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约翰•奥莫亨德罗:《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日期:2013-06-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文化人类学实用导论》

《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内容简介
在现今这个多元世界中,学习文化人类学能让所有学生洞悉、探索我们置身其中的千差万别的世界。本书将人类学家的思考方式归结为11个问题,每章都以作者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亲身经历开篇,并在文中进行详细剖析,生动地讲述了人类学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人类学研究人类行为和观念的 方法,学会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本激动人心的新书引出了文化人类学思考方式的核心方式,并通过十一个问题让它们浅显易懂,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这些问题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每个简短章节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并附有练习和课堂演示,是一本上佳的人类学通识教科书。

《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作者简介
约翰•奥莫亨德罗(John Omohundro),纽约州立大学波茨坦分校人类学系杰出教学教授。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2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族群关系、社会网络、灾难影响、环境人类学。代表作《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此外还著有《人类学的事业》等。

人类学入门

作者: 约翰•奥莫亨德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译者: 张经纬 / 任珏 / 贺敬
出版年: 2013-4
页数: 469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220443

《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目录

一个愿望和一个梦想(代译序)
前言
本书的使用 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章 什么是文化?概念性问题
第二章 如何了解文化?自然性问题
第三章 这种实践与观念的背景是什么?整体性问题
第四章 其他社会也这么做吗?比较性问题
第五章 这些时间与观念在过去是什么样的? 时间性问题
第六章 人类生物性、文化与环境是如何互动的?生物-文化性问题
第七章 什么是群体与关系?社会-结构性问题
第八章 这意味着什么?阐释性问题
第九章 我的观点是什么?反身性问题
第十章 我在下判断吗?相对性问题
第十一章 人们怎么说?对话性问题
结语 合而为一
词汇表
参考书目

《人类学入门--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一个愿望和一个梦想
(代译序)

好几年前,在我刚刚开始从事人类学作品翻译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我想以一本导论教材作为我结束翻译经历的标志。因为在我最初迈入人类学知识森林的时候,跨专业的背景让我天然有一种“知不足而后勇”的动力,为了弥补不足,多多涉猎各类导论(概论)教材是我自学时颇下一番功夫的“捷径”。虽然我们往往因为对诸如医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发展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等某一分支的兴趣,走进了人类学知识的森林,但要在这座森林中走得更远,在树影幢幢的林中,找到那条通向光明、豁达的“林中路”,就需要我们从对一棵植物的喜爱,转化为对整座森林的热爱。
而一本出色的导论教材,正是这样一本人类学“知识森林”的GPS地图:让我们知道前人奠基的知识探险之旅已经为我们扫清了哪些障碍,哪里已经开辟为通途,哪些区域尚未探索,前辈们在哪些地方曾经陷入激烈争论(甚至徘徊不进),之后提出了哪些富有启迪的建议,决定向哪些未知的方向尝试探索。一本出色的导论教材能让初学者在最短的时间里(不带偏颇地)建立起对学科的全面认识,当然,如果能相继阅读几本教材会更有收获,因为编写者的不同,使教材本身也各有侧重,回到森林地图的比喻中来,不同版本的地图还能相互矫正误差,修正对现有知识的系统认识。
那么,当我经过十年,渐渐在这片森林中找到自己的路径时,我想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回顾自己在这人类学知识密林中的探索之旅,并将此作为回馈给我所热爱的这门学科的一件礼物:翻译一本出色的导论教材,为更多后来者打开通往人类学花园的门径。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翻译过一些已经出版或未能出版的人类学作品,其中就包括恩伯夫妇和彼得·派更合编的导论教材《人类学》(第20版),只是这项工作因某些原因未能完成。不过,幸运的是,2010年末与北大出版社合作的“麦格劳-希尔”系列人类学教材翻译项目,终于让我能实现这个愿望。随着《远逝的天堂》、《改变人类学》两本译著相继面市,这一系列的最后一本《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文化人类学实用导论》也终于有机会接受广大读者的检验了。

***
本书作者约翰?奥姆汉德罗教授的简历和主要著作可见“关于作者”,兹不赘述,但他“从事文化人类学导论课程教学32年”的经历却足以令人欣羡。他在书中便用自己30多年来教授人类学导论课程的点滴心得,向我们传递了对学术、教学的不倦热情。
作者在书中透露,他年轻时曾在台湾和香港求学,而后最初的田野调查又选择了在菲律宾研究当地华人,不知是否长期濡染华人文化的结果,作者采用了一种其他导论教材罕见的写作模式——极似中国明清拟话本小说“入诗、入论、正话、结论、结诗”的结构。借助这种仿佛源自佛经变文故事的写作方式,他将融合个人体验的反身性民族志与教材内容巧妙结合,从故事中不知不觉地走入章节主题,如同拟话本小说,先用一个富有启发性、浓缩了该章主题的小故事,点出主人公将在“正话”部分经历的冒险,在阅读“正话”的同时,与“入论”中的小故事相互印证,自然地归纳出“结论”所要呈现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
那么,借助这种独特的章节结构,他将个人体验与导论内容相互融合;配合每章主题,这本人类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便成了一部浓缩版的反身民族志,折射出作者30多年孜孜不倦的人类学之旅。而这些源自作者的个人体验,也在与读者分享经验的同时,把人类学知识融入读者自身的生命历程——我有没有交往过外国(其他民族的)同学?我有没有前往异文化旅行、学习交流、生活的经历?我有没有参加过环保募捐?有没有参与过仪式?笃信某些影响运气的观念和行为?或者对某些文化方式产生了不适和排斥?通过这一方式,显然扩宽了教材向读者传递知识的途径。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同样引人注目,只要浏览一下本书的目录,就会明白本书与以往所有人类学导论教材的结构都有所差别——分类体系的不同——尤其是与他的老师康拉德·科塔克教授编写的众多教材相比。从认知的角度而言,分类体系代表对事物的基本认识。让我们再次借助那个森林比喻,以往教材中围绕诸如,亲属制度、政治组织、社会结构、生计类型、交换方式等关键概念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好比是给森林中的每棵树木贴上标签、铭牌,让我们知道人类学知识森林的基本组成,但是,即便认识了森林中的全部树木,我们还是可能在林中迷路,无法展开自己的知识探险。
因此,虽然我们熟读科塔克教授、恩伯夫妇、罗伯特·墨菲教授等前辈学者编写的教材,或是将人类学理论史烂熟于心,我们还是无法将这些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人文现象一一对应起来。一言以蔽之,身为人类世界的观察者,尽管都源自启蒙时代的博物学家,但我们不是按图索骥的动物、植物、昆虫、微生物观察者,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而且日新月异,不断变迁的研究对象(事实上,其他物种也在经历变迁)。那么,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本书作者在开篇“授人以渔”中提到的“我坚信,学习文化人类学能让所有学生洞悉、探索我们千差万别的世界”,与其牢记树林中每棵植物的名称,不如从更大的生态角度了解林中树木分布的基本规律,认识树冠层高大乔木和底层蕨类植物的相互关系,通过植物分布了解森林的历史,从中了解土层与水流的影响,以及林中栖息的其他物种与森林的互动。

本书的基本结构,就反映了作者的这一思路,全书按照人类学家认识文化,理解文化,并阐释文化的基本步骤分成十一个问题依次排列,逐层递进,而将人类学的基本概念嵌入我们认识文化的过程当中,避免了专注独木,忘乎森林的困境。这也是作者所提到,“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的方式。有关这十一个问题对探索文化过程的基本思路,作者在“本书的使用”中已经介绍得非常清晰,此处无需赘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并不因为是一本导论教材,而在内容上因繁就简,恰恰相反,书中充实而富有时代感的材料让我们能准确把握当代人类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比如,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本书第九章(反身性问题)“科学的人类学怎么了?”小节中对“科学的人类学”问题作出的回应。自从1980年代所谓“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以来,人类学界内部对本学科“人文”抑或“科学”的学科价值进行了重新考量,在这一“文化传播”事件中,国内学界由于信息匮乏或不够完整,往往知其名而不知其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甚至以为人类学不再与科学、理性为伍,乃至落入反理性、反启蒙的荒野。作者在本书中坦承“人类学有时确实不甚科学,或有偷工减料之嫌”,但“一个来自某一文化、受过良好训练的观察者可以不受先天偏见干扰观察另一个文化”,“科学是我们去除偏见的最好助手”;“而且人类学在以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现象,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加以理解、预测,乃至控制的方面也颇为成功”。
相似的问题也出现在第九章的“我如何证明自己是对的?”一节中,自从格尔茨提出“文化的阐释”后,我们对文化阐释具体方法的理解,仿佛成了“一千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不过本书作者针对国内研究者的困惑指出,“我们不要把有效性理解为‘真实’,而应看作是某种程度的有用性。我对异文化所作的论述,有没有增进我们对他们行为的阐释,或更准确地预测了他们将来的行为?”,那么“文化的阐释”方法及其意义便一目了然了。
本书在传授“人类学家思考方式”的同时,也对国内人类学界颇受关注的“家乡民族志”之利弊、“文化相对主义”的不同层次、田野工作的基本伦理等等问题给予了真诚、坦率的回应。这些对当下人类学问题的智慧解答,如宝石闪烁,散落全书,把探寻的喜悦留给每位读者。
最后需要提及本书每章后所附的练习题目,以如此篇幅精心设计的题目也是前辈教材之未见。尽管这些题目多依托美国大学文化背景,但阅读与学习本身也不失为一次跨文化的旅行,从中文读者的角度,参与习题也是一扇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窗口。而对于使用本书的授课者而言,如何将这些习题转化为适合中国课堂的练习,将同样是一项饶有趣味的跨文化之旅。

***
寥寥数言,不敢絮语,很难说这是迄今最好的人类学教材,但这的确是我读到的最有特色的人类学导论。对于这本出色的教材,任何冗赘的译序都有掠美之嫌。我很荣幸成为本书的译者之一,希望在与另两位译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将我的最后一本译作,成为完成得最出色的一本。这两位译者分别是: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及人类学系博士候选人任珏小姐(译有第八章、第九章),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宗教研究系的贺敬先生(译有第二章、第七章),如果没有他们二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贡献时间、分享智慧,本书或许将失色不少,借用本书作者话,祝他们在各自的学术事业中“一展所学,独当一面”。
本书中译本的顺利出版,也离不开北大出版社徐文宁编辑的悉心付出,从最初签署翻译合同至今已有三载,在他的耐心鼓励下,这一翻译项目最终划上完美的句号。此后我便不再从事翻译工作,但一个结束,意味着另一开始,之后,我将以新的方式继续推动人类学知识面向公众的普及与介绍。
今日中国正行驶在文化变迁的高速路上,跨国际、跨民族的文化交流正随着全球化而日益频繁,当中国与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联系越发紧密时,由于文化差异造成误解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与此此时我们发现,最能帮助解决当代中国发展困境的,正是这门并不古老的学科。如果我们都能更多理解他人的观念与文化实践,我们的生命将发出更明亮的光彩,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类学将大有作为。
许多年来,我一直怀有一个梦想,借用一位人类学同行的话说,“‘人类学导论’应该被列入大学的全校必修课里”,让每个年轻一代的学子,都有机会学习认识、理解、悦纳异文化的基本方式,成为本书中提到的“改革者、批评家、科学家、人文主义者和世界主义者”。而将约翰?奥姆汉德罗教授的这本著作以流畅、通达的中文版本与诸位读者分享,或许正是我们为实现这个梦想所作出的点滴而不懈的努力吧。

张经纬
于上海博物馆
2013-1-26

人类学入门

作者: 约翰•奥莫亨德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像人类学家一样思考
译者: 张经纬 / 任珏 / 贺敬
出版年: 2013-4
页数: 469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1220443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