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6期目录
(总第265期)
|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 
 卷首语  | 
 本刊主编 安德明  | 
 01  | 
| 
 前沿话题•新故事研究(主持人:黄涛)  | 
||
| 
 新故事是传统民间故事在现代社会的创新性发展 ——关于新故事的民间文学定位问题的探讨  | 
 黄 涛  | 
 05-15  | 
| 
 1949—1966 新故事的通俗化实践  | 
 毛巧晖  | 
 16-23  | 
| 
 中国“民间文学 2.0” 论纲 ——以新故事和多源故事为表象的故事文化现象  | 
 白旭旻  | 
 24-32  | 
| 
 特别策划·中国民协70年学术记忆  | 
||
| 
 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学术回顾与反思  | 
 王素珍  | 
 33-41  | 
| 
 中日联合江南地区民俗调查及其学术史意义  | 
 王 京  | 
 42-50  | 
| 
 民间文学研究  | 
||
| 
 一座壮丽的故事山 ——金荣华先生访谈  | 
 鹿忆鹿 陈丽娜  | 
 51-60  | 
| 
 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 
 刘 倩  | 
 61-68  | 
| 
 巴 • 布林贝赫诗学思想述论  | 
 吴 刚  | 
 69-74  | 
| 
 民俗研究  | 
||
| 
 规避与规范:民间文学的导游传承路径研究 ——以泰山传说为例  | 
 程 鹏  | 
 75-85  | 
| 
 换装与砍牛:贵州蓝靛瑶葬礼中的亲属交往实践  | 
 杨珍珍  | 
 86-93  | 
| 
 民间艺术研究  | 
||
| 
 异域认同:舞蹈、差异与自我塑造  | 
 [美]希拉 • 博克、凯瑟琳 • 博兰德 著 方云、王心怡 译 康丽 审校  | 
 94-115  | 
| 
 书评  | 
||
| 
 从见俗见人到见心理见性格 ——论《蒙古风俗鉴》民俗志写作动机与旨趣  | 
 乌 • 纳钦、李金花  | 
 116-121  | 
| 
 申遗专稿  | 
 
  | 
 
  |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性 ——以“藏医药浴法”申遗实践为主线  | 
 巴莫曲布嫫  | 
 122-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