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安丽哲:2011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组学术总结

[日期:2011-11-17] 来源:  作者:安丽哲 [字体: ]

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技艺传承与重构

——2011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个案组研究综述

安丽哲

2011年11月20日至11月15日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会议在云南玉溪召开,此次会议共分三组,分别为艺术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组,艺术人类学个案组与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其中第2组艺术人类学个案组共有21位学者,在这次小组会议中作了精彩的发言。尽管大家专业背景,考察的时间,考察的阶段各不相同,但在这两天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舞蹈山歌还是手工艺,都处在全球化进程以及非物质文化保护运动兴起的大背景下,发生着较为相近的变化。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参考,发现原来自己的研究不是孤立的,自己在田野中的问题困惑和经验,都可以在今天这个艺术人类学平台上得到交流和解决。许多学者的田野工作翔实,内容丰富涉及到艺术风格类型,知识谱系,传承现状,传承方式等各个方面,在这里我把大家的看法归纳为传统技艺去语境化趋势、市场经济与传统技艺的的传承以及重构之间的关系、作为民族或地域文化内核的心理信仰与传承之间的关系、关于艺术本体与社会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

1、传统技艺去语境化是否是必然的趋势?是这次研究会集中讨论的第一个问题。现在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大量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传统技艺发生了变迁,其原来具有的社会涵义和语境都会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工艺品或者演出形式保留下来。这种去语境化是否是不可逆转的?

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杨子文对兴国山歌的变迁进行考察,认为兴国山歌主要产生和用于生产生活中,生活方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其社会功能的消失。近年来即使政府花很大力气保护,但是效果不好,由于语境逐渐消失,表演表达成为保存形式的重要方式。山歌其实也是去语境化和符号化了。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李东风 教授通过对阆中木板彩绘门神雕刻技法的考察,探讨了门神崇拜传统向装饰性年画过渡的痕迹,原来的涵义系统与艺术形式是相统一的,然而现在门神崇拜瓦解了,但是其审美意义仍然存在,所以装饰性特征增强,语境化消失的趋势出现了。吕萍女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对于壮族绣球这种失去语境的传统工艺品如何存活的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她认为地方政府以及精英的参与对于濒临灭亡的已经没有语境的传统技艺的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云南省文山学院的张建林老师在对云南西畴县木制水烟筒做了调查中给我们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情况,烟筒文化,已经嵌入当地人仪式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没有冲突,且融合。所以由于其生存的语境仍然存在,所以烟筒工艺不仅没有衰落,而且可以继续传承发展。玉溪师范学院的余贞凯老师对哈尼族磨秋运动的考察同样如此。适应生活生产方式的磨秋运动在生活中发挥着多种功能,通过女人禁忌的解除,获得了更多的参与者,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和发展。李兴华 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通过对景德镇窑神崇拜仪式的考察,揭示了在新的生产技术下其仪式去语境化的现状和历史上对窑神的立与废,历史在循环往复但又不完全相同,当年的崇拜仪式的消失与再生给我们今天提供了参考。

通过比较以上几位老师的田野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技艺脱离了原来的语境,与生产生活方式是否适应是决定该项技艺传承是否会去语境化的关键。

2、第二个关注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市场经济与传统技艺的的传承以及重构之间的关系。

湖北民族学院的吴昶通过对洗车河流域土家织锦工艺的考察,为我们提供一个从环境与经济角度去分析传承的视角。由于当地民众对于西兰卡普织锦被面的生活层面的需要,为织锦工艺提供了生存的土壤,稳定的市场使得该项工艺传承也较为稳定。

而来自内蒙古大学徐英教授通过对蒙古族四胡制作和传承的考察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角度的思考。同样作为手工艺品,由于四胡并不是地域性全民消费对象。需求层面较为狭窄,相应的会制作的艺人也非常稀缺,后继无人非常容易使得该手工艺处于面临灭绝的境地。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赣南师范学院的燕录音教授通过对赣南宁都采茶戏的考察。揭示了地方性小剧种蓬勃发展的人文环境基础与经济因素。给其它小剧种传承发展提供参考。

玉溪师范学院孙丹婷女士通过对白族民居中的木雕的考察,使我们看到由于近年来非物质的提倡,大量古建筑工程的开展,使得当地手工艺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所以手工技艺保存的非常完好,且在工具上与设备上进行适应时代的更新。

由于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体制的提倡,氛围对地方民族文化已经形成消费,所以很多地方的传统技艺产品即使在去语境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经济利益的趋势,所以传统技艺不仅获得保护还得到发展。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去语境化的传统技艺的使用功能往往与装饰功能也进行了分离,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其审美性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所以在可视性上得到了夸大。然而另外一些的传统技艺即使能获得较好的经济利益,但是不具有地域全民性,需求圈较小,仍然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

3、作为民族或地域文化内核的心理、信仰与技艺传承之间的关系

来自玉溪师范学院的孙燕老师对红河流域的花腰傣服饰进行了考察。她提出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花腰傣的服饰已经从实用意义过渡到修辞意义。花腰傣仍然具有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撑仍然有原来的节日审美习惯,所以仍然保留并在再生,体现在该工艺在发生材料上的改变。云南省社科院的徐何珊通过德宏地区傣族手工艺的考察。揭示了具有强化技艺功能的仪式活动的频繁举行以及精神信仰的稳固是其作为器用的手工艺品稳定传承的精神基础。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王汉武先生通过对英歌舞的考察,首先分析了地理与英歌舞风格的关系,而后揭示了在民俗活动中英歌舞者的选拔以及英歌舞驱邪等活动所积淀的群众偏好心理和敬畏心理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使得广大群众通过各种规章制度自觉的对英歌舞进行传承。云南艺术学院的黄凌飞先生在拉祜族葫芦笙舞实地考察中,发现其拉库族对于外来宗教进行同化吸收发同时,仍守护自己的核心信仰,稳定的信仰与认知惯性使得其身体技艺的传承也处在比较良好的情况之下。

一般来说,在考察一种技艺的时候我们需要考察整个族群或者民族的精神内核,他们的信仰与民族心理对于传统技艺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直接的关系。

4、关于艺术本体与社会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

来自玉溪师范学院的玉华老师通过对咪嘎哈彝族祭祀仪活动中木刻的考察,分析祭祀木刻艺术的简练,古朴风格与其作为祭祀礼器有关,用于祈求丰收祭祀场所的木刻鸟不是纯艺术品,不可能世俗消费,所以更能保持原来的品格。玉溪师范学院黄龙光老师,通过对彝族丧礼花鼓舞仪式展演的考察探讨了花鼓舞这一仪式中的身体技艺在当地彝族的文化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安丽哲通过对长角苗人恋爱期间换装禁忌的考察来揭示其社会文化结构的独特性及其成因。

无论是从艺术本体出发去研究社会文化结构,还是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艺术本体,这都是艺术人类学考察的范围。

除了以上几个交集比较集中的问题外,还几个结合文献与现状进行艺术本体艺术风格分析的个案研究。首先有来自昆明艺术职业学院石裕祖先生,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史料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云南藏族乐舞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关联进行了阐述。重庆大学的彭小溪女士对古滇国青铜舞蹈图像进行了梳理与形态分析。红河学院的吴雨亭女生在对云南斑铜工艺的调查中归纳了在斑铜工艺的纵向历史发展中,造型转变的风格与原因。中山大学讲师熊寰对客家龙屋建筑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对构造的功能及其背后的含义进行了阐释。

最后艺术人类学个案组也有两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是要注意整体性,任何艺术产品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全景式式的田野调查是对某一项艺术本体的研究的必要根据。

第二,要注意动态研究。方李莉会长提到的中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大量的文献资料,田野不能脱离文献。文献和田野的结合是艺术人类学个案中比较重要的方法。同时在做具体的田野的时候,对具体研究对象也要有个历史的维度,每个时期有什么不同,都需要进行比较。

这是第三组的情况,谢谢大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上善若水 | 阅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