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26日,第十三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比较文学”,主办单位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和广西大学。
在会议期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发起组织了“文学想象与科技人文”圆桌对话及4场线下和8场线上分组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约60名学者和研究生分别以线上和线下形式出席。
文学人类学分会的荣誉会长叶舒宪教授以《变:作为新文科探索先驱的中国比较文学》为题做大会发言,着眼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学科历程,将比较文学作为自下而上的新文科探索先驱,梳理和盘点其在学科演变过程中对文科创新贡献的36个理论命题。叶舒宪教授以一个“变”字及其文学人类学阐释总领发言,在回答学者提问时,他说:“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不变的是什么?是一直对创新的追求。”
在大会发言的自由讨论环节,文学人类学分会会长徐新建教授针对关于“世界文学”的主题发言提出,宋炳辉教授发言提及的莫莱蒂“世界文学屠宰场”表述,有可能成为一把新的“屠刀”,既屠杀了前文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也屠杀了后文字时代的网络文学,也就是包括以“玩”而非“读”为核心的诸多新文学实践。徐新建教授认为,有必要从文学人类学角度反思“世界文学”定义的局限性问题。
本届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新任会长叶舒宪教授担任下一任会长。叶舒宪教授对学会及全体会员的信任致以感谢,对未来三年的学会工作进行了展望规划,希望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承前启后,在新文科升格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当下,继往开来,以更高的理论自觉,更突出的中国视角,进一步发挥学科对全国的理论创新引领作用。
“从神话到科幻:文学想象与科技人文”圆桌论坛
2021年7月24日下午,以“从神话到科幻:文学想象与科技人文”为题的圆桌对话以线上线下同步交替的方式举行。圆桌由即将创立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发起,来自南方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学者参与其中,围绕神话与科幻的相关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
首先,圆桌论坛的组织者——南方科技大学的陈跃红教授和四川大学的徐新建教授——分别介绍了本次讨论的议题以及相关研究情况,强调近年来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科幻与神话正在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理论增长点。而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学界需要打破旧有的学科框架,直面具有颠覆性和重大影响的“真问题”。
接下来,8名特邀嘉宾先后引言。上海交通大学的叶舒宪教授以《幻想开启文化文本》为题,提出了人类是用自己建构和想象的对象来编码世界的,从中国的神话传统源流出发,我们可以梳理出中国文化背景下独特的编码方式,这其中也蕴含着与科学相关的因素。
四川大学的徐新建教授以《科幻知识论:想象构造的第三文化》为题,从20世纪中国思想领域的“科玄之争”谈起,认为科幻可以让故事与知识相互转换,作为“科”与“玄”之间形成沟通和对话的一种通道,成为用想象构造出来的第三种文化。
南方科技大学的田松教授以《符号实在的实在性》为题,阐述科幻构成了我们当下符号时代的重要部分,为人们提供了世界想象。但我们要警惕其中的机械主义自然观,用诸如万物有灵、生态学和盖亚理论等非机械主义的自然观打通前现代与后现代,通过相互翻译达成理解互通。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谭佳研究员以《神话与科幻的公约数——以汤普森<民间故事分类学>为坐标》为题,用经典的神话学著作作为标准,讨论了神话与科幻在分类学上进行相互沟通的一种可能性。
南方科技大学的吴岩教授线上参会,发言题目是《<科学神话>:一本书的命运和它背后的故事》,内容聚焦中国最早的一本将神话与科幻的并置选集。吴岩将其置于学科史的视野中,分析了作品背后的社会思潮和学术脉络。这为我们今天进一步探讨神话与科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有益的启发。
四川大学的姜振宇老师以《审美想象与科学经验的对接互动——从鲁迅<科学史教篇>谈起》为题,介绍了在西学东渐背景下,青年鲁迅是如何想象科学的。这样的想象亦可对我们今天如何处理科学经验提供有益的借鉴。
南方科技大学的访问学者黄鸣奋教授的题目是《三十六计与科幻电影的构思策略》,回顾了近年来他在科幻电影领域的学术积累,认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本土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与此同时,他也为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富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四川大学的梁昭副教授围绕“新媒体与新文类”展开,讨论“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学研究”,着重介绍了新媒体时代文学文本的变化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展望。
天津师范大学的郝岚教授、吕超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的黄悦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程林副教授以及四川大学文学人类学博士生姜佑怡参与了与谈。
会议的最后,陈跃红和徐新建两位教授对整场讨论进行了总结,并对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成立后的工作计划做了框架性构想。
分组论坛:从神话历史到跨媒介研究
文学人类学小组的六场讨论以线下和线上方式交替进行。线下的四场发言分为三类论题,其一是中国神话历史与文明探源研究;其二是文学、媒介与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其三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在关于中国神话历史与文明探源研究的议题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谭佳教授的《文明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物象观》在世界文明起源及其类型的视野里,讨论中国物象观的独特性。上海交通大学的唐启翠副教授以《<荀子>“文学观”与玉石文化大传统》为题,提出玉石文化大传统不仅形成了《荀子》文学观的技艺传统和文化语境,而且也形成了与西方早期文论话语的技艺共性和物质、信仰的差异性。上海交通大学胡建升副教授的《神话幻想的民族志与考古学考察》从人类史的角度,用丰富的多重材料,非常宏观地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幻想的功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杨骊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山海经>与华夏玉石神话信仰》追根溯源,讨论“玉石神话”的根源为何的问题。
第二类议题有7位学者发言。集美大学的夏敏教授通过《抒情的人类学探视》的发言,对人的情绪展现进行人类学式探究,论题切入主观和客观之间。北京语言大学的黄悦教授论文从“神话主义/新神话主义”的角度对网络文学中的神话类创作进行探讨,体现了文学人类学的学科延伸。西南民族大学的罗安平教授的发言《高校田野调查课的理念与方法探索》,在人类学田野方法范式转化的脉络中,以自己在美国高校进行的协作田野调查经历为例,讨论了人类学对地方的调研方法问题。西南民族大学王璐教授以《中国西南民族志发展历程》为题,对百年来的民族志的理论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着重对比了中国固有文史方志传统与西方理论传统中的民族志观念。
广西民族大学的马卫华副教授选取了容世诚的戏曲人类学研究作为个案,对新加坡兴化人的移民演剧的情境化研究。西北大学的万翔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从文学到媒介的人类学:以图像的文本分析法为例》,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分析岩画阐释的方法论问题。四川大学的赵靓老师以“抖音上的大理”为例,讨论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并置,体现了何种虚实互嵌的地方表述。
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议题中,广西民族大学的陆晓芹教授梳理了壮族文学的书写形态,并对壮族文学的困境进行了探究。西北民族大学的王艳副教授谈论了西南白马藏人的历史、民族、信仰和仪式特点。青海民族大学的卓玛教授与陕锦风教授,分别以藏族文学和撒拉族民俗为例,解读民族文学塑造的外国人形象和民族风俗的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蓓副教授以《前专业化民族志写作时代的知识塑造——以1900-1959年西藏民族志材料的三种文本范式为例》为题的发言,讨论不同的写作者塑造的西藏形象,概括了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不同的民族志写作范式。西藏社会科学院的白玛措教授以自身丰富的田野经验和创作实践,展示了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田野一手材料和文学创作甚至音乐、影像材料的复合型民族志特点。
在线上发言中,30余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就神话、民俗、互联网文化话题进行了交流。
交流、评议和小结
大会期间,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还在25日晚举办了专题对话,商议分会发展的未来可能。
文学人类学分会的荣誉会长叶舒宪教授评论小组学人的发言体现了“‘第三代’文学人类学学者的成长”——经过了以萧兵先生为代表的“第一代”和以叶舒宪、方克强、王小盾、杨儒宾、徐新建、彭兆荣、夏敏、潘年英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文学人类学学者的开拓和发展,年轻学者们正结合个人的学术研究领域,把前辈学者提出的理论概想进一步完善,并提出新的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