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平原地区犁的构造与使用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研究所 赵屹
摘要:犁,是农耕时代人们进行农事活动的重要用具,主要用于耕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4000多年的农耕实践使犁的制作和使用技术得到不断改良和推广,以牛牵引的犁耕代表了传统农业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犁的构造合理、设计科学,犁把、犁辕、犁箭、犁壁、犁铧、犁梢等各部件可根据耕地需要灵活连接,形成耕地时人力、畜力、物三者之间最合理、和谐地搭配,极大地提高了耕地效率和质量,这也是犁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在山东平原地区还广泛应用于农耕活动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犁 犁的构造 犁的使用
“土中生万物,地内出黄金”。耕种,是进行农事活动的第一步,其主要用具是犁。犁,据说是一种由耒耜发展而来的耕地农具,以牛牵引的犁耕代表了传统农业耕作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我国大量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史前的华夏人种就已使用过三角形石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关于铁犁耕作的记载,并驯化牛作为耕作的牵引力,结束了人挽石犁的原始犁耕历史。汉代是犁耕技术得到重大改良和推广时期,汉犁已基本定型,并产生了犁壁这样重要的装置。到唐代,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详细介绍了江东犁各个部件的名称、尺寸、结构和功能,和二十世纪我国华东、华中地区使用的耕犁已极为相似。宋代以后,我国耕犁开始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一些专门的耕犁,如水田用犁镵、旱地用犁铧、草莽用犁镑、荒地用犁刀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农业机械化普及以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使用牲畜牵引木犁耕地翻土,七十年代出现了新型曲辕小铁犁,(图1)因其轻巧、操作灵便,逐渐普及开来,用于机械化作业无法实现的边角土地,尤其适用于山区。过去农家人非常重视犁,它属于家庭农具中的重器,算是一个大件,所以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一般是没有犁的,几家几户搭成一犋,有出牛的,有出犁的,耕地时大家轮流来,因此开犁这一天,一犋的户主们往往要凑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个开心酒,以增进感情,加强团结,防止出现你前我后,相互计较的现象。
山东平原地区的风俗是耕地前要举行开犁仪式,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新的一年第一次犁地,农人们都称之为“开犁”。这一天搭成犋的几户人家(过去很少有人家犁、牛齐全,耕地时都相互合作,各出所有,配成几牛一犁的一套,称“一犋”。)首先在地头上敬香焚纸跪拜,燃放鞭炮,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其实是一种原始春祭仪式的遗存,周时期,因五谷是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收成的好坏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专设祭坛祭祀稷神。《孝经·援神契》:“稷者,五谷之长,谷众多不可遍敬,故立稷而祭之。”《吕览》中还记载有“耕帝藉田”的说法,即每年孟春之月,天子选好时辰,用车亲载犁铧,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帝藉田(供养皇家祭祀的农田)去亲自耕作。耕作时,天子推犁三下,三公推犁五下,其他诸官推犁九下。天子亲耕的作法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天下人仿效,意为节气已到,实行春耕。这种在天子那里象征性很强的仪式留传到民间,遗存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比较注重实效的具体行为,所以很多地区开犁这天不在于耕地的多少,主要在于调试。一方面经过长长的冬闲,犁手都觉得手生,拉开把式找找感觉;另一方面,很少有用一头牛拉犁的,一般是两头,甚至三头,这就涉及到牲口之间的相互适应和配合。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调试耕犁,犁地的深浅、与牲口的距离、犁铧入不入地,这些情况一开犁就都知道了。有经验的老农都说要看“犁子泛不泛”,就是看犁后翻过的土块是不是成形。土块挺拔、整状叫“泛”,松散、没有劲道叫“不泛”,这就需要调试犁铧和犁壁的角度。所以开耕这一天,大家边耕边调试,全村的男女老少聚在一块,笑闹着。连牛也高兴,上套之前满地撒欢,劲头十足。在初春的朝阳中,农家迎来了新的一年。
种庄稼讲求精耕细作,耕作分为两个重要环节:先犁后耙。犁地的目的是松土、碎土、灭草,耙地的目的是将翻过的土地进一步耙细、耙平。精耕过的土地一可保墒,二因土层结构松散,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根系发育,所以农人们常说“麦苗不怕水,就怕坷垃咬”。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犁都是一种传统的大四角框架长犁底曲辕犁,(图2)各地基本框架相同,但在个别构件上也小有差异,如犁铧的形状、有无可调整犁地深浅的装置、犁辕的长短等,这些不同主要是由各地不同的地质结构、土壤条件和文化背景所造成。山东平原地区农家犁一般都请村里的木匠订做,打制好犁架后,安装上铁匠打制的犁铧和犁壁就可以使用了。20世纪60年代以前乡村的木匠、铁匠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制作农具,可是会做犁的木匠却不太多,这主要是因为犁虽耕地负重,但因结构设计得极为合理,材料也多选择枣木、榆木、槐木等硬木,结实耐用,每年春耕、秋耕之后,还要请木匠、铁匠不断修缮、养护,闲置收藏时再用棉籽油擦抹铁器(防止铁器氧化),高挂到墙上,所以犁很少出现损坏废弃的现象,使用年限达到五、六十年也并不鲜见。有的犁个别构件毁坏了,木匠还会在旧木上嫁接新枝,绝不放弃任何可持续使用的材料,因陋就简地再组装起来,活跃在田间地头那雄风是丝毫不减当年的。所以农人们常说,“用犁用了一辈子”,这绝不是虚言。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乡村想找到一把做犁的好手也不是一件易事,一般的木匠都比葫芦画瓢,照着实物样子做,尤其到八十年代以后,木犁已基本从现代农耕管理中销声匿迹,我们想寻找一个哪怕是会做犁的把式也已经是难上加难了。
犁从结构上由犁把、犁辕、犁箭、犁壁、犁铧、搭梢等部件组成。(图3)犁把的高度为1米左右,把上有扶手,便于操作者两手执扶,控制犁地时犁的方向。扶手下有横档和提手两个部件,横档用于拴系牵引耕牛的撇绳,有利于耕手掌握牛行进的方向。拉犁的牛一般是两头或三头,它们各有分工,为首的叫“领墒牛”,由特别强壮而且富有领墒经验的犍牛充当,它力气最大,富有号召力,能够准确地领会犁手给予的方向和速度性指令,什么时候拐弯,向什么方向拐弯,只要扶犁手拉一下拴系在横档上的撇绳,它就能够迅速作出反应。“配墒牛”由母牛充当,它在力量上逊于领墒牛,但如果是三头牛同拉,它的角色也非常重要。一方面它要配合领墒牛的领导,另一方面它还要负责带领“拉单牛”学习拉犁,协调整体,让大家有劲往一块使,所以一般配墒牛和拉单牛的关系是母子或母女,易于凝聚。过去牛是大半个家底子,扶犁手往往是它的主人,对牛的驾驭也得心应手,一般是不舍得往牛身上抽鞭子的。犁把上的提手主要是为了扶犁手提犁方便,犁地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方向,当犁到地头时,就要从提手处提起犁头赶着耕牛转向另一个方向或另一条路线。
犁辕由天然生成的曲木制成,其一端嵌入犁把,另一端与另一弯曲的搭梢相叠接,一直伸向地面。在静止状态下,犁把的底端与犁铧的刃端、搭梢的顶点应该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这样才能保证在行进过程中不产生力的分解,相对也就减少了行进的阻力,促成犁的前行和推进过程中的稳定性。在犁辕嵌入犁把的一端,犁把形成了一个较长的插口。犁辕在中央,上下各置一长条状木塞将犁辕销住,防止它上下活动,这一构件可以调节出犁铧犁地的三种深浅度。犁辕在中间,是一种较适中的程度。如果想要加大犁地深度,就将上面的木塞取下,犁辕上抬,再用木塞销住下面的空档。在这种情况下,犁箭成为一个支点,则搭梢必然下移,但犁前方牛的拉力及力的方向是固定不变的,这种斜前方的牵引力可以分解为水平牵引力和向上提升力两种作用力,搭梢越低,向上的提升力就越大。由于犁辕与犁把的结合处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提升力的反作用力就必然作用在犁箭上,顺着犁箭产生一个向下的压力,致使犁铧向下深入。同时,犁底也必然构造成为一个面状结构,从而降低了压强,以抵消一部分向下的压力,使犁底在达到一定深度时不再继续下陷,不至于为求得犁地的深度而影响了前行之力。当需要将犁地深度调整得浅一点时,就将犁辕下移,将木塞在上面销住,则犁铧也必然上移,其原理亦同上。为了便于调节犁辕,它与犁箭的结合部被处理成为一种近弧形,以不影响它的上下移动。木匠在制作犁具时,还特别强调犁辕与犁壁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公分,否则影响翻土。
犁壁呈一种不规则涡线曲面,由生铁翻砂铸造而成,厚度达2公分左右,壁面有15个圆形凸起,下端与犁铧相接,构成非连续性曲面。(图4)犁铧呈圆刃铲形,由熟铁打制而成,由于犁壁的接合形成前后两个部分。因前部工作时入地铲土,强度较大,所以在打制过程中内部加钢,以增强力度,有利于铲断草根、树根等牵连性杂物。但后部由纯熟铁制成,以节约资源。因犁铧的作用是深入土地铲土,所以它与地面形成10°-15°的倾斜角,刃口极薄,便于深入,这样的构造可以保证在同样的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压强,入地效果明显。犁壁的作用是翻土和碎土,它与犁铧构成的非连续性曲面更易于碎土,也便于形成窜垡。犁壁在构造上可前后调整角度,(图5)它支点的所在是犁箭上的一根小木棍,与犁壁后面的插头形成接口,翻土时根据泥土的干湿度和土质情况对它进行调节。土湿时,将犁箭上的木销夹在木棍的下方,则犁壁角度向前,加大了翻土力度;土干时,就将木销夹在木棍的上方,则犁壁角度向后。犁壁上的铁疙瘩更加强了碎土的功能,一方面,犁壁与土的接触面粗糙,导致摩擦力增大,易于碎土;另一方面,因疙瘩的存在,犁壁与土的接触面中就产生了空隙,大气进入,还可防止土的粘挂。另外,犁壁不规则涡线曲面的形态也决定了翻土的方向,犁铧铲出的土沿犁壁的曲面向上堆积,越向上面积越大,再沿着曲面的弧度向外翻出,形成地垄。
搭梢的前端钉一个铁钩挂住搭杠。搭杠是连接犁和牲畜的工具,构造及其简单,一根硬木圆棍两头铁环相扣,分接两根短棍。(图6)可千万不能小看了这几根粗粗细细的木棍,在犁地过程中它所起到的作用可决不仅仅是“连接”那么简单。首先,它改变了畜力的方向。因畜力是一个斜上方向的力,如果没有搭杠,直接将犁与牲畜相连接,则不能保证犁在水平方向上的前行。而搭杠的存在,使得它与牲畜身上代表牵引力的耕绳、地面共同形成了一个角度,(图7)根据物理学公式“F水平=F×cos∝”,我们知道耕绳越长,角度就会越小.当耕绳长到一定程度时,角度几乎消解,那么水平方向的力就几乎趋近于牲畜斜上方向的牵引力了。现在我们才明白为什么牲畜身上的耕绳总是提里拖罗一大堆,原来也是有着极其科学的依据的。同时,长长的耕绳也消解了两边牲畜高低错落和行进速度不一对牵引力的影响,避免了许多不同的小的力的分解。其次,搭杠平衡了不同的畜力。不同的牲畜会产生不同的引力,对此搭杠也进行了处理。它没有将与犁相接的铁环安置在横杆的中心,而是偏于一侧,力气大的牲畜放在短臂的一端,力气小的放在长臂的一端。根据杠杆原理,所取得的前行之力则是相对平衡的,所以避免了犁在行进过程中发生的方向性摇摆。
牲畜牵引拉犁有一套完整的行头,除耕绳、搭杠外,还有牛轭、笼嘴和皮鞭。牛轭是牛拉犁的专用工具,常见的有两种,一种开槽,将耕绳嵌入;另一种不开槽,用细绳将耕绳与牛轭捆绑固定。牛轭卡在牛脖子与牛肩之间,犁通过搭杠与耕绳连接在一起,牛的牵引力全是通过牛轭和耕绳传递给犁的,牛肩在拉犁过程中是全身受力最大的部分。据老人讲,最好的牛轭是楢木的。制作牛轭只能选取天然生成的“人”字形枝桠,如果人工拼接其形,在受力过程中各部分必会分崩离析。楢木属灌木丛生,枝条繁密,因其材质异常柔韧,所以人们常以其枝条编制各种农用筐篮,结实耐用。但要做牛轭,则需专门修剪,将栖木根部不断冒出的新枝砍断,培养粗壮的主干,一般需要七、八年才可成材。栖木能成为牛轭的上佳之材,据说不仅因为轻巧结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不会磨破牛肩,究其原因,尚不可知。也许因为这种神奇的楢木牛轭并不常见,人们惯常使用的多是柳木与杨木。(图8)如果使用骡子、马、驴拉犁上套,因肩背结构与牛不同,就不使用牛轭,而改用“套包子”和夹板了。夹板木制,虽造型与牛轭不同,但功能一致。将粗如拇指的耕绳从牲口身体的两侧分别穿过夹板的一个镂孔,再由另一镂孔引回,与牲口搭背上的绳索、耕绳三者系在一起,则牲口的牵引力通过夹板,由耕绳传导至犁。“套包子”主要起到护垫的作用(图1-23),既防止夹板磨损牲口皮肉,它卡在颈与肩、腿之间,又可托住夹板,使它有了着力点,方便牲口牵引用力。过去富裕人家使用的“套包子”都以猪皮缝制,塞入毛毡、稻草等软物,结实耐磨。一般人家则用麻袋、布缝制,只在与夹板的磨擦处钉缀车带皮子(橡胶轮胎),防止磨损。
过去农家常见的笼嘴多由稻草、桑条编制,后来出现了铁丝笼嘴,但大伙都说,这种笼嘴不好用,磨嘴。牲畜犁地时套上笼嘴,主要为了防止偷食庄稼(套种时地里有庄稼)和青草,而耽误干活。农家人会编笼嘴的很多,闲来无事坐在门框上,三言两语搭着闲话,以膝盖为模型,踡缩着腿,一会儿功夫就编出来了。牛耕地时最常使用的是皮鞭,一般用牛皮制作。将牛皮削成线条,拧成股,由三股编成。新编制的皮鞭质硬,需用鸡油涂抹数遍才适用。犁地与耙地的牛鞭鞭身都很长,鞭杆却粗短,因为扶犁手与牲畜之间距离较远,这样的皮鞭才能“鞭长可及”。与苘、麻等其他材料相比,皮质鞭不仅韧性强而且耐磨损,一根普通牛皮鞭用上十几年是不成问题的。但扶犁手一般不舍得往牛身上抽鞭子,牛是农家之宝,亦通晓人性,吃的是草,但出的是力,在乡村形容一个人心狠往往会说“这个人连杀老牛的心都有”,农人与牛之间的感情深厚由此可见一斑。好把式对牛的熟练驾驭更多是来自于对它生活习性与性情的把握,这鞭子只为起到“镇慑”之意,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用,所以农人耕地时在农田上空回荡的往往是高昂的“打喝”声(劳动调子),牛听到主人这样的曲调,就象明白了一种心情,也都提起精神卯足了劲往前拉。
犁地的方法颇有讲究,不仅不同形状的地使用不同的方法耕种,同一块地每年的耕种方法也不同。常见的耕地方法有两种:1,从地边起料。(图9)从地的一边开始耕,第一犁紧贴地边,开沟到头,翻出的泥土都倒向右方。第二犁将犁铧插入第一犁翻出的浮土之下,开沟返回,则翻出的泥土将第一犁所开墒沟填平。这时,将牲口赶到地的另一边,与地边让出一犁的距离,开沟到头(第三犁)。耕第四犁时,也将犁铧插入第三犁翻出的浮土之下,开沟返回。比较特殊的是第五犁,它重复第三犁所走过的位置,将第四犁翻填过来的泥土重新开沟,这叫“倒沟”。然后,再将牲口赶回第二犁的位置,紧挨着它耕第六犁,再回至第三、五犁处耕第七犁。如此,按逆时针方向循环耕犁。最后一犁所开墒沟在地的正中央,因再无翻土将其填盖,就赶着牲口来回多踩几趟,将沟填平。这种方法耕出的田地,两头高,中间低。2、从中央起料。(图10)第一犁从地中央开沟,到地头。第二犁插入第一犁翻出的泥土之下,返回。第三犁紧挨第一犁另侧开沟,到地头后,再绕到第二犁的边上开耕第四犁返回。如此,按顺时针方向循环耕地。这种犁地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土地中间高,两边低。无论哪种耕作方式,如果常年延续,都会导致地平失控,农田灌溉旱涝不均,这是耕田大忌。所以农家的好把式一般都在一块土地上轮流使用这两种方式,一年一换,所走线路正好相反,今年往外翻,明年往里翻,以保证地平。“整地看两头”,耕犁过的土地从这头看着那头高,从那头看着这头高,就说明地整平了。犁地时有经验的扶犁手往往把领墒牛放在右边,让它走墒沟,脚下是新翻出的软土,拉犁向前格外费力。另外,领墒牛顺着地沟走,好象有了行进中的参照,地才会犁得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