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传统就意味着慢性自杀”
有专家称“传承非遗须融入当今社会”
(记者 陈菁霞)“我们想当然地认为西部是偏远的、文化传统保持相对完好的社会,但是我们下去以后,发现不是这样,它们正在迅速消失之中”。在日前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首发式暨费孝通思想研讨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组长方李莉对当前西部的文化保存状况表示忧虑。方李莉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快速转化,西部的传统文明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西北最大的陶瓷地,目前已是一片荒芜。机械生产取代了传统农业文明的手工业生产,传统技艺正在消失。”并且,随着城市化发展,西部年轻人追求现代化生活,纷纷离开家乡。方李莉告诉记者,每次去考察,发现村庄中只有老人和孩子。“非遗靠人来传承,没有了人,传承就成为大问题”。
为了抢救和保护西部人文资源,2001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牵头,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西部地区的四十几个院校及研究机构的184名学者,成立了“西北人文资源环境基础数据库”课题组,由国家科技部立项。另外,为了加强实地调查研究及理论总结工作,还成立了“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课题组,由国家文化部立项,两个课题均为国家重点课题。其中,后者通过资料梳理、实地考察和个案分析,最后完成七十三篇考察报告,并按内容编辑成五本考察集、四本考察笔记、三本论著及一本总报告书,命名为“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丛书”,近期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在发言中指出,费孝通先生在课题立项时提出“人文资源”这一概念,有着很深的含义。“如果把它看成资源的话,如水,土壤,都是稀缺的,同样道理,人文资源也需要保护”。当前,商业化对文化的破坏非常严重,很多地方政府将文化产业化,物化,从而达到牟取商业利益的目的。“比如热贡,它是少数民族第一个文化生态区,我提出不要以经济开发的名义申报,你是在保护而非开发。可现在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由手工艺品和艺术品,变成了印刷的产业,最后是破坏了一门艺术”。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祈庆富说,“如果以这种‘保护’的方式进行下去,最后,很可能我们很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在保护的过程当中灭绝”。当年,费孝通的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曾经说过“消灭传统就意味着慢性自杀”,张晓军在此借用马氏的“文化自杀”概念表达了对文化破坏状况的担忧。
“当下中华文化所出现的趋同化趋势,是在现代化、商业化、西方化、通俗化等冲击下出现的又一轮本土文化传统的弱化的结果。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结果将是文化的单一化取代多样化。那样,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干扰,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民族文化的悲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刘锡诚对此表示同感。
当前,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已从单一化保护走向整体化保护,比如,从单一关注文化遗产走向关注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从单一关注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关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到关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从关注单一的遗产保护到关注遗产的活用价值等等。
“而这种活用价值的强调,就是对其资源价值的强调。‘文化资源’更多地传递并强调了‘文化’的资源意义和价值,为今天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意义的阐明做了一种铺垫”。方李莉告诉记者,通过这样的梳理,可以进一步地看到遗产与资源的关系,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活态的传承,就必须要融入当今社会,就要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