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中外人类学名家讲坛”第一讲成功举办

[日期:2013-03-20]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中外人类学名家讲坛”第一讲成功举办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和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外人类学名家讲坛”在新学期拉开序幕。2013年3月15日下午2点至5点,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交流学部教授周星教授担任第一讲主讲嘉宾,他的讲座题目是“‘汉服’与‘汉服运动’:艺术人类学个案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研究员主持了此次讲座。讲座在研究生院6408教室举行,艺术学系研究生,我院部分研究人员,以及个别汉服运动的实践者约50余人参与了此次讲座。

周星教授兼任我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论著宏富,近年来写出了多篇颇具分量的艺术人类学个案研究论文,汉服运动是他多年关注的主题之一。

讲座伊始,周星教授对人类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进行了介绍,包括整体论、语境研究、田野工作方法、实践的观念以及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向。这几个概念构成了人类学研究的理论特色。

作为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周星教授将中国服装史分成了五个大的历史阶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涉及中国古代、晚清、民国、新中国与文革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服装生活,分析了诸阶段服装中所折射出的政治性、审美性等问题。

具体到汉服运动,周星教授结合多年来的扎实的田野调查,以生动翔实的图文资料进行了条理清晰的探究。他就汉服运动所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汉服运动举行的空间场域,汉服运动实践者的主体身份,汉服运动的争论焦点,汉服运动的实践困境及其可能走向等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

方李莉研究员结合自己对苗族服饰的研究,对周星教授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就田野调查中的方法论向周星教授进行了提问。此外,在场人员就汉服运动实践主体的审美趣味,汉服运动实践者就日本和服的问题,以及实践中的困惑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提问。周星老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细致的回答。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