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张犇:《羌族造物艺术研究》(张道一序)

[日期:2013-06-05] 来源:  作者:张犇 [字体: ]

作 者:张犇 著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2-1

版 次:1页 数:282字 数:308000

印刷时间:2013-2-1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302319542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曾经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至今仍拥有非常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犇编著的《羌族造物艺术研究》力图对羌族造物艺术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书共六章节,内容包括绪论、文化生态与造物艺术、羌族造物艺术的自然生态、羌族造物艺术的经济土壤等。

内容推荐

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曾为中华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今仍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界应对羌族文化投入应有的关注。特别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羌族文 化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亟待全社会加大对羌族文化研究和保护的力度。基于这种现状,《羌族造物艺术 研究》(作者:张犇)力图对羌族造物艺术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羌族造物艺术研究》从羌族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对羌族造物艺术进行分析。羌族的造物艺 术文化内涵丰厚,造物观淳朴,不仅体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羌族社会的发展特征,还是地理环境、原始宗 教崇拜:民族审美和民族风俗等的综合产物。对羌族造物艺术的研究和探讨,有助于人们了解羌族造物艺 术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价值,特别是对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目录

绪论

一、历年来对羌文化研究的状况

(一)历史古籍类

(二)近、现代的论文和著作

(三)当代羌族研究的论文

二、对羌族造物艺术研究的方法、难度与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的难度

(三)研究的意义

(四)考察的地点和过程

三、羌族地区考古发现简述

(一)收集遗物时期(1910—1 937年)

(二)调查试掘时期(1938—20世纪60年代)

(三)大发现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四)羌族特有的墓葬形式——石棺葬

第一章 文化生态与造物艺术

一、对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

(一)西方“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二)冯天瑜对“文化生态”概念的深化和扩展

二、造物艺术的文化生态简析

(一)文化与生态的关系

(二)造物艺术与”文化生态”的关系

(三)设计的”文化适应”

(四)羌族造物艺术符合“文化生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羌族源流和宗教特征史略

一、羌族历史简述

(一)古羌族的出现及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二)古羌族的发展和迁移

(三)羌族的鼎盛和现代羌人的形成

二、羌族行政制度的完善

(一)早期开发时期

(二)羁縻制度时期

(三)土司制度时期

(四)改土归流时期

三、羌族多神共存的宗教观

(一)白石崇拜

(二)羊图腾

(三)火塘崇拜

(四)神人之间的联系人——释比

(五)其他诸神

第三章 羌族造物艺术的自然生态

一、古羌人村落选址中的环境适应行为

(一)羌族聚居区的地理特征

(二)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

二,受自然环境制约的羌族民居格局

(一)羌族村落选址特点

(二)因地制宜的建筑方式

三、羌族聚落生态系统的体系与功能

(一)一体化传统建筑样式的体系与功能

(二)羌族建筑的几种主要样式

(三)羌族建筑风格与周边文化的交融

(四)羌族建筑的文化内涵分析

第四章 羌族造物艺术的经济土壤

一、羌族经济结构在迁徙中的变迁

(一)经济形态的成熟和农作物种类的丰富

(二)农具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三)手工业和副业的发展

二、多种经济形态影响下的羌族造物

(一)农牧业结合经济形态下的羌族造物特点

(二)羌族造物风格受外界影响而出现的演化

三、特色经济形态下的羌族造物表现

(一)适应当地地理特点的交通设施

(二)地域特色显著的用品

(三)对周边环境的改造

第五章 羌族造物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一、羌族多元宗教观对造物艺术的影响

(一)对图腾崇拜的物化设计

(二)室内陈设中的设计

二、多样性造物思想在羌族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一)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活设施和器具设计

(二)绚丽多彩的羌族服饰

第六章 羌族造物艺术保护与发展探讨

一、对羌族文化适应性特征的归纳

二、对羌族造物艺术特点的剖析

三、对震后羌族造物艺术保护的思考

四、对震后羌族造物艺术发展走向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羌笛声声

——《羌族造物艺术研究》序

张道一

年轻时读王之涣的《凉州词》,曾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产生过想象。无边的戈壁滩,天高地远,心境开阔,那里真是春风不到的地方吗,又何必吹奏凄凉的乐曲呢?待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我去敦煌考察,顺便访古阳关和玉门关,面对着残破的烽火台和无际的黄沙,确有几分凄凉之感。

古代的羌族是个非常活跃的民族,甲骨文中已记载他们的活动。《诗经·商颂·殷武》是在新的家庙建成后,祭祀武丁的乐歌。歌中唱道:“昔有成汤,自彼氐羌”,在民族之间互有往来。但古羌族的部落很多,也很分散,在漫长的历史中多有变动。诗人喜欢听那悠扬婉转的羌笛:“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己。”我们现代民族大家庭中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据说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他们自称“尔玛”,原意是“本地人”。就像植物的种子一样,洒在哪里,就在哪块土地上生根滋长。生命力很强。

尔玛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用品,大都带有民族的鲜明特色,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个性和表现的丰富性。你看那用碎石砌起的“碉楼”,也称“碉房”,平面呈方形,上窄下宽,平顶二、三层,墙面平整不露一块木头,窗户也很小,多是倚山而造。这是他们的栖息之地,其中包括了起卧、炊食、储粮和牲畜的住所。楼顶上不但是良好的晒台,堆放着没有脱粒的玉米,并设有供奉白石神的神龛;登台眺望,层层山峦起伏和峪谷的苍翠,尽收眼底。这种别具一格的建筑,除了藏族所建雷同之外,在别处是看不到的。高山峡谷之中,河流众多;如果走在用竹揽拉住的“索桥”上,你会感到别有一番风情,但若凭着“溜索”过河,可要有点勇气。

羌族的妇女秀美而健壮,常见她们揹着满筐的玉米,一点也不逊于男劳力,但闲暇时做起挑花刺绣,可是男人所不及的。他们“数丝而挑”,用针线表现自然景物,并寓意吉祥,抒发情感,做成各种日用品,既是审美,又是充实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在尔玛人的家庭中,处处会看到他们对这类艺术的创造。

任何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不论在什么时期,都是与自身的经济基础相适应,难以分开的;即使经济发展了,变化了,已经形成的文化又不会轻易改变,尤其是艺术这种文化形态,直接作用与精神,更是如此。

我喜欢民间艺术,甚至主张建立“民艺学”,作为艺术学研究的一个基础分支。民间艺术的作品,虽然在技巧上没有专业艺术家高超和熟练,但质朴自然,紧密贴近生活,与风俗习惯结合,从中可以看出人与艺术的关系,特别是没有非艺术因素的干扰,能够显示出一些带原理性的特点。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艺术固然不可能独立其外,但过分商业化并非正途。

虽然如此,我对于少数民族的艺术只是喜欢,也曾收集一些,但很少议论,因为对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不多。几年之前,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我主持一次博士论文的答辩会,其中就有张犇君关于羌族造物艺术的论述。看到他的论文,我的眼睛为之一亮,深感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得知他曾远去四川,深入羌族聚居区进行考察,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现在的成书,便是在那篇论文的基础上补充修订的。据我了解,关于羌族的艺术,以往除了少数介绍性的散篇文字之外,还未见有系统的研究专著,张犇君的这份劳作,可说是功德无量的。在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中,怎么能缺少一个民族的部分呢?

汉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这是事实。不论人数之多、地域之广和历史的积淀之厚,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汉族的包容性太大,大而杂,在文化特点上没有少数民族文化之鲜明,也是事实。因而,可以说,仅有汉族文化,即使博大精深,也不是完整的中华民族文化;惟有包括五十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才显得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满和丰采。

关于“造物艺术”,包括了设计艺术、工艺美术、手工艺和装饰艺术这些概念。因为它直接渗透于生活之中,比之其它任何艺术,都显出强烈的生命力。丰富多样,纯真自然,也最能看出一方人的文化特色。

作为读者,我从张犇君的书中认识了羌族的文化;由我作序,只能将我的一点心得介绍给更多的读者。

2011年12月18日于石头城寓中

前言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曾经为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至今仍拥有非常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今天的羌族又是一个规模较小的民族,只是作为一个族群,生活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和北川等地,规模不大,影响也不广,受关注有限。直至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人们才开始将目光投入到羌族这片命运多舛的土地上,对羌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尽管羌族的规模不大,也极少受到外界的瞩目,但这并不代表羌族的文化没有研究价值,相反,近现代有相当的一批文化、历史专家和学者都频频将目光集中在羌族地区,发掘和研究羌族的文化。这是因为,羌族历史上有太多极为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值得我们去发掘研究,她曾经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我们去重视。而今天对于羌族文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理清文化发展链条中的节点,还能对我们今天梳理传统文化、拟定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参考,尤其是在当前对于震后如何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具有积极且现实的意义。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对羌族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大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式被毁,多位文化传承人罹难,让人扼腕痛惜。但羌族人民固有的倔强不屈的民族性格,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从废墟中坚强地站起来,迅速地投入到家园的重建中去。如今,羌区的灾后重建已取得丰硕成果,羌区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羌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与此同时,抢救和保护羌族文化也成为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热点,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富有活力的年轻学仁们纷纷投入到对羌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之中,从各个角度和领域对羌族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深入研究,使羌族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呈现出系统性和立体化,也使羌族文化获得了较为宽阔的生存空间,这为羌族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文化的抢救不同于物质的重建,它需要一个系统而漫长的恢复过程和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我们希望,这次地震和灾后重建是对羌族文化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的一次推动,而不是与传统割裂,甚至是颠覆自己固有的传统。我们衷心希望,通过灾后重建,使羌族社会的文化复建、发展、传承等工作仍能够继续循着一条健康合理的、符合羌族文化发展特点的轨道上继续前行,使古老悲壮的羌族文化能继续葆有其曾经独有的族群文化特征,在未来长久的发展中,继续成为我国多元文化发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从2005年开始,即将研究的目光集中于对羌族造物艺术特色的研究,原本只是准备涉及羌族某些个案文化现象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愈发领略到羌文化的深沉和博大,使笔者的研究方向逐渐扩大;每次的考察中,在羌族朋友的热情帮助和协作下,总是能获得新的研究切入点,;而每次所获得的收益,都愈发坚定了笔者对羌族造物艺术研究的信心。从2005年至2010年,笔者于震前与震后曾先后四次前往羌区考察调研,从桃坪羌寨到增头羌寨,从萝卜羌寨到龙溪羌寨,从黑虎羌寨到布瓦羌寨,从奎寨村到休溪羌寨,一张张憨实淳朴的笑脸,一首首激昂高亢的酒歌,一幕幕欢娱纵情的锅庄,一只只香飘四溢的烤羊,早已融入我的血脉,化育为我珍藏一生的精神食粮。

七年磨一剑,笔者以自己能及之力,集多位前辈指导,秉烛挑灯,终于逐步整合出此本书稿。本书稿力图通过对自然、经济、社会生活三部分的发掘来分析羌族造物艺术的特征和发展,努力寻找出羌族造物艺术的个性特征和学术价值,以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羌族的文化。在框架的设计中,本书稿没有按惯常的以年代划分的“条”来展开,而是按文化生态的“块”来切入,叙议相间,力图理清羌族造物艺术发展衍变的历史背景、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初涉理论研究领域的笔者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其中的观点和方法是否尽如人意,还有待各位专家、学者和同仁们的批评指正。

张犇

2012年9月于南京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lix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