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10天的课程和田野实践,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承办,四川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青少年美育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圆满结束。
工作坊的结业典礼在西昌学院举行,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创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方李莉,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杨民康,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赵书峰,四川音乐音乐副教授路菊芳,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教授赵晓娜,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副教授刘晴出席结业典礼并讲话。结业典礼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永健主持。
座谈会现场
方李莉教授发言
杨民康教授发言
赵书峰教授发言
王永健研究员发言
王永健表示各位学员经历了前期五天的理论授课,掌握了诸多学术研究、田野调查的方法理论,并高度赞赏了传承人与工作坊学员在课堂、课外进行的交流互鉴。在发言中,王永健老师回顾了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学习考察,博物馆是浓缩地方历史文化的地方,要将理论知识与在地性的文化艺术知识相互联系。他鼓励非遗传承人与学员在田野中“结对子”,提高学术支撑的能力和田野互助的水准。杨民康老师指出非遗工作首先要保证的是得益于文化的传承保护,在此基础上进行转化和发展。非遗传承是社会、学者、政府三个层面的合作共谋关系,只有经历长时间的田野观察,才能将文化保护创新的事业扎牢根基。同时,杨民康老师就田野作业寄予学员们以希望,提出要在共同的实际调查中,检验所见、所感等实践经验是否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相融合。赵书峰老师认为非遗基层工作者是非遗保护传承方面的“桥头堡”,我们这次田野工作坊的成员大多是来自凉山彝族地方非遗基层工作者,他们成为了我们田野工作坊其他学员们最直接的信息报道人,这次工作坊所培养的人类学思维方式与田野实践操作有利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赵书峰老师肯定了大家在课堂上的互动以及自发组织的沙龙对话,希望学员们珍惜相互学习的机会,未来也要继续保持彼此间双向的互动。在老师的启发下,学员和非遗工作者们结合自身所学积极分享近日的听课感悟与田野思考。谭莉璇(上海体育大学硕士生)表示用文化展演的角度去理解保护跟创新转化的关系似乎存在着二元分立的问题,期望对非遗的原生态保护还有未来创新发展进行探索;王淳(南京艺术学院硕士生)对毕摩绘画很感兴趣,谈到其祛除疫病的寓意、辟邪的仪式,还有其孔雀、蛇、龙等图案,他很好奇毕摩绘画的文化阐释如何适应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陈珂吉(山东大学博士生)结合工作坊的学习经历思考当中的田野关系,提出“互为田野”“互为他者”的想法。这次的学习群体有彝族的非遗传承人、工作者,还有在校学习的学生,两个群体的对话是“互为田野”的过程,学员们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田野调查,学员与彝族朋友的互观亦是“互为他者”;昂汪央金娜姆(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生)期望通过学习能更深刻地理解单一民族的艺术形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文暄琪(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生)提到工作坊的学习让她感受到了文化的相通,启发她在从事舞蹈编排时,不仅要注重动作规范,也需要考虑到民众的情感表达;苏璇(北京电影学院)结合自身玉雕的研究就如何找寻地方文化特质发出了疑问;黄宣铭(四川外国语大学本科生)谈到数字化时代的田野调查方法运用面临新的挑战;齐张翼(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分享了近日的学习收获,表示音乐是具有感性表达的,能够在演奏者与听众之间达成情感连接,音乐的叙事实际上包含着人类共通的一种文化表述。非遗工作者曲毕发财十分关注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他谈到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年轻人了,非遗的传承模式急需新方法,另外,非遗传承人无法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是阻碍非遗文化传承的因素。杨德发表示要注重非遗项目申报的筛选,生命力是关键因素,要对其社会价值和市场进行评估,只有对人民生活有切实帮助的项目才会走得更长远。杨志勇表示只要是对社会人类有价值的文化,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要学会表达彼此的情感,达到共通的目的。各位学员发言积极踊跃,会场氛围热烈,学术互动、交流和讨论是工作坊的重要环节。
工作坊学员和非遗工作者们发言
学员们发言完毕后,方李莉教授进行了总结讲话。她表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作为跨学科的、民间的学术团体,是民政部批准成立、国务院备案的国家一级学会,其优势在于能集合更强大的学术力量和学术资源。中国艺术人类学会是一个具有革命性的平台,涵盖了音乐、美术、舞蹈、艺术学理论、美学、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不同的学科带来不同的视角与知识结构。她谈到费孝通在北京大学办的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科人才,期望此次工作坊也能启迪学员思考,促进其学术事业发展,同时,对绵阳师范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方李莉教授认为彝族传承人和工作者与学员们一起学习的方式是有意义的,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他者”消失了,彝族人作为田野中人,学员们的调查对象,他们大多也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们面临困境也会不断的去提问与追问,这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关于非遗传承,方李莉教授谈到,我们现在深处一个复杂社会,原汁原味的传承已经不可能了,随着社会变迁与技术发展,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新兴让非遗传承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如果保留下来,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复活,所以需要整体性记录,需要组织数据库。她提到像蔡国强、杨丽萍等中国艺术家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创新,使用中国元素向世界传达中国精神。中国的遗产资源保护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旅游性保护,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努力将文旅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在农业时代,仪式更像是剧场不断上演的表演,农业时代变化也较慢,工业时代的变化会相对泛滥,文化发展是一个运动过程,是不断的介入与再介入。方李莉教授以人生“无处不田野,无处不思考”来表达对学员们的期望,希望同学们保持“孩子般的眼光”,对世界充满好奇,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在结业典礼的最后,方李莉教授、杨民康教授、赵书峰教授与王永健研究员向参与研修的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向未来”。相信通过此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将激励更多青年学者、学生走进“有温度的田野”,在田野中既从事求知,也从实求美,在跨文化与跨学科的维度中探索艺术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创新发展路径!
合影
撰文:陈珂吉、齐张翼、辛玺
摄影:尔古阿政、曲毕发财
排版:秦韵 杨嘉辰
责任编辑:刘侗勋
核发:王永健
总编辑: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