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的显影:彝族撒尼人阿诗玛文化的传媒人类学研究》
巴胜超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内容简介: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彝族撒尼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中叙事长诗《阿诗玛》、电影《阿诗玛》和舞剧《阿诗玛》被誉为“中国20世纪诗歌、电影、舞蹈作品的经典”。很多人都在寻找阿诗玛,我也是其中之一。当我开始找寻阿诗玛时,对阿诗玛的最初印象已是20年前的事情了。1990年,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学校组织春游,目的地就是现在被称为“世界喀斯特的精华,中国阿诗玛的故乡”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在记忆的底片中,我们这群不足10岁的孩子,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坐着惟一一班开往县城的东风牌大巴车,从早上7点出发,颠簸了5个小时后,终于到达了石林。进入景区后,在导游们的鼓动下,女孩子们头戴五彩包头,男孩们腰挎宝剑,在小石林风景区的阿诗玛景点,与阿诗玛石峰合影留念。当我们再次颠簸5个小时,在深夜12点回到家后,有些疲惫的我躺在床上,想着的不是阿诗玛,而是从《路南民间传说故事》中读到的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其大致内容如下:
从前,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小伙子,家境贫寒,父母早逝,被迫在地主家当长工,地主家养了很多牛羊,他每天都要上山去放牧,但是草场很少,水草并不丰美,到冬季,草木枯萎,牛羊根本吃不饱。一天,他在一处陡峭的石崖上看到一大片绿草,于是艰难地爬上石崖,将绿草割下来给牛羊吃。第二天,他再次到石崖下放牧,奇怪的是,石崖上又长出了新鲜的绿草。这样日复一日,被割掉的绿草总是在第二天再次长出,小伙子再也不用为寻找放牧的草场发愁,牛羊也被喂得膘肥体壮。地主心生疑惑,小伙子道出了石崖上不断长草的秘密。地主想,这肯定是个生财的宝地,于是叫小伙子带着家丁来到石崖,在石崖上挖到了一个石头做的盆,在这个盆中放入任何东西,第一天被取出后,第二天又会长出完全一样的东西。于是地主将金银财宝放入盆中,第二天石盆中又长出同样多的金银财宝,而地主为了独占宝盆,将小伙子杀害。之后,当地主将所有的家财放入宝盆,等待第二天能取出更多财富时,宝盆不再显灵,所有的金银也变成了不值钱的石头。
20年前的我,笃信在石林的某个石崖上,肯定有这样一个具有“复制”功能的石盆。20年后,传说中的石盆并没有被找到,大多数人希望拥有的这个具有“复制”功能的石盆也不可能真的存在,但是原本不值钱的石头,这块矗立在石林景区的阿诗玛石峰,每年就能为石林创造近10亿的收入。20年前鼓动我们拍照留影的导游已难寻踪影,景区的规划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每天还是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头戴五彩包头,腰挎宝剑在阿诗玛石峰前合影留念。
20年前,“阿诗玛”对我而言只是一个不大吸引我的普通“名词”;20年后,“阿诗玛”已经以“阿诗玛文化”的面目,吸引着游客、学者等群体的关注。作为一个关注民族文化变迁的传媒研究者,我之所以对“阿诗玛”感兴趣,不仅是因为成长经历中对“阿诗玛”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因为作为一个并不是人为刻意编写的、广为流传的民间叙事文本,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所串联起来的“传播与文化变迁”的论题。人类传播历史发展所经历的口头时代、书写时代、印刷时代、电子时代和网络时代,在阿诗玛文化中均能找到相应的传媒文本:口头传唱的《阿诗玛》、彝文书写的《阿诗玛》、文字印刷的《阿诗玛》、影视文本《阿诗玛》和网络空间的《阿诗玛》,虽然《阿诗玛》不是惟一的跨越人类传播各历史形态的文本,但其变迁历史所呈现的丰富的文化事项,为“传播与民族文化变迁”的论题,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入口。
在民族文化发展、变迁进程中,“阿诗玛”作为一个文化符号被不断创造和利用,有哪些媒介形式介入其中?各种媒介是如何对《阿诗玛》进行塑造的?这些传媒形态的传播者是谁?接受者是谁?传播的内容是什么?与“阿诗玛”相关的很多问题都能被提出:一个少女是如何进入彝族撒尼支系的口头传说的?她为什么会被命名为“阿诗玛”?阿诗玛是什么意思?她长什么样子?她如何成为叙事史诗的主角?在诗中她经历了怎样的生活?撒尼人、毕摩、来自异乡的传教士、汉族知识分子、影视工作者等人群是如何来描述“阿诗玛”的?阿诗玛如何从撒尼民间走向汉人组织,从少数民族文学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视野?其进入后的境遇是如何的?当本属于撒尼人的传说被异文化介入后,在《阿诗玛》叙事长诗文本、电影文本、绘画文本、电视剧文本、广告文本、戏剧文本、网络文本等文本形态中,《阿诗玛》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变的又是什么?在旅游经济的社会背景下,阿诗玛是如何从一块石头变成穿着撒尼传统服饰为游客导引的阿诗玛导游的?等等问题都连缀起了“传播与民族文化变迁”的大论题,而这些发问还可以从文本空间扩展到社会历史的文化时空,在撒尼人的文化、彝族文化和汉文化的背景中考察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与媒介的变迁历程。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诗玛的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故事,更确确地是,故事背后的观念。讲述在时代变迁中,阿诗玛文化的变迁、人们思想的变迁。总之,跨越单一传媒的研究分析,从整体性的传媒对“阿诗玛”的呈现以及传媒与阿诗玛文化语境中撒尼人的日常生活为观察点,在通过各种“传媒”对“阿诗玛”的“中介化”言说中,关注“阿诗玛”的文化变迁,透析文化变迁后面人们的观念变迁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具体而言,“阿诗玛”通过传媒的形式包括从广义上的说话、写作、姿势、表情、服饰、表演和舞蹈,到从广播、电视、报纸、书籍、照片、影片和唱片在内的各种大众传媒形式。本文将“阿诗玛”与各种传媒形式的嫁接与互动作为研究文化变迁的路径,将各种关于阿诗玛文化的讨论聚焦于传播语境,探讨传播与文化符号之间的书写策略和文化话语的变迁。
作者简介:
巴胜超,男,博士,副教授,致力于传媒人类学(MediaAnthropology)研究、人类学影片摄制,现为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