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民间服饰的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
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崔荣荣
摘要:抢救和发扬我国民间服饰文化是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独立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纯朴、绚烂精美的民间服饰是具有典型东方韵味的民俗文化主流代表,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对民间服饰的制作技艺而言,它可以揭示服饰遗存相关的工艺、技术、思想体系,它可以记录、阐释该遗产的现状、历史、价值,对未来而言,它可以让那些富有生命力和创造性的传统技艺因子造福于未来的社会与生活。故而,抓住民间服饰的地域性、传统性与民俗性的文化内涵特征,结合民间传世品实物的抢救、地方文献整理、民俗民情资料的收集、田野考察的记录等,有的放矢地归纳和总结,实现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键词:汉族文化,民间服饰,工艺抢救,文化传习
民间服饰文化的抢救与现在主流的“弘扬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息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社会领域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艺,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以及相关的文化空间。
对于民间服饰文化遗产的描述,通常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两个部分。有形的民间服饰文化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以视觉传达形式实实在在存在的形态,如民间建筑、民间服饰、雕刻、生产制作工具、器械、美术作品等等,多以显性的方式存在于日常活动、流程和社会规范中;而无形的民间文化则指那些隐含的民间个人世代相传的经验、技能、诀窍和手艺以及约定俗成的审美认知,如陶瓷制作艺术、各种刺绣工艺、历史传说、生产技术、生活习俗、信仰心理等等,多以隐性和寓意的方式作用于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中,它广泛存在于民间艺人或掌握这些技艺的使用者个人的头脑中、口头中和技艺中或社会行业组织结构中,它的组成往往与直觉、经验、信仰、价值、判断、道德和智慧与灵巧程度等因素有关系。汉族各文化地域在民间的散存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实物,其历史起源、创作过程、创作技巧及其使用艺术价值中存在的大量闪耀着人性智慧的无形文化,可以有力的证明我国汉民族具有灿烂的民间服装发展历史。
古老纯朴、绚烂精美的民间服饰是具有典型东方韵味的民俗文化主流代表,极具有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理论内涵,其以精湛的手工技艺结合传统习俗表现民间传统民俗观念和精神内涵,最大的特点是以汉民族的生活生产方式为基础,显现汉民族个性和审美习俗“活”的方面,以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可以认为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如今,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造成的灾难以及文化盗用现象的日益严重,远远超出了学术力量的处理能力,加之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亡艺绝”的现象每天都在上演,中国各地的民间服装也正处于一个逐渐消亡的状态中,随着现在这一代老年人的离去,民间服装和制作技艺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消失。切身经历更是让我感觉到抢救和保护的紧迫性。2002年底,95岁高龄的外婆安静离世,悲痛之余急急赶回家时,外婆生平节俭保存的所用之物已经随她灰飞湮灭啦。
1抢救缘起
在现代中国,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民间艺术、技术、民俗风情等正在逐渐消失,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标准化和程式化的东西已经占据着我们生活每一个角落。二者在文明的进程中形成了直观的冲撞:整齐划一的混凝土楼宇与别院小筑的对比,机械化的工业产品与传统手工艺制品,别在领尖的MP3与古老悠远的古筝琴声,笔挺的制服与唐装汉服的回归。显然,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其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发生了改变,多元化和个性化审美取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精神向往,手艺的复兴之路看来是越来越阔,整个社会掀起了对于古典文化、传统技艺的膜拜热潮。
然而,又有多少人去真正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感悟传统技艺的内在意蕴呢?具有历史和民族文化象征意义的博物馆或者民俗馆等场馆如今是 “门前冷落鞍马稀”,地方图书馆读者更少得可怜,为了生计他们压缩图书资料以出租场地办各类培训班,有些地方的书库已经多年无人进去,我曾经戴着口罩进入一家地级城市图书馆的地下资料库查阅资料,灰尘足有一铜钱厚,相对照的是仿制文物、人造历史景点充斥各地、游人如织的走马观花等等,令人费解!还有,有些奇怪现象却非常有趣:对于某一个民俗事象或者民间传说,往往会有不少地方宣称对它拥有所有权。如:梁祝作为戏剧人物却有好多地方对外宣称是他们的发祥地,大搞以此题材的旅游景点,岂不怪哉?所以,工业化进程中的伪民俗和编撰的传说历史已经成为一些地方谋取政绩资本的功利手段。难怪冯骥才先生说:“大量的民俗正在被商业文化异化、糟蹋、弄得庸俗不堪,大量的民间艺术正在悄无声息的消亡。现在可以这样说,每一分钟都有一种民间艺术在消失,再不抢救的话,就永远来不及了”。所以,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复兴过程中,流于表面化的形式反而离传统文化振兴的距离更遥远。
民间服饰文化的现状也是如此。现代年青人从小就基本没见过的传统服饰,对于传统服饰的认识可谓知之甚少,更别说去了解。现在以民族主义者自居的一些人迷醉于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只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复辟,兴起的“唐装”和“汉服”浪潮表面上似乎风生水起,可是为什么推动者的良好愿望却总是轰轰烈烈开始、应者寥寥的收场?究其原因,其实是我们缺乏广泛而有深度的民族文化覆盖基础,国人的民间服饰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遗存,目前已失去了文化上的连贯和延续发展的基础,着装几乎全盘西化。如何将传统服饰文化一脉相传,必须要将民族化的东西融入现代时尚文化中,“唐装”和“汉服”虽然具备民族精神导向的支撑,却忽略了服装穿着的社会文化环境基础和目前国人的主流消费心理趋向,很快被抛弃也是可以预见的。因此,对于整个社会层面对传统服饰的认同才是首先我们要踏踏实实地做的实证工作。著名工艺美术史论家、民艺学家张道一教授从注重联系社会人文、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综合分析艺术的纷繁现象,到提出文化由一元向多元发展的艺术发展规律入手,指出:“经济的发展可以有助于文化的发展,但不可能取代于文化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当以文化的繁荣与提高为标志。中国人的服装,在历史上脱节了,到了现代,失去了文化上的连贯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他也对服装设计师和从事服饰专业的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希望:“希望要拥有自己的服饰,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礼仪之邦。”这正如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一个民族总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上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的精神一脉相承。
2抢救历程
研究民间文化必须深入乡村进行调研,去实地感受田野考察的激动,记录田野考察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和心路历程,感慨生动的民俗风情和淳朴民艺留给我们的恰似一幅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画卷,反思直通远古而依然活着的根脉,同时也要接受田野考察后的困惑和遗憾。那些一字不识的民间艺人能讲述动听的民间文学故事,那些所谓不懂艺术的老太太能用一把剪刀剪出绝妙的水浒戏曲人物,无论是铁匠的打造,木匠的木作还是妇女的纺花织布、穿针引线,无不透露出人类最朴素的才艺和智慧,这就是我们民族可贵的财富。
我们对中国汉族民间服饰的收藏与研究工作已经在2003年全面开展起来,5年来共赴全国汉族9省35个县市地的民间进行传统服饰品的征集和田野考察,共计收集清末民国时期的服饰1000余件/套和考察图片100余幅,涉及有袄、裤、眉勒、裤、裙、鞋、蓑衣、云肩、披风、百纳绣鞋、老风帽、虎头鞋、虎头帽、各种首饰等14个品种。
回忆这几年的收集与考察经历,意外收获的兴奋和翻山越岭的艰辛甚至有时还有些风险仍然历历在目:
在江南水乡的田间地头、小街古镇、小桥流水边,许多戴着包头、穿着大襟拼接衫,围着作裙、系着穿腰束腰的老年妇女仍然在坚持着传统,俨然具有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特别在唯亭,征集的过程非常富有戏剧性,当我们走进一户人家说明我们的来意之后,老旧衣服可以卖钱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全村,老人们纷纷回家翻出压箱底的绣鞋、卷绑、老衣服等,更有甚者,直接解下身上还系着的、里面暗兜里仍装着硬币(当然是人民币)的穿腰束腰要卖给我们,数十人围着我们争相讨价还价的场面真是令人动容呐!
水乡服饰造型和色彩的搭配就是江南水乡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蓝青花绿相映的大襟拼接衫、宽舒细致的作裙及穿腰束腰”配“青莲包头藕花兜”和着红绿绣花的配饰点缀,与江南水乡花红柳绿的乡间野趣和蓝天、青山、绿水间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白墙、青砖、黑瓦的水乡建筑浑然天成[1]·······可是今年初我再去水乡寻访,围绕苏州周围几十公里范围以内几乎全都已经建设成为标准的工业厂房,很难再寻穿着水乡服饰的老年妇女,难怪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名称叫:“逝去的水乡”!
在徐州邳州访问一民间巫师。在当地,这位老妇的威望和地位极高,可算是老一辈中德高望重的“知识分子”,就是像她这样的才将民间、民俗文化代代、口口相传,如今虽已近花甲仍很健硕,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民间巫术反而成为其生活来源的工具,她在家缝制老人衣(人死后穿着的服装)拿到集镇上去卖,一针一线,款式是老式的款,面料是现代化纤仿缎面,听她讲起人死后的事情是非常隆重而庄严的事情,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人在去世后的种种服饰习俗和禁忌,听她描述在人去世后鞋上所描述的阴间之路,运用一些图案的寓意表述最终能够顺利通过鬼门关,想来一路艰辛,破费周折·······返回城里时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巴车主吓退了其他交通工具的主人,强行将我们架上他的中巴车,有点郁闷呢!
在山西太原,热情的宾馆女服务员听了我讲述的经历和目的,第二天就请假回家把她奶奶——一位90岁高龄老奶奶的一双毫无装饰的黑色小脚鞋拿来送给我们,可以想像那双很朴素的小脚鞋就是女主人当年心中的“三寸金莲”,是女主人的精神寄托,而女孩子的那份纯真与至诚至今令我感动;在平遥的某乡村,看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轰轰烈烈从事古玩杂项的营生,这个村子的主营业务是翻制老旧家具,几乎每家院里院外都堆放着民间收来的破旧家具,然后运用老工艺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加工成价值不菲的流行古董家具,水平极高,你说假的吧,又确实是真的老家具,只是在坏的、破的基础上的修缮或再加工,你说真的吧,似乎又有点勉强,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冤大头花了很多钱买了这些家具在家里津津乐道的品鉴;在这里,几乎每家的男人都出去寻找能够升值赚钱的宝贝,每家的女人都在家迎候来访的淘宝者,村里一位热情好客的年轻人叫二狗(名片上所印的真实名)领着我们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寻找传统老服饰,分别时索取了领路的报酬(当然相对于真正的古董商人,他要的佣金已经极其优惠,但还是让我始料未及。)看来晋商的经商传统无处不在,确是有很深的根基;后来再深入下去则比较艰辛和困苦,在漫天煤灰的公路上等了数小时才来了一辆挤满人的小依维柯,绑着铁链奔驰在晋豫交界尚未融化冰雪的盘山公路上,胆战心惊哦!
在山东淄博安丘的峨庄,一个建在半山坡上、自称千年古镇的石头小村,现在已经是附近有名的美术写生基地。在村里一家小店遇到一对老夫妇,老妇人脚上就穿着平时本不舍得穿的(不知那天是她的什么日子?)、自己年轻时亲手绣制的“三寸金莲”,鞋头上绣有一枝花比作女子像“一枝花”那样美丽,从绣花的精细程度可以看得出这位老妇年轻时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我们想收购老妇人脚上的“三寸金莲”,老妇人在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中终于答应,可是她的丈夫无论怎么做工作就是不答应,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我们的请求,甚至我们买了他们家小店好多我们本来根本用不着的东西以表示我们的诚意也未能如愿。可以想象,在这位老人的心中,那双“三寸金莲”意味着什么?而另一位丧偶的老妪却高兴的脱下脚上绣工有点粗糙的三寸绣鞋卖给我们。此景,酸甜苦辣又是另一番心境!
在安徽皖南,古老徽州文化的发祥地。著名的关麓连体别墅里蕴含了一个家族的发展与衰败史,门上的漆画已历经百多年仍可辨析当年这个家族的繁荣与兴盛。同样,世界文化遗产宏村村口貌不惊人的理发师打开尘封多年的徽派老宅,寻访一位老年妇女,珍藏了一件民国时期的仿裘皮里夹袄,裘皮仿得很像,要不是用手去抚摸还看不出呢!足见民国时期的化纤织造水平已经不一般了,当然收来了好东西自然要吃点苦头的,在返回宏村的山路上,突遭暴雨,电闪雷鸣中借来的摩托车终于在关键的时候熄火再也发动不了啦,我推着摩托车艰难的在山路上行进了几个小时,这时,摩托车的主人——宏村饭店老总都快急得报警了,夜黑风高,我要是当时一不小心滑下山坡也就算彻底交代喽!更谈不上今天略带自嘲的回忆。当然更心酸是,当年迈的老年妇女将压箱底的传家服饰(实际上是她公公和婆婆的老衣服)、也许是她仅存的一点财产卖给我们时,虎视眈眈的儿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抢过了我递给老妪的人民币,说是传给他儿子即老妇孙子的东西,老妇很无奈,呜呼!世风日下,世态炎凉兮!
在山东沂南寂静的小山村里,淳朴的民风孕育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现在好多妇女农闲以廉价的绣花鞋垫或者小工艺品来补贴生活,这里有完备的采供销一条龙流水线:工艺品收购商根据现代人喜好的图案下单给中间商订购,中间商——一位中年妇女购买布、线、网等材料发到各家绣女手上,实际上最后到绣女手上的价格已经低得难以想象。然而热情好客的主人似乎并不在乎价格的高低,请了好多朋友来邀我喝酒,第一天把我带到一个月色下令人陶醉的荷塘边,第二天带到风景秀丽的水库边,那里搭建了返璞归真的茅屋很有那么点味道,可不胜酒力的我根本无法去体味其中的韵味,很快被主陪和副陪喝得躲到水库边发晕去了,细细思量,孔孟故里连吃饭都这么讲究文化咧!而著名的彩印花布传人也就秉承传统拒绝将其绝技传给除了儿子以外的任何人,可他的儿子挣钱正酣无暇顾及,政府也无奈何之,惜哉!
云南的汉族是明代南征将士留下戍边的后代,偶遇到了一位毕生收藏民族服饰的老人,照片中的娃娃就是这位老人的儿时形象,两边站立的是其父母,典型的民国时期的装束。如今他已年届80,说话也已经有点含浑,在其收藏经历中,最坎坷的主要是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那段时间,他被红卫兵追踪到把收藏品埋在郊区田地里。现在他的收藏有数千之多,足以装备一个服饰博物馆,可是他说他的儿子并不愿意继承,所以他恳请我买下并继续传承下去,300万之巨我如何能承受?那其实就是我的梦想也!不知老人今何在?
在陕北安塞,这个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巨大的腰鼓耸立在县城边的小山上成为这个小城的象征,这也是在民歌中传唱的放养娃的地方。在这里遇到一个好心的出租司机,带着我徒步走进黄土高原深处,翻山越岭之间却也已难觅当初穿着羊皮袄的放养娃踪迹,原来是为了保持水土,政府开始提倡种植植被,禁止在山坡上放养以防破坏植被,这一禁令终结了具有西北黄土高原特色服饰羊皮袄的生命延续!
还有,在京杭大运河边发现了晾晒的老长袍,在现代化新村里寻找传统袄服,听著名民俗专家钟漫天先生娓娓道述弓鞋的传奇故事,听“布痴”蓝印花布民间收藏家陆瑞兴先生这个讲述保护民间布艺的艰辛历程,看农民收藏家——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展示其收藏的“三寸金莲”,刚从田野里劳动归来的他,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滔滔不绝的讲述以前发生在田野里的服饰习俗!令我目瞪口呆的是这位青年送我一本他撰写、编录的相关“三寸金莲”的小册子(他自费复印,来客赠送。)感触良多!
3总结
我在田野考察中访问的对象有当地文化机构、民俗机构,有民间老者,有民间艺人,有民国时期洋行买办,有民间艺术爱好者,有民间收藏家,有划船女、绣女、做手工的服务员等等,每一个地方的民风和习俗都有差异,可喜的是年长者生前是不舍得扔掉年轻时所用之物的,可悲的是汉族的风俗是老人去世后大多要烧掉其生前的所用之物尤其是衣物,困惑的是由于媒体影响使得在民间收藏传世实物索价太高,令人望而却步。我们记录了发生的故事与感受,而更多思考的是很多民间服饰对于创造了它们的人们究竟具有何种价值和意义?更多希望能有机会把自己在田野考察过程中产生的生命感悟表达出来。
首先,是对传统“雅文化”和“俗文化”共生的理解。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化从来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当然也有“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2]的称谓,其实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但并不呈现对立状态,而是互补的,民间文化是我们的人民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数千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灿烂,并且与人民的生活情感与人间理想深深凝结着。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的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民间服饰是民间文化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民俗情感、民间艺术、工艺美术等诠释的综合载体,是民间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融合。作为“俗文化”代表的民间服饰文化与作为“雅文化”代表的宫廷艺术往往是互动的。民间向往宫廷上流社会的生活,极力模仿宫廷艺术的精致和繁复,而宫廷艺术的根基仍在民间,借鉴民间的技法和艺术形式也是屡见不鲜。俗语说得好:大俗即大雅!二者的交融与共生才构成了具有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民族文化完整的文化体系。
其次,是关于民间服饰技艺的习得问题。目前看来,民间服饰技艺已经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生存的土壤,但我们如何才能有效的将传统民间服饰技艺保护和传承下去呢?著名服装评论和史论专家袁仄教授的观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即“传与习”重要意义。他认为,首先我们应该创造性地学习、继承,不应该简单地复制前辈的创造。虽然传统服饰及其技艺已经是“过去式”,但它的精神要素和其形式元素仍可以成为“将来式”。民间技艺的传习根本不仅仅是保存传统的文物,继承的不仅仅是传统的表象、简单的符号,更重要的是传习传统的精神内涵。必须认识:“抢救”和“保护”只是对传统技艺传习的第一层次,而第二层次应该“激活”“再生”,乃是对文化传统的真正意义的保护与抢救。因此,抓住地方性、传统性与民俗性的文化内涵特征,结合民间传世品实物的抢救、地方文献整理、民俗民情资料的收集、田野考察的记录等,有的放矢地归纳和总结,这样才可以实现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