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成果“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共12本)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
该课题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由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39个单位一百多位学者参加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课题的研究始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初期阶段(2001年),最初的设想是关注西部经济的开发有可能造成的人文资源破坏、文化生态失衡,希望能通过田野调查,完成一系列考察报告,抢救性地记录西部人文资源,提出人文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对策。课题为此组成了一个多学科合作的研究团队。经过6年艰苦努力,课题组完成了73篇考察报告,并按内容编辑成5部考察集(《关中民间器具与农民生活》、《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西北少数民族仪式考察》、《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蒙古村落仪式表演:“呼图克沁”》);还完成了四本考察笔记(《黄土地的记忆》、《梭嘎日志》、《陕西药王崇祀风俗考察记》、《西南山地文化考察记》);三本论著《人文资源法律保护论——以西部人文资源保护为起点的研究》、《西部人文资源论坛文集》、《文化生态与人文资源研究》);一本总报告书(《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共十三本书,四百余万字,目前已正式出版12本。
方李莉研究员为该丛书所撰序言
“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是由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完成的。课题始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的第二年,由
我们对有关西部人文资源课题研究的认识是:
一、我国西部的开发应该是一个全方位推进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来自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但在一般人的眼里,西部开发仅仅是经济的开发,经济的增长率就是最高的追求目标,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人们可能会忽视生态的问题,尤其是处于隐蔽状态的文化生态问题。文化生态的失衡,不仅使文化多样性减少,文化传统消失,人文资源被破坏,还会带来民族矛盾的激化、民族宗教的纷争等严重问题,最终也会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集中在西部的10个省、市、自治区,这里是我国文化最多样化的地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部大开发也可以说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开发。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与碰撞在所难免,解析不同民族文化的变迁历史,寻找文化沟通、交流的有效途径,并从中找到各民族文化共同发展进步的新生之路,应是课题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之一。
二、西部地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远在约一百万年前,那里就活动着元谋人、蓝田人,在二十多万年前还活动过原始的大荔人,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也都在那里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那里还是黄帝、炎帝的故土,上古时期的中国神话,一直都与这片土地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的西北地区曾是农耕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是中国经济繁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从西周到唐代,曾有十一朝皇帝在这里建都,这里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最早接受西来文化的地方。早在汉代,这一带就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随后在这条路上传来了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国的文化,这些交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流变。
同时,这一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世代相传,积累保存了各种文字的大量文献资料,各种民族的口传史记,各种形态的生活民俗、宗教信仰、歌舞音乐、戏曲、绘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心理、行为、语言和社会结构等诸方面的变迁过程,对于研究宗教和艺术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各民族世代相传的原生态文化,都极有价值。
三、西部这些珍贵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需要我们去保护的珍贵财富,同时还是中华民族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何确证我们中华民族自身的存在和存在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如果一个民族不能在文化上自我肯定,甘愿接受外在文化的文化殖民,就必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文化焦虑和心理危机,同时导致传统文化的根基遭到动摇。中国改革开放后直到今天整个社会的道德危机,其根正源于此。也正因如此,为了抵御正在形成的单边主义,各国的文化主体性正在觉醒,主张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正在成为一股浪潮,不仅是来自民间,最重要的是各国政府也在积极参与。这和以往的文物保护不一样,文物保护不代表文化的完整性保护,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文化的完整性保护。所谓的文化不仅包括了物质的部分,还包括了一个民族集体认同的价值观、宇宙观,以及道德准则等非物质部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就不再只是放在博物馆展览的死的物,而是一种活态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建构我们未来的政治、文化及经济的资源。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的研究,不仅包括了以上的政治问题,还包括了经济的问题和文化安全的问题。
如果说在工业文明时期,各个国家争夺的主要是自然资源的话,在下一轮的后工业文明时期,各个国家要争夺的不仅是自然资源,还将包括人文资源,今后人文资源是否丰富也将是一个国家国力是否强盛的标志。中国不仅自然资源丰富,生物基因多样,其各个不同地方的传统知识也异常的丰富。这种知识不仅包括了不同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宇宙观,也包括了各种手工技艺、动植物知识、气象知识、中草药知识等,这些是构成未来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这些知识蕴藏在各地的传统民间社会中,是农业文明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未来的人类社会发展中,这些人文资源都是可以重新认识的无价之宝。它们是否能完整地保存下来,并得到合理的利用和发展,是我们在课题中必须研究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正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和产生在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活用成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不仅重新模塑了当地文化,同时也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现在在世界范围内,许多民族文化以及各种民间文化呈一种复兴状态,而这种复兴,就是传统文化的复活,但这种复活并不是在实用层面上,而是在精神层面的。它是作为一种昔日的精神家园给予人们的寄托,让人们在这里看到自己的过去,或领略到不同地域的人文风光,甚至成为一种可以欣赏的活的艺术。这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讲的“一件文物或一种制度的功能可以变化,从满足这种需要转去满足另一种需要”。从功能上来讲,它不再能从制度上物质上去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但它却能从另一个层面,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去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能得到发展的根基,也是许多地方文化得以复兴的经济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人类学家所认为的,传统与变迁是对立的、习俗与理性也是对立的观念发生了转变。正如人类学家萨林斯所认为的,“晚期资本主义”最令人惊叹之处就是:“传统”文化并非必然与资本主义不相容。许多地方正在出现本土化的现代性。但是这种本土化的现代性,如何实现与如何实践,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思考。
针对这些内容,课题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西北地区人文资源的全面梳理,从而我们大概知道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有哪些重要的人文资源,其大概的分布及现存状况。这就是费孝通先生说的摸清家底,其既是一种文化的研究记录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的保存方式。为此我们建立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第二个部分是对西部不同文化类型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人文资源这个词在我们的理论文章里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但当我们将其放在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同时了解到具体承载着这些文化的群体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研究顿时会具体起来,我们会遇到许多在抽象的理论中未曾提出和未曾认识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做面的梳理的同时,还做了系列的个案研究工作,企图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所在。当笔者带着问题去请教费孝通先生时,他指出:“解剖麻雀,以小见大,这是人类学里面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一只麻雀是不能代表所有麻雀的,要多解剖几个,而且要用它们来相互比较。只要我们能科学地解剖这些麻雀,并摆正点与面的位置,恰当处理两者的关系,那么在一定的程度上,点上的调查也能反映全局的基本面貌。这么多年的学术研究,我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出真知,只有到实地中去调查研究,才能懂得什么是中国的特点,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内在本质。你们的研究要摆脱在概念中兜圈子、从书本到书本的模式,要走出书斋,在实际考察中认识西部、了解西部。”他还说:“围绕着西部的文化变迁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主题,来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考察来认识问题和回答问题,这种做法是可行的。这种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往往比从书本上得来的认识具体得多、充实得多。因为它不是从概念中推论出来的,更不是凭主观中臆想出来的,所以只要能自觉地、不留情面地把考察中一切不符合实际的成分筛选掉,它就会成为西部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即使过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当人们来翻看它时,仍然具有价值。”
费孝通先生给我们课题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我们的课题组成员虽然来自不同的人文学科领域,却能对一个共同的地域文化,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就是我们不仅有一个共同的研究目标,还有一个共同的研究方法,那就是到实地去,到田野中去,观察最鲜活的社会事实,捕捉最新的文化重构方式,感受最新的时代发展脉搏。
通过7年多的研究,课题完成了73篇考察报告,并按内容编辑成5本考察集(《关中民间器具与农民生活》、《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西北少数民族仪式考察——傩舞·仪式·萨满·崇拜·变迁》、《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呼图克沁”——蒙古族村落仪式表演》),完成了4本考察笔记(《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田野笔记》、《梭戛日记——一个女人类学家在苗寨的考察》、《陕西药王崇祀风俗考察记》、《西南山地文化考察记》),3本论著(《人文资源法律保护论——以西部人文资源保护为起点的研究》、《西部人文资源论坛文集》、总报告书《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共12本书,400余万字。
7年多来,课题组成员在西部的追踪考察,使我们亲身参与并感受到了西部民间文化的剧烈变化过程,这种变化过程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缓慢的文化变迁,而是文化在各种内在与外在力量及权力交锋中的重组或重构,在这一过程中,西部的传统文化成为各种力量和权力都在反复利用和开发的资源。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其“资源”意义远远大于或超越其“遗产”意义。因此,从“遗产”到“资源”,不是一种理论研究,而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正在进行着的、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还不能很清楚地辨别其利弊的社会实践。
课题立项不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就开始启动并迅速展开。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步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我们的课题无疑是重大的促进。因此,我们也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汇入这一保护工程,为学术界提供一个可以继续讨论的话语空间,促使这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知道,西部人文资源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很广的,以我们这么短的时间及人力、物力想完全做好是很困难的。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努力,每个人都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哪怕是为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一些思路、提供一些研究的线索也是值得的。
另外,课题结束了,我们课题的学术总指导费孝通先生却离开了我们,我们谨以我们勤奋的工作来纪念费先生,来继承他未竟的事业。
方李莉
2008年夏
该套丛书信息如下:
考察报告系列
方李莉主编:《西部人文资源考察实录》,详见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81c18.aspx
王宁宇主编:《关中民间器具与农民生活》,详见 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85c18.aspx
郝苏民主编:《西北少数民族仪式考察——傩戏·仪式·萨满·崇拜·变迁》,详见: 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84c18.aspx
方李莉等著:《陇戛寨人的生活变迁——梭戛生态博物馆研究》
董波著:《“呼图克沁”——蒙古族村落仪式表演》,详见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78c18.aspx
考察笔记系列
方李莉著:《梭戛日记——一个女人类学家在苗寨的考察》,详见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80c18.aspx
潘年英著:《西南山地文化考察记》,详见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82c18.aspx
方李莉著:《西行风土记——陕西民间艺术田野笔记》,详见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76c18.aspx
王宁宇、党荣华著:《陕西药王崇祀风俗考察记》,详见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79c18.aspx
论著系列
方李莉主编:《西部人文资源论坛文集》,详见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77c18.aspx
李东方等著:《人文资源法律保护论——以西部人文资源保护为起点的研究》
方李莉主编:《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详见http://www.artanthropology.com/n483c1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