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副: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
2011/6/13 13:54:47

内容摘要: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历经口头语言、实践记忆、实物图符、文字借用、传媒介质、网络空间等方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或社会技术下它们存在着内在的调适机制。从文化遗产所有者的主体立场来考察,文化传承自我调适的能力和机制,是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调适、保存和延续的基础,因此以外力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和方案,应该充分考虑文化传承和遗产自身的调适规律。
关键词:文化传承;无文字民族;内在调适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 

文化遗产概念一出现,在人们的意识里也随之出现了紧迫的保护理念,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成为人们急于思考其保护方式方法的迫切课题。政府、学人以及民众都普遍认为,遗产是前人遗留下来的财产,与现时代有某种不相适宜的因素,急需保护。于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文章漫天横空出世,制定的方案之多,考虑的因素之夥,呼吁呐喊声之急,几年的功夫,就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遗产运动”.然而,主旋律都是作者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担当,以救世主的角色从外部给予“保护”、“抢救”甚至“拯救”.在忧虑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的推动下,催生出诸多的方案和思路。但是,从文化传承的内在调适机制来看,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真有提倡外力保护者那样迫切和必须吗?他们思考的方案对遗产保护切合实际吗?他们“救世主”的身份角色合适吗?换句话说,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主体性思考的保护思路,才真是令人担忧、质疑甚至恐惧的。本文从人类学“我者\他者”、“主体\客体”、“主位\客位”的视角,以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调适机制为研究对象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从无文字民族的主体立场出发,以“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1](P70~92)的角度,对当下的“遗产运动”作一个“冷”思考。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
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一个人们共同体(如民族)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一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具有内在的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自我传承机制,使人类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也就是说,“文化传承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2].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继承关系的遗产,是特定“共同体”从祖先那里作“接力棒”似地获得遗留下来的财富,不仅有“交接的过程”,而且是长期习得的结果;与其说这一过程具有内在的延续性和模式化特征,毋宁认为是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惯习(habitus)”[3](P157~185)。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存环境下,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同文化传承一样,存在着自我调适的内在机制和能力。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方式,是一个族群或民族在特定生存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其语意蕴藏着深层的文化元素,内涵着民族的心理趋向和感情认同,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口语保存了更多大众语言的意识和形式”[4](P122)。换言之,无文字民族的语言,更集中映射了民族文化元素,深层心理和认同意识。所以作为文化符号和载体的语言,其本身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形式”[2].
因为“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5](P1),所以语言作为文化传承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从人类具有思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众所周知,语言不是人的生物本能,而是人的社会化产物,是“文化的”功能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