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田野工作方法》该论文集由学会名誉会长、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担任主编。2008年11月北京召开了“2008年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以“传统技艺与当代社会发展”为主题,会后出版了论文集《技艺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艺术人类学视角》。第四次会议于2010年11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第五次(2011年)在玉溪师范学院,以“艺术活态传承与文化共享”为主题,分为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非遗理论与个案研究、造型艺术研究、表演艺术与民俗研究版块;第六次(2012年)在内蒙古大学,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为主题,分为艺术人类学理论研究、非遗理论与个案研究、造型艺术研究、表演艺术研究、民俗艺术研究版块;第七次(2013年)在山东大学,以“艺术人类学与文化遗产研究”为主题,分为“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型艺术研究”、“表演艺术与民俗研究”三个研讨版块;第八次(2014年)在北京舞蹈学院,以“文化自觉与艺术人类学研究”为主题,分为“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人类学与舞蹈美学”、“造型艺术研究”、“表演艺术与民俗研究”四个研讨版块;第九次(2015年)在江南大学,以“艺术人类学与当代社会发展”为主题,分为“艺术人类学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造型与设计艺术、民俗与表演艺术”等研讨版块;第十次(2016年)在长沙理工大学,以“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当代社会建构”为主题,主要议题有:“艺术民族志的书写范式研究,艺术人类学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个案研究,设计与日常生活”。第十一次(2017年),在大连大学,以“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建构”为主题,分为“艺术人类学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人类学的田野个案研究”、“审美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的中国经验与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建构”、“艺术人类学与历史文化遗产研究”、“艺术人类学与城市公共艺术研究”六个研讨版块。第十二次(2018年),在东南大学,以“艺术人类学与新时代的中国发展”为主题,分为“艺术人类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研究”、“艺术人类学与文化遗产研究”、“艺术与美好生活的关系研究”、“艺术人类学与生态中国发展研究”、“艺术人类学与艺术学理论交叉学科研究”五个研讨版块。第十三次(2019年),在云南艺术学院,以“艺术人类学与文化复兴”为主题,分为“艺术人类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研究”、“艺术人类学与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与个案研究”、“艺术人类学与乡村振兴研究 ”、“艺术人类学与手工艺复兴研究 ”五个研讨版块。
五、近年来常务理事们承担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国家课题
由于艺术人类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学会成员中大部分都是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者专家,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主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相关方面的国家社科类重点课题有10项:邢莉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的调查与研究”;刘文峰主持的“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张士闪主持的“社会转型与精神重建:20世纪华北村落民俗艺术研究”;麻国庆主持的“蒙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