这就使得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有重合。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不仅如此,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注重记录的方法,以及语境研究方法,正好契合并满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需要。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正需要走向民间,走向田野,以局内人的眼光,观察它们,记录它们,并感同深受的领会它们,探究它们。因此,中国的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有着内在的姻亲关系,二者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再来看艺术人类学和艺术学研究的关系。
在我国的学科体系设置中,如1990年和1997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布和修订重新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科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一直被作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2011年2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决定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具有独立学科门类的艺术学科。这意味着艺术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一般认为,艺术学的研究可以分为艺术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三个部分。但是,需要认识到,艺术是一个具有活态流变性的范畴,如上三个部分,在研究指向上,主要是艺术的“内部研究”,至于艺术的“外部研究”,如艺术的时代背景、时代环境、发展的外因,特别是与它有着密切关系的艺术经济、艺术管理、艺术市场等因素,都是今天的艺术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应该将“艺术经营”纳入艺术学的知识体系之中。
艺术人类学强调语境研究,将艺术视为一个过程,一个具有“活态流变性”的对象。在具体研究中,将艺术置于其所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之中加以审视。它突破了传统艺术研究中只重艺术品的“内部研究”的弊端,它不仅关注艺术品本身,还关注艺术的生产语境,艺术的生产者,艺术的意义与功能,艺术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等等。这种整体性的视野,能够为艺术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并进一步充实艺术学的内涵,拓展艺术学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