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羌文化走访笔记”出版
书名: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
著者:李祥林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时间:2014年4月第1版
ISBN:978-7-5531-0404-1
字数:300千
定价:49.00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0YJA850023)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成果
目录
前言
立春之后汶川行
禹迹·羌风
景观·锅庄
饮食·刺绣
罗浮山寻羌散记
羌山·羌城
羌风·羌迹
羌民·羌红
灌县老城觅羌迹
西街·古道
居民·羌迹
二王·大禹
传说·民歌
河鱼·古瓷
南宝山上新羌寨
木梯·夕格
碉楼·纳察
白石·火塘
衣着·刺绣
释比·歌舞
种茶·挖药
语言·上学
巴夺寨见闻二三
村寨·碉房
医者·释比
婚俗·民风
祭台·电炉
吉娜寨和巴拿恰
丫丫·吉娜
建筑·旅游
民艺·俗信
永昌·安昌
茂县坪头村掠影
新居·老屋
广场·庙子
图经·端公
民歌·羌谣
秦巴山区古羌州
汉源·羌州
展馆·景观
古迹·民艺
夬儒节上看羌戏
村寨·节日
释比·羌戏
剧本·演出
附录一:日记摘抄
附录二:文章选辑
后记
前言
从文化人类学讲,此书是笔者走城镇访村寨的“田野笔记”。书中内容,都跟一个自甲骨文以来便有记载、在今天更由于那场大灾难而让人牵肠挂肚的族群相关,这就是“羌”。
翻开《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8辑(2009年8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专栏“汶川地震与文化遗产保护”。该刊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四川大学中文系及汉语言文学研究所主办,在学术领域有良好口碑。作为“人文救灾”的学术体现,本期“汶川地震与文化遗产保护”专栏是特地为“5·12”汶川地震周年祭设立的,应编辑部邀请,我为之担任学术主持。其中,共收入8篇论文,作者分别来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文章有《释比·羌戏·文化遗产》、《值得关注的羌族释比图经》、《灾难与民族村落——以甲居藏寨和桃坪羌寨为例》、《地震灾害对文化遗存影响与文物抗震保护的历史经验——以四川平武报恩寺古建筑为例》、《道家文化与青城山·都江堰文物古建筑的防震抗震设计》等等。“5·12”地震周年祭前夕,该专栏组稿完成后,我作为栏目主持人撰写了如下文字: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场震级为8、烈度达11的惊天动地的大地震,把全世界的关注目光骤然引向中国,引向中国西部四川。在不到三分钟却狂烈异常的大地晃动中,从汶川、理县到茂县、北川,从彭州、都江堰到绵竹、什邡再到青川、平武,山体崩裂,河流堵塞,道路阻断,城市毁灭,村寨坍塌。突如其来的巨大自然灾变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空前劫难的同时,也把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这大课题倍加严峻地提到国人面前,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从羌区、藏区到汉区,从二王古庙到大禹故里,从羌绣之乡到年画之村,从道教圣地到佛教寺院,从石砌碉楼到杉板民居,文物古迹损坏,从业人员伤亡,尤其给文化领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痛。
在当今多民族中国的版图上,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北岷江上游,是羌人的主要聚居地,“5·12”大地震的中心区域恰恰就在这里。在此山高谷深的地震活跃带上,其族名见于甲骨文记载、历史上被称为“西戎牧羊人”的羌人可谓是这次灾变中受伤害最严重的族群,古老悠久的羌族文化遗产亦遭遇到“迎头的摧毁性打击”(冯骥才语)。作为“地方性知识”(localknowledge),羌族有丰富的口述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羌笛、羌绣、羌碉,花灯、铠甲舞、多声部民歌,以及人称“刷勒日”的释比图经,跟原始宗教和民间仪式有重要瓜葛的释比戏剧,等等。在此以口头为传播渠道、以民间为存活场域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积淀着羌人的历史,结晶着羌人的信仰,映射着羌人的情感,凝聚着羌人的生命。文化人类学格外看重“口述传统”(oraltraditions),尤其是在多民族聚居的中国和高扬文化多样性的今天,研究像羌族这种迄今依然是有语言无文字的族群更是如此。然而,坦白地说,长期以来由于种种缘故,我们大家对羌族这份濒危度不可谓不高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家底,至今不但谈不上了如指掌,甚至还有许许多多的课需要补上。“羌去何处?”这并非空穴来风的提问,实实在在揪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地震灾变伤害着我们的肉体、折磨着我们的精神,但也激发着我们的社会良知,引动着我们的文化思考。看看本栏目这组文章,它们都是在地震发生不久,便从身在灾区的作者们笔下诞生的。也就是说,在余震不断的日子里,当灾区大多数人尚未从惊慌失措中回过神、静下心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尽己之力展开“人文救灾”的行动,而且及时捧出了各自的研究心得。“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一周年,至今读者从文章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作者们以“人文”加入“救灾”行列时的怦怦脉动。本栏目文章,有的研究备受世人关注的地震灾区羌族文化的保护问题,有的则着重研究地震灾害与古建筑保护的问题。地震灾害是导致文物损毁的一个重要因素。梳理历史上地震对文物的影响,探究文物防震抗震的保护措施和智慧,将有助于减轻地震灾害对文物的破坏。文章以青城山、都江堰等地文物古建筑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这些文章篇幅不同,视点各有选择,论述的文化遗产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但总的说来,皆是有调查有分析,有呼吁有反思,言之有物也言之有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论文作者们没有沉溺在苦难带来的伤痛之中,也没有让苦难和伤痛钝化自己作为知识者的思维,而是以积极的姿态面对苦难,通过认真的经验总结和理性析说,在传统与现代对照的坐标中提醒大家去关注文化遗产中积累的祖先智慧和“祖先的方法”,去重视看似简单乃至粗陋却行之有效的“民间知识”,并以此作为当今中国乃至当今世界日益加速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某种有益提醒。
走访川西北羌族地区,对包括释比戏在内的羌族民间文化的关注,在我已有多年。2002年9月,省上有关部门邀请专家学者赴岷江上游调研民族民间文化,我们走访了阿坝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理县和汶川县。事后,由我执笔写出《岷江上游民族民间文化考察报告》,上报给省委、省政府后,“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了参考的依据”(1)。这篇调研报告,对于羌族的语言、服饰、刺绣、建筑、歌舞、戏剧等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问题多有论述。此外,作为傩文化研究成果,国内出版过两部省级傩戏专志,这就是《湖南傩戏志》和《四川傩戏志》,后者2004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1998年底,四川省傩文化研究会第六届年会在成都召开,该书编纂之事在与会代表建议下形成一致意见,上报省文化主管部门后得到批准,被视为“《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纂工作的延伸与继续”。笔者作为编委会成员、编辑部副主任,参与了《四川傩戏志》的编撰及统稿工作。该书“剧种”部分收录27个种类,第三个即是“释比戏”。书中还在“剧目”、“表演”、“音乐”、“陈设造型”、“演出习俗”、“轶闻传说”等部分收入了有关羌族民间戏剧文化的内容,我们的想法是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多提供信息。2007年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2),是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而经我建议和组稿,该书也有了关于四川藏戏和羌戏的篇章。
“5·12”汶川地震的发生,更推动了我为羌族文化呼吁和去羌族地区走访。2008年6月19日,由冯骥才先生入川发起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四川工作基地成立暨专家调研工作会”在西南民族大学召开。我作为工作基地专家委员会成员与会,并结合近年来参与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评审工作的实际,就抢救保护羌族民间戏剧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发言。继而,在8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的《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一书中,收入了拙文《羌族戏剧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保护》和《为边缘化的羌族民间戏剧呼吁》。2008年以来,我连续在《民族文学研究》、《民间文化论坛》、《民族艺术研究》、《文化遗产》、《中外文化与文论》、《东南大学学报》、《阿坝师专学报》、《成都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史杂志》、《羌族文学》以及韩国《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羌族民间文化研究的论文,如《不可忽视的“小传统”——从灾后羌民迁居问题说开去》、《羌族民间文学中的女神崇拜和族群意识》、《川西北尔玛人祭神驱邪的民间仪式戏剧》、《羌族民俗文化中“卍”或“卐”字符号的多维审视》、《独具特色的川西北藏羌戏剧文化遗产》、《大禹崇拜在川西北羌族地区》、《释比·羌戏·文化遗产》、《莫把释比称端公》、《神秘“天书”谁能识》等。同时,我撰写的羌族文化研究文章亦刊载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羌族文化信息网”、“中国艺术人类学网”、“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中国羌族网”、“中国民族宗教网”、“四川大学哲学研究所网”、“羌族文化数字博物馆”、“四川社会科学在线”、“国家文学信息网”、“中国民俗学网”、“中国傩文化网”、“北京文艺网”、“戏剧研究网”、“传播学论坛”、“西羌第一博”、“国学网”,等等。
2006年以来,我所带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生,相继有以羌历年、羌族释比文化、羌族地区牛崇拜等为题目做毕业论文的;我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也涉及羌族民间诗歌、羌族民居建筑、羌族羊皮鼓舞、灾后羌寨旅游发展等方面的话题。这些研究生和本科生,都在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的结合中完成了论文。2010年5月,我申报了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的羌族民间文化研究”,次年11月得到批准,编号为“10YJA850023”,迄今已发表若干论文并形成了25万字的专著。眼下这本《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是我在完成该项目过程中的又一产品,得到课题基金资助。书中所录,是“5·12”汶川地震后本人实地走访的见闻、感受和思考,区域包括羌文化核心地——汶川、理县、茂县和北川,以及有羌族移民和羌文化分布的邛崃、安县乃至陕西宁强等,而时间在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之间。书中各篇笔记,大致按照时间先后排列,随文配以走访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此外,又从近些年我关于羌文化的日常简记和相关文章中再撷取若干作为附录,供读者朋友参阅。学界有“不浪费的人类学”之说(3),我在完成以上教育部课题之论文及专著撰写的同时整理出版了这部“田野笔记”,庶几也接近人类学家所提倡的“不浪费”精神吧。
今年是“5·12”汶川地震后第五个年头。4月20日,农历“谷雨”,早晨8点02分,头天晚上睡得较迟的我刚刚起床,一阵剧烈摇晃使人站立不稳,大地震又发生了。顿时,惊恐的人们奔出楼房,涌上街头,手机也打不通了……随即得知,让成都市民感觉强烈的这次地震,震中就在雅安市芦山县太平镇,官方公布震级为7,震源深度13公里。“芦山”,还有因山体滑坡而阻断道路的“宝兴”,这些熟悉的地名所在,如我走访南宝山移居羌民的笔记所述,是历史上“青衣羌”分布的区域。这些山区县份,与汶川、青川同处于龙门山地质断裂带上,如今再受重创。从国务院到省、市、县,一场调动各方力量的救援开始了,我所在大学的医院也接纳了灾区的重伤员……“4·20”,又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此时此刻,整理笔记出版本书,其意义不同寻常。
我承担的上述教育部课题(10YJA850023),按照规定时间完成了,但我对羌文化的关注、走访和研究,还在继续、继续……
注释:
(1)《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大事记》,载《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
(2)王文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3)庄孔韶《“不浪费的人类学”——寻求影视人类学摄制的新理论》,http://carws.xmu.edu.cn/ylsh/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3。
——2013年12月于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后记
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时间,由我承担的“民俗事象与族群生活——人类学视野中的羌族民间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YJA850023)这课题于2013年12月准时完成了。根据项目申报书,用于结项的书稿名称与课题名称一致,全书以理性阐释和学术论析为主,包括“白石象征与族群代码”、“民间禁忌与生态意识”、“女神故事与集体记忆”、“释比名实及生存现状”、“神奇经典与文化遗产”、“民艺符号及原型透视”、“世俗场域和神圣空间”、“节日文化和当代展演”等15章,共有25万字左右。马年(2014年)春节前后,四川大学邀请五位专家对结项的书稿进行通讯鉴定,专家们分别都给出了“优秀”等级的评价。
借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我在完成以上专著的同时又得以出版了这本《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作为所承担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也就是说,针对该课题,实际上我写成了两部关于羌族文化的著作。尽管二书写作的方式不一样,呈现的内容也有区别,但彼此有关联,是相互映照的。先付梓的这本《城镇村寨和民俗符号——羌文化走访笔记》,得到了当年曾在同一艺术研究单位共事的李远强兄的帮助,在他的热心张罗下,此书交由巴蜀书社出版并由四川弘扬文化有限公司负责设计、印制等事务。谢谢他们!说到这里,不能不感谢责任编辑李嘉女士,她的认真负责使书中避免了好些行文疏忽的毛病,为拙著增色不少!本书配上了160多幅图片,这些图片不仅仅是我行走四方的影像记录,其本身作为“图像民俗志”资料也值得读者留意
最后,要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对我完成课题以及出版本书的经费支持,感谢我所在的四川大学对此课题的关注和管理,感谢社会各界朋友对我从事民族文化研究所给予的帮助以及为我前往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考察所提供的方便,更要感谢多年来我在羌文化分布区域走访过的地方和人们。
——2014年3月于锦城西淡然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