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 10月31日田野纪实——深入田野,从实求知,从实求美

[日期:2024-11-04] 来源:  作者: [字体: ]

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绵阳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承办,由四川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青少年美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以“从实求知"为主题,旨在探讨艺术学与人类学的前沿理论,提升田野工作能力。10月31日,赵晓娜教授带领工作坊全体同学继续进行田野课堂实践教学。

2024年10月31日,“第一届(2024)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成员在绵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赵晓娜教授的带领下顺利开展赴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以来的第三天田野实践活动,本日的田野调查还邀请了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创会会长方李莉教授,中国音乐学院研究员杨民康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赵书峰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王永健研究员,四川音乐学院路菊芳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杨烁老师为学员进行指导。

行程第一站:凉山州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上午9点,专家团带领工作坊成员到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参观学习。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上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该博物馆不仅是彝族文化的展示窗口,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基地。

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通过对博物馆的考察,学员们意识到:田野工作不但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共时性研究,还要用历时性的学术理念,走向一种“历史的田野”。博物馆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彝族特色,馆内装饰采用了红、黄、黑三种彝族绘画的传统色彩,体现了日、月、山、水、羊角、鸟羽、火镰、鱼网等自然图案。馆内现有4200余件套金、银、铜、铁、木等多种质地的彝族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记录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制度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也反映了凉山人民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以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凉山奴隶制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为学员田野实践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让学员们尝试从历史中去重新认识彝族的文化社会结构,亲属关系、民族信仰等文化系统的问题。

博物馆历史材料展示

工作坊学员与指导老师合影

行程第二站: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

 

 上午11时,专家与全体工作坊成员前往西昌学院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参观学习。中心主任沙马打各致欢迎辞,并对彝族文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强调了彝族文化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保护彝族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研究中心建有彝文书法、彝族漆器文化、支格阿鲁文化和彝族服饰等四个彝族文化主题展厅。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彝族文化的深入传承与创新性发展,为田野考察团队提供了实践空间。

 

沙马打各为专家及学员介绍彝族文化

彝族漆器与书法

专家团队带领工作坊成员在研究中心进行田野考察。各位专家以实地调研彝族的历史、语言、宗教等馆藏资料为实例,现场讲解和示范田野调查,引导成员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建立问题意识,提高田野考察实践能力。

 

专家与工作坊成员合影


行程第三站:考察西昌邛都洞经音乐

 

 晚上7时,专家团队与工作坊成员观看了西昌邛都洞经乐团演出。邛都洞经乐团是一支致力于传承和保护洞经音乐的民间乐团,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乾道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洞经音乐起源于道教音乐,同时受到佛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在现代的传承发展中,先后被评为凉山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昌市唯一)代表性项目。

观看音乐演出现场

邛都洞经音乐在西昌建昌古城进行展演,邛都洞经乐团成员表演经典作品,包含《九连环》《前七曲》《赞师词》等曲目。据非遗传承人韩定祥介绍:演出团体主要由邛都洞经音乐爱好者组成。工作坊成员通过田野考察,可以从音乐形态、音乐功能、传承与发展、表演空间等方面进行田野民族志的书写与深描。

 

西昌邛都洞经音乐演出现场

杨民康教授与乐团交流

 

提问环节

 

 在本日田野调查结束后,为了让学员们更深入了解田野实践理论与方法,我们通过提问向两位专家进行了请教。

提问者:张佳怡 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第一届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学员

提问对象/专家:方李莉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创会会长

张佳怡:方老师您好,请问您在参观此次奴隶社会博物馆后有什么感想,可以为我们学员分享一下吗?同时作为田野工作者在面对新时代的文化变迁之时,要怎样更好地进行田野研究呢?方李莉教授:首先,在此次参观中,发现到一些传统的彝族文化中有一部分已消失,而这反映的是一种时空的叠加,传统文化已被现代化覆盖,并可能融入现代社会。所以,对于以前传统人类学中“遥远的他者”可能已不复存在,在田野中我们需要结合时代变化,加强互动与对话。其次,面对当下田野研究,我们可以创新改进方法与工具,以适应新挑战和机遇,为田野研究注入活力。同时,我们要以“孩童”思维发现问题,不被既定的观念和模式所束缚,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问人:邱敏   四川民族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教师、第一届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坊学员

提问对象/专家:杨民康   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

邱敏:杨老师,作为有着非常丰富田野经验的前辈与学者,您可以为初入田野的工作者们提一些建议吗?杨民康研究员:
首先,田野工作者需要转变观念,把非遗传承人当作老师。然后,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引导传承人正视自己的传统,传承与保护他们的传统文化,为他们提供支持。在当下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传承人有着传承文化的责任。作为田野工作者与学者,我们需要做好沟通工作,有任务和责任告知传承人,他们的文化是重要的,是有价值意义的;田野工作者应当处理好“主位”与“客位”的关系。

 

我在田野中说:

 

蔡嘉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坐落于山巅之上。这座现代化的非遗艺术场馆向来者展示着民族的文化过往,并且希望是沉浸式的,因此,回廊式分列的场馆让我们得以穿梭于历史之间。这里保留着丰富的图像资料,通过它们,我们仿佛触及到民族的脉搏——是这片土地上岁月的痕迹与人民关于‘生’的信仰。”

曲毕发财(金阳县文化馆非遗工作人员)

“作为一名彝族青年,博物馆馆藏文物是我们民族记忆的一部分,展品诉说着历史,让我们感受祖先的文化。同时,也见证彝族人民的坚韧与智慧。彝族服饰、歌舞、节庆,勾起我们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回忆。参观后,更加牢记我们作为彝族人的责任与使命,要传承历史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彝族的民风民俗,共同见证索玛花来幸福来的民族复兴。”

符安可(泰国宣素南他皇家大学在读博士)

“昨天我在参观彝族文化研究中心的过程中,与研培班的彝族朋友有了一段引发思考的交流。当听到总结彝族的乐舞文化时提到彝族人善歌不善舞。‘彝族人之间唱歌如果和不上调,是会被看不起的。’于是我转头问身边的彝族朋友,‘你们真的是这样吗?’‘是的。’‘那你们会跳舞吗?’‘不会。’‘那你们唱这些歌唱得很高兴的时候会忍不住跳起来吗?’‘会啊!’‘那你们不就是在跳舞了吗?’ 问完双方陷入了沉思。类似于此的有趣对话时常在我们的队伍中显现,正如赵旭东老师在理论课题上提到的‘田野考察是一个互为他者的旅程。’学员班透过彝族朋友们一次次耐心的解答,打开了理解彝族文化的新窗口。彝族朋友阿于木牛同样表示以前经常看到各种田野考察,但并不清楚人们在做什么,这次他才理解了田野考察的记录与分析能为保护自己家乡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发挥巨大作用。这段时间我们都收获满满,体会良多!”

撰文:邱敏 黄宣铭

摄影:张佳怡 邱敏

排版:秦韵 杨嘉辰

责任编辑:刘侗勋

核发:王永健

总编辑:朱阳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David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