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举办欧洲博物馆为主题的讲座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与国外学术界的交流。2011年11月24日上午10点至12点,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特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科学院社会人类学教授麦夏兰(Sharon Macdonald)女士作了题为“欧洲民族志博物馆展览中的几个主题”的讲座。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的全体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共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关祎担任此次讲座的翻译工作。
麦夏兰教授首先从历史的角度,对欧洲博物馆与人类学的互动进行了简单地概述。她区分了三种类型的博物馆,第一种以皮特—里弗斯(Pitt-Rives)博物馆为代表,该博物馆藏品丰富,依照古典进化论的思路,藏品的排列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该类博物馆与西方殖民史关联密切;第二种是民俗(folklore)博物馆,此类博物馆出现在全球化背景之下,致力于记录传统民俗生活,保存本民族文化。第三种是1980年以后,面对文化多样性的挑战,面对身份政治、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等等后殖民语境下的诸多问题,博物馆呈现出了新的景观。
接下来,麦夏兰教授以大量生动的图片资料,重点介绍了几个欧洲当代博物馆及其新颖的展览思想。如葡萄牙某大学博物馆的布展强调叙事性,体现出了剧院的效果,观众可以与展品进行互动交流。Werld Museum则通过对运动鞋(sneakers)的展览,追问为了什么、表现什么、谁来书写等问题。大英博物馆的生存与死亡的展览(Living and Dying Exhibition),体现了对具有人类普遍性的问题的探讨。
欧洲自1970年以后开始建立生态博物馆,中国近年来也引入了这种新的博物馆模式,如方李莉研究员领衔调查过的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即是其中之一。麦夏兰教授对生态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比如:当地人是否参与博物馆的建设之中?博物馆所进行了展示是否具有选择性?生态博物馆是否成了市场营销的标签?生态博物馆成为旅游景点,对当地造成了怎样的改变?生态博物馆由于具有凝固性,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等。她又提及了另外一种博物馆模式,即强调与当地人的互动,此种参与性的博物馆可以使得博物馆与参观者双向学习,互通有无。
在讨论阶段,方李莉研究员就她对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观察与思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就梭嘎生态博物馆而言,它不仅没有凝固当地人的生活,反而带去了外部世界的信息,当地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贫穷与落后,急于摆脱这种状态,几年前的调查表明,18—50岁之间的男性成员,有79%外出打工。现在这一数据更显增高,而且女性成员也踏上了打工之路。对此应该作何理解?欧洲生态博物馆内是否有专业队伍记录当地人生活的变迁?麦夏兰教授对此进行了回应,她认为西方生态博物馆中也出现了这一问题,不过他们更强调当地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互动,注重传统遗产的变化与变迁。欧洲生态博物馆中有大量专业队伍记录当地人的生活,并且有很多是本地人。安丽哲博士问及了生态博物馆中宗教与传统的关系,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互动等问题。麦夏兰教授对此也进行了回答。
讲座结束之后,当日下午,麦夏兰教授还对方李莉研究员就生态博物馆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采访与交流。
此次学术活动,一方面使我们接触并学习到了来自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最新信息,另一方面也使国外学者认识到了中国学者的思路与思考,真正实现了学术的交流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