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2011/4/15 9:48:40

“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 (2011-04-12 04:14:26)
我想把我以前写的论文陆续地放在这里共大家参考,看许多年过去了,论文里提到的问题是否有所解决。这是一篇1999年写的文章,曾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当时提出的是文化多样性保护的问题,那个时候并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样的说法,看到这篇文章,觉得自己当时还是有点先知先觉。
文章中提到的“文化生态”的概念,和美国人类学中的“文化生态”学派中提到的“文化生态”的概念是不完全一样的。以斯图尔德为首的美国文化生态学派中所提到的“文化生态”,其含义是指人类的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而文章中所提到的“文化生态”,除了有这一层含义之外,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以一种类似自然生态的概念,来把人类文化的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而正是这样互相作用的方式才使得人类的文化历久不衰,导向平衡。
在当今自然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时,其实人类社会所创立的文化生态的平衡也在遭到破坏。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笔者认为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聚集在一起,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甚至类似生物链的文化链。它们互相关联成一张动态的生命之网,其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具有自身的价值,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种将人类不同的文化看成是一张互相作用的网络的观念,是对人类文化整体的一种领悟。而这种领悟的关键在于,我们将如何去理解人类各文化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据统计,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每天都有100种左右的物种在消失,这么多物种在短时期内的消失,会使得地球上错综复杂的生命之网的完整机体,遭到致命的伤害。但是,却从来没有人统计过,随着工业文明的侵染,每年有多少地方性的传统文化在消失,而这种消失也会对人类的文化生态带来伤害吗?这正是本文要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笔者目前考虑得还不太成熟,但正因为不成熟,所以才觉得有必要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种传统的地方性文化的消失,也许就象一个生物群落里的最不起眼的微生物的消失一样,并不会对整个的生物群落带来任何的影响,但如果千千万万个类似这样的文化都在消失的话,问题就不会那么简单了,它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文化是一个隐含在人们思想、行为、观念中的一种抽象的概念,现代文明对它产生的危害性是慢慢显露出来的,不象自然生态来得那么快、那么明显。而且,也不容易说明白。所以,在这里笔者打算先运用一点生物学中存在于农作物里的现象,来帮助和启发我们思考一些问题。
按照生物学的观点,每一粒种子(以及每一根芽苗)都携带着种质;它不仅含有基因,而且还包含着全套的特殊机制,借以控制遗传、规定基因结合的模式、表现基因的特性。食物供应的未来健康取决于种类繁多的不可代替的种质。农作物本身的基因具有抵抗枯萎症、虫害和气候改变造成的大规模破坏的能力。这种抵抗能力对任何食物供应都起到决定作用。要保持基因的抵抗力,就必须不断引进种质的新变种,而许多变种只在某地的一些特定野生环境中才能找到。
现代的生物技术创造出了某些具有优良特性的新的作物品种,整齐、高产、甚至具有天然抵抗虫灾的能力。但这种实验室里创造出来的新品种很快会形成各种天敌,有时只有几个生长季节就遭到破坏。虽然每隔几年把新基因嫁接到商用品种上可以加强它们基因的抵抗能力,但是,能够提高粮食作物活力的多种基因只存在于野生环境。而且,农作物生存的能力取决于它的基因资源的丰富多样。但我们现在的作物大多数是单一培育的品种,可能用不了多久,入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中国艺术人类学网——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主办,China Art Anthropology Institute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