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李莉/李修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13-3
页数:414
定价:62.00
装帧:平装
ISBN:9787108043740
内容简介 ······
本书对艺术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发展沿革,研究状态以及研究的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梳理。
作者除了对艺术人类学理论概念进行诠释,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也做了详实的介绍,从“古典时期”的进化论学派、传播学派,到“现代时期”的代表人物格尔茨、特纳等,都做了介绍和评述。同时,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研究现状,也做了客观描述。此外,作者还以自己的田野调查报告为例,展示了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角与门径。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在艺术人类学这一年轻学科定位方面的空白。
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总序)
引言
第一章 艺术人类学总论
第一节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定位
第二节人类学与艺术学的互动
第三节艺术人类学的研究视野
第四节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艺术人类学发展沿革
第六节艺术人类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研究特点
第二章 古典时期的艺术人类学
第一节古典进化论学派
第二节传播学派
第三节法国社会年鉴学派
第三章 现代时期的艺术人类学
第一节历史特殊论学派
第二节功能主义
第三节结构主义
第四章 后现代时期的艺术人类学
第一节格尔茨
第二节特纳
第三节后现代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概况
第五章 走向本土化研究的中国艺术人类学
第一节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与发生
第二节由国家力量推动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第三节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成立与学术讨论
第四节专题讨论的深入与国际平台的建构
第五节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意义
第六章 艺术人类学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有关景德镇陶工艺术的研究案例
第二节有关少数民族艺术的研究案例
参考文献
《中国艺术学大系》总书目
导言
十几年前,艺术人类学这个名词在中国的学术界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词,但近年来,由于来自不同艺术学学科、人类学学科、民俗学学科,包括考古学学科的共同推进,中国的艺术人类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给予了这一学科新的活力,因为所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以艺术来分类,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将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保护和来研究是绝对不够的,必须要关注到其艺术形式背后的意义世界、价值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于是艺术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就尤为重要,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这一研究。不少大学开设了这一课程,设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2006年,中国还成立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
一个学科的发展和建立需要有相应的学术成果,近年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艺术人类学的田野报告以及论文集,还有一些相关的理论专著,可以说是硕果累累。但直接冠以“艺术人类学”的书名的书并不多,在1992年出版了易中天写的《艺术人类学》,对艺术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但总的来说,还主要是对于对艺术发生学的描述及认识。2008年出版了王建民写的《艺术人类学新论》,里面也涉及到了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但该书是本论文集,还不是一本严格意义上的理论专著。所以,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出版过一本系统地梳理艺术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历史沿革的理论专著,而此类著作的撰写和出版不仅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大学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研究这一学科的学者们的需要。
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本书的写作主要侧重的艺术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发展沿革,研究状态以及研究的价值意义等方面的梳理。这样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料,要通读大量的人类学、艺术学及艺术人类学的书籍,尤其对最近国外出版的艺术人类学著作要有相应了了解。由于艺术人类学是一门外来学科,许多的著述都是来自于欧美国家,有关人类学的著作国内已经翻译了不少,但有关艺术人类学的著作却翻译很少。如果我们不了解当前欧美国家对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当前状况,这样的一本书就很难写。
所幸由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的成立,在许多会员的支持下,笔者收集到了一些来自欧美和日本的艺术人类学专著。从2009年到2010年,笔者又有一年的机会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做访学,在访学期间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查到了不少有关艺术人类学的英文资料。另外,合作者李修建也在国家图书馆查到了一些西方国的艺术人类学英文资料,因为占有了这些资料,使我们对西方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也就有了完成这本专著的基础。
通过对欧美一些艺术人类学的专著的阅读,我发现以艺术人类学冠名的书不少,但大多是论文集,或从个人观点出发的理论专著,或是对原始艺术的一种论述。很少有从学科的角度对艺术人类学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意义以及发展的沿革,还有基本概念,研究方式,所形成的流派等方面来对其进行系统地论述的专著。其实这也不太奇怪,在欧美国家,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的专著,或关注艺术的专著虽然很多,而且从人类学的研究最初,许多人类学家就关注了这一问题,但艺术却从来不是人类学的中心议题。人们研究它,是因为所有的土著文化生活中都充满着宗教和巫术,而这一切往往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在那些没有文字的土著民族中,艺术几乎就是其文化的公共符号,以及意义的象征世界,还有社会的背景知识,如果要了解土著民族的文化就必然会涉及到他们的艺术。这就使得那些研究“异文化”的人类学家们,不得不关心这一问题。
艺术人类学真正得到大家的关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学术力量,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而大量著作的出版是在20世纪90年以后。从那时开始,有关艺术人类学方面的文章越来越多,民族志、理论专著也越来越多,包括各种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这都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后现代主义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关。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中,一方面是人类学越来越关注与人的精神世界相关的艺术学的研究,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艺术学界也越来越关心用人类学的方式来解释和关注有关艺术的本质与现象等的问题,包括美学界,考古学界,民俗学界等。在这种跨学科的互动中,艺术人类学在欧美国家的学术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本书的正文中会有这方面的一些专门讨论,在这里就不详述。
笔者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艺术人类学的这一发展时间段,是希望读者们知道,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起步虽晚,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但与国际艺术人类学的研究相比,也没有晚多少,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同步的。目前,笔者手上收集了近十本冠名为《艺术人类学》的著作,大多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版的。因此,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缺少对艺术人类学这门学科全面论述的专著,是不奇怪的,因为一个学科的发酵、成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对一个学科的全面梳理,不达到一定的时间段几乎是做不到的。而这本专著的出现,也说明了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发展正在走向成熟,人们需要有一本这样的专著来对其进行学科定位。
写这本书的准备工作很长,大约在9年前,笔者就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院教这门课程,后来又担任这一方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每次上课都因为缺少教材而感到不便,但要写一本具有学术性的对艺术人类学整个学科进行全面梳理的专著,谈何容易。一方面是要对这一学科有一个全面地了解,要读许多的书,要收集许多的资料。同时,艺术人类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通过做大量的田野工作来理解这一学科的精髓,没有田野工作的基础,当然也可以写这一专著,但就缺少了田野论述这一纬度,而这正是艺术人类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笔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做了大量的田野工作,所以在本书中有最后一个部分是笔者以自己的田野工作为例写成的一个章节。另外,像这样著作的完成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做得到的,是水到渠成,是要等到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可以完成的。通过许多学者的努力,中国的艺术人类学,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所以在本专著的论述中,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章节。
这本书的前期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平时做了很多的思考,也有多年积累下来的讲义稿,不过由于笔者一直忙于完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的国家重点课题,后来又到美国访学。为了加快写作进度,找到李修建博士合作。我们共同努力,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由于李博士的加入,使这本书的完成不仅加快了速度,也充实了写作的内容。
虽然我们希望能以最好的水平脱稿,但由于写作的时间不长,书中所涉及的面太宽,需要看的书太多,尤其是一些英文原著,我们涉猎得还不够,其中不足之处,还望读者们多加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