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总目录>
反映伟大时代历史巨变描绘人民群众精神图谱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文学精品 刘云山(1·4)
《中国的传统节日》前言 王文章(2·4)
《中国的传统节日》后记 陈飞龙 李心峰(2·7)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文艺方针是怎样诞生的 孙国林(4·67)
努力维护文学的正确价值导向——艾斐的文艺理论与批评论析 刘文斌张宏燕(4·71)
2009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新进展 丁国旗(4·77)
〔美学、文艺学本体论研究〕>
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辨析 董学文(1·9)
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思想的美学意义 黄力之(1·16)
哲学和美学、文艺学本体论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马建辉(1·25)
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本体论基础刍议——从阿多诺对海德格尔的批判谈起 赵文(2·9)
“实践存在论”的理论实质及其思想渊源——对朱立元先生反批评的初步回答 陈诚(2·17)
论新实践美学的文学本体论——兼答对实践本体论的诘难 张玉能(3·18)
马克思的存在论思想不应轻易否定——对董学文等先生批评的再答复 朱立元张瑜(3·25)
关于文艺本体论和本体论的若干问题 黄枬森(4·4)
美学研究不应该回到人本主义老路——对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再批评 董学文(4·11)
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实践观” 张守民(5·4)
“实践存在论美学”评析 李志宏(5·11)
实践美学的新变:新实践美学与实践存在论美学 陈士部(5·17)
论实践本体论美学的哲学失误和美学成果 曾永成艾莲(6·4)
“实践”的言说界限 孙媛(6·12)
〔“十七年文学”研究〕>
回忆“文学研究所”及其他——陈涌、王平凡访谈录 王素蓉(1·58)
论董之林“十七年”小说史的研究与写作 刘卫东(1·70)
〔国外文艺研究〕>
俄罗斯文学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起伏张捷(2·36)
“总体性”与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 杜彩(2·44)
无法开释的左翼情结——玛丽·麦卡锡创作研究 王予霞(2·51)
东欧剧变之后社会主义文学的坚持者——阿尔巴尼亚作家阿果里 郑恩波(3·60)
反思新“欧洲中心主义”——一位汉学家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 邓建华(3·67)
如何看待和评价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 张捷(6·17)
六十年曲折的道路——东欧文学翻译和研究 高兴(6·27)
〔解放区文艺〕>
“一株原野里的大树子”——郭沫若对赵树理小说的另一种解读 郭文远马超(5·104)
从古元的《离婚诉》看延安木刻的政治理念与民间文化 王立民(5·108)
从民间传奇到宏大叙事——《白毛女》故事的母题、原型及深层结构 孙霄(6·90)
张闻天与延安鲁艺前期的文艺教育 庞海音(6·97)
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误读的评析 郭昭第(6·101)
〔左翼文化研究〕>
《创业史》和“劳动”概念的变化——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三) 蔡翔(1·62)
《万紫千红总是春》:女性解放还是性别和解——劳动或者劳动乌托邦的叙述(之四) 蔡翔(2·55)
六十年《白毛女》研究述评 马淑贞(2·59)
试析赵树理《登记》的叙事方式 李卫华(2·65)
〔经典重读〕>
在历史愿望与朴素的生活书写之间——重读《创业史》的文学史意义 陈晓明(2·26)
以“体验”的方式进入历史——再读柳青的《创业史》 胡玉伟(2·31)
从模式化到经典化——《青春之歌》的文学史意义 王俊秋(3·4)
革命历史小说中的叙事成规——对于《保卫延安》的非文本化理解 杨丹丹(3·10)
〔现代文学研究〕>
论《讲话》发表前后的苏北解放区文学 陈士部(1·120)
20世纪40年代政治讽喻喜剧创作论略 张华(1·124)
《讲话》的历史与命运 黎辛(2·106)
“准英雄”的转变——蒋光慈革命话语叙事模式探析 赵新顺(2·109)
铮铮铁骨铸诗魂——论闻一多诗歌的艺术内涵 万志全(2·112)
论张光宇漫画的社会批判性和装饰性 张玉花(2·116)
《清明前后》:从大纲到成文的叙述者位置 江棘(6·41)
鲁迅借鉴外国戏剧的启示 卓光平(6·48)
〔当代文艺思潮〕>
文化与社会主义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强东红译(1·45)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马驰(1·51)
劲旅的换代与强势的消长——文学陕军创作流变的思考 冯肖华(2·119)
城市向往与精神还乡——以知青小说的生态叙事为例 曾道荣(2·123)
刘庆邦乡土短篇小说论 任动(2·129)
试析新写实小说中的生存问题 于淑静(3·100)
“张平文学”的当代价值 阎秋霞(3·104)
略论我国地域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困境 李晓峰(3·108)
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 杨向荣曾莹(3·111)
“三农”题材文学创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彭维锋(3·115)
〔当代文学研究〕>
世界汉学家论赵树理文学的民族形式 宋绍香(4·81)
“十七年”小说的图像叙事 龚奎林(4·89)
审美缺失状态下的当下诗歌景观 汪云霞(4·92)
《山乡巨变》的乡村叙事及其文学价值 毕光明(5·54)
十七年时期天津工人写作的历史考察 谢保杰(5·61)
被“误读”的文学和被遗忘的小说——1970年代前期的文学和短篇小说《牧笛》 段崇轩(5·67)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论争的若干历史情况 彭治平(5·73)
1950至197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城市叙述 徐刚(6·66)
一个时代和一个作家——重评浩然和他的《艳阳天》 梁晓君(6·79)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论争的若干历史情况(续) 彭治平(6·73)
论“十七年”红色经典的思想艺术魅力罗电(6·85)
〔新作荐评〕>
重建当代中国的文学想象——2009年中短篇小说创作概述 鲁太光 (1·30)
从小说《向阳坡》看资本伦理与底层道德伦理的较量 马淑贞(1·38)
评王祥夫小说《寻死无门》 郭亮亮(1·42)
“三驾马车”的创作新变及其价值呈现 关小彬(2·70)
论迟子建的底层写作 文红霞(2·74)
中国乡村:渴望暖流——当下乡村题材小说中的社会图景及诉求一种 鲁太光(3·51)
公道公正是底层百姓的正义底线——评韩少功的短篇小说《怒目金刚》 焦会生(3·56)
苦难叙述中的精神超越——评罗伟章近期的中短篇小说 梁海(4·18)
胡学文小说中的现实品格与精神操守 焦会生(4·23)
走进农民工的世界——读周述恒的《中国式民工(一)》 杨娟(5·22)
理想主义的哀歌现实主义的复苏——评李彦英文小说《雪百合》 李宪源(5·25)
底层表述的焦虑与反思——评胡学文的《〈宋庄史〉拾遗》 王伟(6·34)
乱世悲歌——《白乌鸦》小说印象 孙新峰(6·37)
〔作家作品〕>
历史纪实与戏剧文学的艺术再现——鲁煤《里外工会》剧本的文学史价值初探 赵心宪(4·103)
文学之光在这里闪烁——读郑伯农的《诗词与诗论》 姜孟之(4·107)
论葛水平小说的地域文学特色 石立干(4·110)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中的《爵士乐》解读 荆兴梅(4·113)
论马尔罗笔下的东方世界 刘海清(5·87)
走出审美迷思:路遥小说的可阐释性与路遥研究 姜岚(5·91)
乡村政治生态的文学追索——评魏荣汉的报告文学创作 陈运贵(5·96)
底层的坚守与突破——王学忠诗歌创作及其现象论 任美衡(5·100)
“女性的天空是如此低矮”——论刘庆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朱刘霞(6·104)
困顿中的生命超越——评胡学文的《飞翔的女人》、《向阳坡》、《命案高悬》 刘聪颖(6·109)
徘徊在城乡之间的女性身体及其文化寓意 方华蓉(6·112)
论叶广芩动物叙事中的生命意识 曾道荣(6·116)
〔底层文学〕>
“疼痛”的象征与越界——论郑小琼诗歌 余旸(1·76)
多样现代性与诗歌草根性 张永峰(1·82)
与时代同步,亦可“小众”变“大众” 王学忠(1·86)
身体:事件的烙印——“打工诗歌”的身体叙事 柳冬妩(2·77)
原生态的经验书写与代言式的群体情绪——当下“打工诗歌”的美学向度探求 江腊生(2·83)
中国“底层叙事”与韩国“民众文学”的概念比较 苑英奕(2·90)
谁的写作:重估“底层文学”中的意识形态话语 王贵禄(3·71)
在底层眺望无根的乡愁 陈超(3·75)
在底层点亮一盏伦理的灯火——王祥夫小说论 张艳梅(3·81)
时代的文化图景与底层实相——读林那北中篇小说选《胭脂红红》 郑润良(3·88)
论鲁迅与老舍的“底层叙述” 张丽军(4·36)
论叶紫创作“无产阶级文学”的意义及启示 熊权(4·42)
文学视野下的农民工返乡 贺 芒(5·81)
从曾平的《大伯》看底层的命运 温长青(5·84)
〔自由谈〕>
“天价艺术品”现象及其分析 武洪滨(1·90)
谁的文学批评:90年代以来批评话语的转型与蜕变 王贵禄(1·96)
新世纪作家群的代际分化与新变 杨春风(1·99)
莎士比亚:永恒的还是历史的? 沈林(2·94)
当前文艺创作和理论批评的价值观迷失问题 徐克瑜(2·100)
当今的中国文坛为何产生不了“巨匠”李正忠 (3·34)
文学标准:历史的还是本质的?——与王彬彬先生商榷 郝朝帅(3·39)
理论的误用与文学批评实践 刘晓丽(3·43)
文学需要再“寻根” 梁平(3·48)
何谓“文化政治” 范永康(4·27)
生存困境与身份认同的焦虑——评曹征路的《问苍茫》 刘聪颖(4·32)
期待文艺评论更大的作为 文羽(5·44)
新时期文学审美论局限评析——以“审美溶解论”为例 盖生(5·48)
“新红色叙事”的五副面孔 鲁太光(6·52)
《红旗谱》:不应被忽视与诋毁的“红色经典” 马春香(6·56)
重申文学经典的审美自主性——从哈罗德·布鲁姆的《西方正典》说起 郝岚(6·61)
〔鲁迅研究〕>
重读“幻灯片事件”:现代性空间与内在的暴力 张慧瑜(3·91)
《申报·自由谈》革新与鲁迅杂文的发展 宋战利(3·97)
鲁迅的第二自我——《呐喊》、《彷徨》中艺术群像的个体化透视 钱少武(4·96)
鲁迅《青年必读书》再释 杨华丽(4·100)
〔鲁煤研究〕>
致诗人、戏剧家鲁煤文艺创作65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贺信 贺敬之(5·30)
闪光的煤燃烧的煤——鲁煤诗集《在前沿》的冲击力 涂途(5·31)
对共同价值观的呼唤——《红旗歌》再品读 王子平(5·38)
〔伊格尔顿研究〕>
理论之后的批评旅途——伊格尔顿“理论之后”观念的文化解析与批判 段吉方(4·47)
论特里·伊格尔顿的批评观 蒋显璟(4·53)
特里·伊格尔顿爱尔兰文化研究中的去殖民策略论 贾洁(4·60)
〔非物质文化遗产〕>
略论整理《川江号子》学术思路的开创性 赵心宪(1·13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高校的文化责任 王守义(1·140)
〔理论探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现实问题与发展前景——陆贵山先生访谈录 景俊美(1·103)
人民的立场是当前文学价值观重建的立足点 欧卫军(1·107)
毛泽东文艺大众化思想的研究 张文诺(1·111)
少数民族文学:民族认同与创作价值问题 张永刚唐桃(1·116)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接受美学的接受 文浩(3·120)
时间的商品化和消费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批判 王卓玉张立新(3·124)
评季水河《回顾与前瞻——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及其未来走向》 罗如春(3·127)
马克思的“不平衡”理论与艺术的“终结” 黎杨全(4·117)
美与审美的发生是根本不同的美学问题 贺天忠(4·121)
浅析当代中国书画鉴定体系 倪进(4·125)
孤单与反抗——浅析成仿吾文艺思想的美学内涵 郭士礼(5·113)
现实主义文艺思想观照下的“网络文学” 姜春(5·120)
20世纪中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文本学视角研究 董希文(5·124)
作为叙事类型的乡土小说 丁琪(6·121)
当代华文微型小说的发展特征 龙钢华龙茜(6·127)
图像时代儿童戏剧的发展方向 陈世明(6·133)
云冈文化的精神追求与传承理念 凌建英赵琦(6·138)
〔艺术研究〕>
从凸显苦难到消解苦难——论《高兴》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 潘磊张莹(1·128)
书法创新中的条件影响与对策 李亢(1·133)
原生态艺术如何应对挑战——以黔东南侗族大歌为例 杜安(2·132)
传承与超越——关于工笔画现代发展的思考 鲍时东(2·138)
19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电影中的女性“出走”故事 马聪敏(3·129)
试论艺术风格的理解与甄别——以音乐、绘画等艺术为例 张瑞麟(3·135)
文化空间视阈下的长城古堡 张月琴(3·140)
民间艺术的当代文化意义 吴晓(4·128)
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工笔画 梅琦(4·131)
视觉直观与心灵品悟——再谈影视与文学的审美品格与审美特征 向怀林(4·135)
形式内容内蕴——谈中国动画“民族化”的表达误区 李朝阳(5·129)
浅谈歌剧创作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探索及实践——以《狂人日记》、《诗人李白》、《再别康桥》等为例赵垒(5·132)
双面全异绣对莱莘理论的挑战 李湘树(5·135)
期待视野中的民歌教育 凌建英彭栓红(5·138)
〔书评〕>
都市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左翼戏剧——读葛飞的《戏剧、革命与都市漩涡》 季剑青(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