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课题验收会的情况
2008年7月10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专家在北京召开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项目验收会。专家组成员有著名舞蹈学家资华筠、著名文化学家刘锡诚、著名民间宗教专家曲六乙、著名民族学家祁庆富,数据库专家周明全组成专家验收组,由刘锡诚先生担任专家组组长。参加会议的还有文化部教科司的处长严先机,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处的马盛德处长。专家组阅读了项目有关资料,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观看了项目演示。然后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资华筠首先发言,她认为该课题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能站在全人类的发展角度上来看问题,并对相关的国内外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国际性视野;二、课题虽然是七年以前立项的,当时的文化遗产保护还未受到像今天这样的重视,由于先走了一步,所以,其研究的成果正好能为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为今天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因此,具有前瞻性;三、课题以中国的西部为研究范围,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个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度非常丰富和重要的地方,因此,研究富有地方性;四、课题的研究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空想,而是从实际出发,许多的看法和理论都是来自于实践,来自于实地的调查研究,具有科学性;五、课题不仅取得了最终的研究成果,而且培养出了一批人才,传播了文化,具有自我教育性。她认为,课题的成果超过了当时理想的文本,“从遗产到资源”的理念的提出非常重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理念,论证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今后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具有指导性意义。最后,她认为课题中报告书文风朴实清新,以最俭朴的语言论述了最深刻的道理,这种表述方式值得推崇。
曲六乙先生发言说,西北人文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为当今的人们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文化空间,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这样的高科技手段了解到西北地区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课题的研究不仅对西北人文资源进行了梳理,还做了多深入的个案研究,课题通过实证研究所形成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和警示的作用,课题的研究具有战略性的考量,冷静的理性思维,科学的研究方式,为今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了范本和楷模。
祁庆富认为,课题的研究对西部文化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课题在研究中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开展了人文资源的讨论,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课题建立的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把人文的研究与科学的表现方式结合在一起,具有便捷性,形象性,立体性的特点。
刘锡诚先生认为,课题对西部文化资源所作的调查、梳理、描述、概括与研究,是建国以来文化领域里的重要成果。所取得的当代文化资料,为中国的文化学的学科建设、为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国文化国情的调研与决策,以及对开发大西北的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现实周明全认为,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库据库的建立非常重要,如果我们能以数据库的形式表达清楚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的来龙去脉,我们不仅通过这样的形式保护了我们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中国。藏都为什么在国外得到同情,就是因为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不了解西藏的历史。如果我们有数据库让不同国家的人们从中了解我们的西藏历史与文化,就不会产生这么的大误会。这样的数据库应该多建早建,分不同的专题建。
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讨论,最后专家组形成了如下意见:
(一)“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组汇聚了北京和西部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180多位学者专家,经过七年的田野考察和研究,形成了最终成果“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及《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该成果基础厚实,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西部文化的生态环境、功能和过程,做了准确的记录、描述、梳理和研究,是重要的文化战略研究,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将人文资源作为数据库加以整理和研究,是一项新的课题。以多媒体数据库形式记录人文资源,此前并不多见。该数据库整合了民族与民间风俗、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多领域的资源,容纳了文字数据18038条,音频1262分钟,视频10104分钟,图片17324幅。是为目前我国信息量最为丰富多样的西北人文资源数据库。
(二)该项目是在众多领域专家指导下,由专业工作者完成的。项目在历史与综合环境的背景下,运用唯物史观,对民族与民间风俗、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戏曲、民间舞蹈等多方面的资源进行了整合。具有学术性、综合性、可持续性。
(三)《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报告》,对西部文化资源所作的调查、梳理、描述、概括与研究,是建国以来文化领域里的重要成果。所取得的当代文化资料,为中国的文化学的学科建设、为政府有关部门对我国文化国情的调研与决策,以及对开发大西北的国家战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成果具有独创性和前瞻性,是一项优秀研究成果。
建议进一步投入资金,在人文资源数据库的技术支撑条件方面,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加强推广宣传,扩大应用研究效果。
第二部分课题总结会的情况
7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由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和国家重点课题《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已于去年通过验收)课题组(以下两个课题组并在一起简称为西部人文课题组)承办的《西部人文课题总结会暨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座谈会和课题成果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多功能厅举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三个展厅里共展出展板90余块,还有大量的原始录音带、光盘、收集的文字资料、编写的考察报告、发表的论文等等。
参加会议的有民盟中央张宝文常务副主席,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屈盛瑞副司长,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周小璞巡视员, 民盟中央宣传部吴志实副部长, 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刘骆生副部长,民盟北京市委朱尔澄常务副主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庆善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王能宪副院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刘魁立副主任等,还有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个研究所的所长,如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刘梦溪所长,曲艺研究所的吴文科所长,戏曲研究所的刘祯所长,音乐研究所的张振涛所长,舞蹈研究所的罗斌所长以及科研处马盛德处长,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郑长林副主任等。另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如高丙中、张海洋、钱民辉、王建民、徐平等,有不少是毕业于费孝通先生生就职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和社会学系,有的是他前教过的学生,还有在京的西部人文课题组成员及外地的课题组成员代表,如课题组组长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副组长任大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组长乔建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戏曲组子课题组长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自然与景观子课题组刘托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文物与考古子课题组组长赵朝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外地课题组成员代表,王宁宇(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等,一共六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上午的第一场座谈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主持,课题学术指导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及课题组致欢迎词,课题组组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中心主任方李莉想来参加会议的领导及专家介绍课题完成情况,课题学术指导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就课题的完成发表了讲话,学者代表刘魁立发言并宣读专家验收报告,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讲话。
第三部分课题内容简介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从2003年开始正式启动的,在这之前国家已经在开始重视这一工作的进行。2000年,为了平衡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国家推行了西部经济大开发计划。在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国家也关注到了西部不仅是一个自然生态多样性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也是一个文化生态多样性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 2001年,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些人文资源,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西部地区的四十个院校及研究机构的184名学者,成立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组,在国家科技部立项,这是一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另外,为了加强实地调查研究及理论总结工作,还成立了“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国家重点课题,通过文化部立项。这两个课题均由中国著名的社会学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担任课题总指导。两个课题,一班人马,研究任务有部分重合,也各有侧重。
费孝通先生认为,我们对西部人文资源的研究要分几步走:第一步,摸清家底,要有意识的去理解、去知道、去逐步明白,我们在西部究竟有那些人文资源,并把我们以前尚不知道的人文资源逐步整理和挖掘出来。而西北人文数据库的建立就是我们所做的认识西部人文资源,摸清家底的初步工作, 也是对自我文化认识及文化自觉的一个部分。
第二步,我们要在研究和整理中了解并让大家知道,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将如何在这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文化背景下,产生新的变化和有新的发展。他指出,人文资源是人类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创造,它不是今天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是自古就有之的。但将其作为资源来认识,却是今天才有的,所谓资源是为一定的社会活动服务的,离开社会活动的目的,资源毫无意义,甚至可以说,也就没有了资源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并非完全客观的存在,当某种存在物没有同一定社会活动目标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是远离人类活动的自在之物,并非我们所论述的资源。也就是说,人类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如果只是静态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博物馆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没有联系,其仅仅只能称之为遗产,却不能称之为资源,只有当它们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和社会活动及社会的发展目标联系在一起后,才能被称之为资源。由此可以定义,所谓的人文资源和文化遗产是同一个对象,当其不和当今社会发生联系时,就成为过去时代的遗留物,也就是所谓的文化遗产,但当其和当今社会发生联系,成为未来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民族凝聚的精神力量,成为地方文化认同的标志,成为文化产业可开发利用的对象时,其就被转化成一种资源,我们可以称其为“人文资源”。
费孝通先生说,围绕着西部的文化变迁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个主题,来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考察来认识问题和回答问题,这种做法是可行的。这种从实践中来的认识往往比从书本上来的认识具体得多、充实得多。因为它不是从概念中推论出来的,更不是凭主观臆想出来的,所以只要能自觉地、不留情面地把考察中一切不符合实际的成分筛选掉。它就会成为西部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的真实纪录,即使过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当人们来翻看它时,仍然具有价值。这种价值就在于它是未来的起步,而今后的变化则是它的延续。我们的一生,人类的一代又一代,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跟着往前走的。我们今天对西部文化变迁的认识,过些时候回头一看,如果能发现它的肤浅和幼稚,那就证明我们的认识有了进步,这不是也很好么?社会总是在不断的有新的认识中不断发展的。包括我们的学术研究也一样,每一次的实地调查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甚至是一种认识论的提高和一种新的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费孝通先生虽然去世了,但他对课题的指导思想却一直引领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遵照费孝通先生的教导,两个课题历时七年,通过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深入到西部各地所做的田野工作,完成了“西北人文资源基础环境数据库”的建库工作。数据库共分:人文地理、自然与人文景观、人口与教育、考古与文物民族与民间风俗、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戏曲、民间舞蹈十个子库。这种分类的考虑,是从地理与自然、历史与环境出发,着重记录整理以口授心传为中心的活态人文资源。对西北地区地理与自然、历史与环境的介绍,主要表现在人文地理、自然与人文景观、人口与教育、考古与文物四个部分;而对现实中存在的以口授心传为中心的活态人文资源的介绍,则通过民族与民间风俗、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戏曲、民间舞蹈六个部分来介绍。目前数据库共收集文字数据18038条,近千万字;音频1262分钟;视频10104分钟;图片17324张。
如果说数据库的研究是一个“摸清家底”的资料梳理工作,“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则是一个通过资料梳理、实地考察和个案分析所做的理论研究。课题共完成了73篇实地考察报告,编辑为五本报告集;四本考察笔记;三本论著,共400多万字。其中,《从文化遗产到人文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60多万字)为课题总报告书,是课题组在完成了数据库和考察报告、考察笔记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课题希望通过总报告书,一方面概括性地介绍西部人文资源(以西北地区为例)的总体面貌。另一方面将所有考察报告、考察笔记以及论著中内容的精髓,包括其中的观点、理论与看法,以及我们的研究结论呈现给读者。
在总报告书中课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一、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遗产正在转化成一种人文资源。二、人文资源正在成为各个国家争夺的对象,人文资源将成为一个国家文化与经济实力的象征。三、从遗产到资源这一措词的转化是有它时代意义的,是对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个新定义。四、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西部的文化重构和重组的现在进行时。并认为,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观念,在所有的遗产中包括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两大部分。而自然遗产的保护,不仅是自然遗产的保护,也是自然生态,自然资源的保护,还是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存在与互动:而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文化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还有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与互动。任何文化与自然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是一个的动态过程,其永远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因此,保护必须要和发展相互联系,传统不仅连接着过去,也连接着今天和未来,是我们发展未来文化的根本与基础。而不是静态的,只需要我们保护的“遗产”。
只有在这样的理解中,我们才会开始用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和人类的政治。因此,遗产的保护,资源的保护,不仅是一种专门的学问或知识。还是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方法论,新的价值观,新的道德观,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的普适性知识。这里面包含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尊重民间智慧,尊重地方性知识等方面的含义。
最后,课题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其融化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成为我们当今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当今社会肌体的一部分,也成为我们创立新的文化和新生活的基础。惟有如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有意义,也才能不断地永久性地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