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风土记目 录
第一部分 黄土地的记忆 ……………………………………………………… 1
一、引子 ……………………………………………………………… 1
二、考察前的准备 …………………………………………………… 2
(一)资料的准备/2
(二)决定考察路线/3
(三)到达西安/3
三、进入黄土高原 …………………………………………………… 4
四、洛川民俗博物馆 ………………………………………………… 7
(一)桑耕厅/8
(二)民俗厅/9
(三)婚俗厅/10
(四)洛川人的传统教育/12
(五)洛川的皮影戏/14
四、洛川县凤栖镇谷咀村考察 ……………………………………… 16
(一)屈延军一家/16
(二)过时的农家器具/18
(三)村中的平常人家/20
(四)洛川面花/22
(五)正在逝去的手工艺术/24
(六)村中工匠的命运/27
(七)民族杂居的遗迹/29
六、安塞之行 ………………………………………………………… 32
(一)安塞的土地/32
(二)安塞文化馆/35
(三)一场偶遇的婚礼/36
(四)剪纸能手侯雪昭的家/46
(五)安塞剪纸/49
(六)安塞腰鼓与闹社火/56
(七)安塞的葬礼习俗/58
七、郭塔村考察 ……………………………………………………… 63
(一)农民艺术家薛玉琴的家/63
(二)陕北窑洞的魅力/67
(三)山里的年青媳妇/71
(四)薛玉琴们的剪纸和绘画/73
(五)郭塔村的农民/78
八、陕南之行 ………………………………………………………… 82
(一)汉中地区的戏剧/82
(二)罐罐窑村的考察/86
九、尾声 ……………………………………………………………… 91
第二部分 小程村民间艺术考察记 ………………………………………… 93
一、引子 ……………………………………………………………… 93
二、小程村的大年三十夜 …………………………………………… 94
三、小程村的历史遗迹 ……………………………………………… 97
四、村里爱美的婆姨们 ……………………………………………… 101
五、山歌里的村民世界 ……………………………………………… 103
六、结束语 …………………………………………………………… 105
第三部分 陈炉镇民间陶瓷考察 …………………………………………… 108
一、炉山不夜 ………………………………………………………… 108
二、陈炉窑户 ………………………………………………………… 110
三、陈炉的窑火不再红火 …………………………………………… 113
四、陈炉镇的历史追述 ……………………………………………… 115
五、终结与未来 ……………………………………………………… 119
后 记 ………………………………………………………………………… 121
后 记
这本《西行风土记》,是我于2002年至2004年之间三次到陕西省的陕北陕南关中地区考察时所做的笔记。至今才被整理出版,中间隔了很长的时间。客观的原因是因为这些笔记并不是独立的,是为了完成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而下去考察时顺便写的,主要是为了完成课题所需的数据库资料,笔记只是其中的副产品。但到课题验收时,将这些陆续写成的笔记汇在一起,觉得还很有意思,真实地再现了我当时所看到的农民生活,以及课题所要考察的民间工艺的生存状态。其实这也是课题研究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的西北是黄河的源头,也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又是最早接受西来文化的地域,还是不同民族的居住区。以前我通过文献,通过博物馆的实物了解过这些地方的文化,但我从来没有到这些地方长期居住,以切身体验当地的文化。其实与文化关系最大的就是人,文化是被人创造的又是被人在使用的,所以要了解它首先就要了解生活于其中的那些人,观察那些人如何在他们的生活中运用并创造这些文化。在考察中,黄土高原上的沟沟峁峁、梁梁道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曾在农民的窑洞里和他们同炕居住,同桌吃饭,一同行走在黄土高原的川道中,有时甚至以为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以前我虽然也做田野,但考察的都是城镇中的工匠,从来没有那么久地和农民们生活在一起,也从来没有那样深入地了解过农民的内心世界,了解过他们生活中的需求。有人说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的问题,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农民,对中国的文化就不能真正吃透。我赞成这样的说法,而且也切身体会到,近七八年来,由于和农民们的长期接触,我的学术追求和学术理想以及对世界的看法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对我近年来许多论文的观点形成,以及近来所写的几部专著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这本《西行风土记》是我到西部考察的最初的收获,也是我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开始。我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做这些考察,有机会写这些笔记,它给予了我人生极大的充实。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的是费孝通先生,因为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的。那两年,每当我从陕西考察回北京,都要带上考察时拍的照片和录像给他看,给他讲我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每次都饶有兴趣地听着,还不时地插话。记得在我到小程村考察时,他生病了,一路上我都非常担忧,生怕回来后再也见不到他。回来后,他果真住进了医院,我将我考察时的所见所闻说给他听,但他已经听不清楚了。我知道他一生最关心的就是农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农民如何才能摆脱贫困的问题。现在,在他指导下的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课题完成了,我们所写的、许多记录了当今西部农民的文化与生活的书都在陆续出版,但他已经不在了。他再也不能用他的智慧的语言和思想为我们点评与指导了。但正如他所说的,他的思想已被融入了生生不息的人文世界中,在这里我们还能与他的思想交流,还能在心中不断地纪念他。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曾和我一起同行去考察的课题组成员和家人。第一次到陕北和陕南考察,同行的是课题的秘书张红萍和研究戏曲的专家刘文峰,一路上我们分头记录、拍照和拍录像,合作得非常默契。第二次到陈炉镇考察,课题的秘书换成了付京华,在考察中她帮我拍照片和处理学术以外的许多事情,减轻了我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第三次到小程村做考察,由于是春节,没有人和我同行,只能是我的丈夫陪我一起去,一路上他帮我拍了1000多张照片和几十个小时的录像,几乎记录了我们考察的所有过程。没有他们的同行,我的考察是很困难的,尤其是要完成数据库资料的收集,其中不仅需要文字资料,还需要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个人的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还要感谢学苑出版社,感谢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的刘丰先生。
方李莉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