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初探
牛白琳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7)
摘要:由明入清及有清一代,在太原府特别是康乾时期的新建高峰与道光年间的改建高潮中,人们对戏台布局不断调整。以神庙剧场为主的清代太原府剧场,其“观”的场所有三种,主体是戏台前的空场,少部分剧场设置了看楼或看厅,许多剧场也把山门、直对戏台的殿堂前廊、月台等兼做观剧场所。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的完善,人们有一个逐渐认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需要演员、社首及纠首为代表的村民以及工匠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关键词: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
成熟的剧场要具备“演”和“观”两大基本功能,另外还有一些其它辅助功能。研究两大基本功能,注意到的是直接用于“演”的空间,即表演区。早期的露台,及宋金时期乐楼产生后,其台上空间大概还基本用作表演区。至迟到元代时,人们已注意到需要有专门的演出准备场所,拿帐幔分割出前后台,前面部分专门用于表分析其平面布局与空间分配最有意义。“演”的功能完善,人们首先演,后面则用来作化妆等演出准备。但这时还不从建筑设置上进行专门分隔。据车文明先生研究,大约从明中叶开始,戏台上设置固定的木质槅断或砌墙以分前后台,[1](35)人们终于懂得用槅断将这种分割以建筑设置固定下来。到明末时,在总体扩大戏台总面积的同时,对前台与后台的空间比例进行重新分配,其扩大的重点实际上是后台。
随着乐队从前台后部撤向前台两侧,一方面使后台有可能向前扩大,另一方面又对前台左右两侧提出了新的空间要求。戏台上常见的八字音壁,其向外斜向扩出的部分,往往被用作安置乐队。可能八字音壁的出现要早于乐队的撤出时间,但其空间的利用却再次发展了戏台功能。有些地方将三间前台面阔很小的两次间以幕布遮起来,用以安置文武场,而以远远宽于次间的明间作为演出的空间。少数戏台还专门在前台两侧前隅向外扩出规整的空间,专门用于安置乐队。
“观”的功能完善,首先要空间足够,这应该与社区的人口规模有关系;其次,要考虑对特殊人群的特殊安置,主要是基于“男女有别”的习俗,在空间上实行男女分开,以及基于尊老敬贵的社会等级差别文化,对耆老、乡绅、社首、官员等的专门安排。
一、“演”的功能
由明入清及有清一代,在太原府特别是康乾时期的新建高峰与道光年间的改建高潮中,人们对戏台布局不断调整。现存明代太原府的9座戏台,其平均面积65.92平米,到清代,经笔者对考察过的现存74座戏台的统计,其平均面积60.97平米,总面积并没有扩大反而缩小5平米多。一般人的印象,后代的戏台较之前代,总是不断扩大的,碑刻中也有许多扩大的记载,如阳曲县棘针沟村在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因不满足于本村菩萨庙 “乐亭之狭隘”,对“乐亭之地基予以展阔”。 ①清乾隆五十一年,太谷县中咸阳村改建圣果寺乐楼,“移后五尺,亭式改为四楹”。 ②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太谷县阳邑净信寺也由杜公独立出资三千六百余金“改建戏楼,恢廊其基”。 ③清道光二十年,时属交城县的安家沟村也对狐神庙乐楼进行了扩建,“向之乐楼阙小者,今则修葺巍然矣”。 ④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清代戏台在农村中比之明代更加普及,一些经济条件很差的偏僻乡村也建了戏台,因陋就简者比例大,使平均数没能提高;二是明代戏台保留下来的都是仍能满足清代演出需求者,狭小者更易被改建掉,使现存明代戏台面积的平均数提高。另一方面,也使我们明白,清代改建的主要目的可能是扩大后台,一般而言的“扩”,主要落实在了后台上。图1榆次城隍庙乐楼;图2榆次城隍庙乐楼平面示意图
1.演出准备的空间
(1)保证后台空间
清代太原府各地在新建戏台时都注意到了保证后台面积。明代已分前后台的5座戏台后台面积平均23.36平米,到清代74座戏台在总面积平均减少约5平米的情况下,达到27.84平米。后台面积在戏台总面积中的比例,由明代的36%,清代达到46%。可以说,扩大了的面积主要用于后台,而扩大后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在原戏台前增建新台,将原台作后台,新台作前台。最典型的是榆次城隍庙乐楼。榆次城隍庙早在明代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就建了乐楼,但大约在道光年间重修时,又在其前面增建了通面阔单间5.35米,通进深5.9米,总面积31.57平米的三开口的过路戏台,将明代二层乐楼明五暗三间约40.55平米的底层做了其后台。(图1⑤、图2⑥)实际上清代建的戏台规模并不大,其扩建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扩大表演区,可能也为了壮观瞻,但扩展演员演出的准备区域,还是其主要追求。晋祠水镜台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形。水镜台位置早在明嘉靖年间就建了乐楼,其正脊万岁牌上刻有“万历元年六月吉”字样,说明这个时间重修甚至改建过,但仍然面积不大,只有通面阔三间9.6米,通进深5.6米,共53.75平米。到清代某个时期,人们也想到了对其进行扩建,保留原乐楼,增加通面阔三间9.9米,进深4.8米,共47.52平米的新戏台作前台,明代乐楼改作宽敞的后台,戏台总面积共达到101.27平米。以上这两处时隔两代的改建,从建筑外观看都非常成功,二者均成为自然融合的有机整体,尤其是水镜台。榆次城隍庙略有欠缺的是,演员从明代乐楼所作的后台走向前台,因清代台基比之明代增高0.77米,要迈几级踏跺。另外因前台面积小,文武场的安置也有问题,以笔者判断,只能放在前台两侧明代影壁前的露天空地上,这可能要影响乐队与演员表演之间的配合。
其次是重建更宽阔的戏台。前所引碑文描述的都是这方面的情况。阳曲县中兵村徘徊寺在明万历四十四年建了乐楼。中兵村是一个山区小村庄,其时既无高官,也无富商,但却率先建起了乐楼,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认为“然而乐亭不敷民情,不能上达。我徘徊寺旧有乐亭,不惟浅陋,而且偏倚”,竟然到了“虽一年之献戏,十人九咨嗟”的地步,⑦大部分人不满意其浅陋与偏倚,也遗憾其“不能上达”,有慢神之嫌。于是在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进行了以扩大规模为主要目的的重建。改建后的乐亭现在仍保存完好,为联体建筑。台基砖砌,宽11米,深8.1米,高0.95米。只在前台两角设阶条石砌边,上有卯痕,可能为文武场临时搭棚撑杆用,这一带有此习惯。前台卷棚歇山顶,后台为硬山顶,均为三间,但后台略宽于前台。前台通面阔7.05米,后台通面阔则为10米。前后台通进深6.75米,其中前台进深3.45米,后台3.3米。后台总面积33平米,比前台还多出8.68平米,显见村民在重建乐亭时对后台的重视。(图3、图4)图3阳曲县中兵村徘徊寺乐楼;图4阳曲县中兵村徘徊寺乐楼平面图
再次是建组合式戏台。明代太原府一带乐楼以单体建筑为主,现存9座乐楼中,只有忻州东张村关帝庙万历九年建一座组合式,而到清代,在笔者考察过的74座现存戏台中,组合式占到28座。罗德胤先生指出:“分离式戏台的最大好处是让后台得到解放。”[2](45)此言诚是,早在明代,现存唯一一座组合式戏台的后台优势即已显示出来,单体台的其它五座后台最深2.83米,最少的仅1.9米,还不包括无法设置后台的寿阳县龙天庙戏台,而东张村关帝庙戏台的后台进深达到3.3米。清代太原府组合式戏台后台平均面积达34.79平米,也比后台总平均面积27.84平米高出6.95平米,且总平均数中已包括组合式的数据。尽管许多单体戏台还采取了其它扩大后台面积的结构方法。
第四是单体建筑将槅断前移,如置于戏台正中略靠后一点,特别是卷棚顶后脊桁下,甚至置于整个戏台正中。太原县(今属晋源区)高家堡村真武庙戏台,单体卷棚顶三间,居中设隔断,前台进深3.9米,后台减去墙体也达3.8米,前后台面积基本一致。(图5、图6)清徐县北营村宏明寺戏台,单体卷棚顶三间,也是居中设隔断,前后台通面阔均为8米,进深前台3.8米,后台去墙体后3.75米。交城县坡底村真武庙戏台,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前,单体硬山顶,隔断设于脊桁下,前后坡各三椽。这种前后台的分配方式,更能体现人们对后台的重视。图5高家堡村真武庙戏台;图6高家堡村真武庙戏台平面图
最后是单体建筑后出坡比前坡加一椽,或后台某一椽加长,实现扩大后台的目的。阳曲县下安村清凉寺戏台,单体卷棚顶,隔断设于后脊桁位置,前后台各三椽,即后坡另加一椽,使后台面积达到30.42平米,大于前台的28.08平米。(图7)交城县塔上村庑殿庙戏台,卷棚硬山顶,前坡两椽,后坡则两椽与前坡对称外,又加一长椽,使后坡共形成三椽。采用后坡加一椽的方式扩大后台面积。交城县东社村庑殿庙戏台为单体卷棚顶,前后台均为三间通面阔8.8米,通进深五椽6.8米,其隔断设在后金桁位置,使得前台有四椽,后台只有后金桁至檐桁一椽,但这一椽明显加长,后台也获得2.8米的进深。这样结构的结果是使后坡延长,导致后台低矮,但毕竟解决了空间问题,完善了戏台的演出准备功能。图7阳曲县下安村清凉寺戏台;图8交城县天宁寺戏台图9交城县天宁寺戏台立面图
(2)在前台或后台左右建耳房。除了扩大后台面积外,清代太原府一带保证演出准备空间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在戏台两侧建耳房。交城县卦山天宁寺戏台建于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单体卷棚,通面阔三间7.95米,通进深6.7米,在后金桁下设隔断,使后台进深只有2.9米,面积23.06平米,但两边设耳房,各面阔2.8米,进深4米,面积11.2平米,两耳房相加22.4平米,作演员化妆室。加上后台面积,这座戏台用作演出准备功能的面积达到45.46平米。(图8、图9)清徐上闫村宏福寺戏台单体卷棚前台加歇山,通面阔三间9米,隔断设在中线靠后位置,前台进深4.7米,后台3.6米,也在后台左右设了耳房。交城县大营村戏台在前台左右另各设耳房,隔断后设门相通,成为演员们的演出准备和住宿场所。(图10)交城县瓷尧村狐神庙戏台、坡底村真武庙戏台等都在两侧建了耳房。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对后台的准备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割,使这一功能也通过分割更加专门化,虽然还不太清楚其对准备内容的具体分配。图10交城县大营村戏台
2.安置乐队的空间
明代戏台突破了元代四角立柱、平面布局近正方形的格局,向两侧扩展,建设三间甚至五间的戏台。这种突破不知是否与戏曲演出的乐队由戏台中央移向两侧有关,因为乐队移向两侧,一定要产生空间要求。笔者还不知道乐队移出的具体时代,不好判断二者时间上的对应关系,但最起码这种三间以上矩形结构的戏台,为安置移到两侧的乐队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太原府一带,在清同治年间才由祁县巨商渠元鑫,人称“金财主”者主办的戏班“聚梨园”进行了文武场分家的改革,据《晋剧百年史话》载:
上路戏的文武场面历来是“文武一家”坐在一起的,用的是手提马锣,声音尖细很不是味儿。聚梨园首创文武场面分家,“文东武西”,即文场在舞台左侧,即下场门一边,武场在舞台右侧,即上场门一边。四股弦、二股弦居中,即舞台正面,四股弦坐上场门左角位,二股弦座下场门右角位。拉葫芦与打板对面坐。[3](52)
《晋剧百年史话》是1985年,根据时已88岁高龄的王永年先生的追忆整理而成的,其中提到的聚梨园乐队位置的改革,“文东武西”外,还留四股弦和二股弦居中,仍然是乐队从中到侧的过渡阶段。改革后的的乐队位置,大的方向是到了两侧,但其在戏台上所占具体面积,因没有明确的建筑设置方面的界线,很难作出详细的统计和判断。在笔者实地调查时发现,清代安置文武场一般有三种方式:
(1)八字音壁向左右斜向扩出的空间。笔者多次听到当地老人介绍,文武场即分设在这个地方,如阳曲县大卜村关帝庙戏台的八字音壁。
(2)设置专门的文武场场所。交城石侯村戏台后台三间,前台则比后台左右各宽出一间成五间,梢间面阔1.95米,进深3.25米,与次间不加隔墙,成为面积6.34平米的两个专门乐池,功能进一步专门化。(图11)图11交城县石侯村戏台;图12榆次南张村老爷庙戏台
(3)用幕布遮挡三间戏台的次间,作文武场。一般设在明间足够开阔,完全可满足演出需要,而次间又相对面阔较小的戏台。榆次南张村老爷庙戏台为过街台,前台明间与后台整体上作卷棚顶,而前台又以加歇山的办法左右各加出一间。前台通面阔6.7米,其中明间3.7米,次间面阔1.5米,进深3.22米,这两个各4.83平米的地方,据村民介绍就是用幕布将前檐及山面遮挡起来后放文武场。南张村北还有一座戏台,本来是平面成凸字形,后台五间通面阔7.95米,通进深3.52米,前台一间通面阔5.05米,通进深4.2米,但后来又将前台用另加歇山的方式向左右扩大,使前后台基等宽,达到9.15米,并将前台改建为三间,其扩展的部分非常明显,留下了砖缝。(图13、图14)扩出的部分成为安置乐队的空间。现在太原府一带演戏时,仍多保留这种以幕布遮挡次间的习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戏台虽三开口,但次间柱网密集,如原平县张家村石鼓祠戏台,观众从两侧根本无法观看,论者认为会“吃柱子”的原因。图13榆次南张村北戏台;图14榆次南张村双戏台平面示意图
二、“观”的功能
以神庙剧场为主的清代太原府剧场,其“观”的场所有三种,主体是戏台前的空场,少部分剧场设置了看楼或看厅,许多剧场也把山门、直对戏台的殿堂前廊、月台等兼做观剧场所。
1.戏台正面空场。修建戏台时,人们注意到了戏台前的空场要足够使用,在满足祭神需求的同时,满足人的看戏娱乐需求,达到“神人以和”,“人神共乐”。清雍正十一年阳曲县青龙镇圣母庙重修时,“余先君复于正北阔地建乐楼一座”。⑧强调乐楼要建在“阔地”。阳曲县郭家堡村西林寺。
创建之初,限於地势,神棚、戏台相去不过数武,规模狭隘,每春秋报赛,前后稠匝,执事者病焉。寺又岁月寖久,栋楹杗桷,盖瓦级砖,丹垩圬镘,悉有腐挠、穿漏、漫漶、缺落之处,同治年邑人善士於台后、神棚后各施地一块,众议徙置戏台于后,而神棚亦退后数丈,寺内地步则绰乎有余矣。议既成,纠首等鸠工庇材量功度费,移盖神棚、戏台。⑨
此次修缮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将神棚与戏台间的距离扩大,解决“规模狭隘,每春秋报赛,前后稠匝”的弊端,结果也是使“寺内地步则绰乎有余矣”,客观上扩大了观剧空场的空间。
对台前空场,人们还有意无意地利用自然地理,特别是相对于戏台而言,由近而远成上升趋势的缓坡,比如太原县(今晋源区)太山寺乐楼,其前面升向山门及院墙的缓坡,成为天然的便于前后错落观看的看场。阳曲县青龙镇龙王庙戏台前也是比太山寺更陡一些的缓坡。
2.看楼、看厅。即在空场左右设置专门的二层或一层的廊式建筑,前檐不设窗,安置妇女,以实现男女隔离;还有乡村耆老、回乡官员等有地位的人,以体现尊老敬贵。但太原府一带神庙设看楼、厅的似乎不多,比之晋东南、晋南几乎普及的情形,少之又少,太谷县东里村李靖庙清光绪七年建“看厦三楹” ,⑩阳曲县北社村五爷庙清光绪二十年修“看棚三间”。这二处的看楼现都已不存。现存的看厅有阳曲县大卜村关帝庙,戏台与关帝庙山门间只隔一条街道,空场极其狭窄,但对面山门三间及左右各两间廊式建筑,共七间,面对戏台不设窗,是很好的看厅。(图15、图16)太谷阳邑净信寺道光六年“其下增修看亭各三间”。即戏楼前看场左右各设三间看厅,使妇女儿童及耆老乡绅有了专门的、更舒适的看戏听戏场所。现存看厅在戏楼前方左右两侧,各三间,单坡顶,通进深仅2.6米,通面阔9.05米,现已被砌窗槛转作它用。笔者试着从看厅位置观察戏楼,可对表演区一览无余。阳曲县下安村清凉寺戏台也留有西侧看厅。前述现存或现修复的孔家大院、太谷曹家三多堂、祁县渠家大院的庭院剧场均设有看厅,徐沟王家“天禄堂”戏楼院据当地人回忆,也设有看厅。图15大卜村关帝庙;图16大卜村关帝庙平面图
但总体上,明清时期太原府保留甚少的看厅比较简陋,较之豪华气派的戏楼不甚般配,比之晋东南一带的看楼也逊色许多。太原府整体上不重视看厅、看楼的建设。太原府一带神庙剧场少设看楼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明清之际晋商崛起,其核心区就在太原府与汾州府所在的晋中地区,富商们对当地的戏台建设进行了大力支持,其建筑的规模、装饰等档次高于其它地区。少设的原因可能一是该地区历史上为民族融合的剧烈区,礼教相对松弛一些,在男女有别的问题上相当薄弱一点,这从这一带的民歌内容也能反映出来。笔者的老家清时期也属太原府,农村中人们对戏场看戏时男女交往持相当宽容的态度,应有其习俗基础。二是山门外戏台比例大,这使女人不得进庙院的规矩与看戏需求的冲突减少,必要时看场中拉绳相隔即可,降低了建筑看楼的迫切性。
3.山门、殿堂前廊、月台等。神庙剧场常利用正对戏台的山门、殿堂前廊、献殿、月台等兼做看厅或看台。阳曲县中兵村徘徊寺山门现存,三间,悬山顶,与左右耳房、钟鼓楼共用0.8米高的砖垒阶条石砌边台基。山门柱为上木下石对接而成,覆盆础。其南向、也就是面向戏台一面出廊,斗栱七攒,斗口跳,平身科耍头刻作象头。廊深2.3米,阔14.2米,此为可避风雨的部分,加上耳房、钟鼓楼台基露明部分,则通阔24.3米,共有50.6平米(钟、鼓楼下破台基设通道各宽约1.15米)。因钟、鼓楼下为偏门,在不影响出入交通的情况下,将山门一关,演剧时就是很好的看台。[4](250)榆次城隍庙戏台前有空场,空场后有月台,月台上有献殿,既高低错落,又露避兼顾,是很好的观剧场所。
三、其它功能
除了“演”和“观”两项基本职能外,还有其它的一些设施服务于演出活动。一是戏房,即供演员吃住的地方,有专门独立设置的,一般称为“戏房”,大部分时候由戏台的后台、耳房,以及庙宇里的厢房等兼作。二是供赶庙会存放车辆、马匹的车棚、马棚, 这些设施不只为看戏服务,是综合服务于庙会活动的,但看戏是庙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也可被看作是神庙剧场的功能。现存李靖庙无题壁碑记,可使我们对这一问题获得整体的理解:
本村乐亭后旧有社房院一所,马棚六间,东西相向不便车行,虽道光二十三年新建,而所用之木俱属旧料改作,梁檩待将折焉。马棚西又有五尺古道一条,多年未走,壅塞不通;且庙西有空地,而外村车来无寓所。每年四月二十三日乃庙会之期,客旅云集,观者如堵,以故肩磨毂撃,争攘喧闹之声恒终刻不息。余于同治六年始充公事,每逢会期,于心有戚戚焉。尝与同事相叙改变,只因杂务忽忽,遂中焉。岁庚辰,社有余资,将马棚改为北向五间,空出西边车路,以便往来通行。又庙西辟大门一间,使外村车得其所。今辛巳六月大寺工竣,喜有余暇,庙西建造厢房五楹,门楼一楹,以为优人栖止之所。至若戏场看厦三楹,临街大门一间,以及庙东置买屋基,修理墙垣,皆同时而兴,次第完竣。适值信士乔国塘施钱,旗杆一对,金碧辉煌,涂抹□□殆,焕然为之一新。是役也,两次举行,共费钱柒百来吊,皆□社内余积,毫未累及闾民。以视向之棚将圯,栋待折,道不通,车相撞,门不辟,踵相踏,庙有空,其而车无寓所,不亦愈乎!时□同事商序于余,因述其始末而并摅其愚见,以为之记云。13
李靖庙的剧场是很完善的,有“看厦三楹”外,还有“以为优人栖止之所”的戏房,有为来赶会看戏者提供的宽敞马棚、车棚,即专门栓马喂马和专门停车的地方。
清代太原府剧场功能的完善,人们有一个逐渐认识并付诸实践的过程,需要演员、社首及纠首为代表的村民以及工匠之间的互动,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论者一般总将戏台空间的扩大归之于演出规模扩大产生的需求,这确实有道理,但“扩大”的目的并不都是或全部是服务于演出规模,完善功能也是剧场发展的基本动力。清代太原府剧场正沿着这样的轨迹发展。另外需注意地域性的文化习俗对剧场的深刻影响,这是生成不同地域剧场特点的根源,也是地域性视角考察古代剧场的意义所在。
注 释:
①清乾隆十年《阳曲县安生四都棘针沟村彩粧阎罗重修两廊并乐亭碑记》碑,高169厘米,宽87厘米,厚17厘米,现存阳曲县棘针沟村菩萨庙。
②清乾隆五十一年《重修戏楼碑记》碑,高103厘米,宽48厘米,厚14厘米,现存太谷县中咸阳村圣果寺。
③清道光六年《诰授中宽大夫候铨同知加二级大径杜公独修戏楼碑记》碑,高188米,宽76厘米,厚17厘米,现存太谷县阳邑镇阳邑村净信寺。
④ 清道光二十三年《重修狐神庙观音堂记》碑,现存古交市(清属交城县)岔口安家沟狐神庙。
⑤图1、3、5、7、8、10、11、12、13、15均由作者本人在2010年至2011年拍摄整理。
⑥图2、4、6、9、14、16由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杜玉文老师绘制。
⑦清嘉庆七年《圣母庙重修后新建乐亭碑序》碑,高140厘米,宽59厘米,厚13厘米,现存阳曲县中兵村徘徊寺。
⑧大清雍正十一年《重修泰山殿圣母洞碑记》碑,高138厘米,宽58厘米,厚17厘米,现存阳曲县侯村乡青龙村奶奶庙遗址。
⑨清同治六年(1867)《重修西林寺神棚等碑记》碑,高175厘米,宽66厘米,厚17厘米,现存阳曲县郭家堡村西林寺。
⑩清光绪七年(1881)无题碑。碑体已断裂。高43厘米,宽75厘米,厚9厘米。四方形,应为壁碑。太谷县东里村李靖庙。
清光绪二十年《观音庙添建会馆看棚记》碑,高158厘米,宽62厘米,厚1厘米,现存阳曲北社村五爷庙。
清道光六年《重修净信寺碑记》碑,高191.5厘米,宽76厘米,厚13.5厘米,现存太谷县阳邑镇阳邑村净信寺。
清光绪七年无题碑。现存太谷县东里村李靖庙。
参考文献:
[1]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罗德胤.中国古代戏台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永年,刘巨才,段树人.晋剧百年史话[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9.
[4]牛白琳.阳曲县徘徊寺神庙剧场考论[J].戏曲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