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03年11月17日星期一,晚上9点多钟,我刚从一场连开两天、名义上有关学术其实并不完全与学术相干的会议上回到家,一身说不出来的疲惫。电话铃响了,是
那天开会的宾馆在西安来说算得上是很高级的,主楼前半部当中有一个很高的天井,天井里栽着好些棕榈树,树叶直伸到二楼阁廊窗栏外。会议间隙在这里小坐休憩时头脑尚一片糊涂懵懂,为寻开心有人便提出了一个智力测验题:这棕榈树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本是个真假难辨的时代,大家都怕当傻瓜,虽然一个个都还称得上见多识广,还是格外谨慎地打量起来;但确实难以发现这棵大树有什么破绽。那位明白人终于忍不住说出了谜底,他探身掐下一片树叶,轻轻一弯就把它折断了,然后在手中把掐断的叶子揉成干干的渣子,再搓成了细细的粉末。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他解释道:这叶子是从活树上整枝截取下来,在防腐药水中泡过,外表气孔封闭住之后,再把叶柄一一插接到这死去树干上的。我也上前折了一小片,果然是干枯脆松、徒有外表之灰绿色、一揉便粉碎了的无生命之物。于是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当今人类作伪、自我蒙骗手段之丰富、普及和高明。
其实一年半前在北京有选择地应承下数据库的这一部分课题时,就想着这是一项宜于锤炼求实存真精神的科学活动,对我的学生们是一种很好的实战磨炼。我之所以不选择“民间美术”而专门挑取了民间器具及其制作和应用的工艺技术这一部分,一则是因为它与民间美术相比虽同样具有视觉性,却更带有人类生产生活实用气息,保留着原初的造型动机和材料属性,处于文化的更核心、更根本部位;二则是我觉得就陕西这块土地而言,经过20世纪后半期的折腾,民间美术的大体情况已然清理得差不多了,而民间器具工艺相比之下则至今仍是被文化学术界关注得不够的领域,还有很多的开拓空间。按我的理解,这中间的器具是指具有实用功能的物件、工具乃至较复杂的机械组合及配套设施,工艺则包括了制作这些东西的技术过程以及运用这些器具工作的技术。这些体现着过去时代技术水平、创造能力和生产生活状态的东西,至今仍存在或者说尚留痕迹于偏僻乡村。做这个内容的课题,对于我,特别是对于我的那些几乎可以说是喝“太空水”长大的年轻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在“广阔天地”里接受民族传统文化“再教育”的机会。
不知道其他地方、其他学校、其他老师们有无这类感受,反正8年来(我1996年底回西安美术学院任教)我深为现在青年大学生自小脱离生产生活劳动,被宠惯,被应试教育牵着鼻子走和深受云来雾去、狭隘荒诞的流行文学侵蚀而震惊和不安。但事实证明,只要有好的机会、好的引导,许多新一代大学生们也是很乐意投身文化人类学艰苦细致、求真务实的田野作业当中的。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安排2000级37名同学在2002年秋由赵农教授和丁鹏勃、唐中磊两位助教带领,分三路奔赴关中农村,在20多天时间里深入到十多个县数十个乡镇数百个村庄中,搜集到大量第一手的数据、语言文字和图像资料,为完成课题组设定的多种调查表格打下了基础。本来按部就班的话也就可以了,但我忽然有一种冲动,所以在下乡回校后做检查总结时,我提议同学们不要立即投入任务性的案头制作,而先要每人、每小组对此番田野考察中自身的情感、印象、经验性的真实境况写出追记和汇报。在审读他们此项总结汇报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课题内容、扩写学术考察报告的设想,即要求同学们在完成原定整理数据卡片的过程中,再次理清思路,集中选择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问题,改进和完善调查方法,带着选定的专题目标和工作提纲,再赴田野,细致考察,拿出一篇有价值的学术考察报告来——这样我们就可能形成一股学术研究的合力,获得一项较大面积、较系统的综合学术成果。这种想法立即得到了同学们的赞同。很快,方李莉女士从课题组总负责人角度给了我们最鲜明、最及时的支持和鼓励。本来应该在2003年5月实施的,可是由于那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干扰,再调查的活动不得不推迟。当年暑假期间,第一批志愿者完成了自己的考察计划。总结这批同学的经验,至秋季即该班四年级上半学年的上半学期,逐一审查批准并促成了更多同学的专项课题考察行动,所获成绩的确是令人欣慰的。至2003年年底,经我指导修订后寄送方李莉女士的报告文稿计25篇;2004年春节后,增加为26篇。同学们考察地域范围从黄河西岸的韩城、合阳到宝鸡北部的千阳、陇县、凤翔,从北山的铜川、耀县到秦岭脚下的长安、周至、户县、眉县,大体上涵括了整个关中。各自的考察内容则从乡村居民的衣、食、住、行、手工艺制器到家族兴衰、建筑演变、生产技艺沿递、产业及其制度发展,乡民宗教活动乃至游艺玩乐皆有涉及;从考察方法上,则初步运用了文字记录、测量、拍照、绘图、作表等多种手段,基本上严格遵守了“详细调查,忠实记录”的原则。教学辅导过程贯穿了整个课题始终,其中甘苦颇多。最终他们所揭示出的,是一个很有典型意味的即将消逝的文化时空,基本上可以代表关中这块古老土地农耕文化时代的最后一幕生活全息景象。虽然同学们初涉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考察手法,不免有“初学拈针如舞棒”的地方,但他们的单纯、热情和敏锐却有很多优胜之处。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许多作者在考察报告中体现和贯穿着不仅关心经济、物质、技术的来龙去脉与当下际遇,而且关注创造这些物质技术的人的命运的思想,保持了艺术学者的本色,开始明白和实践怎么样从具体的特定的学术渠道实现自己的“人文关怀”,这是很不容易的。审读这些报告时,连我这个自以为对关中民俗生活、民间文化比较熟稔的教授,也常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叹。后来有几位不同专业的学界朋友在分别看过其中一部分稿子后曾不约而同地称道这是很有价值的劳动,索求这些稿子去作教学示范参考材料;中央美术学院的吕胜中教授甚至讲:今天能有年轻大学生下乡来做这个工作,“本身就是一件奇迹”。我闻之很受感动,既喜也为之一凛。
二
正如很多学者经常谈论的,在追求实利、比拼实力的时代中,在市场至上、消费主义盛行和大众传媒笼罩的特殊环境下,如何吸引青年一代关注人文、感受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命运是很要紧的问题;按照通常的生活规律,光怪陆离的东西或声势浩大的时潮总是最容易撩拨年轻人的心。但我们的高等教育如果不想在“大众化”的冠冕堂皇的旗帜下自我崩溃,或者说在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用趋势中还想为民族文化精英的产生留出一线希望的话,大学教学中这种“反时流”的努力是不应该丢弃的。这样的努力最重要的问题有两点,其核心点是要引导青年学生接触和认识自己民族生存的现实和根本,把自己与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而不是只追求个人前程的“脱亚入欧”;其关键环节在于如何培养大学生们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理性的工作习惯,从而融入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就拿当下我从教的美术史论专业而言,就听到过一些令人很尴尬的说词。如有人称美术史为“美术死”、“美术屎”(我的同事彭德研究员还曾以此言引入我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中,要求考生对此进行评议);也有人嘲讽说:“美术理论这个专业很好——它可以让人随便胡说八道。”撇开其中偏颇、情绪化的消极方面不论,美术史论专业自身如何克服“厚古薄今”、厚人薄己、厚远薄近及“酱缸文化”随波逐流、追潮捧星的弊病,建立充满新鲜朝气又体现严肃科学规范的学科体系,确实问题不少。在学术泡沫膨胀、拷贝便利而假冒伪劣泛滥成灾的阴影中树立起人生与治学的信念,奠定“下盘功夫”,实在是青年学者成长当中最根本性的问题。
我回到自己的母校忝列教授队伍只有不多几年,本无多少资格对高校教育品头论足,但特殊的社会生活经历给我造成了特殊的信念,因此总有些不入格的想法。能不能把美术史和美术理论教育的根基转移到当代卓有成效的文化人类学的土壤中?这种念头曾久久在我心中萦绕盘旋。对西安美院这头一届史论专业本科生,在第一学年里也特意安排过文化人类学这门课程,但对于进一步的实验,我却始终未拿定主意或者说没能找到合适合法又有力的借口。直到这一次由科技部资助的“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的课题,我才下决心抓住这个机会。那么,在前面说到的“反时流”的两个问题点上,我们可做的事就是一方面创造一个机遇,帮助他们摆脱“幼稚化”的倾向,也改变一下旧有的静态的书斋式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营造一种团体氛围,消融他们“拒绝性”的冲动,让他们保持一种旺盛的迎接挑战的热情和崭新视野中的探求精神,在做田野的跋涉和摔打之中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信念,走上正确的学术之路。
三
年轻的生命在成长中第一是需要赞赏的,第二是需要鞭策的,第三是需要宽容的。这是我在具体组织和督导同学们从事考察及这批文稿撰写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在这第一点即对年轻生命成长中的赏识上,我应该特别感谢方李莉女士,因为从一开始她就不断地以很温暖的态度给这些青年学生以很多的鼓励、很好的指点。特别是她一再申说,这些年轻人眼睛中看到的和我们上一代人看到的不一样的东西,其实是很好、很有意思、很值得在文稿中注意保持着的。没有方李莉女士的总课题策划,没有她多次从北京来到西安给同学们面对面地具体指导,没有她对同学们各阶段劳动成果的充分欣赏和毫无矜持作态的肯定,没有她后期审稿付出的大量劳动心血,没有她特地张罗这部集子列为总课题系列著作文集中的一个专集(2004年4月,已有26篇收入课题组编辑的《西北人文通讯》总第二期内部交流),这部分劳动成果一定不会如此顺利面世。
在有关第二点即年轻的生命在成长中是需要鞭策的这点上,我得主要批评一下自己。引导一个大学生集群的研究队伍,不同于指导单个或小批量的研究生论文写作,因为对象水平和规模不同;也不同于平常的授课和学术讲座,因为标的、性质不同,要取得大面积作业的实际成效。我相信中国农民祖辈的智慧总结:“鞭子打的都是快牛。”我们这个大学生集群队伍当中确实需要而且确实涌现出了这样一批“快牛”,他们的考察、撰写行动走在全班前边,试验性吃力最大,接受老师剖析式的批评也就最多、最严、最重,对整个队伍的步伐起到了带头作用。如书中《黄河岸边的制秤世家》、《水呀,水》、《关中的饸饹机》等报告的作者,就是在酷热的盛暑,放弃了回家探亲休息的假期,吃了很多苦,完成了自己的专题考察作业,保证了第一批文章提前完成,为全体队伍树立了榜样,也从心理上奠定了整个工作的基础。
就整个队伍中多数情况而言,严格的批评把关和细致具体的指点启发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由于课题的新鲜性、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及教学双方的经验差异,这种批评、启发与后来的再深入探讨乃至推翻、修正常会反复发生。在这种反复滚动的推进中得到的益处,从同学方面可能主要在于调查访问中对重要问题的鉴识与发现力,以及在围绕那些重要问题展开调查当中采集资料特别是关键性资料方面的细致、准确、周备能力的磨炼。为此,有些同学实际上反复下乡达四五次之多,而且是自觉地刷新追踪线索、扩大调查地域范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书中《叮叮当当打铁匠》、《编在凤翔》、《作为乡里文化的游戏》、《木匠当代诸生相》等篇的作者即是其中几位代表。
至2004年7月初,同学们最后修订完成的报告达到29篇。其中几篇迟出甚至几度欲放弃的文稿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也达到了相当的学术程度。这些作者,特别是《寺坡、庞留等乡村民居的百年历史变相》一文的作者,其付出的努力就本人而言是超常的:他们多是三易其题,九改其稿,费了很大劲,但其中的收藏与体验恐怕也会是难忘的。做学问绝不等同于读死书、抄古人,对课题本旨、方向的明晰辨识与冷静把握,学会从大量生活原始记录中摘理归纳有效素材、组织逻辑顺序,还有进一步增强视觉感受表达、物体结构理解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基本功培养训练,也许不光为这些作者,也为更多同学再次做出了活生生的提示。其实在严肃与严厉的外表下,我从内心里是很感谢同学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的,因为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看,我要求他们的确实已经有点“过分”了。
第三点即年轻的生命在成长中需要宽容,就这一点我要高声赞美西安美术学院多年来形成的在学术问题上宽容大度的优良校风。还在2003年上半年我已意识到,要让同学们安心做好这次课题,即使仅从时间安排上考虑,也得把这篇考察报告当成学士论文对待了。我也相信同学们这次的考察报告就学术含量和社会价值而言起码不会亚于一般正统的“学士论文”,而且我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认真思考,从我们身处的实际情况看,真应该用学术考察报告来取代“学士论文”!但院方会如何考虑呢?我免不了时有担心。在2004年春,全院毕业工作检查会上,面对这种选材上显然偏离了常规的美术史论研究范围,又以考察报告的文体替代“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有结论”(天知道有些论点、论据乃至结论是打哪来的)的论文格式,虽然存在一些质疑的意见,但身为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的杨晓阳教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处理方式的合理性和独特价值,从基本方向上给予大力肯定:“民间艺术、民间文化属于我院四大学术研究方向之一”,“结合国家课题搞毕业论文写作,这件事情做得好!”正是这一肯定,统一了各委员们的意见,成为鼓舞该班毕业生安下心来集中精力改写好这批考察报告的动力。
四
同时我也要称赞我的同事兼知友程征教授、钱志强研究员、赵农教授、王非副教授、范淑英副研究员及马晓琳、丁鹏勃两位讲师,他们同样以宽阔的学术胸襟和注重科学规范之核心精神的态度,对同学们这些作品给予了热情的称赞,还有十分中肯的评审、指导。他们从不同的学术专长角度,无私地对同学们的报告文稿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修改补充建议,在平等的层面上就其中牵涉到的具体方法、规范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这种严肃而又宽容的学习与讨论气氛中,学术建设上受益最大的其实就是对人文科学课题考察报告写作方法上的探索思考。我曾对同学们讲过,由于郑重严肃地思考和讨论你们的报告,我们可能正在共同探索一种新的文体!比如我体会到,这种报告既需要保持第一人称主动地追寻线索,又要抓得住一个个科学实据(包括线图、表格、摄影及图下附文)的关节,必要时应考虑设置正文之外的“链接材料”;既要穿插利用被访者的口述资料,又要能形成探索问题的层次、骨脉;既要充分体现环境、对象造成的乡土气息,又要结晶成严谨的学术文本的逻辑;它不能排斥对物态、环境、情景甚至人的心理活动的描述,而又要坚决杜绝主观想象臆造和夸饰。这就是说,它既不等同于纪实报告文学,不等同于议论文,又不等同于考古发掘报告,不等同于社会学的调查报告,不能是完全冰冷僵硬枯燥的。面向传统文化的考察报告,必须是能容纳人文情怀,能激起广大读者阅读兴趣而又充满着严肃的研究问题精神;既忠实周详地记载各种生活的实在事件、样态、数据,又包藏着十分严密的历史科学构架,因而最后形成的是一种复式结构的文献。这个探索虽然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但任务毕竟是明白了。
人常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生活向我们证明:生命之树只有在田野里而不是在宾馆的天井里才是真实的生命。在“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及“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的吸引下,与方李莉女士及她总领的这两个课题组各位同志的协作使我备感愉快,因为我们做了件栽培田野生命之树的事。现在,我诚恳地期待着更多朋友对这些年轻的“绿树”给予欣赏,也给予批评指正,尽管他们还显得很稚嫩。
王宁宇
2004年7月于西安美术学院
目 录
木匠当代诸生相——周至、户县木作行业调查 …………………… 刘 怡1
叮叮当当打铁匠 ……………………………………………………… 宋向红13
合阳县夏收机具考察 ………………………………………………… 王婷婷26
黄河岸边的制秤世家——韩城传统制秤工艺及其生存状态 ………… 孟凡行38
白杨林后的“簸箕村”——合阳县和阳村考察记 ………………… 潘 心59
扎笤帚小手工业的三种类型——凤翔、千阳、陇县考察记 ………… 庄会秀74
编在凤翔 ……………………………………………………………… 常 艳88
终南山下的手工纺织机——周至、户县几个乡村的调查 ………… 尚静文98
关中的饸饹机 ………………………………………………………… 杨 涓106
合阳农村家常饭食录 ………………………………………………… 王欧阳121
西府豆腐制作:从老到嫩的三部曲——以凤翔、陇县为考察范围 … 马 艳131
凤翔、千阳、陇县乡村民居——小地域演变的样态及原因研究 …… 撒小虎142
寺坡、庞留村民居近百年间的历史变相 …………………………… 王 娜160
渭北农家的仓储 ……………………………………………………… 魏 华176
在没有电的日子里——凤翔县、麟游县几个乡村的灯具考察 …… 曹建富191
水呀,水——对渭南塬上几个村镇水设施的追访 ………………… 何卫平202
消逝的老水车 ………………………………………………………… 孙晓娜222
豆村大蜡考察与研究 ………………………………………………… 王 阵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